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小竅門:立夏注意養(yǎng)生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生活百科小竅門:立夏注意養(yǎng)生》,希望大家喜歡!
    1. 立夏簡介
    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7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巳月的起始;時間點在農(nóng)歷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歷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度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2. 立夏的由來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nóng)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
    3. 立夏的時間
    2014年立夏時間:2014年5月5日 21:59:25,農(nóng)歷2014年四月初七。
    2015年立夏時間:2014年5月6日 03:52:35,農(nóng)歷2015年三月十八。
    4. 立夏的食材
    適宜吃什么
    1、其他適宜的食物包括梨、甘蔗、葡萄、檸檬、柿子、荸薺、節(jié)瓜、黃瓜、菱角、西紅柿、莧菜、木耳菜、紫菜、鮮藕、莼菜等。
    2、要保持肝氣的疏泄,可食用白扁豆、薏苡仁、百合、決明子、薄荷、土茯苓、金銀花、菊花、枸杞子、桑葚等。
    3、晚飯時喝少量紅酒以暢通氣血。
    4、飲食上應注意調(diào)養(yǎng)脾胃,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如粳米、綠豆、赤小豆、泥鰍、鵪鶉、雞肉、豬肉、海帶、豆腐、絲瓜、菠菜、佛手瓜、百合、萵筍、魚腥草、草莓、茉莉花、綠茶等,但不宜冰鎮(zhèn)食用。
    禁忌吃什么
    1、忌食性熱升發(fā)或生冷食物,如冰鎮(zhèn)食物、冰凍飲料、冰淇淋等,以免耗氣傷津或有損傷脾胃之陽。
    2、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產(chǎn)氣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濃茶等。
    3、芒果、榴蓮、荔枝等濕熱性的水果不宜過食。
    立夏“常新”,有益健康
    立夏“嘗新”這一習俗盛行于我國的許多地方,人們當天會食用新鮮的蔬菜(如櫻桃、竹筍、蠶豆等)以及此時盛產(chǎn)的水產(chǎn)品。
    研究表明,“嘗新”這一習俗十分有必要延續(xù)下去,因為它對人體十分有益。水果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不但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還
    富含礦物質(zhì)、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元素。在立夏前后多吃水果,有助于身體的健康,特別是兒童,更應該多吃。
    但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吃水果。上午吃水果有利于消化吸收,通順腸胃,而且水果的清新滋味能讓人更好的開始一天的工作;睡前吃水果則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尤其是涼性瓜類,入睡前不宜食用。
    食“紅”養(yǎng)血,吃“苦”養(yǎng)心
    在心火旺盛的立夏,應該食用哪些食物來補血呢?
    其一是紅色食物。紅豆、紅棗、枸杞子、西紅柿、紅薯、山楂、草莓、葡萄、蘋果、西瓜、動物心臟等食物都屬于適合立夏補血養(yǎng)心的紅色食物,可以選擇食用。
    其二是苦味食物。針對立夏后心陽頗盛的特點,可以多食用苦瓜、蒲公英、荷葉,或者多喝苦丁茶、銀杏茶、絞股藍等。
    喝粥補水解瞌睡
    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中的“夏打盹”正是用于形容立夏之后,人們嗜睡成癮、食欲不振的狀態(tài)。中醫(yī)學認為,這主要是由暑濕脾弱所致。
    若想去除暑濕,重點在于健脾。中醫(yī)學家建議的健脾方式是在早晚進餐時多喝些山藥粥、薏米粥、蓮子粥等??梢栽诩磳局坪玫闹嗬锛右稽c荷葉,以增強清熱祛暑、養(yǎng)胃清腸、生津止渴的功效。此外還可適當服用一些專門祛暑濕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
    立夏最應該吃的食物
    泥鰍
    養(yǎng)生功效:在立夏時節(jié),兒童多吃泥鰍,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發(fā)育;老年人多吃泥鰍,可以抵抗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并可延緩血管的衰老。
    挑食標準:上等的泥鰍體型較為粗壯,體表光滑,對外部刺激反應較快。
    食而有道:泥鰍在清水中飼養(yǎng)2至3天,或者在鹽水中泡幾個小時,讓其排出體內(nèi)的泥土。此外,下鍋之前用酒浸泡泥鰍,可以增添其鮮味。
    適可而止:100克/次。
    5. 立夏的食譜
    (1) 泥鰍豆腐湯
    【材料】泥鰍250克,豆腐350克
    【調(diào)味】豬油、干紅辣椒、姜末、蔥末、蒜末、蒜片、醋、醬油、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做法】
    1.泥鰍處理干凈,焯水;豆腐洗凈,切塊。
    2.豬油燒熱,下泥鰍小火煎炸,放蔥末、姜末、蒜片炒香,加豆腐塊,醬油、干紅辣椒、鹽、料酒、醋、清水,大火燒沸,小火燉30分鐘,放味精調(diào)味即可。
    (2)西米櫻桃粥
    【材料】櫻桃200克,西米100克。
    【調(diào)料】白砂糖、糖桂花各適量。
    【做法】
    1.櫻桃洗凈,去蒂、核,用適量白砂糖腌制片刻。
    2.西米淘凈,用冷水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
    3.鍋中倒入適量的冷水,加入西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西米浮起、呈稀粥狀。
    4.粥內(nèi)加入白砂糖、糖桂花攪勻,下入櫻桃,煮至櫻桃浮至西米粥表面即可。
    6. 人群養(yǎng)生
    1.男士:
    (1)護好“陽中之陽”
    心色赤,屬火;同時心氣通夏氣。因為心火在夏季極為旺盛,所以立夏應以養(yǎng)護心臟為主。
    立夏時節(jié),氣溫逐漸升高,體表血管擴張。而體表的血流量增大,將使心臟和大腦無法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從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出汗導致的血粘稠度升高極易引發(fā)血栓。另外,在悶熱的天氣中,人們還容易由于煩躁而導致植物神經(jīng)紊亂,并由此引發(fā)心律失常。還應該注意的是,由于白晝的時間變長、夜晚的時間變短,人們可能睡眠不足,如果休息不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將更容易發(fā)病。
    (2)悠悠夏日,運動不息
    眾所周知,運動可以保持我們身心的健康,但要真正獲得滿意的效果,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所以無論天氣如何,都應該保持運動的習慣,以讓身體“順四時,適寒暑”。入夏之后,由于氣溫升高,人體的能量消耗也隨之增大,因此各種器官的衰老較之于其他三個季節(jié)都更加明顯。如果平時堅持鍛煉,身體的抗衰老能力就能夠得到明顯的增強,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也能正常運轉(zhuǎn)。
    人們在夏天容易出汗,而熱氣和濕氣會讓脾胃受到損傷,所以在夏季,人們很容易感到食欲不振、身體乏力。但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鍛煉來緩解。鍛煉的方式應該有所選擇,較為安靜的方式是比較可取的,如健身球、氣功、游泳、踩石等較為輕松的運動。此外,在夏季,適當?shù)倪\動還有助于祛熱抗暑,增強抵抗力。
    2.女士:
    “腸寒”早預防
    女士們總認為夏季只需要注重防暑降溫,卻忽略了由于一味降溫,很有可能會著涼。下面的幾種做法都可能導致著涼: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房中,為求涼爽而打地鋪,睡覺時被涼風吹到了肚子,大量飲用冰鎮(zhèn)飲料等。由于上述做法引發(fā)的楊道疾病,稱為“腸寒”病。
    “腸寒”是由于寒濕之氣積留在腸道而出現(xiàn)的腸道功能紊亂,是風濕寒病中的一種。這種疾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虛寒型,表現(xiàn)為遇冷后或者食用寒性食物之后引發(fā)腹痛、腸鳴、腹脹、腹瀉等癥狀;另一種是寒濕型,表現(xiàn)為腸鳴水聲、小便清長、腹痛腹脹、腹瀉等,倘若食用生冷食物將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為防止“腸寒”的出現(xiàn),立夏后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diào)房中,注意飲食衛(wèi)生,多吃些調(diào)養(yǎng)脾胃的食物,不宜過量飲用冷飲;同時應積極鍛煉身體,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或者毯子,以免腹部著涼。
    3.老人:
    老年人,由發(fā)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yǎng)生,做到神情安
    靜、笑口常開、自我調(diào)節(jié)、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都可以調(diào)節(jié)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4.孕婦:
    午覺睡得好,勝過吃補藥
    由于白晝時間較長,夜晚的時間較短,在立夏之后,“準媽媽們”總是感覺睡得不夠。俗話說“每天睡得飽,八十不見老”,這是因為人在睡覺時,體內(nèi)的生長激素、性激素都會增多,免疫功能也得到增強。如果睡眠質(zhì)量較差,體質(zhì)便會下降。所以,夏天時午睡便顯得十分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午睡并不是睡得越久越好,的午睡時長為一個小時。如果午睡時間過長,反而會讓人體感到疲憊。另外,不宜在午餐之后立刻午睡,休息10——30分鐘。這是因為飯后消化器官要開始工作,而人在睡眠時,消化機能會相應降低。此外,睡姿也十分重要。不宜坐著睡或趴著睡,頭靠著沙發(fā)、椅子午睡會造成頭部缺氧而出現(xiàn)“腦貧血”,而趴著睡則容易壓迫胸腹部,并使手臂發(fā)麻。
    5.特殊人群:
    四種人不宜午睡
    適當?shù)奈缢瘜Υ蠖鄶?shù)人來說是有益身心的,但有些老人在午睡醒來后會出現(xiàn)頭昏、頭痛、心悸以及疲乏等癥狀,那么這些人是不宜午睡的。以下四種人不宜午睡:
    第一種人是低血壓患者。這些人在午睡后可能出現(xiàn)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甚至發(fā)生昏厥乃至休克的現(xiàn)象,因此不適宜午睡。
    第二種人是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存在障礙者,特別是由于腦血管硬化而時常出現(xiàn)頭暈癥狀的人。由于午睡時心率較慢,腦部的血流量較少,容易引發(fā)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從而誘發(fā)其他疾病。
    第三種人年齡大多在六十五歲以上。由于年紀較大,這些老人大多患有動脈硬化癥,而午飯后血液吸收了營養(yǎng),粘稠的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午睡,血流較為緩慢,便為“中風”埋下了隱患。
    第四種人體重大多超標20%,由于午睡時脂肪儲存的良好時機,出于健康考慮,肥胖人群是不宜進行午睡的,更好的選擇是在飯后進行適量的運動,讓體重不再攀升。
    只要白天保持適度的工作量,避免過度疲勞,適時參加體育鍛煉,維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上述四種人群是不需要午睡的。
    7. 小常識
    初夏鍛煉要掌握好分寸
    適時、適量和適地是初夏運動應該講究的三個原則。
    適時原則:運動的時間選在清晨或者傍晚,這時候陽光不太強烈,可以避免強紫外線對皮膚和身體造成的損害,應盡量避免上午10點后到下午4點前進行戶外運動。
    適量原則:由于人體能量的消耗在夏季會有所增加,因此運動的強度不宜太大。建議每次的鍛煉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nèi),若需鍛煉更長時間,可以在鍛煉半小時后休息5——10分鐘再繼續(xù)鍛煉;同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
    適地原則:選擇在戶外進行運動。公園、湖邊、庭院等視野開闊、陰涼通風的地方都是較好的運動地點。如果條件有限只能進行室內(nèi)運動的話,打開窗戶,讓空氣保持通暢。
    在夏季運動之后,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首先,不宜在運動后立即喝冷飲,以免腸胃血管突然收縮而造成腸胃不適。
    其次,不宜飲用過多的水,以免給胃腸和心臟帶來負擔。
    再次,不宜在運動后馬上洗冷水澡,以免造成體溫造成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失調(diào),導致熱傷風。
    最后,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挛?,以免誘發(fā)感冒、風濕或者關節(jié)炎等疾病。
    貼心提示:
    進行戶外運動時,帶上遮陽帽和太陽鏡。在衣物方面,應選擇寬松、透氣、比較能吸汗的運動服,用以防止紫外線的侵襲,并預防中暑的發(fā)生。另外,純棉的衣服吸汗效果,盡管這種衣服吸汗后令人感覺不那么舒服,卻非常有利于防暑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