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熱點-備考方案快捷導航 | |||||||||
新資訊 | 報名時間 | 職位表 | 考試時間 | 成績查詢 | 分數(shù)線 | 面試時間 | 考試大綱 | ||
考試真題 | 考試答案 | 模擬試題 | 答題技巧 | 半月談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收藏本站 | ||
2015年全國公務員考試課程火熱報名中>>點擊查看詳情 |
背景鏈接
教育公平問題是民眾關注的熱點,也是能讓民眾有“獲得感”的領域之一。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經(jīng)過努力,全國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4%”。在談到今年教育領域的部署時,李克強總理再強調了教育公平,并且把“公平發(fā)展”放到了“質量提升”的前面,從這些細節(jié)可以看到中央對教育,尤其是對教育公平的重視。
有媒體盤點了2015年全國31份省級政府工作報告,發(fā)現(xiàn)“教育均衡問題困擾各級政府”,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談及教育改革較多,而經(jīng)濟落后地區(qū)談的多是教育發(fā)展層面的問題和工作”。可見,教育公平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表現(xiàn),實現(xiàn)教育公平對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意義。對于城市里的學生和家長來說,上學不是問題,問題是去哪兒上學。而對于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qū)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留住新來的教師,可能都是一個問題。
深度解析
[權威論述]
中國將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不斷擴大投入,努力發(fā)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fā)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
——習近平
讓東部教育資源相對豐富地方支援中西部,使教育事業(yè)在發(fā)展中更加公平;要守住底線,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李克強
【查看詳細】
[教育公平的內涵]
教育公平的觀念源遠流長,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在我國,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到了“有教無類”的樸素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古希臘的大思想家柏拉圖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亞里士多德則首先提出通過法律保證自由公民的教育權利,馬克思和恩格斯也積極倡導教育公平,由此可見,人類發(fā)展歷史中就一直在追求教育公平這一理想信念。
教育公平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三方面:首先要求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其次要求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后要求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即每個學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達到一個基本的標準。其中,“確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是前提和基礎,“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和條件”是進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相對均等”的前提。故當代瑞典教育家托爾斯頓胡森指出教育公平的內涵主要體現(xiàn)在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方面。
綜上所述,教育公平即是指處于同一社會的個體,在入學機會、教育過程及受教育的結果上都應該是平等的,任何受到區(qū)別對待或條件不均等都被視為教育機會的不均等。
[問題表現(xiàn)]
第一,受教育機會的不公平。
一是區(qū)域間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狀導致受教育機會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投資與負擔模式導致城鄉(xiāng)所占有的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農村在財政政策、辦學質量、教師薪酬、師資力量、師生比方面都遠遠低于城市的水平。這些種種導致了受教育機會的城鄉(xiāng)不公平,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絕大多數(shù)孩子沒有享受過學前教育;在升學率方面,農村學生人數(shù)與質量都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qū)學生,農村的文盲率遠遠高于城市。
二是在高考錄取方面,許多學校在設置招生比例時,都會偏向于拔高在本省市的招生比例,導致高考成績相同的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填報志愿時的競爭力不等的情況?!静榭丛敿殹?BR>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第一,教育公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個國家的文明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文明,教育是提高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只有所有人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才可能提高整個國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因此,教育公平是制約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世界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查看詳細】
[建議措施]
第一,從國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來看,要統(tǒng)籌建立和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兼顧教育合法權益的平等維護、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權益。
第二,在具體政策方面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與完善,這主要包括改革與完善高考招生制度、重點中學制度,統(tǒng)籌教育評估體系的科學性、兼顧教育過程的均衡發(fā)展,統(tǒng)籌推進發(fā)展終身教育的理念兼顧教育結果的充實互補,改變以城市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等來建立公平的教育政策與運行體制?!静榭丛敿殹?BR>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溫度計
2.用教育公平撬動社會的未來
[開頭示例]
在中國,教育公平問題從來只是社會公平的溫度計,社會公平的欠缺程度越大,教育公平的呼聲就越高。近幾十年中,表征社會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shù)居高不下,“*”、“窮二代”等反映社會不平等代際傳遞現(xiàn)實的概念層出不窮,催生了公眾強烈的公平焦慮。教育公平的呼聲隨之一浪高過一浪,成為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
[結尾示例]
不患寡而患不均。教育公平涉及起點公平、機會均等。沒有全體民眾的整體板塊式向上發(fā)展,而只有部分人的珠峰式拔尖,就會遇到發(fā)展中國家向上攀爬的過程中容易遇到的“拉美化陷阱”,這一幕在拉美國家曾經(jīng)多次上演,一度接近發(fā)達國家的墨西哥、阿根廷,因為沒能處理好社會公平問題,甚至倒退到不發(fā)達行列。所以,農村教育公平,不僅僅是個教育問題,還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