單項選擇題
1、高危行業(yè)企業(yè)按照國家規(guī)定提取的安全生產(chǎn)費,應貸記的會計科目是( ?。?。
A.預提費用
B.預計負債
C.盈余公積
D.專項儲備
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5年1月25日以其擁有的一項非專利技術與乙公司生產(chǎn)的一批商品交換。交換日,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的成本為160萬元,累計攤銷為3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換入商品的賬面成本為144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甲公司將其作為存貨;甲公司另收到乙公司支付的60萬元現(xiàn)金。假定甲公司該非專利技術免交增值稅,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該交易應確認的收益為( )萬元。
A.0
B.44
C.130
D.164
3、 下列情況不應暫停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是( ?。?。
A.由于可預測的氣候影響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B.由于資金周轉困難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C.由于發(fā)生安全事故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D.由于勞務糾紛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多項選擇題
4、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在建工程項目成本的有( ?。?。
A.在建工程試運行收入
B.為建造固定資產(chǎn)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
C.建造期間工程物資盤虧凈損失
D.為在建工程項目取得的財政專項補貼
5、 對外幣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下列項目中,應當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的有( )。
A.其他綜合收益
B.未分配利潤
C.應付債券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判斷題
6、企業(yè)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chǎn)設備,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zhì)上具有融資性質(zhì)的,應當以購買價款的總額為基礎確定其成本。 ( ?。?BR> 7、無形資產(chǎn)是指企業(yè)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非貨幣性資產(chǎn),包括可辨認非貨幣性無形資產(chǎn)和商譽。( ?。?BR> 簡答題
8、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nèi)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nèi)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甲公司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①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為10%。
②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③各交易均為公允交易,且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
根據(jù)資料(1)至(4),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diào)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1)20×7年4月1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合同,自丙公司購買ERP銷售系統(tǒng)軟件供其銷售部門使用,合同價格3 000萬元。因甲公司現(xiàn)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約定價款自合同簽定之日起滿1年后分3期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1 000萬元。
該軟件取得后即達到預定用途。甲公司預計其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攤銷。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為10%。
甲公司20×7年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無形資產(chǎn) 3 000
貸:長期應付款 3 000
借:銷售費用 450
貸:累計攤銷 450
(2)20×7年4月25日,甲公司與庚公司簽訂債務重組協(xié)議,約定將甲公司應收庚公司貨款3 000萬元轉為對庚公司的出資。經(jīng)股東大會批準,庚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權登記手續(xù)。債務轉為資本后,甲公司持有庚公司20%的股權,對庚公司的財務和經(jīng)營政策具有重大影響。
該應收款項系甲公司向庚公司銷售產(chǎn)品形成,至20×7年4月30日甲公司已提壞賬準備800萬元。4月30日,庚公司2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 400萬元,庚公司可辯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0 000萬元(含甲公司債權轉增資本增加的價值),除100箱M產(chǎn)品(賬面價值為500萬元、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外,其他可辯認資產(chǎn)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均與賬面價值相同。
20×7年5月至12月,庚公司凈虧損為200萬元,除所發(fā)生的200萬元虧損外,未發(fā)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交易或事項。甲公司取得投資時庚公司持有的100箱M產(chǎn)品中至20×7年末已出售40箱。
20×7年12月31日,因?qū)Ω就顿Y出現(xiàn)減值跡象,甲公司對該項投資進行減值測試,確定其可收回金額為2 200萬元。
甲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 200
壞賬準備 800
貸:應收賬款 3 000
借:投資收益 4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 40
(3)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兩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①20×7年2月,甲公司與辛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8年3月以每箱1.2萬元的價格向辛公司銷售1 000箱L產(chǎn)品;辛公司應預付定金15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庫存中沒有L產(chǎn)品及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甲公司預計每箱L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為1.38萬元。
②20×7年8月,甲公司與壬公司簽訂一份D產(chǎn)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0×8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壬公司銷售3 000件D產(chǎn)品,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D產(chǎn)品3 000件,成本總額為1 20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1 40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D產(chǎn)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
因上述合同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甲公司20×7年將收到的辛公司定金確認為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0
貸:預收賬款 150
(4)甲公司的X設備于20×4年10月20日購入,取得成本為6 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2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X設備計提了減值準備680萬元。
20×7年12月31日,X設備的市場價格為2 200萬元,預計設備使用及處置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1 980萬元。
甲公司在對該設備計提折舊的基礎上,于20×7年12月31日轉回了原計提的部分減值準備440萬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 44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440
9、 (除題目中有特殊要求外,答案中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shù)的,保留兩位小數(shù))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甲公司發(fā)生了下列有關交易或事項:
(1)2015年3月31日,甲公司自二級市場購入A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以銀行存款支付購買價款10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萬元,目的在于賺取價差、短期獲利。甲公司將購買的A公司普通股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初始入賬價值為1002萬元。2015年7月5日,甲公司將A公司股票出售了50%,收款凈額為550萬元,甲公司確認投資收益49萬元(550—501);剩余部分股票當年年末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甲公司將公允價值變動99萬元(600—501)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2015年10月1日,甲公司因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決定將初始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的金融債券出售,甲公司處置的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金額占所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總額的比例達到50%。因此,甲公司將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債券處置后,剩余的債券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并將剩余債券投資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了當期損益。
(3)甲公司持有B上市公司0.5%的股份,該股份仍處于限售期內(nèi)。因B公司的股份比較集中,甲公司未能在B公司的董事會中派有代表。甲公司沒有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甲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4)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購入C公司2015年1月1日發(fā)行的3年期債券50萬份。該債券面值總額為5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5%,于每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度債券利息。甲公司購買C公司債券合計支付價款5122.5萬元(包括交易費用)。因沒有明確的意圖和能力將C公司債券持有至到期,甲公司將該債券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5)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購入D公司當日發(fā)行的5年期債券80萬份,該債券面值總額為8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支付款項為8010萬元(包括交易費用)。
甲公司準備持有該債券至到期,并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將其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甲公司2015年下半年資金周轉困難,遂于2015年9月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售了60萬份D公司債券,出售所得價款扣除相關交易費用后的凈額為5800萬元。出售60萬份D公司債券后,甲公司將所持剩余20萬份D公司債券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
(6)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定向發(fā)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價10元)作為對價,取得乙公司擁有的E公司80%的股權,并于當日取得控制權,辦妥相關手續(xù)。在本次并購前,乙公司與甲公司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為進行本次并購,甲公司發(fā)生評估費、審計費以及律師費100萬元;為定向發(fā)行股票,甲公司支付了證券商傭金、手續(xù)費200萬元。2015年1月1日,E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8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9000萬元。甲公司在購買日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10100萬元。
要求:逐項分析、判斷并指出甲公司對上述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指出正確的會計處理辦法。
10、計算分析題(除題目中有特殊要求外,答案中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shù)的,保留兩位小數(shù))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nèi)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14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nèi)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甲公司于2014年9月20日用一項可供售金融資產(chǎn)與乙公司一項專利權進行交換,資產(chǎn)置換日,甲公司換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240萬元(成本2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4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乙公司換出專利權的賬面余額為350萬元,累計攤銷4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300萬元。甲公司換入的專利權采用直線法攤銷,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假定該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
甲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無形資產(chǎn) 24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一成本 200
一公允價值變動 40
借:管理費用 16
貸:累計攤銷 16
(2)甲公司于2014年9月25日用一幢辦公樓與丙公司的一塊土地使用權進行置換,資產(chǎn)置換日,甲公司換出辦公樓的原價為10000萬元,已提折舊2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丙公司換出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為6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甲公司將換人的土地使用權直接對外出租。2014年取得租金收入500萬元,該土地使用權尚可使用年限為5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無殘值。甲公司換出辦公樓應交的營業(yè)稅稅額為600萬元,不考慮其他稅費。假定該項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甲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8000
累計折舊 2000
貸:固定資產(chǎn) 10000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 1260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2000
應交稅費一應交營業(yè)稅 600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4000
貸:營業(yè)外收入 4000
借:銀行存款 5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500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84
貸:投資性房地產(chǎn)累計攤銷 84
要求:根據(jù)資料(1)和(2),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1、高危行業(yè)企業(yè)按照國家規(guī)定提取的安全生產(chǎn)費,應貸記的會計科目是( ?。?。
A.預提費用
B.預計負債
C.盈余公積
D.專項儲備
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5年1月25日以其擁有的一項非專利技術與乙公司生產(chǎn)的一批商品交換。交換日,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的成本為160萬元,累計攤銷為3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換入商品的賬面成本為144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甲公司將其作為存貨;甲公司另收到乙公司支付的60萬元現(xiàn)金。假定甲公司該非專利技術免交增值稅,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該交易應確認的收益為( )萬元。
A.0
B.44
C.130
D.164
3、 下列情況不應暫停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是( ?。?。
A.由于可預測的氣候影響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B.由于資金周轉困難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C.由于發(fā)生安全事故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D.由于勞務糾紛而造成連續(xù)超過3個月的固定資產(chǎn)的建造中斷
多項選擇題
4、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在建工程項目成本的有( ?。?。
A.在建工程試運行收入
B.為建造固定資產(chǎn)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
C.建造期間工程物資盤虧凈損失
D.為在建工程項目取得的財政專項補貼
5、 對外幣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下列項目中,應當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的有( )。
A.其他綜合收益
B.未分配利潤
C.應付債券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判斷題
6、企業(yè)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chǎn)設備,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zhì)上具有融資性質(zhì)的,應當以購買價款的總額為基礎確定其成本。 ( ?。?BR> 7、無形資產(chǎn)是指企業(yè)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非貨幣性資產(chǎn),包括可辨認非貨幣性無形資產(chǎn)和商譽。( ?。?BR> 簡答題
8、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nèi)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nèi)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甲公司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①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為10%。
②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③各交易均為公允交易,且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
根據(jù)資料(1)至(4),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diào)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1)20×7年4月1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合同,自丙公司購買ERP銷售系統(tǒng)軟件供其銷售部門使用,合同價格3 000萬元。因甲公司現(xiàn)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約定價款自合同簽定之日起滿1年后分3期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1 000萬元。
該軟件取得后即達到預定用途。甲公司預計其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攤銷。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為10%。
甲公司20×7年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無形資產(chǎn) 3 000
貸:長期應付款 3 000
借:銷售費用 450
貸:累計攤銷 450
(2)20×7年4月25日,甲公司與庚公司簽訂債務重組協(xié)議,約定將甲公司應收庚公司貨款3 000萬元轉為對庚公司的出資。經(jīng)股東大會批準,庚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權登記手續(xù)。債務轉為資本后,甲公司持有庚公司20%的股權,對庚公司的財務和經(jīng)營政策具有重大影響。
該應收款項系甲公司向庚公司銷售產(chǎn)品形成,至20×7年4月30日甲公司已提壞賬準備800萬元。4月30日,庚公司2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 400萬元,庚公司可辯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0 000萬元(含甲公司債權轉增資本增加的價值),除100箱M產(chǎn)品(賬面價值為500萬元、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外,其他可辯認資產(chǎn)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均與賬面價值相同。
20×7年5月至12月,庚公司凈虧損為200萬元,除所發(fā)生的200萬元虧損外,未發(fā)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交易或事項。甲公司取得投資時庚公司持有的100箱M產(chǎn)品中至20×7年末已出售40箱。
20×7年12月31日,因?qū)Ω就顿Y出現(xiàn)減值跡象,甲公司對該項投資進行減值測試,確定其可收回金額為2 200萬元。
甲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 200
壞賬準備 800
貸:應收賬款 3 000
借:投資收益 4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 40
(3)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兩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①20×7年2月,甲公司與辛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8年3月以每箱1.2萬元的價格向辛公司銷售1 000箱L產(chǎn)品;辛公司應預付定金15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庫存中沒有L產(chǎn)品及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甲公司預計每箱L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為1.38萬元。
②20×7年8月,甲公司與壬公司簽訂一份D產(chǎn)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0×8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壬公司銷售3 000件D產(chǎn)品,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D產(chǎn)品3 000件,成本總額為1 20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1 40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D產(chǎn)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
因上述合同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甲公司20×7年將收到的辛公司定金確認為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0
貸:預收賬款 150
(4)甲公司的X設備于20×4年10月20日購入,取得成本為6 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2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X設備計提了減值準備680萬元。
20×7年12月31日,X設備的市場價格為2 200萬元,預計設備使用及處置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1 980萬元。
甲公司在對該設備計提折舊的基礎上,于20×7年12月31日轉回了原計提的部分減值準備440萬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 44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440
9、 (除題目中有特殊要求外,答案中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shù)的,保留兩位小數(shù))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甲公司發(fā)生了下列有關交易或事項:
(1)2015年3月31日,甲公司自二級市場購入A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以銀行存款支付購買價款10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萬元,目的在于賺取價差、短期獲利。甲公司將購買的A公司普通股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初始入賬價值為1002萬元。2015年7月5日,甲公司將A公司股票出售了50%,收款凈額為550萬元,甲公司確認投資收益49萬元(550—501);剩余部分股票當年年末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甲公司將公允價值變動99萬元(600—501)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2015年10月1日,甲公司因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決定將初始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的金融債券出售,甲公司處置的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金額占所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總額的比例達到50%。因此,甲公司將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債券處置后,剩余的債券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并將剩余債券投資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了當期損益。
(3)甲公司持有B上市公司0.5%的股份,該股份仍處于限售期內(nèi)。因B公司的股份比較集中,甲公司未能在B公司的董事會中派有代表。甲公司沒有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ǎn),甲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4)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購入C公司2015年1月1日發(fā)行的3年期債券50萬份。該債券面值總額為5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5%,于每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度債券利息。甲公司購買C公司債券合計支付價款5122.5萬元(包括交易費用)。因沒有明確的意圖和能力將C公司債券持有至到期,甲公司將該債券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5)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購入D公司當日發(fā)行的5年期債券80萬份,該債券面值總額為8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支付款項為8010萬元(包括交易費用)。
甲公司準備持有該債券至到期,并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將其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甲公司2015年下半年資金周轉困難,遂于2015年9月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售了60萬份D公司債券,出售所得價款扣除相關交易費用后的凈額為5800萬元。出售60萬份D公司債券后,甲公司將所持剩余20萬份D公司債券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
(6)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定向發(fā)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價10元)作為對價,取得乙公司擁有的E公司80%的股權,并于當日取得控制權,辦妥相關手續(xù)。在本次并購前,乙公司與甲公司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為進行本次并購,甲公司發(fā)生評估費、審計費以及律師費100萬元;為定向發(fā)行股票,甲公司支付了證券商傭金、手續(xù)費200萬元。2015年1月1日,E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8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9000萬元。甲公司在購買日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10100萬元。
要求:逐項分析、判斷并指出甲公司對上述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指出正確的會計處理辦法。
10、計算分析題(除題目中有特殊要求外,答案中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shù)的,保留兩位小數(shù))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nèi)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14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nèi)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甲公司于2014年9月20日用一項可供售金融資產(chǎn)與乙公司一項專利權進行交換,資產(chǎn)置換日,甲公司換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240萬元(成本2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4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乙公司換出專利權的賬面余額為350萬元,累計攤銷4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300萬元。甲公司換入的專利權采用直線法攤銷,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假定該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
甲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無形資產(chǎn) 24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一成本 200
一公允價值變動 40
借:管理費用 16
貸:累計攤銷 16
(2)甲公司于2014年9月25日用一幢辦公樓與丙公司的一塊土地使用權進行置換,資產(chǎn)置換日,甲公司換出辦公樓的原價為10000萬元,已提折舊2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丙公司換出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為6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甲公司將換人的土地使用權直接對外出租。2014年取得租金收入500萬元,該土地使用權尚可使用年限為5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無殘值。甲公司換出辦公樓應交的營業(yè)稅稅額為600萬元,不考慮其他稅費。假定該項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甲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8000
累計折舊 2000
貸:固定資產(chǎn) 10000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 1260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2000
應交稅費一應交營業(yè)稅 600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4000
貸:營業(yè)外收入 4000
借:銀行存款 5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500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84
貸:投資性房地產(chǎn)累計攤銷 84
要求:根據(jù)資料(1)和(2),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