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務(wù)員《行測》考前沖刺資料分析題及答案

字號:

二、資料分析(76~90題):給出一段資料(文字、圖表或數(shù)據(jù)),根據(jù)資料提供的信息,通過運算、分析、判斷。從所給的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
    根據(jù)下列資料,回答第題。
    
    76將電視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公眾和將網(wǎng)絡(luò)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公眾的比例之差是:
    A.40%
    B.24%
    C.12%
    D.8.5%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解析:由圖形可知,將電視和網(wǎng)絡(luò)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公眾的比例分別為72.5%、64%,則兩者之差為72.5%一64%=8.5%。
    77在上圖所示的新聞媒體中,下列選項中作為新聞來源和新聞可信度兩個指標之間的差距的一種媒體是:
    A.電視
    B.報紙
    C.廣播
    D.雜志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答案】A。解析:直接觀察每種新聞媒體條形高度差可知,以下四項中兩個指標之間差距的是電視,選A。
    78在上圖所示的新聞媒體中,作為新聞來源和新聞可信度兩個指標之間的差距最小的一種媒體是:
    A.電視
    B.報紙
    C.廣播
    D.雜志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解析:直接觀察每種新聞媒體條形高度差可知,以下四項中兩個指標之間差距最小的是雜志。選D。
    79將報紙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公眾與將雜志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公眾間的比例是:
    A.5.25:1
    B.4.85:1
    C.3.85:1
    D.4.75:1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解析:由圖形可知,兩者的比例是38%:8%=19:4=4.75:1,D項滿足。
    根據(jù)下列資料,回答第題。
    隨著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不斷加快,公路路網(wǎng)日益優(yōu)化和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某省各類民用車輛擁有量保持穩(wěn)步增長。至2012年年末,全省民用車(汽車、電車、摩托車、拖拉機、掛車和其他類型車等六類車)擁有量為862.70萬輛,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營運車93.60萬輛,比上年增長6.6%,非營運車769.10萬輛,比上年增長13.6%。全年新注冊民用車135.36萬輛,比上年增長7.3%。
    2012年年末,全省民用汽車擁有量340.18萬輛,占全部民用車輛總數(shù)的比重達39.4%,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2012年年末,全省共有載客汽車247.9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3.1%。其中,大型載客汽車3.8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9.6%;中型載客汽車4.59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7.4%;小型載客汽車233.5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5.3%。
    2012年年末,全省共有轎車158.26萬輛,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個人轎車141.46萬輛,比上年增長27.2%。個人轎車占全部轎車的比重達89.4%。
    2012年年末,全省民用掛車擁有量為1.95萬輛,比上年增加0.16萬輛。私人掛車擁有量為0.61萬輛,比上年增長10.O%。民用拖拉機擁有量25.13萬輛,比上年增長11.3%。其中,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12.89萬輛,比上年增長6.8%;小型方向盤式拖拉機擁有量10.04萬輛,比上年增長13.O%。全省其他類型車5.35萬輛,比上年增加2。16萬輛,增長67.8%,增速居各類民用車之首。
    2012年年末,全省機動車駕駛員數(shù)量為908.77萬人,比上年增加121.47萬人。其中,汽車駕駛員數(shù)量為622.65萬人,比上年增長20.5%。
    802011年年末,全省民用汽車擁有量為(  )萬輛。
    A.1 89.75
    B.290.62
    C.340.18
    D.420.81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答案】B。
    812011年,汽車駕駛員數(shù)量占全省機動車駕駛員的比重為:
    A.59.8%
    B.65.6%
    C.71.4%
    D.75.6%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答案】B?! ?BR>    8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11年,小型載客汽車為203.28萬輛
    B.2011年,全省共有轎車119.01萬輛
    C.2012年,全省民用掛車擁有量比上年增長5.6%
    D.2011年,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為12.07萬輛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
    根據(jù)下列資料,回答第題。
    
    832009--2013年,全市財政總支出增長率最低的一年是:
    A.2011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2年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答案】C。解析:比較條形可知,2010年全市財政總支出增長額低于2009年,且2009年財政總支出高于2008年,故2010年財政總支出增長率低于2009年,排除8:2010年財政總支出增長額為392451—356005=36XXX萬元,2011年為459142—392451=66XXX萬元,2012年為561956—459142=10XXXX萬元,比較可知,2011、2012年增長額均高于2010年的1.5倍,2010、2011年數(shù)值均不足2009年的1.5倍,故2010年增長率低于2011、2012年,應(yīng)選擇C。
    842008--2013年,全市財政赤字占財政總收入的比例最小的一年是:
    A.2009年
    B.2012年
    C.2011年
    D.2013年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
    85按照2013年的收入增長趨勢,2014年的全市財政總收入約為(  )萬元。
    A.923418
    B.723419
    C.832157
    D.771956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
    86根據(jù)資料提供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008--2013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
    B.從總量來看,2008--2013年,全市財政總支出的增長慢于財政總收入的增長
    C.在2011年,財政赤字額出現(xiàn)負增長
    D.2008--2013年,全市地方財政收人、財政總收入、財政總支出的趨勢都是增長的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答案】A。
    87廣州、深圳、佛山三市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數(shù)占珠三角地區(qū)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數(shù)的比例為:
    A.66.9%
    B.57.7%
    C.52.7%
    D.50.6%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答案】A。解析:廣州、深圳、佛山三市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數(shù)分別為1351、1273、747項,三市新產(chǎn)品開發(fā)
    88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在廣東省珠三角地區(qū)排第六位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肇慶
    C.惠州
    D.江門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四列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惠州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數(shù)位居第六,選擇C項。
    89各類科技項目的數(shù)量在廣東省所占比例是珠三角地區(qū)最低的城市是:
    A.江門
    B.東莞
    C.肇慶
    D.惠州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三列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科技項目數(shù)量占全省總數(shù)的比例最低的是肇慶.占比1.9%。
    90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珠三角地區(qū)是廣東省科技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B.廣東省各地區(qū)的科技發(fā)展很不平衡
    C.各類科技項目中,廣州、深圳的項目數(shù)之和是珠江三角洲總數(shù)的一半
    D.廣州、深圳、珠海是廣東省的科技核心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科技項目數(shù)占全省的82.9%,是廣東省科技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反映出廣東省各地區(qū)科技發(fā)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區(qū)發(fā)展速度較快,A、B兩項正確;廣州、深圳的科技項目數(shù)之和為1765+1466=3231,占珠三角地區(qū)的3231÷6224≈50%,C項正確;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廣州、深圳各類科技項目數(shù)額占比都較大,但珠海所占比重并不大,不是廣東省科技發(fā)展的核心,D項錯誤。綜上。應(yīng)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