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共13小題,1-11題每題1分;12、13題每題2分,共15分。)
1.下列符號能表示陽離子的是( )
A.N2 B.H C.Na+ D.Cl﹣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
2.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蠟燭燃燒 B.冰雪融化 C.酒精揮發(fā) D.試管破裂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3.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裝入塊狀固體 B. 滴加液體藥品 C. 傾倒液體藥品 D.測定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A.取用塊狀固體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固體放在試管口,再讓試管慢慢地豎起來,故錯誤B.膠頭滴管要垂懸在試管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正確C.取用液體時:注意瓶口、標簽 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圖中操作錯誤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B
考點:固體藥品的取用;液體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度測定
4.下列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的是( )
A.靜置 B.過濾 C.吸附 D.蒸餾
考點:水的凈化
5.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熟食制品 B.家中門把手表面涂防銹油來防銹
C.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必要微量元素 D.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沾到皮膚上的濃硫酸
考點: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均衡營養(yǎng)與健康
6.下列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 )
【答案】D
【解析】
考點: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與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7.下列關(guān)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二氧化碳常用于滅火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二氧化碳可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大量制取
考點: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8.鉀肥能促使農(nóng)作物生長健壯,增強對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質(zhì)能用作鉀肥的是( )
A.K2SO4 B.NH4NO3 C.NH4HCO3 D.Ca(H2PO4)2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9.區(qū)分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不可用的試劑是( )
A.稀鹽酸 B.酚酞試液 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鈣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點:酸、堿、鹽的鑒別.
10.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pH=1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a2SO4 KCl B.HCl K2CO3 C.CuCl2 KNO3 D.NaCl NH4Cl
考點:離子或物質(zhì)的共存問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guān)系
11.如圖是物質(zhì)M的溶解度曲線,在t2℃時,將110gM配置成飽和溶液,將其降溫至t1℃時,理論上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 )
A.31.6g B.110g C.131.6g D.210g
12.除去硝酸鉀溶液中混有 的少量氯化鉀,可加入適量的( )
A.稀硝酸 B.硝酸銀溶液 C.硫酸鉀溶液 D.碳酸鈉溶液
考點:物質(zhì)除雜或凈化的探究;鹽的化學性質(zhì)
13.亞油酸具有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學式為C18H32O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每個亞油酸分子中含有1個氧分子 B.每個亞油酸分子中含有50個原子
C.亞油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亞油酸中碳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9:16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zhì)量比的計算.
二、填空與簡答題(共4小題,共19分)
14.(5分)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述,意思是可溶性銅的化合物與鐵發(fā)生反應(yīng),得到單質(zhì)銅,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質(zhì)名稱為 ,其溶液的顏色為 ;
(2)鐵屬于 (金屬、非金屬);
(3)該反應(yīng)的基本類型為 .
【答案】 (1)硫酸銅,藍色;(2)金屬;(3)置換反應(yīng).
【解析】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的區(qū)分;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
15.(5分)我省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全運場館的建造使用了多種材料,其中普通玻璃屬于 (填字母 ,下同)
A.無機材料 B.合成材料 C.復合材料
(2)組委會保證了運動員參賽期間的營養(yǎng)均衡,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
A.饅頭 B.蘋果 C.牛肉 D.芹菜
(3)本屆全運會提倡“低碳節(jié)能、保護環(huán)境”,下列做法符合這種理念的是
A.選擇在白天舉行開幕式 B.分類回收全運村里的生活垃圾
C.場館周圍采用太陽能路燈照明
(4)全運村內(nèi)的電瓶車在行駛時,其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 能的裝置.
(5)參賽選手的服裝有些是由純棉材料制成的,純棉材料的優(yōu)點為 (寫出一條).
考點:新材料的開發(fā)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guān)系;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yǎng)素
16.(3分)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兩種途徑:
(1)正常雨水略顯酸性,主要原因是 .
(2)pH<5.6的降水稱為酸雨,它會使土壤酸化,施用適量 可改良土壤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H2SO4)和氫碘酸(HI),我們可利用此原理來測定空氣中SO2的含量.SO2的變化過程可表示為:SO2 H2SO4請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17.(6分)A 是鎂、鋁、銅三種單質(zhì)中的一種,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顯+2 價,物質(zhì)A、C、E、H都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C、G都是氧化物,J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鹽.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反應(yīng)條件未標出):
①A+B→C ②A+D→E+F↑ ③C +D→E+G ④H+D→E+G ⑤E+I→H↓+J ↓
請推斷: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 ,F(xiàn) .
(2)D所屬的物質(zhì)類型是 (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3)寫出與G物質(zhì)元素各類相同的另外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
(4)寫出④的化學方程式: .
(5)寫出⑤的化學方程式: .
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氫氣,氧化鎂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水,氫氧化鎂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水,硫酸
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推斷;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
三、實驗與探究題(共4小題,共25分)
18.(5分)根據(jù)基礎(chǔ)實驗“配置 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填寫相關(guān)實驗內(nèi)容:
(1)實驗目的:配置25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氯化鈉溶液,…
(2)實驗用品:食鹽,蒸餾水等;
(填一種儀器名稱)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卷滴管,紙片等
(3)實驗過程
①計算 ② (填一個操作步驟) ③量取水 ④溶解 ⑤轉(zhuǎn)移
(4)實驗回顧:
①通過計算可知,需要蒸餾水的體積為 mL .
②用量筒量取所 需體積的蒸餾水時,下面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③溶解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 .
19 .(8分)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方法是
.
(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錳在反應(yīng)中起 作用和,實驗結(jié)束后,欲從殘渣中分離出二氧化錳,可采用的操作步驟為:溶解、 、洗滌、干燥.
(4)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氫氣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收集裝置可以選擇 (填字母,一種即可).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氧氣 的收集方法.
20.(6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借助科學的實驗方法,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正確地認識物質(zhì).
實驗一: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
(1)圖A所示實驗可用于測定空氣的組成.
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②能說明空氣是混合物的現(xiàn)象為:紅磷燃燒結(jié)束后,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 .
(2)圖B所示實驗可用于測定水的組成.
①電解水反應(yīng)中生成的兩種物質(zhì)是 ;
②還能說明組成水的元素種類的實驗是 .
實驗二:探究微粒的性質(zhì)
如圖C和圖D所示,用甲乙兩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別吸取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將栓塞慢慢推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容易被壓縮的注射器是 (填“甲”或“乙”)
(2)通過對比上述兩個實驗,可以得出:在相同條件下,空氣的微粒間的空隙比水的 (填“大”或“小”).
21.(6分)某化學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部分裝置已略去)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若X為一氧化碳,Y為氧化鐵粉末.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zhì)玻璃管甲,待反應(yīng)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直 到甲冷卻.
①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甲中的現(xiàn)象是 .
②甲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該實驗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其原因是 .
(2)若X為氮氣,Y是由PbZ(Pb是鉛的符號,Z代表另一種元素)和足量碳粉組成的混合物。
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氮所了,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zhì)玻璃管甲,觀察到甲內(nèi)發(fā)生劇烈反應(yīng),同時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白色渾濁.待反應(yīng)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氮氣直到甲冷卻.(N2不能與反應(yīng)).
①乙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元素Z是 (填個名稱中元素符號均可).
③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將甲、乙裝置斷開?為什么?
考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碳的化學性質(zhì);書寫化學方程式
1.下列符號能表示陽離子的是( )
A.N2 B.H C.Na+ D.Cl﹣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
2.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蠟燭燃燒 B.冰雪融化 C.酒精揮發(fā) D.試管破裂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3.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裝入塊狀固體 B. 滴加液體藥品 C. 傾倒液體藥品 D.測定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A.取用塊狀固體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固體放在試管口,再讓試管慢慢地豎起來,故錯誤B.膠頭滴管要垂懸在試管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正確C.取用液體時:注意瓶口、標簽 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圖中操作錯誤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B
考點:固體藥品的取用;液體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度測定
4.下列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的是( )
A.靜置 B.過濾 C.吸附 D.蒸餾
考點:水的凈化
5.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熟食制品 B.家中門把手表面涂防銹油來防銹
C.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必要微量元素 D.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沾到皮膚上的濃硫酸
考點: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均衡營養(yǎng)與健康
6.下列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 )
【答案】D
【解析】
考點: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與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7.下列關(guān)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二氧化碳常用于滅火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二氧化碳可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大量制取
考點: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8.鉀肥能促使農(nóng)作物生長健壯,增強對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質(zhì)能用作鉀肥的是( )
A.K2SO4 B.NH4NO3 C.NH4HCO3 D.Ca(H2PO4)2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9.區(qū)分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不可用的試劑是( )
A.稀鹽酸 B.酚酞試液 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鈣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點:酸、堿、鹽的鑒別.
10.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pH=1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a2SO4 KCl B.HCl K2CO3 C.CuCl2 KNO3 D.NaCl NH4Cl
考點:離子或物質(zhì)的共存問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guān)系
11.如圖是物質(zhì)M的溶解度曲線,在t2℃時,將110gM配置成飽和溶液,將其降溫至t1℃時,理論上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 )
A.31.6g B.110g C.131.6g D.210g
12.除去硝酸鉀溶液中混有 的少量氯化鉀,可加入適量的( )
A.稀硝酸 B.硝酸銀溶液 C.硫酸鉀溶液 D.碳酸鈉溶液
考點:物質(zhì)除雜或凈化的探究;鹽的化學性質(zhì)
13.亞油酸具有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學式為C18H32O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每個亞油酸分子中含有1個氧分子 B.每個亞油酸分子中含有50個原子
C.亞油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亞油酸中碳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9:16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zhì)量比的計算.
二、填空與簡答題(共4小題,共19分)
14.(5分)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述,意思是可溶性銅的化合物與鐵發(fā)生反應(yīng),得到單質(zhì)銅,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質(zhì)名稱為 ,其溶液的顏色為 ;
(2)鐵屬于 (金屬、非金屬);
(3)該反應(yīng)的基本類型為 .
【答案】 (1)硫酸銅,藍色;(2)金屬;(3)置換反應(yīng).
【解析】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的區(qū)分;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
15.(5分)我省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全運場館的建造使用了多種材料,其中普通玻璃屬于 (填字母 ,下同)
A.無機材料 B.合成材料 C.復合材料
(2)組委會保證了運動員參賽期間的營養(yǎng)均衡,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
A.饅頭 B.蘋果 C.牛肉 D.芹菜
(3)本屆全運會提倡“低碳節(jié)能、保護環(huán)境”,下列做法符合這種理念的是
A.選擇在白天舉行開幕式 B.分類回收全運村里的生活垃圾
C.場館周圍采用太陽能路燈照明
(4)全運村內(nèi)的電瓶車在行駛時,其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 能的裝置.
(5)參賽選手的服裝有些是由純棉材料制成的,純棉材料的優(yōu)點為 (寫出一條).
考點:新材料的開發(fā)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guān)系;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yǎng)素
16.(3分)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兩種途徑:
(1)正常雨水略顯酸性,主要原因是 .
(2)pH<5.6的降水稱為酸雨,它會使土壤酸化,施用適量 可改良土壤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H2SO4)和氫碘酸(HI),我們可利用此原理來測定空氣中SO2的含量.SO2的變化過程可表示為:SO2 H2SO4請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17.(6分)A 是鎂、鋁、銅三種單質(zhì)中的一種,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顯+2 價,物質(zhì)A、C、E、H都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C、G都是氧化物,J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鹽.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反應(yīng)條件未標出):
①A+B→C ②A+D→E+F↑ ③C +D→E+G ④H+D→E+G ⑤E+I→H↓+J ↓
請推斷: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 ,F(xiàn) .
(2)D所屬的物質(zhì)類型是 (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3)寫出與G物質(zhì)元素各類相同的另外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
(4)寫出④的化學方程式: .
(5)寫出⑤的化學方程式: .
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氫氣,氧化鎂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水,氫氧化鎂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鎂和水,硫酸
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推斷;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
三、實驗與探究題(共4小題,共25分)
18.(5分)根據(jù)基礎(chǔ)實驗“配置 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填寫相關(guān)實驗內(nèi)容:
(1)實驗目的:配置25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氯化鈉溶液,…
(2)實驗用品:食鹽,蒸餾水等;
(填一種儀器名稱)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卷滴管,紙片等
(3)實驗過程
①計算 ② (填一個操作步驟) ③量取水 ④溶解 ⑤轉(zhuǎn)移
(4)實驗回顧:
①通過計算可知,需要蒸餾水的體積為 mL .
②用量筒量取所 需體積的蒸餾水時,下面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③溶解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 .
19 .(8分)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方法是
.
(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錳在反應(yīng)中起 作用和,實驗結(jié)束后,欲從殘渣中分離出二氧化錳,可采用的操作步驟為:溶解、 、洗滌、干燥.
(4)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氫氣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收集裝置可以選擇 (填字母,一種即可).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氧氣 的收集方法.
20.(6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借助科學的實驗方法,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正確地認識物質(zhì).
實驗一: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
(1)圖A所示實驗可用于測定空氣的組成.
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②能說明空氣是混合物的現(xiàn)象為:紅磷燃燒結(jié)束后,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 .
(2)圖B所示實驗可用于測定水的組成.
①電解水反應(yīng)中生成的兩種物質(zhì)是 ;
②還能說明組成水的元素種類的實驗是 .
實驗二:探究微粒的性質(zhì)
如圖C和圖D所示,用甲乙兩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別吸取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將栓塞慢慢推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容易被壓縮的注射器是 (填“甲”或“乙”)
(2)通過對比上述兩個實驗,可以得出:在相同條件下,空氣的微粒間的空隙比水的 (填“大”或“小”).
21.(6分)某化學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部分裝置已略去)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若X為一氧化碳,Y為氧化鐵粉末.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zhì)玻璃管甲,待反應(yīng)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直 到甲冷卻.
①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甲中的現(xiàn)象是 .
②甲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該實驗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其原因是 .
(2)若X為氮氣,Y是由PbZ(Pb是鉛的符號,Z代表另一種元素)和足量碳粉組成的混合物。
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氮所了,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zhì)玻璃管甲,觀察到甲內(nèi)發(fā)生劇烈反應(yīng),同時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白色渾濁.待反應(yīng)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氮氣直到甲冷卻.(N2不能與反應(yīng)).
①乙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元素Z是 (填個名稱中元素符號均可).
③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將甲、乙裝置斷開?為什么?
考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碳的化學性質(zhì);書寫化學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