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國徽

字號: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詩要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國徽,愿有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本課適合朗讀,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節(jié)奏并讀出詩歌的語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詩要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國徽,愿有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國徽圖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出示一枚硬幣,請學生觀察背面是什么圖案?說說你還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二、初讀課文
     安排充分的自瀆時間。
    1、首先利用漢語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將詩歌讀通讀順.通過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2、在自讀基礎上也可以同桌互讀或小組讀,指明讀,通過反復朗讀對詩歌內(nèi)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愛護國徽,又這樣用自己的行動使國徽更美麗。
    三、理解課文
    1、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書長句中停頓。
    可通過重點句進行指導,讓學生聽老師范讀,注意句子中怎樣停頓,初步體會為什么要停頓。
    2、 充分利用插圖邊讀邊想像。
    課文中的插圖顯示了第二小節(jié)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場景.第一小節(jié)擦凈硬幣上的國徽和第三小節(jié)走過天安門,仰望國徽的場景,可啟發(fā)同學們邊讀邊想象。
    注意要把朗讀詩句、觀察畫面和展開想象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要引導學生感悟詩歌語言情感。
    3、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詩歌的內(nèi)容和語句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要重視字詞教學.首先,要注意引用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詞的意思.
    二、 學習生字詞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導
     “徽”字易錯,左中右結(jié)構(gòu),中間”山”下面是”系”不要少了”一”;另外,中間部分不要和”微”混淆
     “帽”字共12筆,右上是”曰”不是”日”下邊是”目”不是”日”
    2、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
    如:“閃爍”、“映照”、“遼闊”等。讓他們想想,夏天的夜晚仰望天空,什么東西在“閃爍”?
    三、 思考交流
     我們做什么事能為國徽爭光?
    板書設計:
                國徽
            拾起硬幣  扶起小弟弟……
              為國徽爭光添彩
    教學后記:
    在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了許多關(guān)于國徽的資料,學生通過小組間互相交流資料認識了國徽的圖案,了解了國徽的意義,愛國之情也就油然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