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間故事:避塵珠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敦煌民間故事:避塵珠》,希望大家喜歡!
    榆林窟的大佛,又稱三眼佛,高二十多米,額上鑲著一顆微紅發(fā)亮的珠子,人們稱為避塵珠。
    相傳當年塑佛的時候,供養(yǎng)人(出錢修佛的人)要塑匠在額上加一只眼珠。這可把人給難住了,大佛已經(jīng)塑好,怎么上去加眼珠呢?又那里來的眼珠呢?年青的塑匠叫士牛,聽了供養(yǎng)人的話,他愁得好幾天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這天,他路過山坡,看見一只又高又大的盤角頭羊,他天真地想:如果頭羊能把眼珠借給我用那就好了。那知剛想完,頭羊走到他跟前開口說:“我要用眼珠看路吃草呢,不能借給你?!笔颗樍艘淮筇?,但一想頭羊說得很對,便搖搖頭,長嘆了一口氣。下坡的時候,他又碰到一峰駱駝,看著駱駝的眼珠出神了。駱駝仿佛知道他的心意,走過來說:“我要用眼珠看路吃草,不能給你?!笔颗O肓巳烊惯€沒想出一個辦法,他有些絕望了。這天,他去大佛面前祈禱,回來時已經(jīng)很晚了,天空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他不覺走到榆林河邊,說也奇怪,天那么黑,他的影子卻清清楚楚地映在水里。他看見自己消瘦的臉上布滿了條條皺紋,頭發(fā)也似乎有些發(fā)白了。再一看,兩只眼珠暗淡無光,就象風天的月亮??粗粗?,他心里突然一動:如果實在找不到珠子,他就決心把自己的眼珠挖下來安在大佛的額上……
    這個想法剛一產(chǎn)生,驀地聽到一陣沙沙沙的響聲,眼前漸漸明亮起來。士牛定睛一看,原來河里有一只張開的老蚌,捧著一顆明亮放光的珠子。士牛以為自己在作夢,捏了一把大腿,有疼的感覺,又揉揉眼睛再看,河里的珠子更加明亮了。士牛發(fā)狂地跳進河里揀起那顆珠子,高興得合不上嘴,蹦著跑回洞窟。
    珠子安在大佛的額上,奇跡也出現(xiàn)了。原來,瓜州一帶是沙漠的邊緣,風沙特別大,說也奇怪,從安上那顆珠子起,這里再也沒有沙塵了。于是,人們都稱那顆珠子為避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