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美術說課稿:臺歷掛歷的設計

字號:

這篇《小學四年級美術說課稿:臺歷掛歷的設計》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BR>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臺歷掛歷的設計》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小學美術第八冊第6課的內容。
    本課是“設計.應用“中不僅具有實用性,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啟迪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密切關系,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用品的設計興趣,從而達到培訓學生審美的眼光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設計,在設計制作中學習有關設計知識,提高欣賞水平。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運用造型,圖案,色彩等設計要素,通過構思,設計,制作出一個式樣新穎,生動有趣的臺歷和掛歷。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課內容和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匯報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了解臺歷和掛歷設計方面的知識,學習制做方法。
    2.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設計制做臺歷和掛歷。
    3.通過收集,欣賞,討論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關注生活與設計的意識,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我把了解臺歷設計的基本方法定為教學的重點。而相對學生如何設計出一款具有新穎美觀的作品來說,在構思,設計制作過程中會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把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將設計的美觀與實用性相結合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美術課程標準》強調“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巧的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崩Т恕N野褜W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強師生的交流,合作,共同獲得美的感覺和成功的喜悅做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紅線。
    教學本課我堅持以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我主要采用了“觀察演示法”,“討論交流法”,“評比展示法”等教學方法,采用“觀察演示法”,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分析和借鑒來獲取臺歷,掛歷的知識。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分析歸納,總結及合作學習的能力,我采用了“討論交流法”對學生收集的作品進行交流,讓學生從中探究臺歷,掛歷的多元文化,了解其制作方法。后進行評比展示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大大地促進學生學習的快樂,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
    教學教具的備:課件,彩紙,各種工具和材料。
    三、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
    (一)以興趣為先導
    生動地導入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我利用臺歷引出課題,聯(lián)系生活,認識臺歷,掛歷和我們生活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是這樣設計#教案# #小學四年級美術說課稿:臺歷掛歷的設計#: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手工作品和同學們一起欣賞,請注意看”邊看邊提出問題,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的作用嗎?然后告訴學生,這是利用廢棄的材料設計制作出來的,在我們家庭中,無論是墻壁上高高懸掛的掛歷,還是靜靜擺放的臺歷,它們都在時刻提醒著你要珍惜每一天,隨著物質生活和審美水平的提高,日歷逐漸成為家庭中的點綴,使得它原本統(tǒng)一的,模式化的設計造型變得多元化,人性化,個性化,極富時代風格。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嗎?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
    (二)了解臺歷,掛歷知識,研究制作方法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分二步進行:
    (1)小組探究學習,我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幾款新舊臺歷掛歷圖例,讓學生仔細觀察,比較通過新舊的對比使他們從中發(fā)現(xiàn)在造型設計,色彩,功能和選用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分析歸納出臺歷,掛歷的特點及設計要求,并告訴學生可以運用不同設計形式和不同的裝飾設計方法進行制作。
    (2)結合圖例,講解演示設計制作步驟
    臺歷和掛歷的設計是人性化很強的設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性各和愛好設計出個性很強的作品,應避免設計千篇一律。我以設計制作一款造型式的臺歷為例,所需材料:卡紙,彩紙,膠水,剪刀,雙面膠。
    制作步驟如下:
    1,在準備好的卡紙上畫出卡通的形象
    2,剪出多佘的部分根據(jù)所需剪貼五官
    3,利用彩紙剪巾進行裝飾設計
    4,貼上日期,修整完成
    在學生動手制作之前,我提出作業(yè)要求:
    1,以2012年“我的心愿”設計一款臺歷或掛歷,要求作品造型新穎,色彩鮮艷,功能多樣,材料豐富。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三)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制作
    播放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氣氛中制作,有利提高制作效果,如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作用品,我給予肯定與鼓勵,在引導學生習借鑒的基礎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二部分
    (一)展示,交流
    每組同學依上臺展示作品,通過對作品的比較和學生自我評價,發(fā)現(xiàn)優(yōu)點與不足,引導學生欣賞那些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水準和拓寬眼界領略設計制作的喜悅,增添生活的樂趣,還能從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
    (二)教學評價
    《課程標準》指出:課程改革的精神就是要我們采用多種方式來評價學生的作業(yè)特別要重視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生動性,有效地提高的質量,評的激勵作用。因此,在這環(huán)節(jié),我按排了學生互評和教師總結的方式進行。我是這樣進行評價的,各組將制作好的作品集中展示會,由同學們各組作品進行自評互評,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營造活潑的討論氣氛。
    在教學的后環(huán)節(jié),我將引導學生互送作品,把各組制作好的作品送給同桌或好朋友,并且講一句祝福的話,讓學生感覺到創(chuàng)造帶來的樂趣,這時播發(fā)歡快的音樂結束整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