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大附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綜合能力測試語文試卷(三)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潛質(zhì)/掮客 咯血/咳嗽 落差/丟三落四
B.瞭望/寂寥 胡謅/皺紋 寧靜/寧缺毋濫
C.麻痹/疲敝 肥膘/飛鏢 塞責/塞翁失馬
D.攻訐/劫難 瀆職/疑竇 供應(yīng)/呈堂口供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R> 誰見了這種場面也不會不動聲色,誰都不能不被這種生命不計成本的付出和投資所感動。在它辛勞的飄散中,仿佛聽到一種聲音在殷切呼喚,那是它在呼喚每一粒種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綻出一枚嫩綠的新芽,在春天里瘋長,散發(fā)著牛命的芬芳。這是它的心愿。但是這些成千上萬飄飛著的楊絮,也許只有一顆種子能夠遇到一片沃上,助它生根,發(fā)芽,長成一株濃陰蔽日的參天大樹。
A.不動聲色 B.不計成本 C.殷切 D.成千上萬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鐵路總公司在政企分開、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這不僅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也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
B、湖南衛(wèi)視明星親子互動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自開播以來,眾多粉絲除了關(guān)注五對父子的一舉一 動,也為節(jié)目組設(shè)置任務(wù)出謀劃策。
C.老人跌倒該不該扶?當這個簡單的問題都要作為一個話題來討論的時候,表明了我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D.《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這部風靡海內(nèi)外的紀錄片,用鏡頭展示烹飪技術(shù),用美昧包裹鄉(xiāng)愁,給觀眾帶來了心靈的震撼。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BR> ①因為它的內(nèi)容不是別的,即是我們自己熟知的思維,和思維的規(guī)定。
②因為它所處理的題材是抽象的感覺表象,是純粹抽緣的東西。
③但這種熟知反而加重了邏輯研究的困難。
④因為,我們總以為不值得費力氣去研究這樣熟悉的東西。
⑤但在另一種意義下,也可以把邏輯學看作最易的科學。
⑥在某種意義下,邏輯學可以說是最難的科學。
A.⑥⑤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⑤④⑥ 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⑤①③④⑥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口”是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5一9小題。
①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身長七尺,口聲如鐘。少有異才,文章冠世,服膺儒術(shù),非禮不動。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祖父世為將相,有大勛于江表。
②至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 “伐吳之役,利獲二俊?!睆埲A薦之諸公。機累遷太子洗馬、著作郎。范陽盧志于眾中問機曰:“陸遜、陸抗于君近遠?”機曰:“如君于盧毓、盧廷①?!敝灸?。
③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成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時成都王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之必能康隆晉室隧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④太安初,穎與河間王顒起兵討長沙王義,假機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余萬人。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遂行。穎謂機曰: “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臺司,將軍勉之矣!”機曰: “昔齊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口失垂成之業(yè),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狈f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于穎曰: “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狈f默然。
⑤初,宦人孟玖弟超并為穎所嬖寵。超領(lǐng)萬人為小都督,未戰(zhàn),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余人,直入機麾下奪之。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用。超宣言于眾曰:“陸機將反?!奔皯?zhàn),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口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遂遇害于軍中,時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⑥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 “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彼恼路踩儆嗥?,并行于世。 (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二十四》,有刪改)
【注】①盧毓、盧廷:這兩人分別是盧志的祖父、父親。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固辭都督 固:堅決
B.機錄其主者 錄:記錄
C.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 害:嫉妒
D、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用 用:采用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①機身長七尺,口聲如鐘。
②燕惠疑樂毅口失垂成之業(yè)
③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口沒
A.①而 ②為 ③其 B.①其 ②以 ③所
C.①而②其 ③以 D.①其 ②以 ③而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B.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C.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胃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D.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陸機少有異才,傾心儒學,恪守禮法,勤奮好學,他的祖輩和父輩在江表有大的功勛業(yè)績。
B.吳亡后,陸機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陽,受到張華的賞識,張華說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好處是得到了這兩位青年才俊。
C.成都王賞識陸機的文才,主動把他招到自己身邊,并讓他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之職,陸機起先堅決推辭,后來還是接受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戰(zhàn)前放任士兵搶掠,驕縱不法,戰(zhàn)時不聽陸機指揮調(diào)度,輕兵獨進,導致覆沒。孟玖銜恨誣陷陸機,陸機含冤被殺。
9、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3分)
②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臺司,將軍勉之矣! (4分)
(2)根據(jù)④⑤段內(nèi)容,分析陸機的死因。(3分)(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春日
【南宋]吳錫疇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畝園私涑水翁③。
無賦招魂④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吳錫疇:南宋末年詩人,死后第三年南宋滅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寫《招魂》,表達對死于異國的楚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
(1)頸聯(lián)中“逆”“私”二字極為精妙,請任選一個字,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
(2)“幽情”在詩中包含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料峭春風吹酒醒, , 。 (蘇軾《定風波》)
(2)守著窗兒, 。 ,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3) ,竹西佳處, 。(姜夔《揚州慢》)
(4) , ,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
宗白華
①人類社會的法律、習慣、禮教,使人們在和平秩序的保障之下,過著一種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記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跡,心靈內(nèi)部的詭幻與矛盾。
②近代的自然科學更是幫助近代人走向這條平淡幻滅的路。科學欲將這矛盾創(chuàng)新的宇宙也化作有秩序、有法律、有禮教的大結(jié)構(gòu),像我們理想的人類社會一樣,然后我們更覺安然。
③然而人類向來就有一些不安分的詩人、藝術(shù)家、先知、哲學家等,偏要化腐朽為神奇,在平凡中驚異,在人生的喜劇里發(fā)現(xiàn)悲劇,在和諧的秩序里指出矛盾,或者以超脫的態(tài)度守著一種“幽默”。
④生活嚴肅的人,懷抱著理想,不愿自欺欺人,在人生里面體驗到不可解救的矛盾,理想與事實的永久沖突。然而愈矛盾則體驗愈深,生命的境界愈豐滿濃郁,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人生與世界的“深度”。
⑤所以悲劇式的人生與人類的悲劇文學使我們從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認識觀察到生活內(nèi)部的深沉沖突,人生的真實內(nèi)容是永遠奮斗,是為了超越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毀滅了生命以殉這種超生命的價值,覺得是痛快,覺得是超脫解放。
⑥大悲劇家作家席勒說:“生命不是人生的價值?!边@是“悲劇”給我們最深的啟示。悲劇中的主角是寧愿毀滅生命以求“真”,求“美”,求“權(quán)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類的上升,求的善。在悲劇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超越生命的價值的真實性,因為人類曾愿犧牲生命、血肉、幸福,以證明它們的真實存在。果然,在這種犧牲中人類自己的價值升高了,在這種悲劇的毀滅中,人生顯露出“意義”了。
⑦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戰(zhàn)勝矛盾,在虛空毀滅中尋求生命的意義,獲得生命的價值,這是悲劇的人生態(tài)度!
⑧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則是以廣博的智慧照耀宇宙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在偉大處發(fā)現(xiàn)它的狹小,在渺小里卻也看到它的深厚;在圓滿里發(fā)現(xiàn)它的缺憾,在缺憾里也找出它的意義。于是以一種拈花微笑的態(tài)度同情一切;以一種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淚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越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層柔和的金光。覺得人生可愛??蓯厶幘驮谒拿煨√?,矛盾處,就同我們欣賞小孩們的天真爛漫的自私,使人心花開放,不以為忤。
⑨這是一種所謂幽默的態(tài)度。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發(fā)掘價值。以高的角度測量那“煊赫偉大”的,則認識它不過如此;以深的角度窺探“平凡渺小”的,則發(fā)現(xiàn)它里面未嘗沒有寶藏。一種愉悅,滿意,含笑,超脫,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⑩“幽默”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幽默是冷雋,然而在冷雋背后與里面有“熱”。
⑪悲劇和幽默都是“重新估定人生價值”的,一個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價值,一個是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層的價值,兩者都是給人生以“深度”的。
⑫莎士比亞以最客觀的慧眼籠罩人類,同情一切,他是最偉大的悲劇家,他的作品里充滿著何等豐富深沉的“黃金幽默”。
⑬以悲劇情緒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緒超脫人生,是兩種意義的人生態(tài)度。
(原載南京《中國文學》創(chuàng)刊號,1934年1月)
12一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作答。
12、根據(jù)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s分)
A、和平秩序的保障,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們忘記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跡,心靈內(nèi)部的詭幻與矛盾。
B.矛盾體驗愈深,生命的境界就愈豐滿濃郁,人生與世界的“深度”就愈能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來。
C.悲劇式的人生是為了超越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毀滅了生命以殉這種超生命的價值,覺得超脫解放。
D.生命的價值就是求“真”,求“美”,求“權(quán)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類的上升,求的善。
E.悲劇和幽默兩者都是給人以“深度”的,悲劇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價值,而幽默是平凡人生里 肯定深一層的價值。
13、根據(jù)文意,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莎士比亞具有悲劇的態(tài)度也具有幽默的態(tài)度。
B.錢鐘書的人生態(tài)度里透著冷雋的幽默,在冷雋背后與里面都有“熱”。
C.悲劇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是劇作家發(fā)現(xiàn)了超越生命的價值的真實性。
D.我們以深摯的同情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矛盾沖突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態(tài)度。
14、請根據(jù)原文,解釋文中畫橫線句子中“透入”“超脫”的意思。(4分)
15、史鐵生生前曾于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那年他才2l歲。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需靠透析維持生命,健康狀態(tài)日益惡化。他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感動了無數(shù)的讀者。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請結(jié)合文中觀點,闡述史鐵生“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雨夜的紅燈籠
林決定下來了,要走。
林望了望那兩間又低又矮的教室,心中便一片愴然。夕陽斜下,屋子中磚頭支著木板的桌子,以及那塊發(fā)白的黑板,在余輝中發(fā)散著金燦的昏光。
村支書老黑叔更是愴然。“林老師,你真的要走?”“走!”林咬咬牙,重重地從喉腔吐出,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量。五天前,林接到了師大同學的來信。同學在廣州是一家IT公司的老總,準備在北京設(shè)立分公司,力邀林出山。
山風悄悄地吹了起來,涼涼地直往領(lǐng)子里撲。天上的云彩也不知什么時候聚起了厚厚的一層,黑壓壓的把夕陽西下僅有的一點余輝,遮了個精光。黑暗中,老黑叔靜靜的蹲在地上,只有那長長的煙槍在一明一暗中才能映出他那張沉默的臉。
“要走,你就走吧!”老黑叔使勁吐了口煙,屋內(nèi)的煙霧更濃了。“林老師,難為你待了這么長的時間。幾年來,苦了你呀!鄉(xiāng)親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誰讓咱窮哇!”老黑叔一跺腳,臉別在了一邊?!傲掷蠋煟阆胱呔妥甙?,不能在咱這山旮旯里耽誤了你的前程。這些娃娃識上幾個字,將來到了城里,莫走錯廁所也就夠了?!?BR> 林靜靜地站在低矮的講臺上,競不知該如何勸慰這位忠厚的莊稼人了。唉,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一會兒,同學的轎車就要來了,也就要告別這個小山村,告別這個昔日的三尺講臺了。
一道閃電劃過,窗外瀝瀝地下起了細雨,一滴一滴地下著,似乎也下在了林的心上,使他的心一痛一痛的?!班粥?嘀嘀”同學的轎車駛進了村邊這個只有兩間房舍的小學,向林發(fā)出了到來的信息。
林終于坐在了轎車上,對雨中的老黑叔揮揮手說:“黑叔,您回吧!下著雨,小心著涼了?!崩虾谑妩c點頭,指指村口的小路說:“林老師,你看鄉(xiāng)親們送你來了!”只見村口整個小路上布滿了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手中都提著一盞盞紅紅的燈籠,默默地站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一股濕熱的液體在林的臉龐悄然滑落,使他分不清究竟哪是雨水哪是淚水了。
林突然有了種悲壯的感覺,猶如一名即將奔赴沙場,身有使命的將士!不成功便成仁!終有一天我還會回來的。林咬咬牙暗暗對自己說。
終于,三年后的山村小學聳立起了三幢嶄新的教學大樓,這在山村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林坐著轎車帶來了十幾個和他當年一樣援教的年輕老師。孩子們終于又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村口又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開學典禮上,老黑叔拉住小學名譽校長林說:“這回你還走嗎?林老師?!”
林點點頭又搖搖頭嚅嚅著:“別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孩子沒上學啊!如果,當初我沒走的話……”望著遠方巍峨而又貧瘠的大山,他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出那兩間破舊的教室,又浮現(xiàn)出那雨夜中鮮紅動人的紅燈籠。
16、你怎樣理解文章最后“林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句話?(4分)
17、文中的“林”主要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18、本文是寫山區(qū)教育的,但不以“山區(qū)教育”為標題,而以“雨夜的紅燈籠”為標題,為什么?請說明理由。(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建筑”現(xiàn)象令人不安
完工沒幾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現(xiàn)在被網(wǎng)民稱為“*建筑”。近年來,因舊城改造加快,各地頻現(xiàn)“*建筑”。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題客調(diào)查網(wǎng)和民意中國網(wǎng),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11824人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3.3%的人確認身邊存在“*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認為“*建筑”頻現(xiàn)會讓公眾沒有生活安全感和歸屬感。
(一)70.6%的人表示身邊“最*建筑”歷時不過10年
調(diào)查顯示,當被問到“你身邊最*的建筑是建成幾年后被拆除的”時,70.6%的人選擇“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選擇“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劉曉蕾的感觸是北京永遠在建設(shè)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項目的工 地,拆遷新聞也不絕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個縣級市,這兩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讓她驚訝不已,同時也讓她充滿疑惑,“網(wǎng)上有人調(diào)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們造不出高質(zhì)量的建筑,還是因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筑”出現(xiàn)不是因為缺乏施工技術(shù)或質(zhì)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觀念出現(xiàn)了問題。“由于地方很多領(lǐng)導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遷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績’?!?BR> 喬新生指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為了擴大財政收入,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選擇把房地產(chǎn)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建房子收效雖快,建成后就沒利潤了,所以只有縮短其壽命進行重建,才能不斷獲利。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管理系教師張磊認為,導致“*建筑”大量出現(xiàn)的深層原因,是我國城市規(guī)劃的價值觀問題。“現(xiàn)在GDP儼然成為衡量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標準。在此情況下,城市規(guī)劃也就按照短期經(jīng)濟利益頻繁變動?!?BR> (二)“建筑頻繁拆除會讓我們的文化處于斷裂狀態(tài)”
開出租車的王師傅是個老北京人,他感嘆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無幾,到處是新建起來的高樓大廈。“以后的年輕人會不會以為北京城原本就是這樣啊?政府可以拆遷,但也得有保護和繼承,你看現(xiàn)在新蓋的房子有幾個帶著咱們中國自己的建筑特色?”
張磊認為,頻繁拆遷可能會破壞城市固有的鄰里關(guān)系和社會網(wǎng)絡(luò),給民眾生活和心理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而對于一些外來居民,由于建筑頻繁更新,會導致他們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單元數(shù)量減少,被迫遷移住址或重新尋找就業(yè)機會,從而增大了他們進入城市的成本。
“頻繁拆遷會讓一些人處于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焦慮狀態(tài),無法實現(xiàn)安居樂業(yè),這還可能會激化社會矛盾?!眴绦律赋觯ㄖl繁拆除會讓我們的文化處于斷裂狀態(tài),“香港人還可以去陸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許只能去星巴克了,傳統(tǒng)的東西難以為繼?!?BR> 喬新生認為,頻繁拆建還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喬新生曾前往全國各地調(diào)研,他發(fā)現(xiàn)一些城市近郊的農(nóng)民,也會難掩喜色地告訴他,自己花了幾千元錢又蓋了一間房,就等著拆遷拿補償款了。
頻繁拆遷會造成什么影響?調(diào)查中,66.5%的人首選“浪費社會財富”,其次是“城市規(guī)劃近乎兒戲”(59.6%),另有55.5%的人認為,頻繁拆遷會讓公眾失去生活安全感和歸屬感。僅8.0%的人認為“常變常新,有利于城市發(fā)展”。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眾對城市形象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有時地方政府拆遷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投資,改善居民環(huán)境和營造城市新形象。”張磊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眾對城市形象的認識存在誤區(qū)。事實上,舊建筑通過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體現(xiàn)融合多元丈化的優(yōu)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遷重建。 “在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將廢棄的面粉車間改建成博物館,把舊廠房改造為創(chuàng)意工作間等。”
張磊認為,建筑除了有投資和增值作用外,還應(yīng)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務(wù)。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眾決策機制,減少個人決策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選自中國青年報2010-11一09內(nèi)容有刪改)
19、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建筑”頻頻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本文第(二)部分運用的引用和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5分)
21、你認為應(yīng)該如何解決城市拆建中存在的問題,請結(jié)合文章做簡要陳述。 (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把下面長句變成三個短句,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能改變句子原意。(6分)
為期三天的從議題設(shè)置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xiàn)“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現(xiàn)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與各國分享發(fā)展機遇、促進亞洲共同發(fā)展、求解世界發(fā)展難題等方面的擔當?shù)牟梺喼拚搲?013年年會4月6日拉開帷幕。
23、某校高三(12)班要召開“我的夢•中國夢”主題班會,請你以班會主持人的身份,寫一段開場白。要求:①主題鮮明,將“我的夢”和“中國夢”有機結(jié)合起來;②符合班會主持人的身份;③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④不少于100個字。(6分)
六、本大題l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014年11月26日上午,一段“瓜子哥牢騷不斷被狂揍”的視頻在網(wǎng)間熱傳。原來,11月24日,蘇州一男子在公交車上大聲嗑瓜子,并將瓜子殼直接吐在車廂內(nèi)。一名身著西裝的男子提醒他,讓他注意場合?!肮献痈纭狈堑宦?,還糾纏“西裝男”,不斷說“我和你什么仇什么冤”達數(shù)十遍,并扯壞“西裝男”衣服,“西裝男”終于忍無可忍,怒揍其十幾拳。視頻中未見有其他乘客勸阻“瓜子哥”嗑瓜子,也沒看到有乘客拉開揍人的“西裝男”。事件發(fā)生后,經(jīng)警方調(diào)解,當事雙方簽訂調(diào)解協(xié)議,“西裝男”賠償“瓜子哥”1OO元,“瓜子哥”答應(yīng)不再糾纏。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B【B、liào/liáo zhōu/ zhòu níng/nìng A、qián kǎ/ké luò /là C.bì biāo sè/sài D.jié dú/dòu gōng/gòng】
2.A 【A項“不動聲色”:指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tài)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zhèn)靜。句中用來指“種子的傳播與生長”,使用對象不當,語義也不符合。應(yīng)改為“無動于衷”。無動于衷:指心里一點兒不受感動;一點兒也不動心,不動搖。B項“不計成本”是不考慮成本的意思, 非不計算成本之意。C項“殷切”指深厚而迫切。D項“成千上萬”形容數(shù)量很多,數(shù)不勝數(shù)?!?文本節(jié)選自李丹《感謝生命》)
3.D【A.語序不當?!斑@不僅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也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改為“這不僅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也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B.中途易轍,改變了主語。第一個分句只有主語和狀語,主語是“湖南衛(wèi)視明星親子互動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個分句改變了主語,主語是“眾多粉絲”。C.成分殘缺。后一個分句濫用介詞“當”導致主語殘缺,刪去“當------的時候”;另,“文明”與“提高”也不搭配。】
4.C【比較⑥和⑤,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詞“但”可以推斷⑥在⑤前;而②是對⑥的詮釋,①是對⑤的詮釋;③是對①的進一步闡釋,且兩者之間有一個一致的提示詞“熟知”;④是對③的解釋?!?BR> 5.B(錄:逮捕。)
6.D
7.D
8.C(主動把他招到身邊,與原文不符,賞識文才也不符。)
9.(10分)
(1)(7分)
①陸機仗著他的才氣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難,所以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負”、“匡”、句意各1分)
②如果大功告成大事辦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臺司的職位(或:把臺司的職位授予你),將軍好好努力吧!(“爵”、“位”、“勉”各1分,句意1分)
(2)(3分)
①陸機才能出眾,引起他人怨恨(原文:“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②盧志、孟玖等人進讒誣陷(原文:“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于穎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③王潁寵幸宦官,誤信讒言,沒有做到用人不疑(原文:“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
(答對1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引用原文作答只要與所給要點符合,照樣給分。)
【參考譯文】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陸機的祖父陸遜,是吳國的丞相。父親陸抗,是吳國的大司馬。陸機身高七尺,聲如洪鐘。年輕就有奇才,文章當代無雙,信奉儒家學說,舉動都合乎禮儀。陸機二十歲時吳國滅亡,陸機退居故里,閉門勤學,這樣共過了十多年。陸機的祖父父親都是吳國將相,在江表有大的功勛業(yè)績。
到太康末年,陸機和弟弟陸云都到了洛陽,拜訪太常張華。張華向來看重他們,像老朋友一樣對待他們,還說:“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好處是得到了這兩位青年才俊?!睆埲A把他們推薦給各位公卿。陸機多次升遷到了太子洗馬、著作郎等職位。范陽盧志當眾問陸機:“陸遜、陸抗與你關(guān)系是近是遠呀?(陸遜、陸抗是你什么人啊?)”陸機答道:“就像你跟盧毓、盧廷一樣?!北R志啞口無言。
當時中原多災(zāi)多難,顧榮、戴若思等都勸陸機回吳地去,陸機仗著他的才氣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難,所以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當時成都王穎不居功,能夠慰勞和謙恭地對待士人。陸機看到朝廷屢次發(fā)生變亂,認為王穎必能興盛晉朝統(tǒng)治,于是投身于王穎。王穎讓陸機參與大將軍軍事,上表奏請讓陸機擔任平原內(nèi)史。
太安初年,王穎與河間王颙起兵討伐長沙王乂,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之職,督管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各路人馬共二十余萬人。陸機因為三代為將,這是道家所忌,而且客居他鄉(xiāng)做官,一下子就處在眾人之上,而王粹、牽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堅持要辭去都督之職。王穎不答應(yīng)。陸機于是領(lǐng)命而行。王穎對陸機說:“如果大功告成大事辦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臺司的職位,將軍好好努力吧!”陸機說:“往昔齊桓公因為統(tǒng)一天下的功勞封任管仲,燕惠王因懷疑樂毅因而功敗垂成,今天的事,主要在您而不在我呀?!蓖醴f的左長史盧志嫉妒陸機的才能,對王穎說:“陸機自比管仲、樂毅,卻把您比成昏君燕惠王使您無光,自古以來任命將軍派遣軍隊,沒有臣子凌駕于他的君主而可以幫助辦成事情的。”王穎沒有說話。
當初,宦官孟玖和弟弟孟超都被王穎寵愛。孟超擔任小都督率領(lǐng)著上萬人,還沒開戰(zhàn),就縱容士兵搶掠。陸機逮捕了他們的主使者。孟超帶領(lǐng)一百余強悍的騎兵,直接到陸機的軍中搶人。陸機的司馬孫拯勸陸機殺了孟超,陸機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孟超在眾人面前揚言說:“陸機要造反?!钡鹊介_戰(zhàn),孟超不接受陸機的指揮調(diào)度,輕兵貿(mào)然獨進,因而全軍覆沒。孟玖懷疑是陸機殺了孟超,就在王穎面前說陸機的壞話,說他有造反的心。王穎大怒,派牽秀秘密逮捕陸機。于是,陸機在軍中被害,當時四十三歲。士卒都為他痛心,沒有不落淚的。這天昏黃的霧氣布滿天空,白天像晚上一樣,大風吹斷樹木,平地下了一尺深的雪,議論的人認為這表明陸機冤枉。
陸機才華出眾,文采俊逸,張華曾經(jīng)對他說:“別人寫文章,經(jīng)常遺憾才華少,可是你卻擔心才華太多。”陸機所著文章一共三百多篇,都在世上流行。
10.(7分)
(1)“逆”是迎接的意思,“一窗草逆濂溪老”寫一窗綠草歡迎詩人歸來?!澳妗边\用擬人手法,賦予綠草以人情,寫出它們對主人的親昵之狀,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回歸田園的隱逸之情。
“私”是偏愛的意思?!拔瀹€園私涑水翁”意思是五畝田園偏愛詩人,詩人也樂于安居此處。“私”運用擬人手法,賦予田園以人情,寫出它們帶給主人的親切之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3分。字義1分,手法1分,描寫效果(親昵之狀、親切之感)或者抒情效果(回歸田園的隱逸之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1分。】
(2)“幽情”在詩中包含多重情感:一是傷春之情,一是憂國之情,一是逃避現(xiàn)實的無奈之情。面對“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滿地堆積,一種“春去也”的傷感油然而生。由“無賦招魂”可見作者關(guān)心國家命運,面對南宋國運衰微、勝景難再表現(xiàn)出一種憂國傷時的痛苦之情。末句說“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可見作者內(nèi)心深處無法忘懷現(xiàn)實的矛盾,只能作詩逃避現(xiàn)實以求解脫,表現(xiàn)出無奈之情。
【4分。寫出其中兩種感情,給2分,相應(yīng)分析合理,給2分?!?BR>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感春傷時的詩歌,它隱曲地透露了哀國的憂思。
這首詩的開頭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彼袊@韶光過得太快,內(nèi)心有一種郁結(jié)隱密之情難以傾訴。這“幽情”究竟是什么?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盛春已經(jīng)過去了,這大宋朝的國運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樣一去不復(fù)返了么!故這“幽情”既是傷春,亦是憂國,渾然一體,隱約朦朧。
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之意,寫詩人在春景中所見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鄙暇鋵懷矍熬埃戮涫阈刂星?。燕子在寒食節(jié)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引起詩人無限感慨:燕現(xiàn)時雖未成家,但終有成窩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人在落花時節(jié)如“中酒”一樣昏昏沉沉,黯然傷情。這既寫出了梅雨季節(jié)身體不適的感受,又寫出了傷時的精神狀態(tài),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頓,哀怨憂愁表現(xiàn)得神形兼似。
頸聯(lián),是上二聯(lián)思想情緒的轉(zhuǎn)折和過渡,作者輕輕蕩開其幽情,以草木娛已。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園隱逸生活遣懷。聯(lián)中“逆”“私”二字用得極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當“偏愛”解釋。這兩句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公的親昵之狀,曲折而深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這兩字寫活了田園,深化了人物性格。
尾聯(lián)進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脫現(xiàn)實的閑適態(tài)度來排解幽情?!盁o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離騷》典。秦昭王騙楚懷王至秦國,威脅他割地,懷王不從,昭王將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寫了《招魂》,表示了對死于異國的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難,徽宗、欽宗被金人擄至北方,終死于五國城,其遭際頗似楚懷王。北宋滅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靜,但說“無賦”,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脫。因為“招魂”不但無濟于事,反添憂傷,倒不如置之度外為好,更何況自己難得有這種清歡的時候,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無賦”,用得果斷!下句“且排”,實屬無可奈何,其“幽情”雖得以暫時排解,但又怎能從心中消除呢!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無法忘懷現(xiàn)實的矛盾痛苦,但他又畢竟是位隱逸詩人,故終以逃避現(xiàn)實以求解脫。
“幽情”是全詩的主題,起承轉(zhuǎn)合、凝聚開化,均以此為中心,詩情畫意、主體客體融而為一,造語新穎,在藝術(shù)上頗具特色。
11.(6分)
(1)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2)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3)淮左名都 解鞍少駐初程
(4)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12(5分)AE (解析:A對應(yīng)區(qū)間在原文第一段,E對應(yīng)原文倒數(shù)第三段; B答題區(qū)間在第四段,原文是“愈矛盾則體驗愈深”, 是矛盾與體驗的因果關(guān)系,而選項中卻變成了“矛盾體驗”與“生命境界”了,是言此與言彼的錯誤;C答題區(qū)間第五段,原文是“人生的真實內(nèi)容是永遠奮斗,是為了超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而選項變成了“悲劇式的人生是為了超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縮小了概念;D項答題區(qū)間在第六段,闡述的是“悲劇的主角”,偷換概念。)(答對1點得2分,答對2點得5分)
13.(3分)D (從原文“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則是以廣博的智慧照囑宇宙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可知“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只是具有幽默態(tài)度的一個條件,不能因此判斷具備此一條件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態(tài)度。)
14.(4分)
透入:觀察、認識、體驗人生中的永久的矛盾。(2分,“觀察、認識、體驗”1分,“永久的矛盾”1分。如答出“發(fā)現(xiàn)”“覺察”等詞也可。)
超脫:以廣博的智慧、同情的態(tài)度包容和超越人生中的矛盾。(2分,“包容、超越”1分,其他1分。)
15.(4分)
(1)悲劇的人生態(tài)度是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戰(zhàn)勝矛盾,在虛空毀滅中尋求生命的意義,獲得生命的價值。(觀點1分)史鐵生寫出了那么多令人感動的作品,可見其在人生里面體驗到不可解救的矛盾時,仍懷抱理想,不自欺欺人,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人生與世界的“深度”。(分析1分)
(2)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發(fā)掘價值。它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幽默是冷雋,然而在冷雋背后與里面有“熱”。(觀點1分)史鐵生自稱是“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這種幽默的態(tài)度,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這種幽默是冷雋背后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分析1分)
16.(4分)他點點頭,表明他還要離開這里,(1分)去找更多的資金及更多的老師來促進山村教育。(1分)他搖搖頭,表明他人雖然離開了這里,(1分)但是他的心會一直留在這里。(1分)
17.(5分)林是一位援教老師,他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教書已經(jīng)好幾年了。(1分)他給這所山村小學捐建了三幢教學樓,并帶來了十幾位老師。(1分)他還把眼光投向“別的地方”,要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1分)說明他的心一直撲在山村教育事業(yè)上,具有無私奉獻精神。(2分)
18.(6分)“雨夜的紅燈籠”有引人前行、照明道路的作用,(1分)還象征了鄉(xiāng)親們的熱情和希望,意蘊豐富。(2分)正是鄉(xiāng)親們在雨夜打著紅燈籠來送他,使他受到感動,終于在三年后回來了。(1分)如果以“山區(qū)教育”為標題,則缺少文學色彩,太直太露。(2分)
19.(4分)
①一些地方領(lǐng)導的“政績”觀念作怪
②一些地方政府為擴大財政收入
③城市規(guī)劃中的短視價值觀(或想獲得短期經(jīng)濟效益)
④很多地方政府在營造城市形象的認識上存在誤區(qū)
〔每點1分〕
20.(5分)
(1)引用不同人(包括專家)的說法,能全面真實地(1分)反映建筑頻繁拆遷造成的危害(1分),具有說服力,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1分);
(2)采用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方法,能科學準確地(1分)反映頻繁拆遷造成的影響的總體情況(1分),更具有說服力。
21.(6分)
(1)保留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建筑;
(2)改造舊建筑,使其體現(xiàn)融合多元文化的優(yōu)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遷重建。
(3)新建筑應(yīng)考慮投資和增值作用,還應(yīng)考慮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4)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的拆建應(yīng)該引入公眾決策機制,減少個人決策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答出1點得1分,2點得2分, 3點得4分, 4點得6分。)
22.(6分)【答案示例】
(1)為期三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4月6日拉開帷幕。
(2)本屆年會從議題設(shè)置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xiàn)了“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的特色。
(3)它充分展現(xiàn)出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與各國分享發(fā)展機遇、促進亞洲共同發(fā)展、求解世界發(fā)展難題等方面的擔當。
(每句2分,改變原意、句子間連貫不暢,均酌情扣分)
23(6分)【答案示例】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已給出)千千萬萬個“我的夢”匯聚成一個“中國夢”,“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付出?!靶坳P(guān)漫道真如鐵”,是對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對夢想的執(zhí)著。同學們,如何通過實現(xiàn)你的夢來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助力?請大家暢所欲言!
(得分點:將“我的夢”和“中國夢”有機結(jié)合起來2分;符合主持人身份,說話得體1分;使用兩種修辭2分;語義通順,鮮明生動1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寫作提示】
“瓜子哥”角度:在公眾場合要講文明、守秩序。
不少乘客會在公交車上吃東西,尤其是早上和傍晚。早上,很多上班族因為來不及吃早飯,就邊坐車邊吃;傍晚,一些放學的學生由于肚子餓了,也會在公交車上吃東西。為了滿足一己之需而影響他人是不文明的行為。
“西裝男”角度:勸阻人的錯誤行為要注意方法。
“西裝男”出于公德心,勸阻“瓜子哥”吃瓜子的不文明行為,不但遭到了拒絕,反而被糾纏不休,最終采取暴揍手段,制止“瓜子哥”的糾纏不休?!拔餮b男”本來是要維護公眾利益,但因采取了錯誤方法,結(jié)果自己侵犯了對方合法權(quán)益。
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法律不許可的,即使出于公眾利益目的,我們也不能做。“西裝男”暴揍“瓜子哥”,教訓沒有公德心的“瓜子哥”,縱然這種舉動很解恨,符合多數(shù)乘客的利益,但從法律角度說,“西裝男”的揍人行為顯然不對,傷害了“瓜子哥”的身體健康,侵犯了“瓜子哥”的合法權(quán)益。
“其他乘客”角度:維護社會文明公德,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不文明行為絕跡于廣大民眾的共同譴責和制止之中。
綜合角度:要減少社會上的不文明行為,既要加強教育,也要加大懲戒力度。
“西裝男”暴揍“瓜子哥”,未必全因一時沖動,更多的可能是源于對不文明行為缺乏強有力的懲戒,被迫采取不當方式維權(quán)?!肮献痈纭痹诠卉嚿喜煌5某怨献樱⒉凰闱謾?quán)行為,最多只能算是市民低素質(zhì)的不文明行為,公眾只能予以道德譴責,并無其他辦法。當公眾的道德譴責和文明勸說沒有效果時,只能任由“瓜子哥”耍無賴,繼續(xù)我行我素。正是對“瓜子哥”的不文明行為缺乏強有力的制止措施,才逼得“西裝男”奮起暴揍“瓜子哥”。要避免“西裝男”暴揍“瓜子哥”事件再次發(fā)生,除了勸導“西裝男”不要沖動,要依法維權(quán)之外,更重要的是完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市民的行為,對于“瓜子哥”的不文明行為提供更多有效的制止渠道,比如允許公交車駕駛員要求不文明乘客下車,乃至把不文明行為認定為侵犯他人民事權(quán)益的行為,允許乘客依法維權(quán),要求“瓜子哥”賠償損失,而不是止于道德譴責。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潛質(zhì)/掮客 咯血/咳嗽 落差/丟三落四
B.瞭望/寂寥 胡謅/皺紋 寧靜/寧缺毋濫
C.麻痹/疲敝 肥膘/飛鏢 塞責/塞翁失馬
D.攻訐/劫難 瀆職/疑竇 供應(yīng)/呈堂口供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R> 誰見了這種場面也不會不動聲色,誰都不能不被這種生命不計成本的付出和投資所感動。在它辛勞的飄散中,仿佛聽到一種聲音在殷切呼喚,那是它在呼喚每一粒種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綻出一枚嫩綠的新芽,在春天里瘋長,散發(fā)著牛命的芬芳。這是它的心愿。但是這些成千上萬飄飛著的楊絮,也許只有一顆種子能夠遇到一片沃上,助它生根,發(fā)芽,長成一株濃陰蔽日的參天大樹。
A.不動聲色 B.不計成本 C.殷切 D.成千上萬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鐵路總公司在政企分開、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這不僅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也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
B、湖南衛(wèi)視明星親子互動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自開播以來,眾多粉絲除了關(guān)注五對父子的一舉一 動,也為節(jié)目組設(shè)置任務(wù)出謀劃策。
C.老人跌倒該不該扶?當這個簡單的問題都要作為一個話題來討論的時候,表明了我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D.《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這部風靡海內(nèi)外的紀錄片,用鏡頭展示烹飪技術(shù),用美昧包裹鄉(xiāng)愁,給觀眾帶來了心靈的震撼。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BR> ①因為它的內(nèi)容不是別的,即是我們自己熟知的思維,和思維的規(guī)定。
②因為它所處理的題材是抽象的感覺表象,是純粹抽緣的東西。
③但這種熟知反而加重了邏輯研究的困難。
④因為,我們總以為不值得費力氣去研究這樣熟悉的東西。
⑤但在另一種意義下,也可以把邏輯學看作最易的科學。
⑥在某種意義下,邏輯學可以說是最難的科學。
A.⑥⑤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⑤④⑥ 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⑤①③④⑥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口”是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5一9小題。
①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身長七尺,口聲如鐘。少有異才,文章冠世,服膺儒術(shù),非禮不動。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祖父世為將相,有大勛于江表。
②至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 “伐吳之役,利獲二俊?!睆埲A薦之諸公。機累遷太子洗馬、著作郎。范陽盧志于眾中問機曰:“陸遜、陸抗于君近遠?”機曰:“如君于盧毓、盧廷①?!敝灸?。
③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成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時成都王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之必能康隆晉室隧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④太安初,穎與河間王顒起兵討長沙王義,假機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余萬人。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遂行。穎謂機曰: “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臺司,將軍勉之矣!”機曰: “昔齊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口失垂成之業(yè),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狈f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于穎曰: “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狈f默然。
⑤初,宦人孟玖弟超并為穎所嬖寵。超領(lǐng)萬人為小都督,未戰(zhàn),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余人,直入機麾下奪之。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用。超宣言于眾曰:“陸機將反?!奔皯?zhàn),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口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遂遇害于軍中,時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⑥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 “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彼恼路踩儆嗥?,并行于世。 (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二十四》,有刪改)
【注】①盧毓、盧廷:這兩人分別是盧志的祖父、父親。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固辭都督 固:堅決
B.機錄其主者 錄:記錄
C.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 害:嫉妒
D、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用 用:采用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①機身長七尺,口聲如鐘。
②燕惠疑樂毅口失垂成之業(yè)
③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口沒
A.①而 ②為 ③其 B.①其 ②以 ③所
C.①而②其 ③以 D.①其 ②以 ③而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B.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C.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胃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D.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陸機少有異才,傾心儒學,恪守禮法,勤奮好學,他的祖輩和父輩在江表有大的功勛業(yè)績。
B.吳亡后,陸機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陽,受到張華的賞識,張華說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好處是得到了這兩位青年才俊。
C.成都王賞識陸機的文才,主動把他招到自己身邊,并讓他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之職,陸機起先堅決推辭,后來還是接受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戰(zhàn)前放任士兵搶掠,驕縱不法,戰(zhàn)時不聽陸機指揮調(diào)度,輕兵獨進,導致覆沒。孟玖銜恨誣陷陸機,陸機含冤被殺。
9、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3分)
②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臺司,將軍勉之矣! (4分)
(2)根據(jù)④⑤段內(nèi)容,分析陸機的死因。(3分)(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春日
【南宋]吳錫疇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畝園私涑水翁③。
無賦招魂④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吳錫疇:南宋末年詩人,死后第三年南宋滅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寫《招魂》,表達對死于異國的楚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
(1)頸聯(lián)中“逆”“私”二字極為精妙,請任選一個字,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
(2)“幽情”在詩中包含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料峭春風吹酒醒, , 。 (蘇軾《定風波》)
(2)守著窗兒, 。 ,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3) ,竹西佳處, 。(姜夔《揚州慢》)
(4) , ,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
宗白華
①人類社會的法律、習慣、禮教,使人們在和平秩序的保障之下,過著一種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記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跡,心靈內(nèi)部的詭幻與矛盾。
②近代的自然科學更是幫助近代人走向這條平淡幻滅的路。科學欲將這矛盾創(chuàng)新的宇宙也化作有秩序、有法律、有禮教的大結(jié)構(gòu),像我們理想的人類社會一樣,然后我們更覺安然。
③然而人類向來就有一些不安分的詩人、藝術(shù)家、先知、哲學家等,偏要化腐朽為神奇,在平凡中驚異,在人生的喜劇里發(fā)現(xiàn)悲劇,在和諧的秩序里指出矛盾,或者以超脫的態(tài)度守著一種“幽默”。
④生活嚴肅的人,懷抱著理想,不愿自欺欺人,在人生里面體驗到不可解救的矛盾,理想與事實的永久沖突。然而愈矛盾則體驗愈深,生命的境界愈豐滿濃郁,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人生與世界的“深度”。
⑤所以悲劇式的人生與人類的悲劇文學使我們從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認識觀察到生活內(nèi)部的深沉沖突,人生的真實內(nèi)容是永遠奮斗,是為了超越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毀滅了生命以殉這種超生命的價值,覺得是痛快,覺得是超脫解放。
⑥大悲劇家作家席勒說:“生命不是人生的價值?!边@是“悲劇”給我們最深的啟示。悲劇中的主角是寧愿毀滅生命以求“真”,求“美”,求“權(quán)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類的上升,求的善。在悲劇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超越生命的價值的真實性,因為人類曾愿犧牲生命、血肉、幸福,以證明它們的真實存在。果然,在這種犧牲中人類自己的價值升高了,在這種悲劇的毀滅中,人生顯露出“意義”了。
⑦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戰(zhàn)勝矛盾,在虛空毀滅中尋求生命的意義,獲得生命的價值,這是悲劇的人生態(tài)度!
⑧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則是以廣博的智慧照耀宇宙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在偉大處發(fā)現(xiàn)它的狹小,在渺小里卻也看到它的深厚;在圓滿里發(fā)現(xiàn)它的缺憾,在缺憾里也找出它的意義。于是以一種拈花微笑的態(tài)度同情一切;以一種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淚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越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層柔和的金光。覺得人生可愛??蓯厶幘驮谒拿煨√?,矛盾處,就同我們欣賞小孩們的天真爛漫的自私,使人心花開放,不以為忤。
⑨這是一種所謂幽默的態(tài)度。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發(fā)掘價值。以高的角度測量那“煊赫偉大”的,則認識它不過如此;以深的角度窺探“平凡渺小”的,則發(fā)現(xiàn)它里面未嘗沒有寶藏。一種愉悅,滿意,含笑,超脫,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⑩“幽默”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幽默是冷雋,然而在冷雋背后與里面有“熱”。
⑪悲劇和幽默都是“重新估定人生價值”的,一個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價值,一個是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層的價值,兩者都是給人生以“深度”的。
⑫莎士比亞以最客觀的慧眼籠罩人類,同情一切,他是最偉大的悲劇家,他的作品里充滿著何等豐富深沉的“黃金幽默”。
⑬以悲劇情緒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緒超脫人生,是兩種意義的人生態(tài)度。
(原載南京《中國文學》創(chuàng)刊號,1934年1月)
12一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作答。
12、根據(jù)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s分)
A、和平秩序的保障,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們忘記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跡,心靈內(nèi)部的詭幻與矛盾。
B.矛盾體驗愈深,生命的境界就愈豐滿濃郁,人生與世界的“深度”就愈能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來。
C.悲劇式的人生是為了超越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毀滅了生命以殉這種超生命的價值,覺得超脫解放。
D.生命的價值就是求“真”,求“美”,求“權(quán)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類的上升,求的善。
E.悲劇和幽默兩者都是給人以“深度”的,悲劇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價值,而幽默是平凡人生里 肯定深一層的價值。
13、根據(jù)文意,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莎士比亞具有悲劇的態(tài)度也具有幽默的態(tài)度。
B.錢鐘書的人生態(tài)度里透著冷雋的幽默,在冷雋背后與里面都有“熱”。
C.悲劇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是劇作家發(fā)現(xiàn)了超越生命的價值的真實性。
D.我們以深摯的同情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矛盾沖突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態(tài)度。
14、請根據(jù)原文,解釋文中畫橫線句子中“透入”“超脫”的意思。(4分)
15、史鐵生生前曾于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那年他才2l歲。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需靠透析維持生命,健康狀態(tài)日益惡化。他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感動了無數(shù)的讀者。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請結(jié)合文中觀點,闡述史鐵生“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雨夜的紅燈籠
林決定下來了,要走。
林望了望那兩間又低又矮的教室,心中便一片愴然。夕陽斜下,屋子中磚頭支著木板的桌子,以及那塊發(fā)白的黑板,在余輝中發(fā)散著金燦的昏光。
村支書老黑叔更是愴然。“林老師,你真的要走?”“走!”林咬咬牙,重重地從喉腔吐出,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量。五天前,林接到了師大同學的來信。同學在廣州是一家IT公司的老總,準備在北京設(shè)立分公司,力邀林出山。
山風悄悄地吹了起來,涼涼地直往領(lǐng)子里撲。天上的云彩也不知什么時候聚起了厚厚的一層,黑壓壓的把夕陽西下僅有的一點余輝,遮了個精光。黑暗中,老黑叔靜靜的蹲在地上,只有那長長的煙槍在一明一暗中才能映出他那張沉默的臉。
“要走,你就走吧!”老黑叔使勁吐了口煙,屋內(nèi)的煙霧更濃了。“林老師,難為你待了這么長的時間。幾年來,苦了你呀!鄉(xiāng)親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誰讓咱窮哇!”老黑叔一跺腳,臉別在了一邊?!傲掷蠋煟阆胱呔妥甙?,不能在咱這山旮旯里耽誤了你的前程。這些娃娃識上幾個字,將來到了城里,莫走錯廁所也就夠了?!?BR> 林靜靜地站在低矮的講臺上,競不知該如何勸慰這位忠厚的莊稼人了。唉,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一會兒,同學的轎車就要來了,也就要告別這個小山村,告別這個昔日的三尺講臺了。
一道閃電劃過,窗外瀝瀝地下起了細雨,一滴一滴地下著,似乎也下在了林的心上,使他的心一痛一痛的?!班粥?嘀嘀”同學的轎車駛進了村邊這個只有兩間房舍的小學,向林發(fā)出了到來的信息。
林終于坐在了轎車上,對雨中的老黑叔揮揮手說:“黑叔,您回吧!下著雨,小心著涼了?!崩虾谑妩c點頭,指指村口的小路說:“林老師,你看鄉(xiāng)親們送你來了!”只見村口整個小路上布滿了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手中都提著一盞盞紅紅的燈籠,默默地站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一股濕熱的液體在林的臉龐悄然滑落,使他分不清究竟哪是雨水哪是淚水了。
林突然有了種悲壯的感覺,猶如一名即將奔赴沙場,身有使命的將士!不成功便成仁!終有一天我還會回來的。林咬咬牙暗暗對自己說。
終于,三年后的山村小學聳立起了三幢嶄新的教學大樓,這在山村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林坐著轎車帶來了十幾個和他當年一樣援教的年輕老師。孩子們終于又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村口又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開學典禮上,老黑叔拉住小學名譽校長林說:“這回你還走嗎?林老師?!”
林點點頭又搖搖頭嚅嚅著:“別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孩子沒上學啊!如果,當初我沒走的話……”望著遠方巍峨而又貧瘠的大山,他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出那兩間破舊的教室,又浮現(xiàn)出那雨夜中鮮紅動人的紅燈籠。
16、你怎樣理解文章最后“林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句話?(4分)
17、文中的“林”主要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18、本文是寫山區(qū)教育的,但不以“山區(qū)教育”為標題,而以“雨夜的紅燈籠”為標題,為什么?請說明理由。(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建筑”現(xiàn)象令人不安
完工沒幾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現(xiàn)在被網(wǎng)民稱為“*建筑”。近年來,因舊城改造加快,各地頻現(xiàn)“*建筑”。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題客調(diào)查網(wǎng)和民意中國網(wǎng),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11824人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3.3%的人確認身邊存在“*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認為“*建筑”頻現(xiàn)會讓公眾沒有生活安全感和歸屬感。
(一)70.6%的人表示身邊“最*建筑”歷時不過10年
調(diào)查顯示,當被問到“你身邊最*的建筑是建成幾年后被拆除的”時,70.6%的人選擇“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選擇“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劉曉蕾的感觸是北京永遠在建設(shè)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項目的工 地,拆遷新聞也不絕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個縣級市,這兩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讓她驚訝不已,同時也讓她充滿疑惑,“網(wǎng)上有人調(diào)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們造不出高質(zhì)量的建筑,還是因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筑”出現(xiàn)不是因為缺乏施工技術(shù)或質(zhì)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觀念出現(xiàn)了問題。“由于地方很多領(lǐng)導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遷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績’?!?BR> 喬新生指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為了擴大財政收入,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選擇把房地產(chǎn)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建房子收效雖快,建成后就沒利潤了,所以只有縮短其壽命進行重建,才能不斷獲利。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管理系教師張磊認為,導致“*建筑”大量出現(xiàn)的深層原因,是我國城市規(guī)劃的價值觀問題。“現(xiàn)在GDP儼然成為衡量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標準。在此情況下,城市規(guī)劃也就按照短期經(jīng)濟利益頻繁變動?!?BR> (二)“建筑頻繁拆除會讓我們的文化處于斷裂狀態(tài)”
開出租車的王師傅是個老北京人,他感嘆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無幾,到處是新建起來的高樓大廈。“以后的年輕人會不會以為北京城原本就是這樣啊?政府可以拆遷,但也得有保護和繼承,你看現(xiàn)在新蓋的房子有幾個帶著咱們中國自己的建筑特色?”
張磊認為,頻繁拆遷可能會破壞城市固有的鄰里關(guān)系和社會網(wǎng)絡(luò),給民眾生活和心理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而對于一些外來居民,由于建筑頻繁更新,會導致他們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單元數(shù)量減少,被迫遷移住址或重新尋找就業(yè)機會,從而增大了他們進入城市的成本。
“頻繁拆遷會讓一些人處于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焦慮狀態(tài),無法實現(xiàn)安居樂業(yè),這還可能會激化社會矛盾?!眴绦律赋觯ㄖl繁拆除會讓我們的文化處于斷裂狀態(tài),“香港人還可以去陸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許只能去星巴克了,傳統(tǒng)的東西難以為繼?!?BR> 喬新生認為,頻繁拆建還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喬新生曾前往全國各地調(diào)研,他發(fā)現(xiàn)一些城市近郊的農(nóng)民,也會難掩喜色地告訴他,自己花了幾千元錢又蓋了一間房,就等著拆遷拿補償款了。
頻繁拆遷會造成什么影響?調(diào)查中,66.5%的人首選“浪費社會財富”,其次是“城市規(guī)劃近乎兒戲”(59.6%),另有55.5%的人認為,頻繁拆遷會讓公眾失去生活安全感和歸屬感。僅8.0%的人認為“常變常新,有利于城市發(fā)展”。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眾對城市形象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有時地方政府拆遷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投資,改善居民環(huán)境和營造城市新形象。”張磊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眾對城市形象的認識存在誤區(qū)。事實上,舊建筑通過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體現(xiàn)融合多元丈化的優(yōu)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遷重建。 “在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將廢棄的面粉車間改建成博物館,把舊廠房改造為創(chuàng)意工作間等。”
張磊認為,建筑除了有投資和增值作用外,還應(yīng)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務(wù)。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眾決策機制,減少個人決策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選自中國青年報2010-11一09內(nèi)容有刪改)
19、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建筑”頻頻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本文第(二)部分運用的引用和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5分)
21、你認為應(yīng)該如何解決城市拆建中存在的問題,請結(jié)合文章做簡要陳述。 (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把下面長句變成三個短句,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能改變句子原意。(6分)
為期三天的從議題設(shè)置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xiàn)“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現(xiàn)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與各國分享發(fā)展機遇、促進亞洲共同發(fā)展、求解世界發(fā)展難題等方面的擔當?shù)牟梺喼拚搲?013年年會4月6日拉開帷幕。
23、某校高三(12)班要召開“我的夢•中國夢”主題班會,請你以班會主持人的身份,寫一段開場白。要求:①主題鮮明,將“我的夢”和“中國夢”有機結(jié)合起來;②符合班會主持人的身份;③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④不少于100個字。(6分)
六、本大題l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014年11月26日上午,一段“瓜子哥牢騷不斷被狂揍”的視頻在網(wǎng)間熱傳。原來,11月24日,蘇州一男子在公交車上大聲嗑瓜子,并將瓜子殼直接吐在車廂內(nèi)。一名身著西裝的男子提醒他,讓他注意場合?!肮献痈纭狈堑宦?,還糾纏“西裝男”,不斷說“我和你什么仇什么冤”達數(shù)十遍,并扯壞“西裝男”衣服,“西裝男”終于忍無可忍,怒揍其十幾拳。視頻中未見有其他乘客勸阻“瓜子哥”嗑瓜子,也沒看到有乘客拉開揍人的“西裝男”。事件發(fā)生后,經(jīng)警方調(diào)解,當事雙方簽訂調(diào)解協(xié)議,“西裝男”賠償“瓜子哥”1OO元,“瓜子哥”答應(yīng)不再糾纏。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B【B、liào/liáo zhōu/ zhòu níng/nìng A、qián kǎ/ké luò /là C.bì biāo sè/sài D.jié dú/dòu gōng/gòng】
2.A 【A項“不動聲色”:指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tài)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zhèn)靜。句中用來指“種子的傳播與生長”,使用對象不當,語義也不符合。應(yīng)改為“無動于衷”。無動于衷:指心里一點兒不受感動;一點兒也不動心,不動搖。B項“不計成本”是不考慮成本的意思, 非不計算成本之意。C項“殷切”指深厚而迫切。D項“成千上萬”形容數(shù)量很多,數(shù)不勝數(shù)?!?文本節(jié)選自李丹《感謝生命》)
3.D【A.語序不當?!斑@不僅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也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改為“這不僅是為自身發(fā)展尋求新的機遇,也是為大型國企改革創(chuàng)造經(jīng)驗”。B.中途易轍,改變了主語。第一個分句只有主語和狀語,主語是“湖南衛(wèi)視明星親子互動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個分句改變了主語,主語是“眾多粉絲”。C.成分殘缺。后一個分句濫用介詞“當”導致主語殘缺,刪去“當------的時候”;另,“文明”與“提高”也不搭配。】
4.C【比較⑥和⑤,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詞“但”可以推斷⑥在⑤前;而②是對⑥的詮釋,①是對⑤的詮釋;③是對①的進一步闡釋,且兩者之間有一個一致的提示詞“熟知”;④是對③的解釋?!?BR> 5.B(錄:逮捕。)
6.D
7.D
8.C(主動把他招到身邊,與原文不符,賞識文才也不符。)
9.(10分)
(1)(7分)
①陸機仗著他的才氣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難,所以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負”、“匡”、句意各1分)
②如果大功告成大事辦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臺司的職位(或:把臺司的職位授予你),將軍好好努力吧!(“爵”、“位”、“勉”各1分,句意1分)
(2)(3分)
①陸機才能出眾,引起他人怨恨(原文:“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②盧志、孟玖等人進讒誣陷(原文:“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于穎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③王潁寵幸宦官,誤信讒言,沒有做到用人不疑(原文:“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
(答對1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引用原文作答只要與所給要點符合,照樣給分。)
【參考譯文】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陸機的祖父陸遜,是吳國的丞相。父親陸抗,是吳國的大司馬。陸機身高七尺,聲如洪鐘。年輕就有奇才,文章當代無雙,信奉儒家學說,舉動都合乎禮儀。陸機二十歲時吳國滅亡,陸機退居故里,閉門勤學,這樣共過了十多年。陸機的祖父父親都是吳國將相,在江表有大的功勛業(yè)績。
到太康末年,陸機和弟弟陸云都到了洛陽,拜訪太常張華。張華向來看重他們,像老朋友一樣對待他們,還說:“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好處是得到了這兩位青年才俊?!睆埲A把他們推薦給各位公卿。陸機多次升遷到了太子洗馬、著作郎等職位。范陽盧志當眾問陸機:“陸遜、陸抗與你關(guān)系是近是遠呀?(陸遜、陸抗是你什么人啊?)”陸機答道:“就像你跟盧毓、盧廷一樣?!北R志啞口無言。
當時中原多災(zāi)多難,顧榮、戴若思等都勸陸機回吳地去,陸機仗著他的才氣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難,所以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當時成都王穎不居功,能夠慰勞和謙恭地對待士人。陸機看到朝廷屢次發(fā)生變亂,認為王穎必能興盛晉朝統(tǒng)治,于是投身于王穎。王穎讓陸機參與大將軍軍事,上表奏請讓陸機擔任平原內(nèi)史。
太安初年,王穎與河間王颙起兵討伐長沙王乂,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之職,督管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各路人馬共二十余萬人。陸機因為三代為將,這是道家所忌,而且客居他鄉(xiāng)做官,一下子就處在眾人之上,而王粹、牽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堅持要辭去都督之職。王穎不答應(yīng)。陸機于是領(lǐng)命而行。王穎對陸機說:“如果大功告成大事辦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臺司的職位,將軍好好努力吧!”陸機說:“往昔齊桓公因為統(tǒng)一天下的功勞封任管仲,燕惠王因懷疑樂毅因而功敗垂成,今天的事,主要在您而不在我呀?!蓖醴f的左長史盧志嫉妒陸機的才能,對王穎說:“陸機自比管仲、樂毅,卻把您比成昏君燕惠王使您無光,自古以來任命將軍派遣軍隊,沒有臣子凌駕于他的君主而可以幫助辦成事情的。”王穎沒有說話。
當初,宦官孟玖和弟弟孟超都被王穎寵愛。孟超擔任小都督率領(lǐng)著上萬人,還沒開戰(zhàn),就縱容士兵搶掠。陸機逮捕了他們的主使者。孟超帶領(lǐng)一百余強悍的騎兵,直接到陸機的軍中搶人。陸機的司馬孫拯勸陸機殺了孟超,陸機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孟超在眾人面前揚言說:“陸機要造反?!钡鹊介_戰(zhàn),孟超不接受陸機的指揮調(diào)度,輕兵貿(mào)然獨進,因而全軍覆沒。孟玖懷疑是陸機殺了孟超,就在王穎面前說陸機的壞話,說他有造反的心。王穎大怒,派牽秀秘密逮捕陸機。于是,陸機在軍中被害,當時四十三歲。士卒都為他痛心,沒有不落淚的。這天昏黃的霧氣布滿天空,白天像晚上一樣,大風吹斷樹木,平地下了一尺深的雪,議論的人認為這表明陸機冤枉。
陸機才華出眾,文采俊逸,張華曾經(jīng)對他說:“別人寫文章,經(jīng)常遺憾才華少,可是你卻擔心才華太多。”陸機所著文章一共三百多篇,都在世上流行。
10.(7分)
(1)“逆”是迎接的意思,“一窗草逆濂溪老”寫一窗綠草歡迎詩人歸來?!澳妗边\用擬人手法,賦予綠草以人情,寫出它們對主人的親昵之狀,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回歸田園的隱逸之情。
“私”是偏愛的意思?!拔瀹€園私涑水翁”意思是五畝田園偏愛詩人,詩人也樂于安居此處。“私”運用擬人手法,賦予田園以人情,寫出它們帶給主人的親切之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3分。字義1分,手法1分,描寫效果(親昵之狀、親切之感)或者抒情效果(回歸田園的隱逸之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1分。】
(2)“幽情”在詩中包含多重情感:一是傷春之情,一是憂國之情,一是逃避現(xiàn)實的無奈之情。面對“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滿地堆積,一種“春去也”的傷感油然而生。由“無賦招魂”可見作者關(guān)心國家命運,面對南宋國運衰微、勝景難再表現(xiàn)出一種憂國傷時的痛苦之情。末句說“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可見作者內(nèi)心深處無法忘懷現(xiàn)實的矛盾,只能作詩逃避現(xiàn)實以求解脫,表現(xiàn)出無奈之情。
【4分。寫出其中兩種感情,給2分,相應(yīng)分析合理,給2分?!?BR>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感春傷時的詩歌,它隱曲地透露了哀國的憂思。
這首詩的開頭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彼袊@韶光過得太快,內(nèi)心有一種郁結(jié)隱密之情難以傾訴。這“幽情”究竟是什么?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盛春已經(jīng)過去了,這大宋朝的國運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樣一去不復(fù)返了么!故這“幽情”既是傷春,亦是憂國,渾然一體,隱約朦朧。
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之意,寫詩人在春景中所見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鄙暇鋵懷矍熬埃戮涫阈刂星?。燕子在寒食節(jié)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引起詩人無限感慨:燕現(xiàn)時雖未成家,但終有成窩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人在落花時節(jié)如“中酒”一樣昏昏沉沉,黯然傷情。這既寫出了梅雨季節(jié)身體不適的感受,又寫出了傷時的精神狀態(tài),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頓,哀怨憂愁表現(xiàn)得神形兼似。
頸聯(lián),是上二聯(lián)思想情緒的轉(zhuǎn)折和過渡,作者輕輕蕩開其幽情,以草木娛已。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園隱逸生活遣懷。聯(lián)中“逆”“私”二字用得極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當“偏愛”解釋。這兩句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公的親昵之狀,曲折而深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這兩字寫活了田園,深化了人物性格。
尾聯(lián)進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脫現(xiàn)實的閑適態(tài)度來排解幽情?!盁o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離騷》典。秦昭王騙楚懷王至秦國,威脅他割地,懷王不從,昭王將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寫了《招魂》,表示了對死于異國的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難,徽宗、欽宗被金人擄至北方,終死于五國城,其遭際頗似楚懷王。北宋滅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靜,但說“無賦”,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脫。因為“招魂”不但無濟于事,反添憂傷,倒不如置之度外為好,更何況自己難得有這種清歡的時候,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無賦”,用得果斷!下句“且排”,實屬無可奈何,其“幽情”雖得以暫時排解,但又怎能從心中消除呢!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無法忘懷現(xiàn)實的矛盾痛苦,但他又畢竟是位隱逸詩人,故終以逃避現(xiàn)實以求解脫。
“幽情”是全詩的主題,起承轉(zhuǎn)合、凝聚開化,均以此為中心,詩情畫意、主體客體融而為一,造語新穎,在藝術(shù)上頗具特色。
11.(6分)
(1)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2)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3)淮左名都 解鞍少駐初程
(4)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12(5分)AE (解析:A對應(yīng)區(qū)間在原文第一段,E對應(yīng)原文倒數(shù)第三段; B答題區(qū)間在第四段,原文是“愈矛盾則體驗愈深”, 是矛盾與體驗的因果關(guān)系,而選項中卻變成了“矛盾體驗”與“生命境界”了,是言此與言彼的錯誤;C答題區(qū)間第五段,原文是“人生的真實內(nèi)容是永遠奮斗,是為了超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而選項變成了“悲劇式的人生是為了超個人生命的價值而掙扎”縮小了概念;D項答題區(qū)間在第六段,闡述的是“悲劇的主角”,偷換概念。)(答對1點得2分,答對2點得5分)
13.(3分)D (從原文“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則是以廣博的智慧照囑宇宙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可知“以深摯的同情了解人生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只是具有幽默態(tài)度的一個條件,不能因此判斷具備此一條件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態(tài)度。)
14.(4分)
透入:觀察、認識、體驗人生中的永久的矛盾。(2分,“觀察、認識、體驗”1分,“永久的矛盾”1分。如答出“發(fā)現(xiàn)”“覺察”等詞也可。)
超脫:以廣博的智慧、同情的態(tài)度包容和超越人生中的矛盾。(2分,“包容、超越”1分,其他1分。)
15.(4分)
(1)悲劇的人生態(tài)度是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戰(zhàn)勝矛盾,在虛空毀滅中尋求生命的意義,獲得生命的價值。(觀點1分)史鐵生寫出了那么多令人感動的作品,可見其在人生里面體驗到不可解救的矛盾時,仍懷抱理想,不自欺欺人,在生活悲壯的沖突里顯露出人生與世界的“深度”。(分析1分)
(2)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發(fā)掘價值。它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幽默是冷雋,然而在冷雋背后與里面有“熱”。(觀點1分)史鐵生自稱是“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這種幽默的態(tài)度,不是謾罵,也不是諷刺;這種幽默是冷雋背后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分析1分)
16.(4分)他點點頭,表明他還要離開這里,(1分)去找更多的資金及更多的老師來促進山村教育。(1分)他搖搖頭,表明他人雖然離開了這里,(1分)但是他的心會一直留在這里。(1分)
17.(5分)林是一位援教老師,他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教書已經(jīng)好幾年了。(1分)他給這所山村小學捐建了三幢教學樓,并帶來了十幾位老師。(1分)他還把眼光投向“別的地方”,要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1分)說明他的心一直撲在山村教育事業(yè)上,具有無私奉獻精神。(2分)
18.(6分)“雨夜的紅燈籠”有引人前行、照明道路的作用,(1分)還象征了鄉(xiāng)親們的熱情和希望,意蘊豐富。(2分)正是鄉(xiāng)親們在雨夜打著紅燈籠來送他,使他受到感動,終于在三年后回來了。(1分)如果以“山區(qū)教育”為標題,則缺少文學色彩,太直太露。(2分)
19.(4分)
①一些地方領(lǐng)導的“政績”觀念作怪
②一些地方政府為擴大財政收入
③城市規(guī)劃中的短視價值觀(或想獲得短期經(jīng)濟效益)
④很多地方政府在營造城市形象的認識上存在誤區(qū)
〔每點1分〕
20.(5分)
(1)引用不同人(包括專家)的說法,能全面真實地(1分)反映建筑頻繁拆遷造成的危害(1分),具有說服力,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1分);
(2)采用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方法,能科學準確地(1分)反映頻繁拆遷造成的影響的總體情況(1分),更具有說服力。
21.(6分)
(1)保留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建筑;
(2)改造舊建筑,使其體現(xiàn)融合多元文化的優(yōu)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遷重建。
(3)新建筑應(yīng)考慮投資和增值作用,還應(yīng)考慮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4)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的拆建應(yīng)該引入公眾決策機制,減少個人決策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答出1點得1分,2點得2分, 3點得4分, 4點得6分。)
22.(6分)【答案示例】
(1)為期三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4月6日拉開帷幕。
(2)本屆年會從議題設(shè)置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xiàn)了“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的特色。
(3)它充分展現(xiàn)出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與各國分享發(fā)展機遇、促進亞洲共同發(fā)展、求解世界發(fā)展難題等方面的擔當。
(每句2分,改變原意、句子間連貫不暢,均酌情扣分)
23(6分)【答案示例】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已給出)千千萬萬個“我的夢”匯聚成一個“中國夢”,“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付出?!靶坳P(guān)漫道真如鐵”,是對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對夢想的執(zhí)著。同學們,如何通過實現(xiàn)你的夢來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助力?請大家暢所欲言!
(得分點:將“我的夢”和“中國夢”有機結(jié)合起來2分;符合主持人身份,說話得體1分;使用兩種修辭2分;語義通順,鮮明生動1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寫作提示】
“瓜子哥”角度:在公眾場合要講文明、守秩序。
不少乘客會在公交車上吃東西,尤其是早上和傍晚。早上,很多上班族因為來不及吃早飯,就邊坐車邊吃;傍晚,一些放學的學生由于肚子餓了,也會在公交車上吃東西。為了滿足一己之需而影響他人是不文明的行為。
“西裝男”角度:勸阻人的錯誤行為要注意方法。
“西裝男”出于公德心,勸阻“瓜子哥”吃瓜子的不文明行為,不但遭到了拒絕,反而被糾纏不休,最終采取暴揍手段,制止“瓜子哥”的糾纏不休?!拔餮b男”本來是要維護公眾利益,但因采取了錯誤方法,結(jié)果自己侵犯了對方合法權(quán)益。
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法律不許可的,即使出于公眾利益目的,我們也不能做。“西裝男”暴揍“瓜子哥”,教訓沒有公德心的“瓜子哥”,縱然這種舉動很解恨,符合多數(shù)乘客的利益,但從法律角度說,“西裝男”的揍人行為顯然不對,傷害了“瓜子哥”的身體健康,侵犯了“瓜子哥”的合法權(quán)益。
“其他乘客”角度:維護社會文明公德,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不文明行為絕跡于廣大民眾的共同譴責和制止之中。
綜合角度:要減少社會上的不文明行為,既要加強教育,也要加大懲戒力度。
“西裝男”暴揍“瓜子哥”,未必全因一時沖動,更多的可能是源于對不文明行為缺乏強有力的懲戒,被迫采取不當方式維權(quán)?!肮献痈纭痹诠卉嚿喜煌5某怨献樱⒉凰闱謾?quán)行為,最多只能算是市民低素質(zhì)的不文明行為,公眾只能予以道德譴責,并無其他辦法。當公眾的道德譴責和文明勸說沒有效果時,只能任由“瓜子哥”耍無賴,繼續(xù)我行我素。正是對“瓜子哥”的不文明行為缺乏強有力的制止措施,才逼得“西裝男”奮起暴揍“瓜子哥”。要避免“西裝男”暴揍“瓜子哥”事件再次發(fā)生,除了勸導“西裝男”不要沖動,要依法維權(quán)之外,更重要的是完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市民的行為,對于“瓜子哥”的不文明行為提供更多有效的制止渠道,比如允許公交車駕駛員要求不文明乘客下車,乃至把不文明行為認定為侵犯他人民事權(quán)益的行為,允許乘客依法維權(quán),要求“瓜子哥”賠償損失,而不是止于道德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