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寬容的議論文素材2015

字號:

高中作文頻道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寬容的議論文素材2015 ,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網(wǎng)頻道。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這樣一個寓言:兩人分乘國馬和駿馬并駕而行,駿馬咬破國馬長鬃之頸,使其流血不止,國馬卻仍驅(qū)行如故。駿馬回到家中卻渾身顫抖,草水不沾,待國馬一番安慰--用鼻子親近、同槽共食之后,駿馬才恢復(fù)如初。
    初看此文,很為駿馬的野蠻和霸道氣憤,更為國馬的無能與懦弱不平。但是看到駿馬的最后變化,又不禁為國馬暗暗喝彩,為國馬的寬容精神喝彩,為寬容所帶來的和諧和喝彩。
    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寬容最終將使傷害你的人情愿意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審判:駿馬正是被國馬寬容的心境所震動,而自責不已。這種無聲的教育終將讓良心未泯的傷害者受到正義的感召,走向正直的人生。"廉藺相交"的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深刻的。倘若藺相如也是個小肚雞腸之輩,與廉頗斤斤計校、毫厘必究,恐怕趙國早已被強秦所吞并了。正是由于藺相如的為國家不計個人利害的寬大胸懷,感召教育了廉頗,才使他負荊請罪。廉藺相交,使強秦雖擁重兵而不敢輕易舉兵伐趙。寬容竟產(chǎn)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寬容的結(jié)果是使一個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惟寬可以得人"實屬至理名言,反之則會步履艱難,甚至逐步走向滅亡。國馬寬容了駿馬,二馬從此后并駕齊驅(qū),共同走向輝煌。"力拔山兮"的項羽,缺乏寬容,先是屢出奇計的陳平和善于用兵的韓信離他而去,最后連最親近的"亞父"范增也被逼走,只落得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jié)局??梢姡挥姓嬲龘碛袑捜?,才不會四面樹敵,陷于窘境。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學(xué)習(xí)一下國馬的做法:它的寬容使駿馬自愧不已,接著又用寬容去安慰駿馬,使之成為己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寬容別人,也是寬容了自己,給別人一些空間,你獲得的將是一片藍天。讓我們擁有這片
    藍天,擁有寬容吧!
    國馬和駿馬的故事,理應(yīng)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一面鏡子,反省自己,理解別人。在市場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會日益緊張,時下不是有"生意場上無父子"的說法嗎?一旦有人金錢、地位、名譽等沖突時,有些人就會丟棄寬容,拾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刀,劈向?qū)κ?。其實,這些人不懂得寬容的意義。寬容,是幽谷香蘭,使人愈嗅愈香;是峻巖勁松,使人愈壓愈堅。
    當然,寬容也不是無原則的寬容,不看對象的寬容。寬容的對象必須是"駿馬"而非"劣馬",是一些良心未泯、幡然改過之人,對窮兇極惡的歹徒、違法亂紀的惡人,決不能寬容。
    古語說:有容乃大,能讓為高。讓我們擁有寬容的心靈吧。多年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麗的風(fēng)景。
    材料一、有人騎一匹國馬(指平時養(yǎng)于民間,戰(zhàn)時由國家征用的馬),另一人騎一匹駿馬,兩人一路同行。駿馬咬傷了國馬的脖頸,國馬血流如注,但若無其事,行走自如。后來駿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飲,渾身顫抖。國馬主人說:“它大概是為咬了國馬而羞愧,我把國馬牽來,勸勸它就好了?!眹R奔來后,用鼻子親近駿馬,和駿馬同槽共食,不到一個時辰,駿馬就恢復(fù)如初了。
    材料二、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臺詞:“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對別人表現(xiàn)寬容……”
    對于“寬容”,你有怎樣的體驗與認識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題目 自擬。
    [提示]
    “寬容”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不追究的意思?!皩捯源恕薄皩挻鬄閼选保@是中國的古訓(xùn),也是當今立足于社會、求得更好的發(fā)展的要求。要做到“寬容”,必須有開闊的胸襟與全局的眼光,必須破除等級觀念。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應(yīng)掌握適度的原則,在許可的范圍內(nèi)恰當?shù)匦惺埂皩捜荨敝摹?BR>    這一話題如果寫成議論文,可著重指出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氣度,是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的良好的潤滑劑。如果寫成記敘文,可以在敘述親身經(jīng)歷的基礎(chǔ)上,適當?shù)亟Y(jié)合議論,有分寸地點明“寬容”的意義和價值。如果習(xí)作者文學(xué)功底比較扎實,本題還可以寫成抒情色彩濃郁的散文詩等。話題材料一是則寓言故事,從國馬的角度來審視,它具有寬容博
    大的胸懷,能不計較駿馬的侵犯,作文時可合理地加以引述。
    [例文]
    小議寬容
    高清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頸咬傷了,結(jié)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寬容。
    寓言中動物的寬容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寬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寬容呢?其實,寬容是一種境界。
    寬容如水。
    通常的“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于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fù)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同時,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理智地選擇了寬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么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么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報怨”。
    寬容似火。
    因為更進一層次的寬容意味著不僅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靈。心平如水的寬容,已屬難得;雪中送炭的寬容,更可貴,更令人動容。從寓言中我們看到,犯下過錯的那匹馬已認識到自身的荒謬而羞愧難當,這時被咬的馬體現(xiàn)出的寬容與安慰,便恰似一團火焰,明亮而溫暖。寬容,不僅融化了彼此的冰凍,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在被某些人評論成“物欲橫流”的時代,自下而上空間正日益縮小的人們所缺的不正是發(fā)生在兩匹馬之間的寬容嗎?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寬容的涵義也不僅限于人與人的理解與關(guān)愛,而是內(nèi)心對于天地間一切生命產(chǎn)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到達這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對于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為生活的平淡與多舛而心存積隙的人呵,請你選擇寬容吧。這絲毫無損于你的尊嚴,反而有助于人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寬容的思想境界,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寬容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shù)。
    當然,寬容同“方以律己,圓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寬容,而是懦夫?!皥A以待人”,也得先看對象。寬容不珍惜寬容的人,是濫情;寬容不值得寬容的人,是姑息;寬容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寬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xué)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fā)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jīng)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shù),賦予生命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