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教學中合作學習法使用研究》開題報告

字號:


    Ctrl+D收藏本站,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更多關于2015年報告的信息,敬請期待!
     點擊查看:報告網(wǎng) 
    相關推薦: 報告范文| 報告模板| 自查報告 | 辭職報告 | 述職報告范文 | 述廉報告范文 | 自評報告
    《計算教學中合作學習法使用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數(shù)與運算的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當前計算教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我們在校本教研調研中發(fā)現(xiàn),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觀念的束縛,教師的教學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弊端:不注意研究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欠缺實效性的引導,往往“形似神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等。我們的課題在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要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及本校實際情況,實踐模式把研究的側重點放有效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對合作策略的教學觀、學生觀、活動觀、評價觀形成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使教學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打造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成長。為此,我們提出了《計算教學中合作學習法使用研究》的課題。
    二、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成績好的學生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照顧不到同組成員,常常產生優(yōu)越感。后進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或羞于向同組其他同學請教,處于被動服從的位置,甚至主動放棄,容易自卑。
    (2)小組匯報發(fā)言,匯報學生往往只講述自己的意見,不顧及全組結論,又變回到師生之間的單一問答。
    (3)其他小組學生不善于聽別人的發(fā)言,認定自己的觀點不放。缺乏小組間的相互質疑和溝通的意識。
    (4)學生由于馬虎等習慣造成的計算錯誤率高。
    三、研究內容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在研究中注重情感體驗、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揮各自的貢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態(tài)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學生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合作學習。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著重進行理論學習,學習有關的課題講座,廣泛收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認真研究各地有價值的經(jīng)驗。提高課題組全體成員理論素質,組織落實課題研究。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借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3)問卷調查法。了解當前我校了解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需求,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運用采訪、座談、問卷、一般統(tǒng)計等方法,了解和掌握課題研究情況。
    (4)經(jīng)驗總結法?;仡櫡此迹?jīng)驗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以及有關論文?! ?通過運用以上課題研究方法,以行動研究為主,結合案例分析、個案研究、學生交流等手段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記錄,通過開展階段性研討、經(jīng)驗交流、總結等活動,對實施過程進行調控,促進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地開展。
    五、研究過程與階段(含時間安排)實驗時間:
    從2010年5月開始醞釀運作至2011年5月結題歷時1年,分為以下階段實施:
    (一)第一階段:課題準備申報階段(2010年5月——2010年7月)
    1、分析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對教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進行理論學習,收聽或收看有關的課題講座,廣泛收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認真研究各地有價值的經(jīng)驗。
    3、明確課題研究目的和任務,制定實施方案,掌握實驗的步驟和方法申報課題立項并完成開題工作。
    (二)第二階段:課題實施研究階段(2010年8月——2011年4月)對“合作學習”課堂模式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1、制定計劃,照研究方案具體實施研究。
    2、做好對教案、個案、案例、課件的進一步完善;保障課題研究落到實處。   3、定期進行檢測,隨時掌握實驗情況。
    4、課題組織積累資料。進行階段小結,完成中期報告。
    (三)第三階段:課題結題階段(2011年5月)對研究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整理,完成研究報告;
    1、收集資料,完善資料,根據(jù)整理的資料對實驗效果進行評定。
    2、回顧反思,經(jīng)驗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以及有關論文。
    3、將結論推廣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6、預期成果
    案例分析,教學論文。
    六、 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1、課題組顧問:為了使我們的研究能夠及時得到專家的指導,更有實效,我們將聘請我校的教育專家莫世文校長任擔任課題組的研究顧問。
    2、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林琛,女,小學數(shù)學高級級教師,曾獲清城區(qū)、清遠市、廣東省數(shù)學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區(qū)、市優(yōu)秀論文評比獲獎,曾被評為區(qū)、市、省級優(yōu)秀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負責課題研究計劃的制定和具體執(zhí)行。
    組員:劉楚燕,女,小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從教以來,一直擔任數(shù)學科的教學,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撰寫的論文分別在市、區(qū)的論文評比中獲獎;參加區(qū)的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所上課例參加全國和廣東省的優(yōu)秀錄像課評比均獲一等獎,參與課題研究,負責課題研究文本資料的收集整理。
    湯杏誼,女,小學高級教師。曾參與過省、市級課題研究并獲驗收。所撰寫的論文曾在《清遠教研》刊物上發(fā)表,有多篇論文獲省級、市級、區(qū)級獎勵,所輔導的節(jié)目多次獲獎,參與課題研究,負責課題研究會議及大事記錄、圖片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的問卷調查的收集和數(shù)據(jù)分析。
    七、 現(xiàn)有基礎
    我校擁有藏書5萬冊的圖書館,其中相關的數(shù)學理論書籍有三百多本,每個學期均訂閱相關的教育教學雜志供老師們閱讀學習,課室安裝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平臺,校內網(wǎng)絡學習研討已成為老師們交流互助的平臺,這些軟、硬件設施為課題組的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的幫助。
    八、 經(jīng)費估算
    本課題研究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和經(jīng)費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學校每學期下?lián)苷n題研究經(jīng)費,主要用于購買課題組的理論學習材料及開展各項課題組的活動,在各級領導關心和指導下,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