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年級上冊歷史配套練習冊答案

字號: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1課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元謀人的生存年代及發(fā)現(xiàn)地點。
    2、 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發(fā)現(xiàn)地點、體質(zhì)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
    3、 了解山頂洞人的有關(guān)知識,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進步的遠古人類。
    4、 知道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跡多的國家。
    5、 了解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過程。
    6、 通過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來培養(yǎng)豐富的歷史想象力。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 我國的歷史早可以上溯到:( )
    A 18000年前 B 20萬年前 C 70萬年前 D 170萬年前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
     A 直立行走 B 制造工具 C 使用語言 D 造屋定居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勞動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③ D ①②③④
    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北京人的生活:( )
     A 會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會鉆木取火 D 過著群居生活
    5、獲知元謀人會使用火是通過:( )
    A 神話傳說 B 大膽想象 C 歷史文獻 D 遺骨遺物
    *6、北京人與元謀人的相同之處不包括:( )
    A 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zhì)特征 B 人工取火御寒 C 過著群居生活 D使用打制石器
    *7、有關(guān)山頂洞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其面貌還保留著一些猿的特征 B 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針
    C 集體居住在山洞里 D 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
    *8、山頂洞人是比北京人更進步的遠古人類,是因為:( )
     A 手腳有明顯分工 B 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C 懂得人工取火 D 過著群居生活
    9、對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確的是:( )
    A 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 B 北京人用火燒烤、御寒、照明等
    C 北京人會用火但不會管理火 D 北京人用火驅(qū)逐野獸,又增強了體質(zhì)
    10、山頂洞人抵御野獸的攻擊,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BR>    A 石器 ?。隆∧景簟。谩』鸢选 。摹」?BR>    二、課堂回顧
    *1.配一配
    請將下列生產(chǎn)技術(shù)的進步與取得這些進步的遠古人類進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
    A 早使用石器 ① 元謀人
    B 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② 北京人
    C 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 ③ 山頂洞人
    D 學會人工取火
    E 使用天然火
    F 縫制衣物
    G 會制造裝飾品
    *2. 問答題:
    有人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這句話對嗎?為什么?(請你舉例說明)
    三、課堂延伸
    *考古學家對北京人遺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現(xiàn)在我們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較完整的頭蓋骨6個,頭骨碎片、下頜骨、牙齒、肢骨碎片、脛骨等,分屬40多個不同年齡的個體。同時還有10萬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種野獸化石,還有大量的灰燼,其中獸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還有已經(jīng)滅絕了的劍齒虎、腫骨鹿等……
    1.請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2.北京人喝過開水嗎?說一說你的根據(jù)是什么。
    第2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區(qū)、距今年代、房屋特點、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飼養(yǎng)的禽畜品種、生產(chǎn)工具,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人的彩陶藝術(shù)。
    2、 通過比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產(chǎn)生活方面與前人的不同,了解他們所取得的進步。
    3、 了解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為代表的原始農(nóng)耕文化的特征。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能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nóng)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 山頂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下列關(guān)于半坡氏族聚落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會制造彩陶,魚紋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 學會了種植白菜、芥菜等農(nóng)作物
    C 會建造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D 圈養(yǎng)豬、狗等家畜
    *3、同半坡聚落相比較,河姆渡居民大的貢獻是:( )
    A 學會了飼養(yǎng)水牛、豬、狗
    B 婦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 會制造精美的彩陶
    D 培育了世界上早的水稻
    *4、我國早會建造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 )
    A 長江流域 B 黃河流域 C 北京周口店 D 珠江流域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① 水稻 ②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③ 魚 ④ 豬肉 ⑤ 粟
    A ①②③④   B?、冖邰堍荨  ?、佗邰堍荨  ?、冖邰堍?BR>    *6、早會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類是:( )
     A 元謀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表現(xiàn)在:( )
     ① 種植農(nóng)作物,開創(chuàng)原始農(nóng)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學會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④ 會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處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處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種植原始農(nóng)業(yè),兼有飼養(yǎng)、漁獵采集等經(jīng)濟活動
    C 都會建筑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確的是:( )
     A 半坡聚落位于長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黃河流域
    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為半地穴式結(jié)構(gòu),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為干欄式結(jié)構(gòu)
    C 半坡聚落主要種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種植水稻
    D 半坡聚落已會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會制造彩陶
    10、下列國家中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
     A 印度 B 中國 C 埃及 D 泰國
    *二、課堂回顧
    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文物,普遍發(fā)現(xiàn)了稻谷、谷殼、稻桿和稻葉等堆積物,厚度從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厚處達七八十厘米。從完整谷粒外形看,屬于栽培的秈稻稻谷,距今約6700——6900年,比號稱世界古老的稻谷——泰國奴奴塔克遺址出土的稻谷還要早數(shù)百年。這些遺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圍內(nèi),說明這時有豐富的糧食儲存物。
    材料二:在半坡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有谷物的皮殼,是比較耐旱的粟的皮殼。關(guān)于粟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起源與埃及或印度。但許多學者認為后兩種說法缺乏考古證據(jù)。墨西哥和歐洲雖有粟的發(fā)現(xiàn),但年代均較中國晚。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 材料一、二說明了什么問題?
    2、 會引發(fā)原始居民生活發(fā)生哪些變化?
    *三、課堂延伸
    1.設想自己是一位導游,要帶游客參觀河姆渡博物館,請你準備一份精心的講解。
    2.古建筑探究:
    經(jīng)古建筑學家鑒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fā)現(xiàn)早的“干欄式建筑。因為河姆渡當年是沼澤地帶,地面潮濕,所以先民先是在地上打樁,在上面架設地梁,鋪上木板,構(gòu)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樁作墻,然后立柱架梁蓋頂。這種底層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獸侵襲的“干欄式”建筑是我國南方傳統(tǒng)木構(gòu)建筑的祖源,至今華南有些地區(qū)仍存在。你能根據(jù)專家的介紹把河姆渡房屋畫出來么?
    第3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通過了解炎帝和黃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貢獻,認識到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2、 通過了解堯舜的“禪讓”,知道從堯開始,取得首領位置的方式是通過部落民主推舉產(chǎn)生的。
    3、 通過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認識大禹具備的品德和對中華民族作出的巨大貢獻。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被人們尊稱為神農(nóng)氏的是:( )
     A 炎帝 B 黃帝 C 堯 D 舜
    *2、下列成就被人們譽為是黃帝發(fā)明的是:( )
     A 發(fā)明陶器 B 開辟集市 C 發(fā)明車船 D 發(fā)明醫(yī)藥
    3、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是:( )
    A 堯 B 舜 C 禹 D 鯀
    *4、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國人善于想象 B 華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 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友愛傳統(tǒng)
    5、傳說中的哪位部落聯(lián)盟首領在位時,我國的原始社會走向了盡頭( )
    A 堯 B 舜 C 禹 D 啟
    *6、炎帝和黃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 )
     A 黃河流域 B 長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閩江流域
    *7、被稱為“人文始祖”的是:( )
     A 黃帝和炎帝 B 堯 C 舜 D 大禹
    *8、傳說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認為應該是:( )
     A、黃河 B 長江 C 淮河 D 珠江
    *9.相傳,炎帝為后世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主要發(fā)明有:( )
    ①教人農(nóng)耕 ②發(fā)明醫(yī)藥 ③發(fā)明文字 ④開辟集市 ⑤發(fā)明養(yǎng)蠶抽絲技術(shù)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與“禪讓”制有關(guān)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有:( )
     ①黃帝 ②堯 ③舜 ④禹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二、課堂回顧
    *將下列內(nèi)容填寫完整:
    在發(fā)明文字以前,中華民族的祖先用 的方式,敘述先輩們脫離野蠻走向文明的艱辛歷程。這些以「三皇」(三皇: )、「五帝」(五帝: )為主要脈絡的古代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社會從 走向部落、部落聯(lián)盟,并逐步發(fā)展成民族和 的歷史軌跡。此外,中國的文明傳說是起源于 時代。因此人們常以「 炎黃 」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堯舜時期,洪水泛濫為害禹治水, 為治理洪水「 居外十三年, 」。禹用 治水,導小水入于川,導川水至于海﹔不僅消除了洪水,還為農(nóng)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后來舜推舉禹為他的繼承人。以后,經(jīng)過夏、商、周三代的發(fā)展,中華文化模式逐漸定型。歷把代表這一文化模式的族群,稱為「 」。
    三、課堂延伸
    *1.謎語競猜:
    千頭萬尾一條蟲(打一歷史人物)
    山下有條蟲,像龍不是龍(打一傳說中人物名)
    *2.請你找資料探究,為什么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第4課 *彩陶之謎
    ——學習與探究之一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通過收集、觀察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片及資料,來了解彩陶的造型、顏色和圖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景。
    2、通過親手嘗試制作陶器作品,加強對陶器的認識,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看圖說話:
    1、圖片欣賞:
    2、請根據(jù)圖片和表格內(nèi)容大膽想象和猜測,將你的想法填入下表,并和你的同學交流:
    陶器名稱 造型及顏色 用途 美學的角度
    人形陶罐
    小口尖底瓶
    人面魚紋彩陶盆
    舞蹈紋彩陶盆
    3、通過課堂交流,以上原始陶器作品你喜歡哪一個?
    半坡遺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為什么做成那個樣子?如果用這個瓶子去河里汲水,會出現(xiàn)什么奇妙的現(xiàn)象,為什么?
    二、課堂回顧
    *史海破迷
    1、陶器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是什么?
    2、彩陶中的顏色(例如:紅色、黑色……)是從何而來?
    *三、課堂延伸
    1、 請有條件的同學親自去嘗試制作一個陶器(可以把作品的圖片貼上,也可以把你的設計畫出來)
    2、 在動手實驗中,你遇到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收獲嗎?
    [ 單元綜合測試(B)]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分值:100分 時間:45分鐘)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
    一、選一選(每小題3分,共60分)
    *1.有關(guān)中國原始人類分布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黃河長江流域。
     B.黃河長江確實是中華人類母親孕育中華遠古文明之地。
     C.呈現(xiàn)無規(guī)律的分布,適應性很強。
     D.分布很廣,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2.以下不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目的是( )
     A.燒烤食物 B 照明 C 御寒 D 娛樂
    *3.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見中國原始人類戴上石珠飾品,可以推測可能早會使用的是( )
     A.元謀人 B、 北京人 C、 山頂洞人 D、 現(xiàn)代人類
    *4.以下有生存能力的是( )
     A.猿猴 B 北京人 C 元謀人 D 山頂洞人
    5.下列的人類遠古遺址,位于長江流域的是( )
     A.山頂洞人 B.元謀人 C.藍田人 D.北京人
    *6.“勞動創(chuàng)造人本身”說明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使用語言 D.造屋定居
    7.下列各項不符合“北京人”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的是( ?。?BR>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簡單語言  D.制造使用簡單工具
    8.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勞動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③ D ①②③④
    9.根據(jù)目前考古發(fā)掘,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確定的早人類是:()
     A北京人 B藍田人 C元謀人 D丁村人
    *10. 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國人善于想象 B華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友愛傳統(tǒng)
    11. 中國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是 ()
     A堯 B舜 C禹 D鯀
    *12 能在低洼的地方開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BR>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3.小紅家有復制的魚紋陶盆,小麗認為:它如果是真品肯定早是( )生產(chǎn)的。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上題中提到的魚紋陶盆是(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紅陶
    *15.一位同學拿著已經(jīng)做好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考同桌它們有什么不同,以下回答不正確的是( )
     A.使用時間不同: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 B 制作方法不同:打與磨
     C.勞動效用不同 D 形狀是不同的:圓形與方形
    16.華夏族形成的基礎是(?。?BR>     A.堯的部落聯(lián)盟   B.禹的部落聯(lián)盟第四課
     C.蚩尤的部落聯(lián)盟  D.黃帝和炎帝的部落聯(lián)盟
    17.世襲制代替禪讓制,使“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的國王是(?。?BR>     A.舜  B.堯  C.禹  D.啟
    18.我國原始農(nóng)耕時代取得的幾項重要成就是( )
    ①種植粟 ②能制造陶器 ③種植水稻
    ④鑄造鐵器 ⑤發(fā)明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⑤
    *19.此圖反映了誰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
    A.黃帝 B.堯 C.舜 D.炎帝
    20. 我國歷早的國家的建立者是( )
    A.堯 B.舜 C.禹 D.啟
    *二、材料分析(10分)
    1.“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之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BR>    ——《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時代,人們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來圣人建造房屋,改變了居住環(huán)境,人們住進去躲避風雨。
    分析回答:什么時期什么人開始造房屋?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義?
    2.請閱讀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成果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是謂小康。
     請回答:
     1、上述資料所講的兩個時代有什么不同?
     2、文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指的哪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
     3、從第二段資料看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有了什么變化?
    4、兩者相比你認為哪一種是進步的?你喜歡哪一種?
    *三、問答題(20分)
    1.以史為鏡(10分)
    “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黃子孫的偉大功業(yè),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談談大禹治水給你的啟示。
    2.探究園地(10分)
     課題:觀察人面魚紋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為什么要刻上這些神秘的圖案,這些圖案象征著什么?
     (1)寫出你選用的研究方法。
     (2)將你的研究結(jié)果整理成文字。
    [探究訓練(C)]
    *一、時光隧道:
    1. 如果你有一個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你會探訪哪個時期的上古人類?為什么?
    2. 如果要你帶一件東西送給他們,你會帶什么?
    3.如果要你帶一件東西回來,你會帶什么?
    *二、說圖解話:
    根據(jù)圖片所提示請你寫出半坡“半地穴式”制作過程,并說明他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三、 情境再現(xiàn)
    *走進山頂洞(以第一人稱描述山頂洞人的生活或勞動情境)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變革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實,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
    2、 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湯滅夏、商朝的建立、盤庚遷都、武王伐紂、西周的建立、西周的滅亡等基本知識,說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迭順序。
    3、 能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出其相似之處。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下面內(nèi)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
    A 禹傳位給伯益 B 禹傳子,家天下 C 舜傳位給禹 D 啟打敗有扈氏
    2、我國歷的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于( )
    A 公元21世紀 B 公元16世紀 C 公元前21世紀 D 公元前16世紀
    3、被后代稱作殷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4、將商朝都城遷到殷的商王是( )
    A 商湯 B 武丁 C 盤庚 D 商紂
    *5、在建筑物上開始使用瓦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6、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戰(zhàn)爭是:( )
     A 阪泉之戰(zhàn) B 打敗有扈氏 C 逐鹿之戰(zhàn) D 牧野之戰(zhàn)
    7、被少數(shù)民族犬戎攻破都城滅亡的國家是:( )
     A 東周 B 西周 C 商朝 D 夏朝
    8、東周建立的時間是:( )
     A 公元771年 B 公元前771年 C 公元前772年 D 公元前770年
    *9、下列對夏商西周的社會生活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的第一位統(tǒng)治者分別是啟、湯、武王、平王。
    B 夏朝筑有城堡宮殿,組建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jiān)獄,建立起國家行政機構(gòu),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國第一個國家。
    C 商朝的地域和影響遠遠超過夏朝,是當時世界上大的國家之一。
    D 西周的全國土地歸周王所有,各級貴族和平民從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quán),不能轉(zhuǎn)讓和買賣。
    *10、下列對夏商西周的滅亡敘述正確的是:( )
     A 統(tǒng)治不得民心是他們滅亡的共同原因。
    B 夏朝后一個國王紂荒*無道,激化了社會矛盾。
    C 商朝末年國王桀奢侈殘暴,自比太陽,引起人民不滿。
    D 西周末代統(tǒng)治者周平王烽火戲諸侯,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國。
    *二、課堂回顧
    1. 材料分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侵^小康。
     ——《禮記》
    1、 材料一講的是哪一個時期?材料二講的是哪一個時期?
    2、 這兩個時期有什么不同?
    2、問答題
    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王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的?
    (提示:解答時還要掌握兩個概念的實質(zhì):禪讓制——民主制度;世襲制——專制制度)
    *三、課堂延伸
    假如你是諸侯王,你愿意聽從周王的號令么?如果不聽從,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影響你的抉擇?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西周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主要內(nèi)容、作用。
    2、 了解夏、商、西周的統(tǒng)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等暴力鎮(zhèn)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段來統(tǒng)治人民的。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分封制開始實施是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西周時期諸侯對周王的義務的是(?。?BR>    ①交納貢賦 ②交納租賦 ③派兵作戰(zhàn) ④服從命令
    ⑤治理諸侯國 ⑥朝覲與服役 ⑦保衛(wèi)周王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⑤⑥⑦①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④⑤⑥⑦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對象不包括:( )
     A 親戚 B 功臣 C 前代貴族后裔 D 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
    4、下列屬于西周時期統(tǒng)治階級的是:( )
     A 民 B 士 C 眾 D 庶人
    *5、被驅(qū)使進行大規(guī)模的集體勞動,一般擁有生產(chǎn)工具和家庭副業(yè),是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符合以上條件的是:( )
     A 諸侯 B 士 C 平民 D 奴隸
    *6、下列對奴隸的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
     A 奴隸主要來源于戰(zhàn)俘和觸犯刑法的罪犯
    B 他們毫無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 貴族強迫他們?nèi)プ隹嘁郏人麄冇辛隋X就可以給自己贖身,擺脫可怕的生活
    D 奴隸的身份不會世襲
    *7、“天子殺殉,眾者數(shù)百,寡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shù)十,寡者數(shù)人?!彼从车纳鐣F(xiàn)象是:( )
     A 人祭 B 人殉 C 牛祭 D 牛殉
    8、有特權(quán)在觸犯刑法后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贖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
     A 農(nóng)夫 B 工匠 C 奴隸 D 卿大夫
    *9、夏商西周國家統(tǒng)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軍隊 ③刑法 ④禮儀教化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統(tǒng)治階級通過哪一種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維護等級制度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 )
     A 祭祀天地 B 祭祀祖先 C 祭祀社稷 D 祭祀神靈
    二、課堂回顧
    *1.材料分析: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左傳》
     原文大意:將同姓子弟親戚分封為地方諸侯,作為保護周王室的屏障。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記》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許多同姓子弟為諸侯,但是后代疏遠了,諸侯之間象仇敵一樣彼此進攻,就連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讀了這兩段材料后,你認為分封制能不能保證周天子對廣大疆域?qū)嵭虚L久牢固的統(tǒng)治?你認為我們國家今天的政治制度與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 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  在河南安陽發(fā)掘出十一個商朝王陵,王陵里埋著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還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陽,發(fā)現(xiàn)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15歲到35歲的青壯年男女。他們死得很慘,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斬……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實?
    ②這兩則材料反映了當時奴隸怎樣的生活處境?
    *三、課堂延伸
     1、我國是世界的“禮儀之邦”,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比如清明節(jié)我們都要去掃墓,表達我們對先人的追思?,F(xiàn)在請你去采訪周圍的長輩,找一找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禮儀規(guī)范,將你所了解的禮儀規(guī)范和同學進行交流,議一議這些禮儀制度在我國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2、“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子”是我國民間的一句俗語,你知道為什么皇帝會更喜歡他的長子嗎?
    第7課 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了解春秋戰(zhàn)國的起止時間。
    2、知道春秋五霸與 戰(zhàn)國七雄的名稱,并能在春秋列國形勢圖和戰(zhàn)國形式圖上找出其相對應的地理位置。
    3、知道齊桓公稱霸及其條件,晉楚爭霸,晉分三家,合縱連橫等歷史事實,從正反兩方面分析諸侯爭霸的作用。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春秋五霸中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 楚莊王 B 宋襄公 C 齊桓公 D 晉文公
    2、在爭霸斗爭中,遭到徹底失敗的是:( )
    A 宋襄公 B 晉文公 C 越王勾踐 D 吳王闔閭
    3、正式承認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戰(zhàn) B 葵丘之盟 C 長平之戰(zhàn) D 問鼎中原
    4、齊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
     A 姜尚 B 管仲 C 吳起 D 商鞅
    5、齊桓公發(fā)展齊國勢力的口號是:( )
     A 改革內(nèi)政 B 發(fā)展生產(chǎn) C 尊王攘夷 D 改革軍制
    6、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決定性戰(zhàn)役是:( )
     A 葵丘之戰(zhàn) B 城濮之戰(zhàn) C 馬陵之戰(zhàn) D 長平之戰(zhàn)
    7、戰(zhàn)國時期的韓、趙、魏是從哪一個諸侯國中分裂出來的:( )
     A 齊國 B 楚國 C 秦國 D 晉國
    *8、戰(zhàn)國七雄中位于南邊的國家是:( )
    A 楚國 B 燕國 C 秦國 D 齊國
    *9、下列哪一個成語與晉文公有關(guān):( )
     A 臥薪嘗膽 B 問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馬識途
    *10、朝秦暮楚這一個成語出自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 )
     A 諸侯爭霸 B 三家分晉 C 周王室衰微 D 合縱連橫
    二、課堂回顧
    *1、材料分析題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BR>    ——《論語》
    閱讀材料回答:
    ① 上述內(nèi)容反映了什么時期的歷史事實?
    ②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 管仲相桓公有何結(jié)果?
    *2、學習利用歷史典故識記歷史知識。本課歷史典故較多,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如“管仲相齊”、“葵丘會盟”、“退避三舍”、“尊王攘夷”、“臥薪嘗膽”、“紙上談兵”、“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你還知道其他么?
    *3、填圖樂園
    請在下圖方框中填出“戰(zhàn)國七雄”的名稱。
    *三、課堂延伸
    1.成語對應(請將下列成語與相關(guān)的歷史事件用線相連)
    朝秦暮楚 相傳燧人氏用人工方法生火
    鉆木取火 西周時大量的奴隸被集中在貴族的田地里勞動
    千藕其耘 春秋時楚莊王數(shù)次揮師北上,打敗晉國
    問鼎中原 戰(zhàn)國七雄為了各自利益時而“合縱”時而“連橫”
    2.如果你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諸侯,想做霸主,你需要哪些條件,你又會怎樣去爭霸主之位?
    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fā)的社會變革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牛耕的使用,在生產(chǎn)上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革。
    2、 在了解商鞅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和作用等史實的基礎上,認識社會變革對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戰(zhàn)國時期引起社會變革的根本因素是:( )
    A 各國之間頻繁的戰(zhàn)爭 B 鐵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 各國的社會變革 D 社會生產(chǎn)力的迅速提高
    *2、“千耦其耘”的勞動場面出現(xiàn)在:( )
    A 西周 B 春秋 C 戰(zhàn)國 D 秦朝
    3、我國鐵制農(nóng)具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域是在:(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戰(zhàn)國
    4、戰(zhàn)國時期,我國耕作技術(shù)的一大進步是指:( )
     A 集體耕種 B 個體勞動 C 鐵器的使用 D 兩牛牽犁的使用
    *5、“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于:(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戰(zhàn)國
    6、戰(zhàn)國時期,首開變法之風的是:( )
     A 魏國 B 楚國 C 韓國 D 秦國
    7、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鐵制農(nóng)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8、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
     A 楚悼王——鄒忌 B 魏文侯——吳起 C 秦穆公——商鞅 D 秦穆公——申不害
    9、下列商鞅變法的措施中不屬于富國措施的是:( )
     A 編制戶口,加強刑法 B 獎勵生產(chǎn) C 承認土地私有 D 統(tǒng)一度量衡
    10、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是:( )
    A 統(tǒng)一度量衡 B 獎勵軍功 C 獎勵生產(chǎn) D 推行縣制
     *二、課堂回顧
    1. 問答題
    試結(jié)合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分析戰(zhàn)國時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能得到迅速發(fā)展的原因
    2. 材料閱讀
    甘龍、杜摯和頑固大臣反對商鞅變法的主張,他們的意見如下:
    甘龍:聰明的人是不會通過變法法令來治理國家的,采取舊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
    杜摯: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變法,沒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變法。用古人的法令,是沒有錯誤的。
    頑固大臣:秦國怎樣才能富強?怎樣控制人民?如何解決經(jīng)濟混亂?如何削弱地方勢力?
    ——原文見《史記•商君列傳》
    假如你是商鞅,你怎樣才能駁倒上述觀點,說服秦孝公變法。
    *三、課堂延伸
     1、今天在你的家里或農(nóng)村里看到的還有與當時相似的農(nóng)具嗎?你會使用么?從中你會想到什么?
    2、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吳起在楚國變法,后被反對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體前;商鞅在秦國變法,后被反對者處以極刑。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現(xiàn)象?又如何認識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這些歷史事實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啟示呢?
    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通過對甲骨文、金文的學習,明白他們的含義,知道漢字的演變,了解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的淵源關(guān)系。
    2、 通過學習司母戊鼎,搜集青銅器的有關(guān)資料和圖片,加深青銅藝術(shù)這一文化瑰寶的認識。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文字來源于:( )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陶器上的符號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3、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種?( )
    A 虎 B 鼠 C 兔 D 蛇
    4、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大的青銅器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銅立人像 D 青銅編鐘
    *5、下列不是青銅器合金的是:( )
     A 銅 B 錫 C 鋁 D 鉛
    *二、課堂回顧
     1. 下圖這件青銅器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大的青銅器,被稱為_____________,重800多公斤,是_____朝青銅器的代表作。
    *三、課堂延伸
    看生肖,說歷史
    1. 選擇你自己的生肖。學者畫出來
    2.由上可以看出甲骨文是什么文字?反映什么朝代什么歷史現(xiàn)狀?
    第10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
    2、 了解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 分析百家爭鳴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4、 結(jié)合各派的學術(shù)觀點來討論現(xiàn)實問題,加深對各派學說的理解和應用,在辯駁中學會吸收對方思想的精華。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1、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
    A 私學的興盛 B 諸侯國的兼并戰(zhàn)爭 C 社會大變革 D 士人的解放
    *2、在下面這些思想家中,你認為不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3、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莊子
    *4、孔子的言論已記載在:( )
     A 《春秋》 B《論語》 C《詩經(jīng)》 D《尚書》
    5、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并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學說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6、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學說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觀點(?。?BR>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
    *8.提出“溫故而知新”主張的思想家是(?。?BR>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R>    A.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學說   D.孫武的著作是《孫子兵法》
    10.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原因是(?。?BR>    A.頻繁的爭霸戰(zhàn)爭  B.學術(shù)繁榮 C.社會大變革    D.新興地主階級產(chǎn)生
    *二、課堂回顧
    1. 材料分析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談談你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從中你受到什么啟示?
    2.填表總動員
    請你填完整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一覽表
    流派 人物 歷史時期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及影響
    儒家 孔子 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言論收在《論語》中。
     孟子 戰(zhàn)國時期 民貴群輕,仁政,保護資源
     荀子 戰(zhàn)國時期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zhuǎn)化 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道德經(jīng)》
     莊子 戰(zhàn)國時期 鄙視富貴利祿,痛恨不公平
    墨家 墨子 戰(zhàn)國初期
    法家 韓非 戰(zhàn)國末期 反仁政、倡法治、中央集權(quán) 著《韓非子》
    兵家 孫武 春秋晚期 著《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早的兵書
     孫臏 戰(zhàn)國時期 戰(zhàn)勝而強立,敵天下服
    *三、課堂延伸
    1.東湖中學是一所新建成的美麗校園,可是,總有一些同學不能自覺保護這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例如,校園里原本潔白的墻壁已留有腳印、球??;光潔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為東湖中學的學生,請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規(guī)章制度、道家自我覺悟的觀點,為保護校園環(huán)境提出你的建議。
    2.合作探究學習
     在諸子百家中,你欣賞哪種觀點。為什么?
    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了解都江堰修建的時間、地理位置和功效,知道李冰父子在水利工程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2、 知道編鐘的出土地點,認識戰(zhàn)國時期高超的音樂水平。
    [課堂同步練習(A)]
    *一、課堂訓練
    〖填填看〗
    ⒈戰(zhàn)國時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大的青銅器是商朝的______________,它的復制品已在2001年被聯(lián)合國永久收藏,復制品被命名為“中華世紀鼎”。
     2.戰(zhàn)國時期,秦蜀郡守____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____。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3.湖北隨縣出土了我國戰(zhàn)國青銅曾侯乙____。這些樂器的大量出土,表明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已達到了很高水平。
    4、 都江堰的作用準確的說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合作探究學習〗
     5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對郫縣有什么好處?
     *二  課堂回顧
    這是戰(zhàn)國時期的水利工程示意圖
    ①這個水利工程的名稱是什么?
    ②它是由誰主持修建的?
    ③你能說出“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這幾部分的作用嗎?
    ④它為什么會在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呢?
    *三、課堂延伸
    “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華陽國志》
    1. 請你翻譯古文
    2. 說的是什么地方?
    3. 為什么是天府呢?
    第12課 了解身邊的“歷史”
    ——學習與探究之二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 學會收集材料、調(diào)查探究等方法,了解自己身邊的歷史.
    2、 進行小組合作,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交往技能.
    3、 通過了解身邊的歷史,切身感受時代的發(fā)展和生活的進步,激勵學生察往知來,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課堂同步練習(A)]
    一、 *課堂訓練
    請你設計一個“了解身邊的歷史”的活動方案:
    調(diào)查主題:
    調(diào)查方法:
    調(diào)查內(nèi)容:
    二、 *課堂回顧
    1、 什么是了解調(diào)查法?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調(diào)查歷史的方法?
    2、 通過本課,你學會了哪些展示調(diào)查結(jié)果的方法?
    三、*課堂延伸
     通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關(guān)于身邊的歷史,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 單元綜合測試(B)]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變革
    (分值:100分 時間:45分鐘)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
    一、 選一選(每小題3分,共60分)
    1. 被后代稱作殷的朝代是 ( )
     A、夏 B、商 C、西周 D 、東周
    *2. 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張儀、魏國的公孫衍屬于 ( )
     A、儒家 B、法家 C、縱橫家 D、道家
    3 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是 ( )
     A、統(tǒng)一度量衡 B、獎勵軍功 C、獎勵生產(chǎn) D、推行縣制
    4 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鐵制農(nóng)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5 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 )
    A、私學的興盛 B、諸侯國的兼并戰(zhàn)爭
    C、社會大變革 D、士人的解放
    6 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文字來源于 (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號
    *7 都江堰的作用準確的說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8. 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的主要目的是( ?。?BR>     A.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  B.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
    C.協(xié)調(diào)諸侯國間的爭奪  D.維護小國的經(jīng)濟利益
    *9.下列歷史事件或典故與成語“朝秦暮楚”有關(guān)的是(?。?BR>    A.圍魏救趙  B.紙上談兵  C.臥薪嘗膽  D.“合縱”“連橫
    *10.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權(quán),主張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 )
    A.孫武  B.孫臏  C.孟子  D.韓非
    11.下列典故與晉楚爭霸有關(guān)的是  (  )
    A. 老馬識途   B.退避三舍    C.臥薪嘗膽     D.尊王攘夷
    *12.戰(zhàn)國時期,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zhàn)爭,支持正義戰(zhàn)爭的人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韓非
    *13.戰(zhàn)國時期,個體小農(nóng)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chǎn)單位,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戰(zhàn)爭不斷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14.按地圖位置,戰(zhàn)國七雄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諸侯國依次是( )
     A.秦、楚、齊、燕 B.楚、燕、齊、秦
     C.齊、秦、燕、楚 D.齊、楚、秦、燕
    *15.對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chǎn)力的飛速發(fā)展促進了商業(yè)的繁榮和城鎮(zhèn)興盛
     B.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受到?jīng)_擊
     C.在各國竟相改革的風潮中,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受到了具有遠見的國君的重用
     D.官學很興盛,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16.以下關(guān)于夏商西周國家,為了對外征戰(zhàn)和對內(nèi)鎮(zhèn)壓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軍隊 ②刑法 ③興辦教育 ④禮儀教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關(guān)于西周的分封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周王分封給諸侯的土地歸諸侯所有
     B.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將血緣關(guān)系融入國家統(tǒng)治
     C.諸侯因為政績突出而得到周天子的分封
    D.諸侯與周天子相互對峙
    *18.都江堰建成后,受益大的地區(qū)是  (  )
     A. 江漢平原地區(qū) B.關(guān)中地區(qū)  C.川西平原地區(qū)   D.中原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