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司法考試考前預測模擬試題6《四卷》

字號:

一、
    案情:被告人甲、乙共同將被害人丙殺害。一審程序中,在公訴人對被告人甲、乙同時進行訊問后,經(jīng)審判長許可丙的父親丁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身份,就犯罪及財產(chǎn)損失事實向甲、乙發(fā)問。丙所居住社區(qū)的物業(yè)管理人員戊旁聽了案件審理,并應控方要求就丙的被害情況向法庭作證,先后回答了辯護人、公訴人及審判長的發(fā)問。庭審中合議庭對戊的證言及其他證據(jù)發(fā)現(xiàn)疑問,遂宣布休庭,就被害人死亡時間及原因進一步調(diào)查核實。法庭調(diào)查中,公訴人發(fā)現(xiàn)被告人乙尚有遺漏的犯罪事實,當庭提出要求撤回起訴,法庭審查后作出同意撤回起訴的決定。重新起訴后,甲、乙分別被判處死刑并賠償原告損失10萬元。宣判后乙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僅就乙的犯罪部分進行了審查,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維持了原判,并上報人民法院核準。
    問題:
    請指出以上案例中在程序方面的不當之處,并簡要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公訴人對被告人甲、乙同時訊問違反了分別進行訊問的原則。
    2、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不能就有關犯罪事實向被告人發(fā)問。
    3、戊作為證人不能旁聽案件的審理。
    4、戊作為控方證人,控辯雙方向其發(fā)問的順序錯誤,應當先由要求傳喚的一方進行發(fā)問。
    5、公訴人在庭審中發(fā)現(xiàn)有漏罪的只能追加起訴,不能撤回起訴。變更、追加、撤回起訴應當報經(jīng)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并以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訴人不能當庭逕行決定。
    6、法院對檢察機關撤回起訴的要求應以裁定而不能以決定的方式作出。
    7、審理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案件,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包括甲、乙罪刑及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的審查。
    二、
    案情:2007年2月1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購買1000臺A型微波爐的合同,約定由乙公司3月10日前辦理托運手續(xù),貨到付款。
    乙公司如期辦理了托運手續(xù),但裝貨時多裝了50臺B型微波爐。
    甲公司于3月13日與丙公司簽訂合同,將處于運輸途中的前述合同項下的1000臺A型微波爐轉(zhuǎn)賣給丙公司,約定貨物質(zhì)量檢驗期為貨到后10天內(nèi)。
    3月15日,上述貨物在運輸途中突遇山洪爆發(fā),致使100臺A型微波爐受損報廢。
    3月20日貨到丙公司。4月15日丙公司以部分貨物質(zhì)量不符合約定為由拒付貨款,并要求退貨。
    顧客張三從丙公司處購買了一臺B型微波爐,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微波爐發(fā)生爆炸,致張三右臂受傷,花去醫(yī)藥費1200元。
    問題:
    1.如乙公司在辦理完托運手續(xù)后即請求甲公司付款,甲公司應否付款?為什么?
    2.乙公司辦理完托運手續(xù)后,貨物的所有權歸誰?為什么?
    3.對因山洪爆發(fā)報廢的100臺微波爐,應當由誰承擔風險損失?為什么?
    4.對于乙公司多裝的50臺B型微波爐,應當如何處理?為什么?
    5.丙公司能否拒付貨款和要求退貨?為什么?
    6.張三可向誰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為什么?
    參考答案:
    1.不應當。因為合同約定貨到付款,而實際上貨未到,或甲公司享有先(后)履行抗辯權。
    2.屬于甲公司。因為交付已經(jīng)完成。
    3.由丙公司承擔。因為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shù)脑谕緲说奈锏囊馔鉁缡эL險自合同成立時由買受人承擔。
    4.乙公司有權請求丙公司返還。因為屬于不當?shù)美?BR>    5.無權拒絕付款和要求退貨。因為合同約定了質(zhì)量檢驗期間,丙公司在此期間未提出異議,視為質(zhì)量符合要求。
    6.張三可向丙公司索賠,也可向乙公司索賠。因為對因產(chǎn)品缺陷造成的人身損害,受害人有權向其制造者或銷售者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