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民法學練習題

字號:

雖然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還未開考,但是據(jù)歷年招考公告推測,預計考試會在9月進行,對于首次備考的考生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如何備考,其實,做好備考工作離不開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多做練習就是鞏固知識點的方法,為此,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民法學練習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好復習。
     1.法人進行清算時,主體資格(  )
     A.不消滅,不能從事清算范圍外的活動
     B.消滅,停止民事活動
     C.不消滅,不能進行任何民事活動
     D.應以法院的判決為準
     2.以下關于各類民事行為(法律行為)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BR>     A.實踐性法律行為都是要式法律行為 B.單務法律行為都是單方法律行為
     C.有償法律行為都是雙務法律行為D.雙方法律行為都是雙務法律行為
     3.意思表示因第三人傳達出現(xiàn)延誤的責任應當由誰承擔?(  )
     A.表意人
     B.第三人
     C.相對人
     D.表意人和第三人
     4.王某向某手表廠購買紀念某偉人金表一塊,售價5萬元。在出售前,該手表廠在柜臺出示公證書,公證書證明,該手表只生產(chǎn)1500只,生產(chǎn)l500只后,在公證處的監(jiān)督下已將生產(chǎn)該手表的模具砸毀。事后經(jīng)查證,該手表實際生產(chǎn)了3000只,以至于手表的收藏價值大大降低,王某經(jīng)多次交涉,歷時近2年未果后,無奈起訴于法院,要求退回手表,法院是否應予以支持?(  )
     A.應當予以支持,未過2年訴訟時效
     B.應當予以支持,當事人訂立合同是因重大誤解成立的合同
     C.不應當予以支持,已經(jīng)超過1年的除斥期間
     D.應當予以支持,王某因被欺詐訂立了合同
     5.李某因家人重病急需現(xiàn)金50萬元做手術,于是找到張某說,愿意把價值80萬元的轎車賣給張某,可張某一時沒有80萬,只好對李某說自己的難處,實在無能為力。于是,李某說那就60萬賣給你,張某應允。對于李、張之間的買賣合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銷
     B.完全有效
     C.因顯失公平而可撤銷
     D.因脅迫而可撤銷
     6.下列屬于我國民法基本原則的是()
     A.公示公信原則
     B.公平原則
     C.過錯原則
     D.男女平等原則
     7.不屬于我國民事法律關系要素的是()
     A.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B.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C.民事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
     D.民事法律事實
     8.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后因為手表機芯問題,找到店員丁要求退貨,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丙、丁
     D.丁和丙
     9.下列事實中,不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的是()
     A.李某就出賣自己的舊汽車與張某達成協(xié)議
     B.王某將李某打傷
     C.小張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
     D.80歲的老張因病去世
     10.下列屬于表意行為的是()
     A.買賣合同
     B.無因管理
     C.不當?shù)美?BR>     D.侵權行為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法人的清算,是指清理已發(fā)生終止原因的法人的尚未了結的事務,使法人歸于消滅的程序。《民法通則》第40條規(guī)定:“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法人進行清算時,主體資格不消滅,但不能從事清算范圍外的活動。
     2.C [解析]民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發(fā)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以構成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的個數(shù)為標準,可以分為雙方行為、單方行為與多方行為;以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為標準,可以分為雙務法律關系和單務法律關系。雙務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雙方均負擔相應義務的法律關系。單務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一方僅負擔義務而另一方僅享有權利的法律關系。雙方法律行為既可以是雙務法律行為,也可以是單務法律行為;單務法律行為一般都是雙方法律行為;實踐性法律行為與要式法律行為之間沒有關聯(lián);因此A、B、D項都是錯誤的,只有C項是正確的。
     3.A[解析]傳達是指傳達人傳送表意人已確定的意思表示,傳達人不為自己的意思表示。傳達人傳達延誤,由此造成的損失由本人即表意人承擔。故選A。
     4.C[解析]所謂可撤銷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與否,取決于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的合同??沙蜂N合同的范圍應限定為:(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按照我國的司法解釋,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或者利用對方?jīng)]有經(jīng)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民事行為。(3)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本題中王某與手表廠之間的合同是以欺詐的手段訂立的合同,因此屬于可撤銷的合同?!逗贤ā返?5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 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王某起訴時已超過1年,故選C項,排除A、B、D項。
     5.B [解析]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指已經(jīng)成立且已生效,因為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其他法定原因,行為人有撤銷權的民事行為。根據(jù)《民法通則》第59條第1款以及《合同法》第54條的規(guī)定,可撤銷民事行為的類型有:(1)重大誤解。(2)顯失公平。《民通意見》第72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或者利用對方?jīng)]有經(jīng)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財?shù)?,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3)乘人之危。《民通意見》第70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為乘人之危。(4)欺詐、脅迫?!睹裢ㄒ庖姟返?8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睹裢ㄒ庖姟返?9條規(guī)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chǎn)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chǎn)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本題中,不存在乘人之危、顯失公平及脅迫的情形,所以合同有效。
     6.B [解析]選項A,是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選項C,是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之一;選項D,是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只有選項B是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7. D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構成某一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所必不可少的構成要件。包括主體、客體、內(nèi)容三個部分。而民事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以,選項A、B、C三項都是民事法律關系要素,此題為選非題,正確答案應該選D項。選項D,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
     8.B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此題中,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參與給買賣關系的就是甲丙雙方,甲是買方,丙是賣方。丁是店員,不是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以,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甲和丙,應選B項。
     9.C[解析]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沒有引起法律關系,而是一種普通活動。
     10.A[解析]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通過意思表示,旨在產(chǎn)生、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又稱民事行為,如合同等。
     非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產(chǎn)生民事法律關系的目的,但依法律的規(guī)定,客觀上引起了某種法律效果之發(fā)生的行為,又稱事實行為。如無因管理、不當?shù)美?、侵權行為、緊急避險行為、正當防衛(wèi)行為、拾得遺失物、先占、添附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