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螞蟻觀察日記字(3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螞蟻觀察日記字篇一
    我拿來一把小鐵鍬,順著一個螞蟻常進出的地方輕輕刨開,不一會兒,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洞穴!不斷有螞蟻從小縫隙里爬進爬出,找到螞蟻的通道嘍!我把一只死蜈蚣放在小洞穴的旁邊,等待螞蟻來吃它。
    不一會兒,兩只螞蟻爬了過來,一只螞蟻和蜈蚣玩起了捉迷藏,一會在蜈蚣的前面,一會在蜈蚣的后面,鉆來鉆去的。另一只螞蟻則原路返回,估計是去搬救兵了。路上遇見同伴就用觸角相互碰一碰,其它的螞蟻就朝著蜈蚣的方向進軍。不一會,就召集了一大群螞蟻過來,有的咬蜈蚣的背,有的咬它的頭,還有的螞蟻鉆到它肚子下面去咬它的肚子。
    這只死蜈蚣對于螞蟻來說可是一道美味佳肴,可是這“龐然大物”怎么搬呢?別急,小螞蟻有的是辦法。
    它們有的在后邊推,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兩邊拽,還有的使勁兒給它們打氣兒,仿佛在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到了陡坡這一道難關的時候,它們不停地推,使勁地拉,可蜈蚣總是滑下來,在第十三次的時候,小螞蟻們眾志成城,終于將蜈蚣搬回了家。
    它們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嘆到:?。∵@么小的生命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了不起??!
    螞蟻觀察日記字篇二
    記得有一天,我吃完一個蘋果,正要把核扔掉,弟弟跑過來說:”把核給螞蟻吃吧!“為了不把弟弟弄哭,我便把核放到了螞蟻洞前。
    不一會兒,一只”偵查軍“發(fā)現(xiàn)了,它到蘋果核邊,用觸角碰了碰,然后跑回洞里。
    過了一會兒,從洞中爬出來一大隊螞蟻,我想:這一定是螞蟻的大軍來了。它們爬到果核上忙了一陣。我仔細一看,原來它們用牙咬蘋果核,把果肉搬到洞里呢!
    螞蟻為什么要互相碰觸角?螞蟻尋食會不會迷路?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查了書。
    原來,螞蟻碰觸角為了傳遞信息。螞蟻外出時會留下一種氣味,當它返回時,只要沿著氣味向回走,就不會迷路。
    昆蟲世界真是奧妙無窮,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螞蟻觀察日記字篇三
    一位阿姨送提前送給我一個特殊的六一禮物——寵物螞蟻,我把它們裝在一個容器里,用凝固了的透明營養(yǎng)物質充當土壤,開始細心觀察起它們了,發(fā)現(xiàn)這幫小家伙可不簡單:
    螞蟻們剛剛搬進新家,可能有一些不適應,在容器里面四處亂爬,不過,過了一會兒,它們就堆在一塊兒,躺在“土壤”上休息。到了晚上七點左右,有四只螞蟻開始在容器的一個角落里打洞,一只體型較小的螞蟻在前面挖掘,另外一只體型較大的螞蟻將挖出的碎粒刨到地面上,而最大的兩只螞蟻跟在后面,將刨出地面的碎粒轉運到容器的中間,大約忙碌了半個小時,它們終于挖出了近三厘米的小隧道。
    早上當我剛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它們早就在工作了,已經(jīng)挖了一條約10厘米的隧道了,當我放學回家時,這條隧道已經(jīng)約有15厘米了,別看這小小的螞蟻,它們的開挖速度真是快的驚人呀!僅僅只有四只螞蟻就可以挖的'那么快,那一群螞蟻挖掘的速度是……
    經(jīng)過兩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螞蟻跟蜜蜂一樣也是一個十分勤勞的工作者,它們不怕辛苦,不停地工作著,它們的分工是那么的明確,配合是那么的默契,它們還團結在一起,有著愚公移山的精神。
    螞蟻,你的個子雖然十分渺小,但是你的精神卻是如此偉大,你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向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