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識化學科學
第2節(jié)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第1課時)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研究物質的性質是化學科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為此,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科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jīng)運用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認識了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性質,為他們系統(tǒng)地總結整合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奠定了基礎。本節(jié)教學內容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運用有關方法研究鈉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過程中,既可加深學生對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為他們后續(xù)學習其他物質的性質提供指導,同時又可使他們系統(tǒng)地學習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達到課程標準對于金屬鈉的教學要求。
本節(jié)教學既是學科研究方法討論課,也是物質性質研究課。通過本節(jié)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接受科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金屬鈉的有關知識與技能,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等,加深他們對化學科學的認識,增強他們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指導自己行為的意識。
2.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確定本節(jié)教學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了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的化學性質,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
②使學生了解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的化學性質。
③使學生進一步熟練藥品的取用,加熱等基礎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讓他們體會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用觀察方法。
②通過對鈉跟氧氣的反應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體會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并認識到實驗過程中控制實驗條件的重要性。
③在歸納金屬鈉性質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分類、比較等研究方法在學習和研究物質性質過程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金屬鈉性質的探究,加深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②通過系列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增強靈活運用各種研究方法的意識。
3.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在研究物質性質時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意識的形成;金屬鈉與水的反應。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強化在探究鈉及其主要化合物時對于各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強調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認識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并正確地書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二. 教法、學法和教學用具
1. 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教學主要圍繞建構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確定教法和學法。在教學中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并形成科學的問題串,引導學生沿著導學案制定的科學思路,自主學習有關內容或動手操作實驗,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討論交流,進行合作學習,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能力;教師要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注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
2教學用具
相應實驗儀器和藥品,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
三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1.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是怎樣認識氫氣、氧氣等物質的性質的?
2.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對物質的分類和化學反應的分類都有了哪些認識?
3.你能通過比較找出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和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異同點嗎?
4.在物質性質研究方法方面你還有哪些問題準備在課堂學習中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的?
【情境設置】
(利用研究方法重要性的故事引出問題)
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有數(shù)學老師出了個題目,1+2+…+100=?由于看出1+100=101,2+99=101,…50+51=101共50個101,因而高斯立刻答出了5050的結果,此舉令老師稱贊不已。由此可以看出方法對于解決數(shù)學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化學上研究物質性質時也需要使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嗎?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你在研究物質性質的過程中有什么經(jīng)驗教訓嗎?
【新課的展開——問題探究】
第一部分:了解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下列是研究物質性質常用的基本方法,你對它們是如何認識的?應用這些方法時各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1)觀察法:
(2)實驗法:
(3)分類法:
(4)比較法:
(參考教材有關內容自主學習,然后分組合作討論并進行總結)
第2節(jié)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第1課時)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研究物質的性質是化學科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為此,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科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jīng)運用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認識了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性質,為他們系統(tǒng)地總結整合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奠定了基礎。本節(jié)教學內容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運用有關方法研究鈉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過程中,既可加深學生對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為他們后續(xù)學習其他物質的性質提供指導,同時又可使他們系統(tǒng)地學習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達到課程標準對于金屬鈉的教學要求。
本節(jié)教學既是學科研究方法討論課,也是物質性質研究課。通過本節(jié)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接受科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金屬鈉的有關知識與技能,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等,加深他們對化學科學的認識,增強他們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指導自己行為的意識。
2.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確定本節(jié)教學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了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的化學性質,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
②使學生了解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的化學性質。
③使學生進一步熟練藥品的取用,加熱等基礎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讓他們體會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用觀察方法。
②通過對鈉跟氧氣的反應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體會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并認識到實驗過程中控制實驗條件的重要性。
③在歸納金屬鈉性質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分類、比較等研究方法在學習和研究物質性質過程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金屬鈉性質的探究,加深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②通過系列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增強靈活運用各種研究方法的意識。
3.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在研究物質性質時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意識的形成;金屬鈉與水的反應。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強化在探究鈉及其主要化合物時對于各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強調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認識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并正確地書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二. 教法、學法和教學用具
1. 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教學主要圍繞建構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確定教法和學法。在教學中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并形成科學的問題串,引導學生沿著導學案制定的科學思路,自主學習有關內容或動手操作實驗,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討論交流,進行合作學習,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能力;教師要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注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
2教學用具
相應實驗儀器和藥品,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
三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1.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是怎樣認識氫氣、氧氣等物質的性質的?
2.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對物質的分類和化學反應的分類都有了哪些認識?
3.你能通過比較找出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和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異同點嗎?
4.在物質性質研究方法方面你還有哪些問題準備在課堂學習中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的?
【情境設置】
(利用研究方法重要性的故事引出問題)
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有數(shù)學老師出了個題目,1+2+…+100=?由于看出1+100=101,2+99=101,…50+51=101共50個101,因而高斯立刻答出了5050的結果,此舉令老師稱贊不已。由此可以看出方法對于解決數(shù)學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化學上研究物質性質時也需要使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嗎?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你在研究物質性質的過程中有什么經(jīng)驗教訓嗎?
【新課的展開——問題探究】
第一部分:了解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下列是研究物質性質常用的基本方法,你對它們是如何認識的?應用這些方法時各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1)觀察法:
(2)實驗法:
(3)分類法:
(4)比較法:
(參考教材有關內容自主學習,然后分組合作討論并進行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