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多媒體
1.媒體:能夠傳遞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如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稱作媒體。
2.多媒體:把同時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表現(xiàn)方式組成的媒體稱做多媒體。
3.多媒體技術:對多媒體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加工和集成的計算機技術,稱作多媒體技術。
4.媒體元素:文本、圖形和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
5.身邊的多媒體:多媒體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可視電話、視頻會議、多媒體電子郵件、信息點播和計算甲協(xié)同工作燈應用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并將繼續(xù)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
網上的多媒體:網上多媒體是一種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種媒體的有機組合,這些媒體包括文本、圖形、動畫、靜態(tài)視頻、動態(tài)視頻和聲音等,并且人們在接受這些媒體信息時具有一定的主動性、交互性。
6.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征: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線性、互動性、實時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結構的動態(tài)性。
7.多媒體的應用:教育與培訓、桌面出版物與辦公自動化、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多媒體通信、多媒體光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
8.多媒體技術未來研究的幾個方面:數(shù)據(jù)壓縮、多媒體信息特征與建模、多媒體信息的組織與管理、多媒體信息的表現(xiàn)與交互、多媒體通信與分布處理、多媒體的軟硬件平臺、虛擬現(xiàn)實技術、多媒體應用開發(fā)。
第二章 計算機中的圖世界
1.利用掃描儀掃描照片的操作過程:
1)連接計算機和掃描儀,放好照片,并打開掃描儀電源開關;
2)開機后啟動Photoshop,選擇菜單命令“文件/輸入/從掃描儀輸入”,出現(xiàn)掃描參數(shù)設置和預覽窗口界面;
3)以150dpi的分辨率和百萬色彩的圖像類型掃描照片;
4)選擇菜單命令“文件/另存為”,出現(xiàn)“存儲為”對話框,以適當?shù)母袷胶臀募麑D像保存到硬盤上。
2.抓取屏幕畫面的方法:
1)使要抓取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按Print Screen(或Alt+Print Screen)鍵,將全屏(或活動窗口)的畫面復制到剪貼板上;
2)打開圖像處理軟件(如畫圖、Photoshop等),將剪貼板上的圖像粘貼到編輯窗口中;
3)以JPG格式保存圖像。
3.采集圖片的途徑:利用掃描儀掃描照片、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照片、抓取屏幕畫面、網上下載照片等。
4.圖形的概念及表現(xiàn)形式:圖形一般指的是用計算機繪制出來的畫面。如統(tǒng)計圖表、工程設計圖、示意圖、漫畫等,它們由點、直線、圓等為主要組成元素。
5.圖像的概念及表現(xiàn)形式:圖像通常是指由圖像輸入設備捕捉的實物場景畫面,或以數(shù)字化形式存儲的任意畫面。利用掃描儀掃描、數(shù)碼相機拍攝和屏幕抓取到的畫面都屬于圖像。
6.矢量圖:是指用一組指令集合來描述圖形內容的畫面。
7.點陣圖(又稱位圖):是由許多縱橫排列的像素點陣組成的畫面。
8.圖像的分辨率:指描述一幅圖像所用的橫向和縱向的點數(shù)。
9.色彩位數(shù):每個像素點的顏色是以二進制數(shù)的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成為色彩位數(shù),圖像的色彩豐富程度是由色彩位數(shù)決定的。
10.圖形和圖像的文件格式:
1)位圖存儲格式:BMP、GIF、JPEG、TIFF、PSD;
2) 矢量圖存儲格式:CDR、DWG;
3) 即可表示矢量圖又可表示位圖的格式:EPS。
11.色相:是指色彩的種類,如紅色、綠色、黃色等。
12.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度,也稱鮮艷度。
13.明度:指某種色彩的明亮程度,明度大時該色彩變白色。
14.亮度:反映了圖像的明亮程度,調高亮度猶如加強了景物的光照強度。
15.對比度:反映了圖像中明暗區(qū)域間的層次差別,即反差程度。
16.羽化:是對選擇區(qū)域的邊緣進行模糊處理,使邊緣變成漸變融合,以便將其復制到“合成”圖像中后,能夠自然融入。
17.圖像處理工具的功能:
1)可以對圖像中的選定區(qū)域進行縮放、剪切、翻轉、旋轉、扭曲等變換;
2)可以完成多幅圖像的編輯、合成;
3)可以為圖像添加諸如馬賽克、模糊等特殊效果;能進行圖像文件格式的轉換和圖像的打印輸出等。
18.常見的圖像處理工具有:Photoshop、PhotoDraw、Painter、Image Ready等。
19.常見的圖形處理工具有:CorelDraw、Freehand、Illustrator、AutoCAD等。
1.媒體:能夠傳遞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如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稱作媒體。
2.多媒體:把同時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表現(xiàn)方式組成的媒體稱做多媒體。
3.多媒體技術:對多媒體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加工和集成的計算機技術,稱作多媒體技術。
4.媒體元素:文本、圖形和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
5.身邊的多媒體:多媒體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可視電話、視頻會議、多媒體電子郵件、信息點播和計算甲協(xié)同工作燈應用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并將繼續(xù)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
網上的多媒體:網上多媒體是一種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種媒體的有機組合,這些媒體包括文本、圖形、動畫、靜態(tài)視頻、動態(tài)視頻和聲音等,并且人們在接受這些媒體信息時具有一定的主動性、交互性。
6.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征: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線性、互動性、實時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結構的動態(tài)性。
7.多媒體的應用:教育與培訓、桌面出版物與辦公自動化、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多媒體通信、多媒體光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
8.多媒體技術未來研究的幾個方面:數(shù)據(jù)壓縮、多媒體信息特征與建模、多媒體信息的組織與管理、多媒體信息的表現(xiàn)與交互、多媒體通信與分布處理、多媒體的軟硬件平臺、虛擬現(xiàn)實技術、多媒體應用開發(fā)。
第二章 計算機中的圖世界
1.利用掃描儀掃描照片的操作過程:
1)連接計算機和掃描儀,放好照片,并打開掃描儀電源開關;
2)開機后啟動Photoshop,選擇菜單命令“文件/輸入/從掃描儀輸入”,出現(xiàn)掃描參數(shù)設置和預覽窗口界面;
3)以150dpi的分辨率和百萬色彩的圖像類型掃描照片;
4)選擇菜單命令“文件/另存為”,出現(xiàn)“存儲為”對話框,以適當?shù)母袷胶臀募麑D像保存到硬盤上。
2.抓取屏幕畫面的方法:
1)使要抓取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按Print Screen(或Alt+Print Screen)鍵,將全屏(或活動窗口)的畫面復制到剪貼板上;
2)打開圖像處理軟件(如畫圖、Photoshop等),將剪貼板上的圖像粘貼到編輯窗口中;
3)以JPG格式保存圖像。
3.采集圖片的途徑:利用掃描儀掃描照片、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照片、抓取屏幕畫面、網上下載照片等。
4.圖形的概念及表現(xiàn)形式:圖形一般指的是用計算機繪制出來的畫面。如統(tǒng)計圖表、工程設計圖、示意圖、漫畫等,它們由點、直線、圓等為主要組成元素。
5.圖像的概念及表現(xiàn)形式:圖像通常是指由圖像輸入設備捕捉的實物場景畫面,或以數(shù)字化形式存儲的任意畫面。利用掃描儀掃描、數(shù)碼相機拍攝和屏幕抓取到的畫面都屬于圖像。
6.矢量圖:是指用一組指令集合來描述圖形內容的畫面。
7.點陣圖(又稱位圖):是由許多縱橫排列的像素點陣組成的畫面。
8.圖像的分辨率:指描述一幅圖像所用的橫向和縱向的點數(shù)。
9.色彩位數(shù):每個像素點的顏色是以二進制數(shù)的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成為色彩位數(shù),圖像的色彩豐富程度是由色彩位數(shù)決定的。
10.圖形和圖像的文件格式:
1)位圖存儲格式:BMP、GIF、JPEG、TIFF、PSD;
2) 矢量圖存儲格式:CDR、DWG;
3) 即可表示矢量圖又可表示位圖的格式:EPS。
11.色相:是指色彩的種類,如紅色、綠色、黃色等。
12.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度,也稱鮮艷度。
13.明度:指某種色彩的明亮程度,明度大時該色彩變白色。
14.亮度:反映了圖像的明亮程度,調高亮度猶如加強了景物的光照強度。
15.對比度:反映了圖像中明暗區(qū)域間的層次差別,即反差程度。
16.羽化:是對選擇區(qū)域的邊緣進行模糊處理,使邊緣變成漸變融合,以便將其復制到“合成”圖像中后,能夠自然融入。
17.圖像處理工具的功能:
1)可以對圖像中的選定區(qū)域進行縮放、剪切、翻轉、旋轉、扭曲等變換;
2)可以完成多幅圖像的編輯、合成;
3)可以為圖像添加諸如馬賽克、模糊等特殊效果;能進行圖像文件格式的轉換和圖像的打印輸出等。
18.常見的圖像處理工具有:Photoshop、PhotoDraw、Painter、Image Ready等。
19.常見的圖形處理工具有:CorelDraw、Freehand、Illustrator、AutoCA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