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八年級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

字號:

第一單元
    1 新聞兩則
    1.(1)è wǎn yù wú sai pang bó shuai xiù (2)一種像玉的石頭 推開 管轄、管理 盛水的瓶子 阻止、禁止 抵擋 2.(1)真實、及時、簡明。 (2)“此種情況„„都很泄氣”;分析了敵潰我勝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3.示例: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zhǔn)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 4.A 5.C 6.C
    7.“免費教科書惠及貧困生”或“貧困生獲得免費提供的教科書”。
    8.(1)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語言簡明扼要,概括性強,及時、準(zhǔn)確地對事件進行了報道,給讀者以完整、 鮮明的印象,又領(lǐng)起下文。 (2)寫出了通訊社的名稱、發(fā)電時間和地點。說明消息發(fā)得及時,內(nèi)容 真實可信。 9.南陽的解放,是南線我軍一年多來取得偉大勝利的必然結(jié)果,所以南陽解放之日正是體現(xiàn)一年多來偉大勝利的好時機。其次,總結(jié)一年多來的戰(zhàn)績,還可以說明王凌云為什么棄城南逃。
    10.#初中二年級# #2015八年級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中提到“正航行在臺灣海峽的中部”,主體部分寫到“現(xiàn)在,我們就航行在這灣淺淺的海峽”,結(jié)尾部分寫到“軍艦夜航激起的雪白的浪跡分外奪目,海面上點點的燈火更加清晰了”,這些語句都可看出穿越正在進行中。
    11.(1)“淺淺的”“少了”“多了”,形象地表現(xiàn)出海峽把祖國母親和寶島臺灣分隔,祖國統(tǒng)一尚未實現(xiàn),令人心情沉重。(2)描寫自然環(huán)境,借景抒情。美麗的新月,雪白的浪花,還有那點點的燈火,烘托人們 濃濃的情絲。 12.表達炎黃子孫的共同心聲:祖國統(tǒng)一,祖國萬歲。
    13.抒發(fā)對寶島臺灣的思念,渴望它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14.略 15.(1)時遷或者史進 (2)溫州
    16.示例:大學(xué)“誠信哥”不賣點心賣誠信?;?哥賣的不是點心是誠信。
    2 蘆花蕩
    1.(1)cuān sa dī ɡāo qiú zè tɑn yāo dian (2)A.尖銳、銳利,指眼力、視力特別好B.暗淡凄慘 C.負傷流血 2.(1)孫犁 “荷花淀” 老頭子 蘆花蕩 夜里護送,孩子受傷;第二天,智斗日寇,報仇雪恨。
    (2)外貌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老頭子有愛國抗日的熱情、愛憎分明的感情、智勇雙全但又過于自信自尊的個性。舉例略。
    3.示例:①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星星、水鳥、葦子等景物,烘托“陰森黑暗”的環(huán)境氣氛,“葦子”狠狠向上鉆又表現(xiàn)出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為下文表現(xiàn)葦塘人民從容而又自信地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營造典型的環(huán)境氣氛。②“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的生存姿態(tài)烘托了出來。 4.(1)A A (2)B C (3)C (4)A 5.B 3 1 1 6.C
    7.①“提高”改為“成果”。 ②刪去“使”。 ③“對”改為“為”。
    8.(1)“狠狠”一詞形象地表達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這句話的意思是,面對兇暴的敵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長高的葦子正好為淀里的抗日軍民提供掩護,葦子儼然成了抗日利器。(2)你把 任務(wù)交給我,我就憑借自己水上的本領(lǐng),保證萬無一失,完成任務(wù)。 自信,自尊。
    9.“過于”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過分自信、過分自尊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有關(guān)。而也因老頭子的自信勇敢,才有了后來酣暢淋漓的復(fù)仇。
    10.“好的葦出在采蒲臺”,此句一語雙關(guān),既贊美了采蒲臺的葦美,又隱含著對采蒲臺人民抗日英雄事跡的由衷贊美。
    11.(1)運用比喻手法,“寄生”“穿來穿去”等詞語,形象地寫出這里的人與葦?shù)年P(guān)系緊密。(2)從“偷 偷”“褲襠”“順手”“不約而同”中看出,與外來侵略者斗爭的不止是身強體壯的大漢子,就連柔弱的婦女也能無所畏懼地投身其中,表現(xiàn)了采蒲臺人機智勇敢、團結(jié)一心、臨危不懼的精神,令讀者油然 1
    而生敬佩之情。
    12.對日本鬼子切齒的仇恨,對八路軍的關(guān)懷愛護,對人民群眾巧妙掩護八路軍智慧的歌頌。
    13.塑造采蒲臺英雄兒女平凡而偉大的人格與靈魂,抒發(fā)對抗日根據(jù)地人民豐富而崇高的人、情、美的欽佩之情。14.略
    15.示例:(1)老爺爺,感謝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犧牲,我們會記住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 的幸福,祝您永葆青春。(2)老爺爺,您的勇氣值得我們敬佩,相信您的這一舉動會給貴國一些仍懷 軍國主義思想的人以好的教育。讓我們以史為鑒,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語氣要委婉,對長輩要 尊敬)
    3 蠟燭
    1.(1)jian gēng mò chan chuāi (2)略
    2.(1)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點:貝爾格萊德薩伐河畔。人物:老婦人 育乞西。起因:一位蘇聯(lián)青年紅軍戰(zhàn)士,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經(jīng)過:南斯拉夫母親不忍戰(zhàn)士暴 尸戰(zhàn)場,不顧年老體邁,艱難地將其掩埋。結(jié)果: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45年的兩支結(jié)婚喜燭點燃在戰(zhàn) 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 (2)老婦人 動作(外貌) 置生死于度外,對待烈士如親人 老 婦人的黑色圍巾、老婦人的動作“跪”與“爬”、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
    3.如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很具體,“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zhàn)死的蘇聯(lián)士兵身邊,她用力把那尸身翻過來。„„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發(fā),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一個一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4.B 5.B 6.C 7.客觀環(huán)境是成為優(yōu)秀的外部條件 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人也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8.(1)“揣”字寫出了老婦人對大蠟燭十分珍惜的情態(tài);補充說明這支蠟燭的來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能表現(xiàn)老婦人獻給蘇聯(lián)紅軍烈士的是一份珍貴的感情。(2)圍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 感,渲染了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寄托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9.為人物活動設(shè)置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xiàn)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形象特點。 10.(1)取出油燈 吹熄蠟燭 (2)推說睡覺 拿走蠟燭
    11.(1)運用語言、動作等描寫,其中強烈的反問語氣,更加突出那個中尉兇惡殘暴的態(tài)度。(2)運用了 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德軍的兇惡殘暴,同時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表現(xiàn)了伯諾德夫人此時 4 1 1 既緊張又擔(dān)心的復(fù)雜心理。
    12.一方面體現(xiàn)了伯諾德夫人為保護情報所表現(xiàn)出的機警、沉著與智慧;另一方面對下文內(nèi)容起過渡作用,預(yù)示著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
    13.“生死攸關(guān)”指關(guān)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是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敵人的步步威逼,蠟燭越燒越短,情報的暴露也就在一線之間,一旦敵人掌握了情報,百萬雄師將全軍覆沒,國家將不復(fù)存在。在這場沒 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伯諾德夫人一家憑著他們的勇敢、機智、鎮(zhèn)定自若,成功地化解了危機,捍衛(wèi)了祖 國,顯得可親可佩。
    14.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朝民歌《木蘭詩》)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杜甫《石壕吏》)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15.(1)向往和平的美好情感。(2)略。
    4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1.(1)xī liúli piē cai liao (2)可以作為學(xué)習(xí)、仿效標(biāo)準(zhǔn)的人或事物 贊美,稱贊 非常吃驚
    搶劫,掠奪 2.(1)世界奇跡 典范 結(jié)晶 杰作 絕唱 名園 (2)由概括到具體再到概括。依次介紹了建筑材料、建筑、陳設(shè)、裝飾、園林景觀。
    3.譴責(zé):“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全部贊譽”等。 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 2
    語來諷刺強盜的心理與托詞,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4.C 5.A 6.B 7.D
    8.(1)反語 形象地活化出兩個強盜狼狽為*的丑態(tài)。(2)憤怒譴責(zé)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洗劫圓明園 的罪行。
    9.侵略壓迫別國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壓迫者的過錯為借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作為人類文明 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永遠不會做出像英法兩國政府那樣的強盜行徑。強盜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賴的丑惡嘴臉昭然若揭。
    10.“我”刻意要去圓明園的理由:緬懷過去,哭泣歷史;面對現(xiàn)實,拼搏未來?!芭笥褌儭眲瘛拔摇眲e去的理由:圓明園沒有什么看頭,只是幾塊“爛石頭”。
    11.(1)從“玉焚香殞了的美人”聯(lián)系到“斷壁殘垣下的圓明園”,深深抒發(fā)了此刻面對圓明園的悲傷之情。(2)運用擬人手法,圓明園“在哭”“在泣”,形象地寫出圓明園哭泣的原因。
    12.作者持否定態(tài)度。作者斥責(zé)的是那些忘卻歷史、忘卻恥辱、沒有理想、沒有斗志的人。
    13.言之有理即可。
    14.《朝花夕拾》。原名比較直白,用現(xiàn)名好,帶有比喻性,顯得含蓄,而且富于文采:早晨盛開的花朵晚上 才來撿拾。意思為:作者到了中年以后才去回憶童年、少年時期的生活。將情感與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1.參考:1941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7000多人被納粹殺害,其中包括300個孩子。納粹將其所有的憤怒殘酷地發(fā)泄在這個溫和的小城里。整個城成為一座巨大的墳?zāi)?埋葬了7000名被殘殺的人。
    2.(1)聶華苓 法 薩特 哲學(xué) 紀(jì)念地見聞 看紀(jì)念演出 參加座談會 參觀紀(jì)念館。 (2)本文
    第出現(xiàn)“南京*”,是作者在看到南斯拉夫的演員在以表演形式悼念遇害者時“不由想起南京*”,因為兩者有很多共同點;第二次是開討論會時中國大陸作家楊旭在發(fā)言中提到“南京*”;第三次是出自日本人之口,但他把“南京*”與“廣島原子彈”相提并論,這種論調(diào)受到了其他作家的反駁。作者把西方與東方聯(lián)系起來,在寬廣的層面上突出世界和平這個主題。
    3.示例:如課文通過再現(xiàn)被殘殺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動,反襯法西斯的殘酷?!坝H愛的爸爸媽媽”突出孩5 1 1子們撕心裂肺的后一聲呼喊,讓我們想見當(dāng)年那場屠殺的情景,對殘殺者的兇殘感受得更為深切。這樣的標(biāo)題要比“克拉庫耶伐次之行”好。 4.B
    5.(1)對納粹殘殺這個小城7000多人感到痛苦,心情沉重。但作者贊美南斯拉夫整個民族的英勇,所 以說記憶又是美麗的。(2)通過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描寫出南斯拉夫人民的紀(jì)念活動場面盛大。
    (3)黑色是不明亮的顏色,而在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言下之意是災(zāi)難、悲哀在這兒也太突出了。作者以一種對比的方法來表現(xiàn)那場屠殺的慘無人道以及對那場屠殺的發(fā)動者的憎恨和對受害者的同情。(4)說它感人,是因為這些字條是他們死前非常鎮(zhèn)靜地留給親人的,表現(xiàn)了他們對親人的 愛,對納粹的恨。 6.(1)擬人 (2)比喻 (3)設(shè)問 (4)排比 7.B
    8.(1)作者從選材上體現(xiàn)寫作意圖:要消滅戰(zhàn)爭,保衛(wèi)和平,所以選擇了中國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 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發(fā)言。(2)大家因為明赫白的態(tài)度非常誠懇,握手表示對他的諒解、寬恕和尊重。
    9.作者通過將西德作家的懺悔和那個日本人的狡辯進行對比,告訴人們要正確認識歷史,深刻反省歷 史,危害和平的勢力還存在,要提高警惕。
    10.①在考場上,大師拒絕了朱丹更換曲目的要求;②大師在南京*死難同胞紀(jì)念碑前找到了朱丹, 并把正式錄取的消息告訴了他。
    11.(1)運用外貌描寫,暗示朱丹對南京*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2)運用對比手法,寒冷的空氣 似乎凝住了笛聲,使之分外凄清隱忍,但孩子和自己心中的愛國火焰卻進一步燃燒起來,使笛聲充滿 了感情。
    12.文章中對“雪”的描寫,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令,渲染了一種肅穆、悲壯的氣氛;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刻畫人物(少年兒童、朱丹)作鋪墊;表現(xiàn)人物性格。
    13.不設(shè)統(tǒng)一答案。這種精神可能是指愛國、堅持操守、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等。啟示:才華橫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為一名中學(xué)生,要不忘民族的恥辱,努力學(xué)習(xí),使自己成 為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為時時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yán)的衛(wèi)士。14.略。
    15.(1)中國人連鋼筆都生產(chǎn)不出來 (2)派克筆是戰(zhàn)利品,證明美國只不過是中國人民的手下敗將。
    第二單元
    6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1.(1)①駭 面如土色 脯 駭 駭 ②霹靂 震悚 ③哀悼 渴慕 (2)朝花夕拾 散文 《從百
    草園到三味書屋》 2.(1)喜歡切切察察 大字形睡相 麻煩的規(guī)矩 (2)沒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關(guān)心孩子等。
    3.如第二十六自然段“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從此完全消滅了?!比绲谌匀欢巍拔业谋D?長媽媽即阿長„„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如第三十一自然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4.B 5.(1)B (2)A (3)B (4)A 6.C 7.C
    8.(1)“我”想她并非學(xué)者,說了也無益。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阿長不識字,沒文化,不知道《山海經(jīng)》是怎樣的一部書,何況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guān)心“我”,因此她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jīng)》的心情。這表明“我”對阿長心存隔膜乃至輕視。(2)阿長關(guān)心《山海經(jīng)》源于她對“我”的關(guān)愛,突出了她熱心、6 1 1關(guān)愛孩子、淳樸的品質(zhì)。
    9.原因有三方面:①《阿長與<山海經(jīng)>》前一部分寫阿長,多用抑筆,又是“不大佩服她”“討厭”“不耐煩”,又是“麻煩”,倘用“媽媽”稱呼,名實不符。②將“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連接,又是一個看似矛盾的聯(lián)系,一個文盲婦女與一本古典名著怎樣聯(lián)系起來了呢,令人好奇。③題目用的是46歲寫作時的口氣,宜用“阿長”稱呼,而“阿”字又有親昵的意味。
    10.和文章的標(biāo)題相互照應(yīng),由撿麥穗引出下文做媳婦,再引出賣灶糖老人,引起讀者的興趣。為下文寫 “我”兒時幼稚純真的夢作鋪墊。
    11.我是一個天真爛漫,幼稚純真,天真無邪的女孩。因為十分貧苦的生活讓我喜歡上老漢的糖,更喜歡 上那個和別人不一樣的,真心疼愛貪吃、丑陋沒人疼愛的小姑娘的老漢,所以“我”的夢想和一般的農(nóng)村姑娘的夢想不同,更讓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漢的愛護。
    12.①“小火柿子”在這里象征著賣灶糖老漢的善意和關(guān)懷,是生命中美好的東西。②在“小火柿子”上,寄托了對賣灶糖老漢的依戀和喜愛以及對老漢離世的悲傷、痛苦、懷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美之情,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執(zhí)著追求。
    13.“煙荷包”寄托了作者對老漢的思念與感恩之情?!盁熀砂彪m然粗糙、丑陋,但它飽含了作者對老漢所給予的那份樸素的疼愛的回憶,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樸素的溫暖的愛,這種溫暖的愛是作者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 14.提示:寫作時注意兩點,一要突出阿長買書問路的艱難,二要突出阿長找書問書的細致耐心。 15.吶喊
    7 背影
    1.(1)①卸 禍不單行 ②帖 躊躇 ③蹣跚 探 (2)略
    2.(1)回憶背影、買橘子時留下的背影、惜別時人群中看到的背影、讀父親的來信時眼前浮現(xiàn)的背影;詳寫買橘子時留下的背影。(2)提示:感動來自于朱自清與父親之間深切的“父子情”,感動來自于朱自清對父親的深深的感念,感動來自于作者樸素的敘述與描寫。 3.略 4.D 5.A
    6.戴穿走 探穿爬 攀縮傾 流7.①他處處忍讓 ②一個善良的心包容別人,終會得到別人的認可。
    8.(1)父親堅持送“我”到車站,送“我”上火車。
    (2)褒詞貶用,這兩個“聰明”的意思都是糊涂,是反語。表明作者懊悔自責(zé)自己當(dāng)時未能體會父親的 深情。 9.(1)a (2)× (3)× (4)a 10.環(huán)境描寫,為下文孩子離開自己去上學(xué)作鋪墊,烘托人生成長的厚重。 11.6個;兒子第一天上小學(xué),目送兒子進入校園;兒子十六歲去美國讀書,目送兒子上飛機;兒子二十一 歲上大學(xué),目送兒子獨自離開去學(xué)校;我工作第一天,目送父親送我上班后離開;在醫(yī)院,目送輪椅上的父親的背影;在殯儀館,目送父親的遺體被火化。
    12.(1)對比,“我”目光的一寸一寸“挪”,顯示出母親對兒子的深深不舍,而“閃”卻寫出了兒子的“無情”,一點也沒有留戀。反映出“我”當(dāng)時淡淡的失落與無奈之感。(2)“深深”其實是“我”后目送父親時的一種心理活動,體現(xiàn)著女兒對父親無限的眷戀與追思。
    13.本文寫了6次“目送”,以“目送”為題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目送”是線索;“目送”揭示主題;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能永遠相扶相伴,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們要盡早地解讀和萬分珍惜親人間在世的緣分,也要理解和學(xué)會———走好自己的路。14.略 7 1 1
    8 臺階
    1.(1)涎 啃 啃 ②撬 ③趟 若有所失 (2)略
    2.(1)一方面文章多處寫到了老房子、新房子的“臺階”;另一方面臺階體現(xiàn)的是父親對社會地位的不懈追求,以及他那不斷上進的精神,“臺階”成為父親心血的凝聚物,是父親心中尊嚴(yán)的象征。(2)父親是個勤勞、執(zhí)著、憨厚、樸實、可憐、可悲的人。 3.略 4.A 5.D
    6.①刪去“再次” ②在“治水治城”后面加“的實踐” ③將“有效擴大了杭州的國際影響”和“有力提升了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兩句位置互換。
    7.西湖區(qū)留下街道加強管控,引導(dǎo)市民清明節(jié)文明掃墓。
    8.(1)父親沒真正覺得自己老,強調(diào)自己還很有力氣。(2)通過外貌描寫,“我”看出父親真老了。
    9.坐得高了讓他感覺有些高高在上,坐得低了又讓他似乎覺得低人一等,因此他都感到不自在。
    10.(1)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了母親在三姐出嫁時的動作,表現(xiàn)了母親的不舍以及拳拳愛女之 心。(2)“笑”表現(xiàn)母親看到兒子喜出望外的心態(tài)和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愣”“嘆”飽含著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和不舍,更體現(xiàn)出她的深明大義,令人感動。
    11.比喻。說明三姐幫母親做了許多事情,是母親的得力助手。
    12.表現(xiàn)出母親疼愛兒女、深明大義、堅強、樸實的性格特點。具體舉例略。
    13.A.“珍珍,小李明天上午不去語文組找你媽媽了,請你轉(zhuǎn)告一聲,他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媽媽,不知 行不行?” B.“張老師,小李說他今天上午不來找您了,問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14.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 衣帶漸寬終不悔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9 老王
    1.(1)①倒 骷髏 ②僵僵 散成 ③攥 滯笨 (2)略
    2.(1)“愿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用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dān)心人家看病錢 不夠;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2)本文是以作者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的,按照邏輯順序與時間順序安排。開頭四段交代老王的三 點基本情況(職業(yè)、生理缺陷、居住條件),表現(xiàn)老王謀生困難及生活艱苦;第5、6、7自然段,回憶老王的工作與為人;第8自然段至第22自然段,寫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情,從而表現(xiàn)老王的心地善良。
    3.略 4.B 5.D 6.C
    7.中國科學(xué)家在《柳葉刀》發(fā)表論文,闡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大發(fā)現(xiàn)。
    8.(1)鑲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無力,病得很重,像嵌進門框里。 強(
    qiǎnɡ)笑: 勉強做出笑容。給“我”送雞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很意外,也很同情;對他還給“我”送雞蛋、香油,表示感激。(2)因為他病得皮包骨頭、渾身無力,滯笨地轉(zhuǎn)身, 直著腳走路。我想象著他都要散架了。
    9.雖然作者一家當(dāng)時受到了沖擊,處境不好,但相比于身體有殘疾、無固定收入、生活貧困的老王來說,作者感到自己還是幸運的,這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因為作者感覺到自己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的關(guān)愛還很不夠。
    10.肖像 以瘦弱、貧窮沒有美感的外表反襯老嫗人格的高尚。
    11.因為我不太明白男人們?yōu)槭裁催B買茶葉蛋都要物色女主人。因為老嫗?zāi)昀县毨?不善招徠,生意 冷清。
    12.要點:作者自感猥瑣,是對自己的嚴(yán)厲解剖,是面對具有尊貴心靈的老嫗的猥瑣;而相對那些斤斤計 8 1 1較、以貌取人的人來說,則是高尚的。
    13.都在表現(xiàn)一些不被人重視的小人物,卻都有一顆善良的、誠懇的金子般的心。相比之下,“我們”就顯得過于“做作”“猥瑣”了。這是作者的自省體現(xiàn)。 14.略
    15.日照花如錦(風(fēng)吹柳似絲) 白水千層浪(青山一片云) 碧水雙鷗靜(青山一鶴歸) 16.C
    10 信客
    1.(1)è ba liǎng yan zhuó qióng niù zhōuzhōu nuònuò (2)略
    2.(1)主要負責(zé)鄉(xiāng)村城市間的信物的傳遞;他還要代讀、代寫書信;遇到謀生者客死他鄉(xiāng)時,他還要處理 后事,安慰家屬。如:鄉(xiāng)村和城市聯(lián)系的紐帶,以誠信為本,差事苦,常受委屈。(2)任勞任怨誠信無 私待人寬容恪盡職守等。3.略 4.D 5.CDEBA 6.(1)比喻 (2)比喻 (3)排比
    7.C(A項,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把“擴大”改為“加大”。B項,成分殘缺,在“結(jié)伴騎摩托車”后加“的方式”。D項,語序不當(dāng),應(yīng)把“中低收入者”和“城鄉(xiāng)居民”對換)
    8.(1)那是因為信客的閱歷讓他增長才干,文化程度提高了,眼界開闊了,閱歷豐富了。
    (2)因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9.這說明社會總體還是有良心的,奉獻者終究會贏得敬重與懷念。
    10.因為老人失去可愛的兒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愛轉(zhuǎn)移到“我們”身上,每天接送“我們”上學(xué),所以覺得“心里好受些”。
    11.鼻子發(fā)酸是因為“我”難過,“我”為擺渡老人失去兒子而難過,為自己的惡作劇而難過,為自己不理解老人而難過。
    12.①老師把學(xué)生擺渡到知識的彼岸;②醫(yī)生把患者擺渡到健康的彼岸。
    13.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紅雨樹邊,此間有堯天舜日。14.白居易
    第三單元
    11 中國石拱橋
    1.(1)gǒng xiao chèn xiao chóng (2)巧妙絕倫:方法或技術(shù)靈巧高明,任何人或事物都無法
    和它比較。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非常逼真,多用于藝術(shù)的手法。
    2.(1)事物說明文 事理說明文 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總分式 遞進式 (2)略
    3.略 4.A 5.B 6.C 7.A
    8.(1)總結(jié)說明了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2)不可以。因為說明文在說明事物或者事理的 時候都要選擇合適的說明順序來進行,“首先”“其次”“再其次”是按照從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來進行說明的,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作為首要原因是合適的,所以不能換。
    9.(1)“各”這個詞準(zhǔn)確地說明了小拱的數(shù)量和位置。(2)“主要”突出了李春在設(shè)計者中的重要地位, 也說明了李春不是這座橋的設(shè)計者。9 1 1
    10.用了作比較和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通過數(shù)字和比較說明了小商橋出現(xiàn)的年代之久,堪稱世界建筑的奇跡。
    11.①歷史久遠,它才是世界上早的石拱橋;②結(jié)構(gòu)獨特,設(shè)計科學(xué),大拱采用了小于半圓的弧段,大拱 的兩邊各有一個小拱,減輕了拱橋的承重結(jié)構(gòu);③造型優(yōu)美,有一個圓弧形的大拱,不是普通的半圓 形,而是像一張弓;④別致精美、惟妙惟肖的石雕藝術(shù)。
    12.不能去掉。加點的“經(jīng)過專家實地測量”說明了“兩個橋墩至今仍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說法是經(jīng)過專家測量的,是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zhǔn)確性。
    13.選址非常講究,建在水勢減緩之處;在建橋的河床及兩岸打下許多梅花狀排列的木樁,使橋基非常 緊固。 14.略 15.武漢長江大橋 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游泳》)
    12 橋之美
    1.(1)gai大概kǎi慷慨 shā煞風(fēng)景ao煎熬 zhān瞻仰shan贍養(yǎng) xia峽谷 jia面頰 (2)駐 足:停止腳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雖小,而造成的誤差或錯誤極大。
    2.(1)①橋自身的結(jié)構(gòu)美。②橋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xué)效果。 ③橋還起著聯(lián)系形象的重疊和交錯的作用。(2)①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美感。②石 橋和細柳創(chuàng)造的動人景致。③長橋在寬闊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diào)感。④風(fēng)雨橋。
    3.略 4.B 5.A 6.C
    7.①“同學(xué)們”之后加“的熱情”;②把“發(fā)揚”改為“發(fā)揮”;③“極大地”與“得到了”互換。
    8.(1)因為作者在文中是為了表現(xiàn)橋的美學(xué)功能,所以寫這些內(nèi)容是為了突出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 多樣的形式作用。(2)略
    9.以《清明上河圖》的“虹橋”和“鄉(xiāng)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gòu)成豐富的畫面。
    10.“多種藝術(shù)”指的是雕刻、繪畫、亭閣、工藝美術(shù)乃至碑亭中的詩文。文中首先舉了盧溝橋的例子:它含有雕刻獅子、碑亭內(nèi)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其次舉了程陽風(fēng)雨橋的例子:它的特色是建有五座不同屋頂?shù)乃膶訉毸綐情w。
    11.(1)“也許”不能去掉?!耙苍S”表示推測,說明《小放牛》的歌舞劇流傳不衰的緣由有這個原因,如果去掉,就變得太絕對了。(2)“往往”一詞不能去掉。“往往”表示大多數(shù)情況,說明橋的美,大多是與周圍的景色相互配合的,當(dāng)然也不能排除掉極少數(shù)不是這樣。
    12.分類別、舉例子、引用、打比方。“橋的美,還因為它往往和周圍環(huán)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為一體,造成一體美的境界?!?BR>    13.第一,說明橋非常;第二,突出了橋的特點;第三,使文章的語言生動。 14.略
    15.駱駝祥子 三 三 祥子與車 虎妞 劉四 小福子
    13 蘇州園林
    1.(1)xiè hè yí zhang (2)mú模樣mó模式 chèn勻稱chēng稱量 lòu鏤空lǚ傴僂 lín嶙
    峋lín波光粼粼
    2.“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毕葟乃膫€主要的方面: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再從三個次要的方面:角 落的布置,門窗的雕琢,油漆的調(diào)配。 3.略4.A0 2 1 5.B 6.D
    7.他非常冷靜 成功其實并沒有多少秘訣,無非就是他們比平常人更能守住內(nèi)心的那片寧靜(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8.(1)“補”字用得很準(zhǔn)確,它恰當(dāng)?shù)貙懗隽私硯焸冏⒅貓D畫美,善于將單調(diào)化為多彩,從而突出他們的 細心、匠心。(2)舉例子,通過例子具體說明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都能給人以美的 享受。
    9.(1)“一切”從范圍上加以限制,“決不”從語氣上加以強調(diào),都是為了突出蘇州園林的總特征———為構(gòu)成一幅完美的圖畫。(2)“往往”是“通?!钡囊馑?說明了一般情況下是安排橋梁的,但不排除特殊情況。如果去掉這個詞,就會使表達失去分寸,不符合實際情況。
    10.悠久的歷史,干欄式的建筑結(jié)構(gòu),多種多樣的形式,高超的建筑工藝水平,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等方面來 說明吊腳樓的特點。
    11.不能。“一般”是指通常情況,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吊腳樓都依山而建,還有特殊情況。如果去掉,就變成了所有的吊腳樓都是依山而建的,與實際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zhǔn)確性。
    12.“既有雙吊形成的對稱美,也有融入山地環(huán)境的和諧美”或“它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屋相連,其余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正屋和廂房(即吊腳部分)的上面住人,廂房的下部有柱無壁,用來喂養(yǎng)牲畜、堆放雜物”。
    13.分類別和舉例子。例如,分類別:“其類型有以下幾種:單吊式„„雙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 式„„平地起吊式”,這樣使說明對象更系統(tǒng)清晰,特點更突出。
    14.(一)假山 (二)“荷葉”或“魚戲蓮葉圖” 15.紅樓夢
    14 故宮博物院
    1.磬 ao liú zǎo 蟠 zhóu 鑾 抄寫略
    2.(1)規(guī)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獨特風(fēng)格。 (2)開篇一
    般要交代建筑物的地位、地理位置、建造年代,后要進行總結(jié)。說明順序一般采用空間順序,結(jié)構(gòu)上一般采用總分總的順序。 3.略 4.A 5.C 6.瑞典發(fā)明奶牛洗澡機,奶牛產(chǎn)奶量大增。
    7.①將“提升自我”與“增長知識”位置互換②“形象”改為“素質(zhì)”(或“提高”改為“提升”)③刪去“和生活”
    8.(1)表方位的詞語有: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立足點是:太和殿;說明的順序是:空間順序。 (2)不能刪去?!凹s”表示推測,是概數(shù),去掉“約”就成了“兩米高”,是確數(shù)。而作者僅用目光測量,不可能如此精確,所以去掉“約”字不符合實際情況。
    9.(1)打比方,形象地說明了金水河的形狀。(2)作比較,通過比較說明了前三殿和后三宮內(nèi)部裝飾的 不同。(3)列數(shù)字,用數(shù)字具體說明故宮的規(guī)模宏大壯麗。(4)舉例子,通過例子說明太和殿是舉行 重大典禮的地方。
    10.雍和宮的歷史變遷,建筑規(guī)模,宮內(nèi)豐富的珍藏,宮內(nèi)舉辦的宗教活動等方面來介紹。
    11.不能,去掉后就完全肯定了雍和宮改成喇嘛寺的原因是由于雍正好佛,與后邊說明真正原因“是乾隆皇帝維持多民族和睦相處的政治需要”相抵觸。用“據(jù)說是”不確定語,指出上述原因至多是次要原因。 12.舉例子,列數(shù)字。具體說明萬福閣內(nèi)的大木佛華麗宏偉。
    13.建筑形式華麗宏偉,融漢、蒙、滿、藏為一體,具有奇異的色彩。
    14.有兩種傳說。一種說法認為這與古時候“紫氣東來”的典故有關(guān)。傳說老子出函谷關(guān),有紫氣從東1 2 1至,被守關(guān)人看見,未久,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守關(guān)人便知道這是圣人。守關(guān)人請老子寫下了的《道德經(jīng)》。因此紫氣便被認為具有吉祥含義,預(yù)示著圣賢和寶物出現(xiàn)。杜甫的《秋興》詩曰:“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睆倪@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氣稱為紫云,傳說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稱為紫海,將神仙稱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稱為紫陌?;实劬幼〉牡胤?防備森嚴(yán),尋常百姓難以接近,所以稱為紫禁城。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紫禁城的來歷與古代“皇垣”學(xué)說有關(guān)。古時,天上星垣被天文學(xué)家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等。三垣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代稱天子,處于三垣的中央。既然古人將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極之地,所以稱帝王宮殿為紫極、紫禁、紫垣,其中,“紫禁”的說法早在唐代即已有之。紫禁城全部殿堂屋宇達9000多間,四周城墻高10余米,稱這座帝王之城為紫禁城不僅名副其實,且含天子之城的意思。15.如:以前的皇宮
    15 說“屏”
    1.(1)抄寫略 (2)《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BR>    女星。
    2.(1)資料查閱略(2)增添了“屏風(fēng)”的文化意味。詩詞舉例略 3.“富有詩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候就對屏風(fēng)產(chǎn)生喜愛、向往之情;后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fēng)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fēng)的贊賞之情。 4.C 5.D
    6.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 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學(xué)生刻苦學(xué)習(xí)是幸福的 在寬廣肥沃的田野上 一群群勤 勞樸實的農(nóng)民辛勤勞作也是幸福的
    7.假性近視是一種眼球還沒有發(fā)展到前后軸變長階段的有望恢復(fù)正常的功能性近視。
    8.(1)古詩詞中有關(guān)詠屏繪屏的詩句營造了富有詩意的意境,屏風(fēng)似隔非隔的神秘給人以詩意的微妙, 所以就覺得屏風(fēng)充滿了詩意。(2)似隔非隔,在空間起著神秘的作用;功能與美感相結(jié)合。
    9.制作:造型輕巧色彩高雅繪畫有詩意(理解:詩意)放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 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10.①增添詩情畫意,②隔中有透、雅致,③因物生情。
    11.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愁思,表達了作者對老妻去世的傷感之情。 12.作比較,把簾和屏進行比較,說明了簾和屏雖然都是起“隔”的作用,但是簾比屏更靈活。 13.參考提示:本文表達了簾對于建筑裝飾的重要意義,即使是設(shè)計大師也很看重,所以簾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起到了隔的作用,還給人雅致,有情調(diào),詩情畫意的感覺,使生活充滿文化意蘊。14.略
    第四單元
    16 大自然的語言
    1.(1)méng piān yùn zai xiāo nì 抄寫略 (2) 竺可楨 氣候 物候
    2.(1)事理 物候現(xiàn)象 研究意義 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邏輯順序) (2)將物候現(xiàn)象比喻成“大自然的語
    言”,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大自然的物候現(xiàn)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實際上起著預(yù)報農(nóng)時的 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xiàn)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3.略 4.D 5.D 6.B 2 2 1
    7.①在第一句前加“杭州市”;②在句末加“等設(shè)施”;③“第一個”和“全國”互換
    8.(1)設(shè)問。引出下文對四個因素的解說,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于接受。 (2)不能調(diào)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的。緯度影響大,經(jīng)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次。另外,緯度和經(jīng)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 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后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 面到時間方面是另一種排列順序。
    9.如:開筆用“沉睡”“蘇醒”等詞將“大地”擬人化,給人以種種有關(guān)物候的豐富聯(lián)想。杏花“傳語”耕地,桃花“暗示”種谷子,布谷鳥“唱歌”割麥插禾,用“傳語”“暗示”“唱歌”等詞將動植物擬人化,寫得有情有感,這種手法大大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10.溫暖偏熱 這樣寫為寫鳥語作了鋪墊準(zhǔn)備。
    11.日月潭的氣候特征、與戴領(lǐng)帶的關(guān)系,為寫鳥語作鋪墊和作注腳,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12.文章寫了五種鳥的叫聲。主要寫了“時哉鳥”的叫聲。一是因為這種鳥的叫聲特別;二是因為這種鳥的叫聲讓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感。
    13.描摹百鳥的聲音,將聽覺訴之于讀者,而且還調(diào)動讀者的視覺,通過鳥語在空間的變化,讓人產(chǎn)生身 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對鳥語的描摹不拘泥于客觀,結(jié)合一定聯(lián)想以對話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令文章妙 趣橫生。 14.略 15.(1)夏至 冬至 (2)“至”:到,到來。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經(jīng)到了。 “分”:平分。表示這兩天晝夜相等,也正好處在夏至和冬至中間。
    17 奇妙的克隆
    1.(1)qī (2)略2.(1)不能調(diào)換。課文用四個小標(biāo)題把全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從克隆的含義、克隆的實驗、克隆的發(fā)展和克隆技術(shù)造福人類四個方面說明克隆。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使得全文內(nèi)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2)課文從三方面來寫克隆技術(shù)造福于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