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從材料內(nèi)含的豐富意蘊中選擇一個角度作文。題目自擬,文體自選,字?jǐn)?shù)不少于800字。
曼德拉: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的,那就蜷伏于墻角。但不要習(xí)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BR> 【優(yōu)秀作文】
或許卑微,絕不扭曲
我們似乎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我們往往長期被黑暗綁架卻又為它辯護,于是,我們就此掐滅了光亮;我們或許受強權(quán)脅迫卻又因而習(xí)以為常,于是,我們順勢茍且屈服;我們往往面對不公噤若寒蟬卻又莫名安然,于是,我們反而嘲諷勇者。這是一個社會的痼疾,是這個社會中那些或“摸黑生存”,或“保持沉默”,或“蜷伏于墻角”的人曾經(jīng)的對光明的堅守變質(zhì)而成的對黑暗的享受。
可是,我們怎能放任自己靈魂的墮落、精神的迷茫,讓病態(tài)的心理伴隨我們一生?是的,正如曼德拉所說,“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不可否認(rèn),“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正是我們生命的真實寫照,作為浩瀚的宇宙中一個再微小不過的種群,我們在匆匆而過的歲月長河里沉浮著,在呼呼作響的命運寒風(fēng)里瑟縮著。即便是就我們所處的這個人類群體來看,我們也并非都是最偉大的個體。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選擇自己應(yīng)有的姿態(tài),我們永遠(yuǎn)不能忘記的應(yīng)是為人的基本原則:或許卑微,絕不扭曲。
荀夜羽在《琉璃火》中寫道:“越要接近那光焰,背后身影越黑暗。”這或許正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正在面臨的困境:因為恐懼,我們很容易被黑暗籠罩、吞噬,甚至改變。當(dāng)越來越多的人遠(yuǎn)離了初心,背叛了夢想,是時候把“或許卑微,絕不扭曲”作為人生的最終航向了。
我知道,在重壓面前一味地挺直身軀可能會粉身碎骨,所以我們選擇暫時蟄伏,但這并不意味著要讓抗?fàn)幍囊庾R永遠(yuǎn)入土沉睡。我知道,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難以鼓起勇氣去直面強權(quán)、扭轉(zhuǎn)時局,所以我們選擇成為謹(jǐn)小慎微的旁觀者,但這也并不能成為我們對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進行嘲諷的借口。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足夠強大的權(quán)力或使人虛榮的外表,而是始終正直的價值觀。
幸而,我們可以在經(jīng)歷了長達(dá)二十七年的鐵窗生涯的曼德拉身上,看到“和平衛(wèi)士”反種族隔離的巨大決心;也可以在“寧鳴而生,不默而死”的經(jīng)濟學(xué)家馬寅初身上,看到“絕不向?qū)R詨悍灰岳碚f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的堅定信念;更可以在執(zhí)筆寫下《古拉格群島》的索爾仁尼琴身上,看到“俄羅斯的良心”始終不渝的壯烈勇氣。在他們邁出向這個世界的不公、向這個社會的黑暗發(fā)起挑戰(zhàn)的第一步的時候,會有很多怯懦的人默然不語,有很多冷漠的人袖手旁觀,有很多陰暗的人惡意嘲諷,但這些“比我們更勇敢熱情的人”并不為所動,他們堅持在黑暗中舉起火炬,在危險中發(fā)出吶喊。
我相信,這便是為社會風(fēng)氣救死扶傷的道義使然,這便是“或許卑微,絕不扭曲”的原則使然。我們不必期許著陰霾會為我們自動散開,只能盡力用手中不滅的信念火把驅(qū)散社會病態(tài)心理的惡魔,為自己把夢與前程徐徐照亮。因為,一個有思想力的人的價值就在于,即使是低落至塵埃里,也要做一只奮力振翅的蝴蝶,而不是一只扭曲蠕動的蛆蟲。
如果周遭是黑暗,試著摸黑生存,但要心有光明;如果發(fā)聲是危險,暫且緘默不語,但不能質(zhì)疑他人戰(zhàn)斗的勇氣;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可以蜷伏于墻角,但靈魂不能彎折。因為,我們或許卑微,卻絕不扭曲。
縱使卑微,不愿扭曲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的確,生存是有局限和壓力的,可能是“黑云壓城城欲摧”,可能是前路布滿的荊棘;我們也不都是能歷經(jīng)艱辛的英雄,而更多的是難堪大用的常人。迫于生存的壓力,我們有時只能選擇低頭,不得不選擇獨善其身。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就此沉淪,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失去準(zhǔn)則。因為,縱使我們卑微如塵土,也絕不愿扭曲如蛆蟲。
“自尊心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杠桿?!眲e林斯基如是說。我們是卑微的,或許我們都是螻蟻之命;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所在的處境,也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大人物,但我們起碼要有尊嚴(yán)地活著。這尊嚴(yán)是乞人對嗟來之食的不屑,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直率,是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的骨氣,是孫天帥絕不向外國老板下跪的氣節(jié)。誠然,乞人沒有好的出身,陶潛沒有至高的官位,朱自清沒有生活在富強的時代,孫天帥沒有外國老板的萬貫家財。他們很平凡地活著,但他們不是茍且偷生??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諂媚,不是逢迎,不是低賤。
“人首先應(yīng)當(dāng)遵從的不是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良心?!逼站┤缡钦f。在黑暗中,我們恐懼于發(fā)聲,但我們不應(yīng)該失去良知,當(dāng)有勇敢的人發(fā)出聲音時,我們應(yīng)該做的不是嘲諷。在日本,在這個右翼分子急于粉飾歷史的時代,尾山宏是那個敢于發(fā)聲的人,他一直在為在段黑暗時代中受到傷害的人維權(quán)。但是在這樣一個國家里,人們對歷史都避而不談,保持沉默;當(dāng)然,還有人因為在黑暗中生存久了,開始為黑暗辯護,嘲諷甚至指責(zé)尾山宏。是的,在厚重的歷史面前,我們是卑微的,但是尾山宏從不為黑暗辯護,堅守了自己的良心;而那指責(zé)他的人,當(dāng)然也不會被寫進歷史,甚至都不是輕附在史書上的灰塵??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忘卻,不是回避,不是違心。
“風(fēng)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馮驥才如是說。白紙放棄抗?fàn)幉疟伙L(fēng)吹走,蝴蝶敢于抗?fàn)?,從而脫逃桎梏,逆風(fēng)飛翔。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面對種族隔離、白人統(tǒng)治的南非,一個黑人太過卑微,但是曼德拉并沒有選擇沉默,而是抗?fàn)?,翻開了黑人運動的新篇章,與種族隔離的狂風(fēng)抗?fàn)?,在種族歧視的黑暗中發(fā)光??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沉默,不是忍受,不是順從。
縱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在黑暗里茍且,不是在墻角處蜷縮……
化作塵埃 飛揚于世
仰觀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生命的緣起與隕滅渺若滄海一粟??烧沁@種形態(tài)上的渺小,歷練了我們內(nèi)心的強大,鍛造了我們靈魂的不可征服。
我們或許渺小,但我們從未膽怯,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絕不可以扭曲如蛆蟲,也正惟如此,生命化作飛揚于世的塵埃,綻放生命最美的光彩。
即便是黑暗如二十七年的牢獄之災(zāi),曼德拉從未停止過摸黑前行,步伐沉穩(wěn),步履鏗鏘。牢籠阻隔了他的發(fā)聲,他卻不曾失落而迷惘,只是沉默醞釀。曼德拉不得掙脫七平米的鋅皮房,他卻從不頹廢或憂傷,只是蜷伏于墻角靜靜等待時機的到來。終于,他在全世界的歡呼中重獲自由,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殘留的軀殼依舊可以化作塵埃,紛飛于世,繼續(xù)迎接光輝歲月。
可是,無論是摸黑前行,還是沉默蜷伏,我們?nèi)虤馔搪?,都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再次搏擊長空,絕非墜入市井,淪為柴米油鹽的主題;更不是掉落深淵,粉身碎骨,萬劫不復(fù)。正如羅曼﹒羅蘭所言:“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而是永遠(yuǎn)不被黑暗湮滅?!钡拇_,沒有烏云密布,何來陽光明媚動人呢?沒有緘默時的沉淀,何來發(fā)聲之際的一鳴驚人?又怎么會輕易換得我們的加倍珍惜呢?
當(dāng)時代真的被黑暗籠罩得透不出一絲光亮,那些扭曲的蛆蟲茍活于時代的夾縫中,靈魂盤亙在最低處,再也無法高飛??晌覀儜c幸,還有狄更斯,用一只筆寫下生命的孤注一擲;還有魯迅,荷戟獨彷徨,用他的匕首和投槍刺痛國人麻木的靈魂;還有楊絳,在人生的邊上,娓娓道來*時代的荒謬和殘酷。他們,因自己的不茍且而戰(zhàn)斗,他們,在黑暗中為光明辯白,帶著全部的勇氣和熱情,雖卑微到塵埃里,卻獲得了自己的尊嚴(yán)。
或許,我們成不了燭照黑暗,洞悉光明的燭火,但是,就算寧靜淡泊安于一隅,也不應(yīng)成為寄生于黑暗的蝙蝠;可能,我們不是那只志存高遠(yuǎn)的北冥之鯤,置身陰冷無邊的冥海依舊守望春暖花開的南冥,但我們也不屑成為斥鴳,只會去譏笑那些比我們勇敢熱情的鯤鵬。生命可以無波無瀾,但若是僅僅在死水中逐流,又有什么意義?
所以,即使我們是一粒飛揚于世間的塵埃,不奢求生命多么恣意的揮灑,可只要堅守不復(fù)迷失,便是無憾。
可以沉默,不可軟弱
當(dāng)生活的擔(dān)子重重落下,當(dāng)命運的不公擋在前方,當(dāng)一切苦難壓下來無法喘息,你會做些什么?你可以選擇沉默著接受,或者憤怒地反抗,但是絕不可以懦弱地放棄,因為命運永遠(yuǎn)不會因為你的妥協(xié)而停止向你施加痛苦與折磨。
當(dāng)世界是黑暗的,你可以選擇生存在黑暗里,蜷伏在角落中,亦或是沉默地躲起來,但你絕不可屈服于黑暗,成為它的傀儡。就像但丁說過的:“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一個人可以選擇渺小選擇卑微,但絕不可選擇軟弱。
曾經(jīng)豪情萬丈,胸懷抱負(fù)的屈子,面對*臣當(dāng)?shù)?,帝王昏庸的社會,沒有迷失自己,而是帶著九死不悔的信念藏身于汨羅江;曾經(jīng)“猛志逸四?!钡奶諠摚鎸賵龅暮诎蹈瘮?,沒有選擇屈服,而是毅然逃離,過著“種豆南山下”的生活。如果面對“黑暗”,他們選擇順從而非反對,或許歷史長河中只是白白多出一兩個或碌碌無為,或貪污腐敗的官員。也許在一切不公面前,在一切黑暗面前,人們是渺小的,但是不軟弱不屈從,讓我們變得高大。
反觀當(dāng)下,隨波逐流的人比比皆是,服從于暴力與不公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卻大多沉默著并且軟弱著。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他們不甘于僅僅地?zé)o聲忍受,卻也不敢舉起旗幟去反抗,于是,他們選擇用隨聲附和強者的方式來尋求存在感,尋求依靠,并為自己的“茍且偷生”而驕傲不已。他們看得到那些反抗者被無數(shù)次鎮(zhèn)壓的場面,卻看不到在那個女生奮起反抗后,李天一被抓起來的痛快人心;他們看得到那些告狀者被無數(shù)次報復(fù)的場面,卻看不到一個個貪官落馬時的樣子。他們認(rèn)為投奔“黑暗”就可以遠(yuǎn)離恐懼,卻想不到“黑暗”其實就像個刺猬,反抗它時它扎你,靠攏它時它也會扎你。這個社會不缺乏抱怨者,軟弱者,卻少有反抗者,最終被社會扭曲得面目全非。
社會壓抑如黑夜,你可以選擇盡力發(fā)光或是藏于黑暗,但絕不可以軟弱如蛆蟲。時刻堅定自己是困難的,但也許就像舒婷說的那樣:“也許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曼德拉: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的,那就蜷伏于墻角。但不要習(xí)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BR> 【優(yōu)秀作文】
或許卑微,絕不扭曲
我們似乎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我們往往長期被黑暗綁架卻又為它辯護,于是,我們就此掐滅了光亮;我們或許受強權(quán)脅迫卻又因而習(xí)以為常,于是,我們順勢茍且屈服;我們往往面對不公噤若寒蟬卻又莫名安然,于是,我們反而嘲諷勇者。這是一個社會的痼疾,是這個社會中那些或“摸黑生存”,或“保持沉默”,或“蜷伏于墻角”的人曾經(jīng)的對光明的堅守變質(zhì)而成的對黑暗的享受。
可是,我們怎能放任自己靈魂的墮落、精神的迷茫,讓病態(tài)的心理伴隨我們一生?是的,正如曼德拉所說,“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不可否認(rèn),“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正是我們生命的真實寫照,作為浩瀚的宇宙中一個再微小不過的種群,我們在匆匆而過的歲月長河里沉浮著,在呼呼作響的命運寒風(fēng)里瑟縮著。即便是就我們所處的這個人類群體來看,我們也并非都是最偉大的個體。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選擇自己應(yīng)有的姿態(tài),我們永遠(yuǎn)不能忘記的應(yīng)是為人的基本原則:或許卑微,絕不扭曲。
荀夜羽在《琉璃火》中寫道:“越要接近那光焰,背后身影越黑暗。”這或許正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正在面臨的困境:因為恐懼,我們很容易被黑暗籠罩、吞噬,甚至改變。當(dāng)越來越多的人遠(yuǎn)離了初心,背叛了夢想,是時候把“或許卑微,絕不扭曲”作為人生的最終航向了。
我知道,在重壓面前一味地挺直身軀可能會粉身碎骨,所以我們選擇暫時蟄伏,但這并不意味著要讓抗?fàn)幍囊庾R永遠(yuǎn)入土沉睡。我知道,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難以鼓起勇氣去直面強權(quán)、扭轉(zhuǎn)時局,所以我們選擇成為謹(jǐn)小慎微的旁觀者,但這也并不能成為我們對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進行嘲諷的借口。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足夠強大的權(quán)力或使人虛榮的外表,而是始終正直的價值觀。
幸而,我們可以在經(jīng)歷了長達(dá)二十七年的鐵窗生涯的曼德拉身上,看到“和平衛(wèi)士”反種族隔離的巨大決心;也可以在“寧鳴而生,不默而死”的經(jīng)濟學(xué)家馬寅初身上,看到“絕不向?qū)R詨悍灰岳碚f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的堅定信念;更可以在執(zhí)筆寫下《古拉格群島》的索爾仁尼琴身上,看到“俄羅斯的良心”始終不渝的壯烈勇氣。在他們邁出向這個世界的不公、向這個社會的黑暗發(fā)起挑戰(zhàn)的第一步的時候,會有很多怯懦的人默然不語,有很多冷漠的人袖手旁觀,有很多陰暗的人惡意嘲諷,但這些“比我們更勇敢熱情的人”并不為所動,他們堅持在黑暗中舉起火炬,在危險中發(fā)出吶喊。
我相信,這便是為社會風(fēng)氣救死扶傷的道義使然,這便是“或許卑微,絕不扭曲”的原則使然。我們不必期許著陰霾會為我們自動散開,只能盡力用手中不滅的信念火把驅(qū)散社會病態(tài)心理的惡魔,為自己把夢與前程徐徐照亮。因為,一個有思想力的人的價值就在于,即使是低落至塵埃里,也要做一只奮力振翅的蝴蝶,而不是一只扭曲蠕動的蛆蟲。
如果周遭是黑暗,試著摸黑生存,但要心有光明;如果發(fā)聲是危險,暫且緘默不語,但不能質(zhì)疑他人戰(zhàn)斗的勇氣;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可以蜷伏于墻角,但靈魂不能彎折。因為,我們或許卑微,卻絕不扭曲。
縱使卑微,不愿扭曲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的確,生存是有局限和壓力的,可能是“黑云壓城城欲摧”,可能是前路布滿的荊棘;我們也不都是能歷經(jīng)艱辛的英雄,而更多的是難堪大用的常人。迫于生存的壓力,我們有時只能選擇低頭,不得不選擇獨善其身。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就此沉淪,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失去準(zhǔn)則。因為,縱使我們卑微如塵土,也絕不愿扭曲如蛆蟲。
“自尊心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杠桿?!眲e林斯基如是說。我們是卑微的,或許我們都是螻蟻之命;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所在的處境,也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大人物,但我們起碼要有尊嚴(yán)地活著。這尊嚴(yán)是乞人對嗟來之食的不屑,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直率,是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的骨氣,是孫天帥絕不向外國老板下跪的氣節(jié)。誠然,乞人沒有好的出身,陶潛沒有至高的官位,朱自清沒有生活在富強的時代,孫天帥沒有外國老板的萬貫家財。他們很平凡地活著,但他們不是茍且偷生??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諂媚,不是逢迎,不是低賤。
“人首先應(yīng)當(dāng)遵從的不是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良心?!逼站┤缡钦f。在黑暗中,我們恐懼于發(fā)聲,但我們不應(yīng)該失去良知,當(dāng)有勇敢的人發(fā)出聲音時,我們應(yīng)該做的不是嘲諷。在日本,在這個右翼分子急于粉飾歷史的時代,尾山宏是那個敢于發(fā)聲的人,他一直在為在段黑暗時代中受到傷害的人維權(quán)。但是在這樣一個國家里,人們對歷史都避而不談,保持沉默;當(dāng)然,還有人因為在黑暗中生存久了,開始為黑暗辯護,嘲諷甚至指責(zé)尾山宏。是的,在厚重的歷史面前,我們是卑微的,但是尾山宏從不為黑暗辯護,堅守了自己的良心;而那指責(zé)他的人,當(dāng)然也不會被寫進歷史,甚至都不是輕附在史書上的灰塵??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忘卻,不是回避,不是違心。
“風(fēng)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馮驥才如是說。白紙放棄抗?fàn)幉疟伙L(fēng)吹走,蝴蝶敢于抗?fàn)?,從而脫逃桎梏,逆風(fēng)飛翔。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面對種族隔離、白人統(tǒng)治的南非,一個黑人太過卑微,但是曼德拉并沒有選擇沉默,而是抗?fàn)?,翻開了黑人運動的新篇章,與種族隔離的狂風(fēng)抗?fàn)?,在種族歧視的黑暗中發(fā)光??v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沉默,不是忍受,不是順從。
縱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蟲,不是在黑暗里茍且,不是在墻角處蜷縮……
化作塵埃 飛揚于世
仰觀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生命的緣起與隕滅渺若滄海一粟??烧沁@種形態(tài)上的渺小,歷練了我們內(nèi)心的強大,鍛造了我們靈魂的不可征服。
我們或許渺小,但我們從未膽怯,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絕不可以扭曲如蛆蟲,也正惟如此,生命化作飛揚于世的塵埃,綻放生命最美的光彩。
即便是黑暗如二十七年的牢獄之災(zāi),曼德拉從未停止過摸黑前行,步伐沉穩(wěn),步履鏗鏘。牢籠阻隔了他的發(fā)聲,他卻不曾失落而迷惘,只是沉默醞釀。曼德拉不得掙脫七平米的鋅皮房,他卻從不頹廢或憂傷,只是蜷伏于墻角靜靜等待時機的到來。終于,他在全世界的歡呼中重獲自由,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殘留的軀殼依舊可以化作塵埃,紛飛于世,繼續(xù)迎接光輝歲月。
可是,無論是摸黑前行,還是沉默蜷伏,我們?nèi)虤馔搪?,都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再次搏擊長空,絕非墜入市井,淪為柴米油鹽的主題;更不是掉落深淵,粉身碎骨,萬劫不復(fù)。正如羅曼﹒羅蘭所言:“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而是永遠(yuǎn)不被黑暗湮滅?!钡拇_,沒有烏云密布,何來陽光明媚動人呢?沒有緘默時的沉淀,何來發(fā)聲之際的一鳴驚人?又怎么會輕易換得我們的加倍珍惜呢?
當(dāng)時代真的被黑暗籠罩得透不出一絲光亮,那些扭曲的蛆蟲茍活于時代的夾縫中,靈魂盤亙在最低處,再也無法高飛??晌覀儜c幸,還有狄更斯,用一只筆寫下生命的孤注一擲;還有魯迅,荷戟獨彷徨,用他的匕首和投槍刺痛國人麻木的靈魂;還有楊絳,在人生的邊上,娓娓道來*時代的荒謬和殘酷。他們,因自己的不茍且而戰(zhàn)斗,他們,在黑暗中為光明辯白,帶著全部的勇氣和熱情,雖卑微到塵埃里,卻獲得了自己的尊嚴(yán)。
或許,我們成不了燭照黑暗,洞悉光明的燭火,但是,就算寧靜淡泊安于一隅,也不應(yīng)成為寄生于黑暗的蝙蝠;可能,我們不是那只志存高遠(yuǎn)的北冥之鯤,置身陰冷無邊的冥海依舊守望春暖花開的南冥,但我們也不屑成為斥鴳,只會去譏笑那些比我們勇敢熱情的鯤鵬。生命可以無波無瀾,但若是僅僅在死水中逐流,又有什么意義?
所以,即使我們是一粒飛揚于世間的塵埃,不奢求生命多么恣意的揮灑,可只要堅守不復(fù)迷失,便是無憾。
可以沉默,不可軟弱
當(dāng)生活的擔(dān)子重重落下,當(dāng)命運的不公擋在前方,當(dāng)一切苦難壓下來無法喘息,你會做些什么?你可以選擇沉默著接受,或者憤怒地反抗,但是絕不可以懦弱地放棄,因為命運永遠(yuǎn)不會因為你的妥協(xié)而停止向你施加痛苦與折磨。
當(dāng)世界是黑暗的,你可以選擇生存在黑暗里,蜷伏在角落中,亦或是沉默地躲起來,但你絕不可屈服于黑暗,成為它的傀儡。就像但丁說過的:“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一個人可以選擇渺小選擇卑微,但絕不可選擇軟弱。
曾經(jīng)豪情萬丈,胸懷抱負(fù)的屈子,面對*臣當(dāng)?shù)?,帝王昏庸的社會,沒有迷失自己,而是帶著九死不悔的信念藏身于汨羅江;曾經(jīng)“猛志逸四?!钡奶諠摚鎸賵龅暮诎蹈瘮?,沒有選擇屈服,而是毅然逃離,過著“種豆南山下”的生活。如果面對“黑暗”,他們選擇順從而非反對,或許歷史長河中只是白白多出一兩個或碌碌無為,或貪污腐敗的官員。也許在一切不公面前,在一切黑暗面前,人們是渺小的,但是不軟弱不屈從,讓我們變得高大。
反觀當(dāng)下,隨波逐流的人比比皆是,服從于暴力與不公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卻大多沉默著并且軟弱著。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他們不甘于僅僅地?zé)o聲忍受,卻也不敢舉起旗幟去反抗,于是,他們選擇用隨聲附和強者的方式來尋求存在感,尋求依靠,并為自己的“茍且偷生”而驕傲不已。他們看得到那些反抗者被無數(shù)次鎮(zhèn)壓的場面,卻看不到在那個女生奮起反抗后,李天一被抓起來的痛快人心;他們看得到那些告狀者被無數(shù)次報復(fù)的場面,卻看不到一個個貪官落馬時的樣子。他們認(rèn)為投奔“黑暗”就可以遠(yuǎn)離恐懼,卻想不到“黑暗”其實就像個刺猬,反抗它時它扎你,靠攏它時它也會扎你。這個社會不缺乏抱怨者,軟弱者,卻少有反抗者,最終被社會扭曲得面目全非。
社會壓抑如黑夜,你可以選擇盡力發(fā)光或是藏于黑暗,但絕不可以軟弱如蛆蟲。時刻堅定自己是困難的,但也許就像舒婷說的那樣:“也許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