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博覽:我們會在火星上生活嗎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科普知識博覽:我們會在火星上生活嗎》,希望大家喜歡!
    到2017年,人類有可能實現(xiàn)讓少數(shù)人到另一個星球定居。
    就連美國這個表面上熱衷于航天研究的國家,關于火星的夢想也是不切實際的。早在阿波羅飛船的宇航員忙著登月時,火星似乎就已經(jīng)成為下一個目標。但在過去25年中,我們所能取得的成績不過是向火星發(fā)射了幾個無人探測器罷了。在最近兩個火星探測器因故障而燒毀,以及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指責美國航天局管理不善是造成兩次失敗的原因之后,
    就連這些似乎也開始遠離我們。
    但是,火星畢竟已經(jīng)回到宇宙航線上來。美國航天局和私營部門的科學家一直在悄悄制定飛行計劃,設計不僅能使人登上這顆“紅色星球”而且經(jīng)濟上也行得通的航天器。他們相信,硬件大體上已經(jīng)具備。他們認為,資金是可以解決的。美國航天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空間研究主任布雷特·德雷克說:“我估計,用不了25年,我們就能把人送上火星,并到火星進行勘探?!?BR>    火星登陸的關鍵是巧妙登陸和降低成本。1989年,布什總統(tǒng)在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20周年期間,要求美國航天局解決怎樣把人送上火星的問題。隨后,美國航天局提出了為期30年的龐大計劃,其中包括在地球低軌道建造太空艙和燃料補給站,并開出4500億美元這一讓人咋舌的天價。
    在美國航天局1989年提出計劃后的10年中,美國航天界被一項稱做“MarsDirect”的飛行方案迷住了。MarsDirect計劃是美國航天局的承包商———馬丁-瑪麗埃塔航天設備公司的工程師制定的,它不僅提出到火星上做客,而且主張在這片外星土地上居住。
    使MarsDirect計劃備受矚目的,是這項計劃背后潛藏的科學性實在太平凡了。宇航員居住的宇宙飛船,是從美國航天局自發(fā)射“水星”載人飛船以來一直在研制的增壓艙派生出來的。用于推動宇宙飛船升空的起飛發(fā)動機,是用航天飛機的發(fā)動機改造的。用于從火星大氣中提取水所需的技術,是早年化學試驗的產物。正是由于這一原因,MarsDirect計劃所需的費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5次飛行大約需要400億美元,按現(xiàn)在的美元計算,還不到阿波羅計劃的一半。
    但是,難道花錢不多的太空旅行是到火星旅行的辦法嗎﹖美國航天局火星無人探測器的最近幾次失敗表明,用現(xiàn)成部件臨時制造的代用品也許可以省錢,但一旦輪到它們飛行時,它們常常無法準確抵達目標。因此,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工程師正在考慮其他火星登陸方案:仍包括可節(jié)約費用的就地生產燃料,但主張采用可乘6名宇航員、體積較大的飛行器和類似阿波羅的火星軌道母船。
    美國航天局和火星協(xié)會的研究小組正在向位于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的德文島派出探險隊,以練習求生技巧和勘探技術。德文島與火星上寒冷干燥的荒原相似。約翰遜航天中心的研究小組正在改進飛行方案,并盡可能地把費用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