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頻道為網(wǎng)友整理的《幼兒園觀察記錄:拍皮球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了解對單手拍皮球活動的參與興趣及技能掌握情況
觀察形式:觀察
觀察時間:20××年××月××日
觀察地點: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共計30人)
觀察現(xiàn)象記錄:
分類
現(xiàn)象
幼兒人數(shù)
興趣度
第一類
能站在原地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可,甚至更多,皮球拍得更高,節(jié)奏很穩(wěn)。
4名
一般
第二類
雖然能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但是他們在拍皮球時跟著皮球滿院子跑,皮球拍得很高,節(jié)奏很穩(wěn)。
7名
較高
第三類
能連續(xù)拍皮球5到10個,有一部分能站在原地拍,有一部分也是跟著球亂跑。皮球拍的不是很高,節(jié)奏時快時慢,皮球越拍越低。
9名
一般
第四類
能連續(xù)拍球1到5個,,站在原地不動,皮球拍的很低,節(jié)奏偏快,很不穩(wěn),,玩了不一會兒,都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別的地方,有的開始聊天,有的開始在一旁休息了。
9名
一般
第五類
一個都不拍,后來便抱著球躲到了一個角落里。
1名
沒有興趣
觀察現(xiàn)象分析:
一、從技能掌握情況分析
1 第一類幼兒已經(jīng)很好的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
2 第二類幼兒基本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還不能很好的對球進行控制,從而導(dǎo)致人跟著球跑的現(xiàn)象。
3 第三類幼兒基本學會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對球的控制非常不好,用力部位往往使用不夠準確,有的使用手指力量拍球,有的則用整個手臂來打球,手隨球拾起來的緩沖動作以及手腕的彈性用力動作掌握不得要領(lǐng),從而導(dǎo)致節(jié)奏時快時慢,皮球越拍越低,最終停下來。
4 第四類幼兒基本沒有學會拍皮球,雖然他們能連續(xù)拍1到5個,但可以看出皮球根本不是靠他們的手在拍,他們所謂的“拍”就是用手打球,讓球彈起來就算在拍了,沒拍幾下球就馬上滾走了,另外他們也沒有在球稍微遠離自己時去追球的意識。
5 第五類幼兒根本沒有學會拍皮球,也根本不愿意去嘗試學習拍皮球。
二、從幼兒人數(shù)來分析
可以看出能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的孩子基本都是班里一些年齡偏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動作發(fā)展比起別的孩子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很大一部分孩子都處在第三、第四種情況,可見拍皮球?qū)τ谛“嗪⒆觼碚f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只有一名孩子抱著球不動,一下都不拍。這位孩子是一名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不大愛說話,但性格較特殊,非常有主見,也非常要強,可以看出拍皮球這個活動絲毫沒有引起他的興趣,但我想他不拍皮球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加之他后來居然一個人跑到了一個角落里,我分析它一定是在躲避著、躲避著小朋友
三、從興趣度上分析:
從整體情況來看不盡如人意。班級中的極少數(shù)孩子能夠較長時間地連續(xù)拍球,不喜歡拍球的小朋友大多都不會拍球,可見越不會做的事情他們就越不想做,同理,越不會拍皮球他們就越不想拍,而那些已經(jīng)能熟練拍皮球的幼兒因為已經(jīng)掌握了技能,每天千篇一律地進行重復(fù)的動作,久而久之自然也失去了興趣。
策略:
1 對于第一類幼兒我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讓他們在拍皮球的過程中探索如何可以拍的更快;給他們進行了示范,在拍皮球時把兩條腿分開與肩同寬,稍微彎腰,皮球不要拍的很高,慢慢的把皮球壓低一些,這樣可以更快,設(shè)計一些比賽的項目,讓他們進行比賽,加大拍皮球的趣味性;讓他們嘗試左右手交替拍球。
2 對于第二類幼兒首先要求他們能站在原地拍皮球,盡量不要跟著球走,然后也對他們提出要求,盡量把皮球壓的低一些。
3 對于第三類幼兒,首先,我再次教給他們一些拍皮球的技能,告訴他們拍球時手一定要用力去拍,教給他們正確的拍皮球姿勢,尤其是當發(fā)現(xiàn)皮球很低時使勁用一下力去拍,要求他們盡量把皮球拍高;其次,利用他們好模仿的特點,讓他們在模仿老師拍球動作中感知、發(fā)現(xiàn),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第三,借助兒歌來讓孩子了解拍皮球的要領(lǐng):小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的重,跳的高,拍的輕,跳的低。第四,利用同伴間的影響,請拍皮球進步快的小朋友談?wù)勛约旱慕?jīng)驗:怎樣才能拍的更加快呢?
4 對于第四類幼兒,我首先請幼兒雙腳站立的與肩同寬,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背稍微的彎下來一點,把小球放在自己可以拍到的地方,小眼睛管住這個球,就能把球拍起來。講解并師范完后,再請幼兒進行拍球,先請他們一下一下地拍,拍一下便把球抱住,但在拍這一下時一定要用力去拍,當他們能熟練的拍一下時便讓他們兩下兩下地拍,接著再讓他們?nèi)我獾淖约喝ヅ?有些幼兒就有了明顯的進步,知道球要跑了,馬上就把它拍回來,不讓球逃跑同樣借助兒歌來對孩子進行教育。鼓勵孩子自己數(shù)數(shù),只要超過五個老師便獎勵小紅花,以激發(fā)孩子練習的興趣。其間我也不忘一個勁地鼓勵孩子拍起來,幫助站姿不對的幼兒學習正確的站姿,幫助手掌用力不對的幼兒學習空拍,知道拍球的用力點是五根手指而不是掌心用力,并提醒個別幼兒盡量用右手來拍等等。
5 對于第五類幼兒,首先我先手把手耐心的教他練習拍皮球,可這個孩子仍然不愿意學習,我又耐心的詢問他不愿意拍皮球的原因,可他只告訴我一句話:“我不想拍!”在我的再三耐心詢問下,他才說:“我怕小朋友笑話我不會拍?!蔽蚁胛也荒茉偃タ桃獾囊蠛⒆尤ヅ钠で?以免給孩子造成一定的恐懼,我應(yīng)該首先去激發(fā)孩子對皮球的興趣,只要孩子喜歡上了皮球,自然而然當抱著皮球時便會下意識的去拍兩下的,于是我說:“那咱們不拍皮球了,老師和你用皮球玩其他的游戲,好嗎?”他點了點頭,于是我便和她玩起了其他的皮球游戲,孩子玩的非常開心,當孩子和我玩了一會后,我便要求孩子嘗試拍一下,然后我們再玩其他的游戲,孩子毫不猶豫的便拍了一下皮球。可見孩子對皮球已經(jīng)沒有那樣的恐懼了。離園時我又和進行了交談,希望家長在家多和孩子玩球類游戲,并多鼓勵孩子練習拍皮球,因為孩子不愿在幼兒園練習,他是不愿意小朋友看到他不會拍,而畢竟在家里只有他一個人,也不用害怕別人會笑話他,加之在家父母可以對孩子一對一進行指導(dǎo),我想在孩子學會拍皮球前,我不應(yīng)該再去強求孩子在幼兒園拍皮球,在幼兒園孩子們玩皮球時,我也不要去太多的關(guān)注他拍皮球的情況,以免給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讓他逐漸地適應(yīng)。
自我反思:
1 興趣和需要是幼兒參與游戲的出發(fā)點,我們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從而來達到目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憑經(jīng)驗,按*慣去組織活動,教育孩子,沒有認真考慮過幼兒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開展的活動是否適合幼兒的能力;他們是否感興趣,又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其實,在活動中,我們應(yīng)該及時仔細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敏銳地感覺到幼兒的變化,并從中找出變化的根源,及時反思,變換形式,滿足他們的需求和興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才能使活動有效、深入的開展。
2 并不是活動中的指導(dǎo)者,幼兒之間的互動、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適宜的指導(dǎo),同伴間相互的影響,激發(fā)幼兒加強學習、練習都是缺一不可的。
3 針對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教師一定要真正的走進幼兒的心靈深處,了解幼兒真實的想法和需要,從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4 當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的實際問題時,我們應(yīng)該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不由得,我想起了一句話:琴是彈出來的,舞是跳出來的,球是拍出來的。水滴石穿,熟能生巧,道理都是一樣的。我想:多練肯定是有長進,相信,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孩子能夠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了解對單手拍皮球活動的參與興趣及技能掌握情況
觀察形式:觀察
觀察時間:20××年××月××日
觀察地點: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共計30人)
觀察現(xiàn)象記錄:
分類
現(xiàn)象
幼兒人數(shù)
興趣度
第一類
能站在原地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可,甚至更多,皮球拍得更高,節(jié)奏很穩(wěn)。
4名
一般
第二類
雖然能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但是他們在拍皮球時跟著皮球滿院子跑,皮球拍得很高,節(jié)奏很穩(wěn)。
7名
較高
第三類
能連續(xù)拍皮球5到10個,有一部分能站在原地拍,有一部分也是跟著球亂跑。皮球拍的不是很高,節(jié)奏時快時慢,皮球越拍越低。
9名
一般
第四類
能連續(xù)拍球1到5個,,站在原地不動,皮球拍的很低,節(jié)奏偏快,很不穩(wěn),,玩了不一會兒,都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別的地方,有的開始聊天,有的開始在一旁休息了。
9名
一般
第五類
一個都不拍,后來便抱著球躲到了一個角落里。
1名
沒有興趣
觀察現(xiàn)象分析:
一、從技能掌握情況分析
1 第一類幼兒已經(jīng)很好的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
2 第二類幼兒基本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還不能很好的對球進行控制,從而導(dǎo)致人跟著球跑的現(xiàn)象。
3 第三類幼兒基本學會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對球的控制非常不好,用力部位往往使用不夠準確,有的使用手指力量拍球,有的則用整個手臂來打球,手隨球拾起來的緩沖動作以及手腕的彈性用力動作掌握不得要領(lǐng),從而導(dǎo)致節(jié)奏時快時慢,皮球越拍越低,最終停下來。
4 第四類幼兒基本沒有學會拍皮球,雖然他們能連續(xù)拍1到5個,但可以看出皮球根本不是靠他們的手在拍,他們所謂的“拍”就是用手打球,讓球彈起來就算在拍了,沒拍幾下球就馬上滾走了,另外他們也沒有在球稍微遠離自己時去追球的意識。
5 第五類幼兒根本沒有學會拍皮球,也根本不愿意去嘗試學習拍皮球。
二、從幼兒人數(shù)來分析
可以看出能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的孩子基本都是班里一些年齡偏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動作發(fā)展比起別的孩子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很大一部分孩子都處在第三、第四種情況,可見拍皮球?qū)τ谛“嗪⒆觼碚f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只有一名孩子抱著球不動,一下都不拍。這位孩子是一名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不大愛說話,但性格較特殊,非常有主見,也非常要強,可以看出拍皮球這個活動絲毫沒有引起他的興趣,但我想他不拍皮球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加之他后來居然一個人跑到了一個角落里,我分析它一定是在躲避著、躲避著小朋友
三、從興趣度上分析:
從整體情況來看不盡如人意。班級中的極少數(shù)孩子能夠較長時間地連續(xù)拍球,不喜歡拍球的小朋友大多都不會拍球,可見越不會做的事情他們就越不想做,同理,越不會拍皮球他們就越不想拍,而那些已經(jīng)能熟練拍皮球的幼兒因為已經(jīng)掌握了技能,每天千篇一律地進行重復(fù)的動作,久而久之自然也失去了興趣。
策略:
1 對于第一類幼兒我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讓他們在拍皮球的過程中探索如何可以拍的更快;給他們進行了示范,在拍皮球時把兩條腿分開與肩同寬,稍微彎腰,皮球不要拍的很高,慢慢的把皮球壓低一些,這樣可以更快,設(shè)計一些比賽的項目,讓他們進行比賽,加大拍皮球的趣味性;讓他們嘗試左右手交替拍球。
2 對于第二類幼兒首先要求他們能站在原地拍皮球,盡量不要跟著球走,然后也對他們提出要求,盡量把皮球壓的低一些。
3 對于第三類幼兒,首先,我再次教給他們一些拍皮球的技能,告訴他們拍球時手一定要用力去拍,教給他們正確的拍皮球姿勢,尤其是當發(fā)現(xiàn)皮球很低時使勁用一下力去拍,要求他們盡量把皮球拍高;其次,利用他們好模仿的特點,讓他們在模仿老師拍球動作中感知、發(fā)現(xiàn),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第三,借助兒歌來讓孩子了解拍皮球的要領(lǐng):小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的重,跳的高,拍的輕,跳的低。第四,利用同伴間的影響,請拍皮球進步快的小朋友談?wù)勛约旱慕?jīng)驗:怎樣才能拍的更加快呢?
4 對于第四類幼兒,我首先請幼兒雙腳站立的與肩同寬,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背稍微的彎下來一點,把小球放在自己可以拍到的地方,小眼睛管住這個球,就能把球拍起來。講解并師范完后,再請幼兒進行拍球,先請他們一下一下地拍,拍一下便把球抱住,但在拍這一下時一定要用力去拍,當他們能熟練的拍一下時便讓他們兩下兩下地拍,接著再讓他們?nèi)我獾淖约喝ヅ?有些幼兒就有了明顯的進步,知道球要跑了,馬上就把它拍回來,不讓球逃跑同樣借助兒歌來對孩子進行教育。鼓勵孩子自己數(shù)數(shù),只要超過五個老師便獎勵小紅花,以激發(fā)孩子練習的興趣。其間我也不忘一個勁地鼓勵孩子拍起來,幫助站姿不對的幼兒學習正確的站姿,幫助手掌用力不對的幼兒學習空拍,知道拍球的用力點是五根手指而不是掌心用力,并提醒個別幼兒盡量用右手來拍等等。
5 對于第五類幼兒,首先我先手把手耐心的教他練習拍皮球,可這個孩子仍然不愿意學習,我又耐心的詢問他不愿意拍皮球的原因,可他只告訴我一句話:“我不想拍!”在我的再三耐心詢問下,他才說:“我怕小朋友笑話我不會拍?!蔽蚁胛也荒茉偃タ桃獾囊蠛⒆尤ヅ钠で?以免給孩子造成一定的恐懼,我應(yīng)該首先去激發(fā)孩子對皮球的興趣,只要孩子喜歡上了皮球,自然而然當抱著皮球時便會下意識的去拍兩下的,于是我說:“那咱們不拍皮球了,老師和你用皮球玩其他的游戲,好嗎?”他點了點頭,于是我便和她玩起了其他的皮球游戲,孩子玩的非常開心,當孩子和我玩了一會后,我便要求孩子嘗試拍一下,然后我們再玩其他的游戲,孩子毫不猶豫的便拍了一下皮球。可見孩子對皮球已經(jīng)沒有那樣的恐懼了。離園時我又和進行了交談,希望家長在家多和孩子玩球類游戲,并多鼓勵孩子練習拍皮球,因為孩子不愿在幼兒園練習,他是不愿意小朋友看到他不會拍,而畢竟在家里只有他一個人,也不用害怕別人會笑話他,加之在家父母可以對孩子一對一進行指導(dǎo),我想在孩子學會拍皮球前,我不應(yīng)該再去強求孩子在幼兒園拍皮球,在幼兒園孩子們玩皮球時,我也不要去太多的關(guān)注他拍皮球的情況,以免給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讓他逐漸地適應(yīng)。
自我反思:
1 興趣和需要是幼兒參與游戲的出發(fā)點,我們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從而來達到目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憑經(jīng)驗,按*慣去組織活動,教育孩子,沒有認真考慮過幼兒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開展的活動是否適合幼兒的能力;他們是否感興趣,又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其實,在活動中,我們應(yīng)該及時仔細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敏銳地感覺到幼兒的變化,并從中找出變化的根源,及時反思,變換形式,滿足他們的需求和興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才能使活動有效、深入的開展。
2 并不是活動中的指導(dǎo)者,幼兒之間的互動、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適宜的指導(dǎo),同伴間相互的影響,激發(fā)幼兒加強學習、練習都是缺一不可的。
3 針對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教師一定要真正的走進幼兒的心靈深處,了解幼兒真實的想法和需要,從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4 當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的實際問題時,我們應(yīng)該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不由得,我想起了一句話:琴是彈出來的,舞是跳出來的,球是拍出來的。水滴石穿,熟能生巧,道理都是一樣的。我想:多練肯定是有長進,相信,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孩子能夠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