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專升本考試大綱:經濟類專業(yè)基礎課

字號:

2015年福建省專升本考試經濟類專業(yè)基礎課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政治經濟學》( 150 分)
    (一)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1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 1 )物質資料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 2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 3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生產關系
    2 .經濟規(guī)律
    ( 1 )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特點和類型
    ( 2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
    (二)商品和貨幣
    1 .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
    ( 1 )商品的二因素
    ( 2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 3 )商品生產的基本矛盾
    2 .商品的價值量
    ( 1 )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 2 )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
    ( 3 )商品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
    3 .價值形式的發(fā)展和貨幣的本質
    ( 1 )價值形式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 2 )貨幣的本質
    4 .貨幣的職能和貨幣流通規(guī)律
    ( 1 )貨幣的職能
    ( 2 )貨幣流通規(guī)律
    5 .價值規(guī)律
    ( 1 )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和實現(xiàn)形式
    ( 2 )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
    (三)資本與剩余價值
    1 .貨幣轉化為資本
    ( 1 )商品流通和資本流通
    ( 2 )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
    ( 3 )勞動力的買和賣
    2 .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 1 )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 2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率
    ( 3 )資本的本質和剩余價值規(guī)律
    3 .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
    ( 1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 2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 3 )相對剩余價值和絕對剩余價值的關系
    4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資
    ( 1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 2 )工資的形式
    (四)資本積累
    1 .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 1 )生產和再生產
    ( 2 )資本主義的簡單再生產
    ( 3 )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
    ( 4 )影響資本積累量的幾個因素
    2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和相對人口過剩
    ( 1 )資本有機構成及其提高
    ( 2 )資本的積聚和集中
    ( 3 )相對人口過剩
    (五)資本的循環(huán)與周轉
    1 .資本循環(huán)
    ( 1 )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三個階段和三種形式
    ( 2 )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是三種循環(huán)的統(tǒng)一
    2 .資本周轉
    ( 1 )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速度
    ( 2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 3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
    ( 4 )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六)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經濟危機
    1 .社會總資本和社會總產品
    ( 1 )個別資本的再生產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
    ( 2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
    2 .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
    ( 1 )社會總產品實現(xiàn)過程的三大交換
    ( 2 )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
    3 .社會總資本的擴大再生產
    ( 1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 2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過程
    ( 3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
    ( 4 )生產資料生產的優(yōu)先增長
    4 .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 1 )經濟危機的現(xiàn)象和實質
    ( 2 )經濟危機的根源和直接原因
    ( 3 )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及其物質基礎
    ( 4 )戰(zhàn)后經濟危機的特點
    (七)剩余價值的分配
    •  利潤和平均利潤
    ( 1 )利潤與利潤率
    ( 2 )利潤平均化與生產價格
    2 .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
    ( 1 )商業(yè)資本的形成
    ( 2 )商業(yè)資本的職能作用
    ( 3 )商業(yè)利潤
    3 .借貸資本和銀行利潤
    ( 1 )借貸資本的形成、本質和特點
    ( 2 )借貸利息和企業(yè)利潤
    ( 3 )利息率
    ( 4 )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
    4 .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1 )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2 )級差地租
    ( 3 )絕對地租
    ( 4 )地租、地價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八)私人壟斷資本主義
    1 .壟斷的形成
    ( 1 )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轉變
    ( 2 )壟斷組織的形式和實質
    ( 3 )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 4 )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2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
    ( 1 )銀行業(yè)的壟斷和銀行的新作用
    ( 2 )金融資本的形成
    ( 3 )金融寡頭的統(tǒng)治
    3 .戰(zhàn)后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變化
    ( 1 )壟斷程度不斷提高
    ( 2 )壟斷組織經營方式日趨多樣化,“混合聯(lián)合公司”廣泛發(fā)展
    ( 3 )金融壟斷集團統(tǒng)治的新變化、新特點
    4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 1 )經濟危機的實質
    ( 2 )經濟危機的形成機制
    (九)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
    ( 2 )戰(zhàn)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持續(xù)迅速發(fā)展的原因
    •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
    ( 1 )國有壟斷資本
    ( 2 )國家和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
    ( 3 )國家和私人密切聯(lián)系的壟斷資本
    •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jié)
    (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和調節(jié)社會經濟生活的必要性
    (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和調節(jié)社會經濟生活的主要政策措施
    4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和作用
    (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兩重作用
    (十)國際壟斷和經濟全球化
    1 .國際壟斷組織
    ( 1 )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 2 )國際壟斷組織的本質
    2 .跨國公司
    ( 1 )跨國公司的形成和發(fā)展
    ( 2 )跨國公司的主要特征
    ( 3 )當代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新特點
    •  經濟全球化
    ( 1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fā)展
    ( 2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
    ( 3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
    考試題型 :
    •  單選 約30%
    •  判斷 約20%
    •  簡答 約27%
    •  計算 約13%
    •  論述 約10%
    主要參考教材 《政治經濟學》劉熙鈞主編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 3 版
     
    第二部分:《西方經濟學》( 150 分)
     
    (一)導言
    1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 1 )資源的稀缺性。
    ( 2 )選擇與資源配置。
    ( 3 )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性邊界。
    2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 1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
    ( 2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聯(lián)系。
    3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 1 )實證分析法。
    ( 2 )規(guī)范分析法。
    (二)需求、供給、價格
    1 、需求理論
    ( 1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線。
    ( 2 )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函數(shù)。
    ( 3 )需求定理。
    ( 4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2 、供給理論
    ( 1 )供給、供給表、供給曲線。
    ( 2 )影響供給的因素與供給函數(shù)。
    ( 3 )供給定理。
    ( 4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3 、價格理論
    ( 1 )均衡價格的形成。
    ( 2 )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 3 )價格機制如何調節(jié)經濟。
    ( 4 )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
    (三)彈性理論
    1 、需求價格彈性
    ( 1 )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及計算。
    ( 2 )需求彈性的分類。
    ( 3 )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2 、彈性理論的運用
    ( 1 )需求彈性與“谷賤傷農”現(xiàn)象。
    ( 2 ) 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
    (四)消費者行為理論
    1 、欲望與效用
    ( 1 )效用的含義。
    ( 2 )基數(shù)效用論與序數(shù)效用論的區(qū)別。
    2 、邊際效用分析
    ( 1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含義。
    ( 2 )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 3 )消費者均衡。
    ( 4 )邊際效用與需求定理。
    ( 5 )邊際效用與消費剩余。
    3 、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
    ( 1 )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
    ( 2 )消費者均衡。
    (五)生產理論
    1 、生產與生產要素
    ( 1 )生產與生產要素。
    ( 2 )生產函數(shù)。
    ( 3 )短期與長期。
    2 、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與一種生產要要素合理投入
    ( 1 )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
    ( 2 )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
    ( 3 )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規(guī)模經濟與兩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 1 )規(guī)模經濟。
    ( 2 )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
    ( 3 )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
    4 、生產要素的適組合
    ( 1 )生產要素適組合的邊際分析。
    ( 2 )等產量線的含義及其待征。
    ( 3 )等成本線。
    ( 4 )生產要素適組合。
    (六)成本與收益
    1 、短期成本分析
    ( 1 )短期七種成本。
    ( 2 )各種短期成本的變動規(guī)律及其關系。
    2 、長期成本分析
    ( 1 )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
    ( 2 )長期成本與短期成本的關系。
    3 、收益與利潤大化
    ( 1 )總收益、平均收益、邊際收益。
    ( 2 )利潤大化原則。
    (七)廠商均衡理論
    1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 1 )完全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 2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 3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 5 )對完全競爭市場的評論。
    2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 1 )完全壟斷的含義與條件。
    ( 2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 3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 5 )壟斷廠商的價格歧視。
    3 、壟斷均衡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 1 )壟斷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 2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 3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4 、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 1 )寡頭壟斷的含義與條件。
    ( 2 )寡頭壟斷市場的特征。
    5 、各種市場結構經濟效率的比較
    (八)分配理論
    1 、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
    ( 1 )生產要素需求的性質。
    ( 2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生產要素需求。
    ( 3 )生產要素的供給。
    2 、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
    ( 1 )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的決定。
    ( 2 )利率的決定。
    ( 3 )地租的性質和地租的決定。
    ( 4 )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
    ( 5 )洛倫斯曲線與基尼系數(shù)。
    (九)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
    1 、國民收入指標體系
    ( 1 )國民生產總值的含義。
    ( 2 )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qū)別。
    ( 3 )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含義及其關系。
    ( 4 )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
    ( 5 )國民收入核算指標的缺陷
    2 、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 1 )生產法。
    ( 2 )支出法。
    ( 3 )收入法。
    (十)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 1 )總需求的構成。
    ( 2 )總需求與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
    ( 3 )消費與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
    ( 4 )總需求與國民收入水平的變動
    ( 5 )乘數(shù)理論。
    2 、 IS — LM 模型
    ( 1 ) IS 曲線。
    ( 2 ) LM 曲線。
    ( 3 ) IS—LM 模型及其在宏觀經濟政策上的應用。
    3 、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
    ( 1 )總需求曲線。
    ( 2 )總供給曲線。
    ( 3 )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
    ( 4 )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的影響。
    ( 5 )短期總供給變動對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十一)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
    1 、失業(yè)理論
    ( 1 )失業(yè)與充分就業(yè)。
    ( 2 )失業(yè)的類型。
    ( 3 )失業(yè)的影響。
    2 、通貨膨脹理論
    ( 1 )通貨膨脹及其衡量。
    ( 2 )通貨膨脹的原因。
    ( 6 )通貨膨脹的影響。
    3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十二)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理論
    1 、經濟周期
    ( 1 )經濟周期的含義。
    ( 2 )經濟周期的四個階段。
    2 、經濟增長
    ( 1 )經濟增長的含義。
    ( 2 )經濟增長的源泉。
    (十三)宏觀經濟政策
    1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2 、財政政策的內容與運用。
    3 、貨幣政策的內容與運用。
    考試題型 :
    •  判斷題 約20%
    •  單選題 約40%
    •  計算題 約20%
    •  問答題 約20%
    主要參考教材 《西方經濟學導論》梁小民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