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課件及教學反思【三篇】

字號:

好的課件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學習的興趣,進而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shè)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迅速的走進預(yù)設(shè)的教學氛圍境界。一堂成功的課往往得力于一個生動的課件,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課件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大自然。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由讀而感,由感而發(fā),模仿詩歌的形式,說說寫寫。
    教材分析:
    根據(jù)“語標”二年級閱讀的目標要求,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定為: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由感而發(fā),真情表露。
    這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詳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這首詩由第一節(jié)領(lǐng)啟,一步一步鋪陳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對融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心靈的.美好,讀來合情合理,易于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應(yīng)從整體出發(fā),適時點撥,啟發(fā)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教學中教師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采用多種方法誘導(dǎo)學生把自己對詩句的感受讀出來,發(fā)自內(nèi)心,溢于言表。
    學生分析
    兒童是富有活力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勃動著探索的*,尤其有著大膽的及至夢幻的想像力。而文中“想變點兒什么”的一問,啟開了想象的閘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想像空間。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tài)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yīng)用多種教學媒體的展示,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美、親近美。而且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探索、實踐的*,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的生活經(jīng)驗,樂于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懷,讓他們在讀中感受美、想像美,再去創(chuàng)造美,步步漸進,使他們身臨其境,趣味盎然。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yīng)用
    遵循媒體教學設(shè)計整體優(yōu)化的原則,圍繞教學目標,努力構(gòu)建知識向能力遷移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本課使用的媒體:計算機動畫軟件(圖片展示)、投影片(出示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內(nèi)容)、網(wǎng)上音樂下載(配樂活動)。
    通過在網(wǎng)上的搜集與查尋,我有選擇性地將有關(guān)圖片與音樂下載,并以投影片的形式,在教學中適時運用,聲形并茂地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其中,學的自主、有效。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知,導(dǎo)入新課。
    課件顯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及有關(guān)已學生詞,問:“你認識嗎?會讀嗎?誰來試試?”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二、精讀訓練。
    1、指導(dǎo)讀第一節(jié)a(課件顯示第一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b引導(dǎo)學生讀出“熱情”;c指名試讀“想變點兒什么?”(板書:變點兒什么);d齊讀第一節(jié)。
    過渡:變什么呢?你想好了嗎?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讓學生自讀2到5節(jié),整體感知。)
    2、指導(dǎo)讀第二節(jié):
    a“我先想變什么?”指名讀出文中詩句(板書:雨滴、小魚)。
    b讓學生回憶,想像“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樣的,“雨滴”落在“一片綠葉”上是什么樣子。
    c(課件顯示圖)學生欣賞“雨滴綠葉”圖,想一想,透明的雨滴睡在綠葉上心里會怎么想?再指名說說。
    d“小魚”在“清凌凌”的小河中游動又是什么樣子?讓學生讀讀、說說,教師適時點撥。
    e(課件顯示動畫)學生欣賞“小魚水中游”,想像、體會魚兒的心情。
    f“你也想快樂地游一游嗎?”(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有序地、快樂地做“魚兒游”的動作。
    g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想像,啟發(fā)激活學生內(nèi)心世界,說說自己心里的想法?!爱斈憧吹竭@些,你會怎么想呀?”學生交流,指名說說。
    h指名讀第二節(jié),生評,再指名讀;表演讀(自由地加上動作)。
    過渡:一轉(zhuǎn)眼,我又想變了,變成什么呢?
    3、指導(dǎo)讀第三節(jié):
    a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的樣子,仿佛聽到蟈蟈歡快地歌唱。
    b“如果你也是一只蝴蝶,你想做的是什么?”發(fā)揮想像,讓學生說自己所想,指讀文中有關(guān)詩句(板書:蝴蝶)。
    c(課件顯示圖象)學生欣賞畫面,理解“穿梭”,交流感受。
    d“你見過蟈蟈嗎?它怎么唱歌?”讓學生說一說,學一學。(板書:蟈蟈)
    (課件顯示:蟈蟈唱歌圖)“猜猜,我變成蟈蟈會唱些什么歌?”學生說歌名,唱一唱,體驗快樂。
    e指名表演,讀——齊讀。
    過渡:夏天的夜晚也是如此迷人,夜空更是令人向往!
    4、指導(dǎo)讀第四節(jié):
    a“看到這樣的夜空,你想做什么?”讓學生遐想夜空,說想法。
    b輕聲自讀詩句(投影顯示有關(guān)詩句)(板書:星空、新月)。
    c根據(jù)板書作一小結(jié),讓學生把前面兩節(jié)連起來再讀一讀。“想變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還想變什么?”讓學生自由與同學說說。
    d“我后想變什么?”學生自讀詩歌,得到答案(板書:荷葉)。
    理解“真想”,指名讀出“非常想”的感覺(指讀再齊讀)。
    e“你有何問題想問這位小朋友?”激活學生的思維,問一問,想一想。
    過渡:我為什么真想變成荷葉呢?你見過荷葉嗎?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所見——課件顯示荷葉圖)
    5、指導(dǎo)讀第五節(jié):
    a讓學生欣賞荷葉圖,說說荷葉的樣子。讀讀詩句,體會詩中比喻的貼切,感受荷葉的惹人喜愛。
    b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我喜歡它,除了它可愛,還有其它原因嗎?讓學生自讀以下詩句,想想,小組討論交流。
    c指名讀第5節(jié),交流討論結(jié)果。教師引導(dǎo)、啟發(fā)學生體會:荷葉不僅自己美麗可愛,還能給別人帶來歡樂。
    d“它還能給誰帶來快樂?”(投影出示:來了,在荷葉。)學生口頭說說。
    e再讀第5節(jié)。
    6、小結(jié),齊讀全詩,感受美好心愿,體會快樂心情。
    三、延伸活動(說說,寫寫)。
    1、“夏天來了,你想變成什么?”(課件顯示說話要求)讓學生按詩中的句式進行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2、把所說的寫在白紙上,再配上美麗的畫,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一首小詩,可在小組中互相傳閱、交流,或投影顯示。
    四、總結(jié),滲透環(huán)保教育。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多么快樂!可是,許多河流中再也見不到嬉戲的魚兒,有些地方再也聽不到鳥兒的歌聲,你知道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適時顯示,環(huán)境被破壞的圖片)我們該怎么做?(學生討論交流)相信我們每個小朋友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篇二】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生詞的意思;
    2、學習文章表情達意的方式,模仿課文說說、寫寫;
    3、體會我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過程與方法:
    1、借助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語言與生活經(jīng)驗的儲備,理解“穿梭”“清凌凌”等詞,并在反復(fù)誦讀中感悟體味詩歌豐富的內(nèi)涵;
    3、在觀察生活和感悟詩意的基礎(chǔ)上,展開豐富的想象,以恰當?shù)奈淖直磉_自己美好的祝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愉悅。
    教學重點:指導(dǎo)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充分發(fā)揮想象,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我”為什么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讀題)
    2、吳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聽寫:熱情透明游戲眨眼舉著傘柄
    (設(shè)計意圖: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學習第一節(jié)。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大自然可神奇了,她給人類創(chuàng)造了許多美好的東西。當秋天來的時候,秋姑娘把大地變成金色的世界;冬天來了,冬爺爺有時會帶上小雪花,給大地鋪上一層潔白的地毯;春天來了,春姑娘給大地穿上一件綠色的外衣。瞧,夏姐姐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設(shè)計意圖:美的畫面、美的音樂,能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一種美的情趣,進入到一種美的境界?;谶@一點,上課伊始我就用多媒體顯示清新優(yōu)美的情境圖,為學生提供初步的視覺意象,再用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發(fā)學生把自己融于大自然,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2、(出示第一節(jié))誰來讀讀?
    3、原來,夏姐姐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愿望。誰愿意來當夏姐姐,熱情地問?指名1--2人讀。
    4、我們一起讀讀這一節(jié)。
    過渡:多么熱情的夏姐姐啊!
    (設(shè)計意圖:在與學生的問答中,讓學生感受夏姐姐的熱情。)
    三、整體感知2——4節(jié)
    1、現(xiàn)在,如果夏姐姐問你這個問題,你想變點兒什么?(自由發(fā)言)出示:我想變______。
    2、小朋友的想法真奇妙!那我們看看課文中的小詩人又是怎么想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的2——4節(jié),邊讀邊用圈畫出我想變什么?
    3、誰來說?(相機出示: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荷葉)
    4、是啊,大自然中有這么多美好的事物,我們多想變成自己想變的事物。你喜歡詩人變的哪一樣東西呢?請你把描寫它的語句再讀一讀,讀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
    5、先讀給同桌聽聽,再結(jié)合課文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設(shè)計意圖:本首詩由第一節(jié)領(lǐng)啟,一步一步鋪陳孩子的遐想。為此,教師先提出夏天里小詩人“想變點兒什么”引發(fā)懸念,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文)
    四、品讀2---4節(jié)
    下面誰來匯報?匯報時先說清楚你喜歡詩人變的什么?然后把描寫它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再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設(shè)計意圖: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以下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先后順序進行)
    問:你喜歡詩人變的什么?
    雨滴
    1、出示句子:我想變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
    2、你為什么喜歡它?(抓住“透明”和“睡”)
    3、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樣子的?(亮亮的,亮晶晶的,圓圓的,閃閃發(fā)光的……)
    4、這透明的雨滴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像珍珠一樣圓潤,像鉆石那么閃亮。誰能邊做動作邊讀這兩行?指名2人讀。齊讀。
    5、噓,小雨滴睡著了,我們不要打擾他。我們悄悄地去其他地方看看。
    (設(shè)計意圖:多媒體課件為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協(xié)助教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時,讓學生欣賞雨滴睡在綠葉上的情景。這時,學生仿佛自己就是睡在綠葉上的雨滴,學習的興趣又被激發(fā)出來了。)
    問:你還喜歡詩人變的什么
    小魚
    1、出示句子: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2、為什么喜歡它?(抓住“清凌凌”)
    3、看(出示小河圖)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清澈見底、碧澄澄)
    4、像這樣清澈見底,水面又有波紋的小河就叫——(出示:清凌凌)的小河。讀好這個詞。
    一、二組讀。評價:小魚游得真自在。小魚游的真歡快。
    5、你還喜歡詩人變的什么?
    (設(shè)計意圖:抓住“清凌凌”一詞,讓學生通過看圖來理解詞義,體會小魚的自在。)
    蝴蝶
    1、出示句子:我想變一只蝴蝶,在花叢中穿梭;
    2、為什么喜歡它?(抓住“穿梭”)
    3、看,(多媒體出示蝴蝶飛舞的動畫)美麗的夏姐姐把我們帶到了花叢中。誰愿意來當一只蝴蝶,在花叢中穿梭?(指名表演:一人扮蝴蝶,三四人扮花朵)
    4、蝴蝶在花叢中輕快地飛來飛去,這就叫穿梭。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穿梭”一詞。)
    5、采訪小蝴蝶:小蝴蝶,老師想問問你,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呀?(快樂高興)
    6、還有哪些同學也想體驗一下蝴蝶高興的心情,我們一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蟈蟈
    1、出示句子:我想變一只蟈蟈,歌唱我們的生活。
    2、為什么喜歡它?(抓住“歌唱”)
    3、出示圖:看他們唱的多開心啊!三、四組讀。
    星星、新月
    1、出示句子:我想變眨眼的星星,我想變彎彎的新月。
    2、為什么?(抓住“眨眼”“彎彎的”)
    3、圖片:小朋友看,農(nóng)歷的月初,夜幕降臨時,西邊的天空出現(xiàn)了彎彎的月牙,這就是新月。新月像什么?(香蕉、小船、金鉤)
    (設(shè)計意圖:“新月”一詞學生不理解,讓學生通過看圖和教師的講解來幫助學生理解。)
    4、是啊,夜空中,新月如鉤,星星調(diào)皮地眨著眼睛,多美啊!男生讀“星星”,女生讀“新月”。
    荷葉
    1、出示句子:后,我看見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2、為什么?(抓?。骸靶⌒〉摹薄按蟠蟮摹?
    3、夏天有這么多美妙的事物,我們看小詩人想變成什么呢?
    (抓住“真想”和“變成”)
    4、指名2人讀,齊讀。
    (學完2--4節(jié)內(nèi)容)
    1、課文學到這兒,你能學著詩人的樣子也來說一說嗎?
    出示:我想變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美美地讀讀2--4小節(jié)。引讀。
    五、品讀第五節(jié)
    1、過渡:夏天有這么多美好的事物,為什么詩人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請小朋友快快讀讀第五小節(jié)。(出示第五小節(jié))
    2、指名讀。
    3、匯報:
    (因為荷葉長得漂亮。從“荷葉像一柄大傘,靜靜地在荷塘舉著?!笨梢钥闯?。
    “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雨點來了,在荷葉上唱歌……”小魚會怎樣嬉戲?雨點會唱什么歌?)
    4、是啊,它們玩得多開心啊!這歡樂是誰帶給它們的?(荷葉)對,荷葉不僅外表美麗,還能給別人帶來歡樂,所以我才——(指課題)
    (設(shè)計意圖:怎樣理解文中的“我”為什么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認為這是本文的難點。我先出示荷葉圖,讓學生說說荷葉的樣子,通過說,理解荷葉的美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礎(chǔ)上,想象小魚、雨點的快樂。)
    5、我們讀書不僅要讀文字,還要讀標點。你們認識課文后的標點嗎?(省略號)對啊,說明那里肯定還有其他的小精靈也在荷葉仙子身邊快樂地玩耍著呢!
    出示:________來了,在荷葉上__________。同桌說,指名說。
    6、荷葉是夏日里一首清涼的小詩,是陽光下跳動的音符,它不僅自己美麗可愛,還能給小魚、雨點和更多的事物帶來歡樂,怪不得詩人——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7、課文學到這兒,我也想像荷葉那樣,給別人帶來歡樂。我想變成一棵大樹,為行走的路人遮擋陽光。你想變成什么?出示:我想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總結(jié)
    1、下面,我們一起朗讀這篇課文,給在座的老師帶來快樂。(朗誦)
    2、美麗可愛的荷葉不僅自己快樂,更能給其他人帶來快樂。我覺得呀,你們也和荷葉一樣可愛,因為你們的表現(xiàn),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夏天大自然的美麗。我希望小朋友們能做個快樂的使者,把快樂的種子傳播給更多的人。
    【篇三】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變成各種夏天里的事物,后當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時卻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體會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覺得快樂的感受。這個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礎(chǔ)上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詩的語言很優(yōu)美,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好理解,主要是通過反復(fù)的朗讀讓學生來體會美,感受美,呵護美。
    在教學詞語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用了以詞帶句的方法,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單個的詞語,也能在具體的語句中把他讀準,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準課文,為下面朗讀指導(dǎo)做鋪墊。
    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例如:在教學“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币还?jié)時,我先讓學生讀好這句話,再看圖理解“清凌凌”這個詞,然后出示小魚在水中游玩的情景,接著讓學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魚,這些小魚在河里會做些什么呢?有的學生說:“我們會在小河里捉迷藏。”有的說:“我們會在小河里吐泡泡?!边€有的說:“我們會在小河里做游戲!”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時,我又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情境:讓一個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表演“穿梭”,其他學生就是那些花叢,學生感到新奇又有趣,相信一定會印象深刻。
    課文的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先出示荷葉圖,讓學生說說荷葉的樣子,通過說,理解荷葉的美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礎(chǔ)上,想象小魚、雨點的快樂。末尾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間,我恰到好處地設(shè)計了:——來了,在荷葉——。這一句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還幫助他們積累了語言,生動了教學,更進一步地點到了詩歌的題眼。這么多的小動物喜歡荷葉是因為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所以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主要原因。然后借此契機讓學生積累關(guān)于荷葉的詩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露上頭。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設(shè)計,卻能讓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詩歌的主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讓他們獲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但是由于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經(jīng)驗不足,個別環(huán)節(jié)還沒有達到詩意的境界:
    1、讀書時間還不太充分,學生精彩的個別讀展示還是少了點。這是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于“豐滿”造成教學時間緊張直至學生個別讀環(huán)節(jié)無法更好展示的結(jié)果。
    2、在整堂課中,總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一直在那里啰嗦,特別是在對學生的回答作評價的時候,沒有順著學生的思路說下去,而是照搬學生的話來作評價,這一點在以后的上課中還要注意。
    3、我覺得在朗讀指導(dǎo)的時候抓住重點的字詞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好,在引導(dǎo)上不是很到位,沒有注重實際教學的生成,所作的預(yù)設(shè)和自己的教學準備也不夠充分。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shù),一節(jié)好課需要由教而研,再教再研。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就閱讀課向其他老師學習,潛心研究教學方法,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揚長避短,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