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逃家小兔》教學設計

字號:

這篇《小學語文一年級《逃家小兔》教學設計》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一年級《逃家小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繪本,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2、指導學生用上“如果你……我就要……”練習說話。
    3、學生創(chuàng)編寫給媽媽的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指導學生能用上“如果你……我就要……”。
    2、指導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第給你們上課,我可開心啦,劉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個美麗的故事吧!來,請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二、樂讀繪本。
     1、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學生觀察。
     (1)你的小眼睛發(fā)現(xiàn)什么了?
     (2)小兔子要干嘛去呢?她們在說什么悄悄話呢?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
     2、出示:故事的題目。學生齊讀。
    (1)猜猜,逃家小兔會寫什么?
    (2)指導學生認識封面、作者等。
    3、師生同讀繪本,啟發(fā)想象。
    (1)師:從前有一只小兔子,他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边@下可慘了,那媽媽怎么辦呢?想不想知道?哇!媽媽變成了什么呀?(捕魚的人)誰都小眼睛發(fā)現(xiàn)了媽媽用什么去釣小兔呀!
    (2)在講到小兔變成花兒,媽媽變成園丁的時候,讓學生去觀察圖畫,并補充語言。有意識地滲透人文教育。(如這樣問:媽媽變成園丁是為了什么呀?是呀媽媽總是這樣無時無刻地關心著我們照顧著我們。)
    (3)在講到小兔變成小鳥時,讓學生猜猜媽媽會變成什么?為什么?啟發(fā)學生去想象,并用上如果你……我就要……規(guī)范語言。
     三、玩中練習說話
    (1)想玩游戲嗎?那么我們來玩玩抓迷藏的游戲吧!可今天的抓迷藏有點特別,不是你藏我捉,而是你說我抓哦!說說你想變成什么?如果你變成( ),我就變成( )。
    (2)換角色,老師說想變成什么?學生用上句式:如果你變成( ),我就變成( )。
    (3)小結:孩子們,小兔是媽媽的小寶貝,我們也是媽媽的小寶貝呀!從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好多同學都非常愛自己的媽媽,要不我們根據(jù)這個故事編成一首小詩送給媽媽吧?
    (4)學生創(chuàng)作。并用上如果我是( ),媽媽就是( )。
     我愛媽媽
     如果我是一朵花,媽媽就是一個園丁
     如果我是一只小鳥,媽媽就是( )
     如果我是( ),媽媽就是( );
    (5)創(chuàng)造展示。評價。
    四、總結
    孩子們,今天我們讀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玩了一個愛的捉迷藏的游戲,寫了一首送給媽媽的詩,老師多希望你們永遠愛著自己的媽媽,和媽媽一起快樂的生活和學習。
    五、拓展延伸。
    1、把你的愛帶回家送給媽媽,和媽媽一起玩玩愛的游戲吧!
    2、推薦書籍《猜猜我有多愛你》。
    剛才聽到你們生動的對話,老師心里好溫暖。想著離家出走的小兔,后還是回到了誰的身邊?(媽媽)是呀!這樣充滿愛的書還有很多,下課了大家可以一起看看《猜猜我有多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