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興趣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少兒書法:雨中夾雪 淋漓快目—楊凝式獨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少兒興趣頻道!
少兒書法:雨中夾雪 淋漓快目—楊凝式獨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
雨中夾雪 淋漓快目—楊凝式獨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
五代十國(907一978年),是唐、宋之間所形成的一個軍閥割據(jù)、天下大亂的歷史階段。其間兵戈疊起,狼煙遍野,一片蕭條。書法藝術(shù)雖承唐末之余續(xù),但因兵火戰(zhàn)亂的影響,從總體上講不成什么氣候,更沒有形成什么時代書風(fēng)。但有一位楊凝式(873一955年)歷仕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朝,“體雖蓑吵,而精神穎悟”,“善于筆札,洛川寺觀藍(lán)墻粉壁之上,題紀(jì)殆遍。”他又“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正如蘇軾評及五代書法時曾說的那樣:“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fēng)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韻。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淚沒者?!蔽宕H,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dāng)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砒柱。然而,楊翁生不逢時,雖身懷曠世之才,胸有治國良策,但身處亂世,也只能以裝瘋賣傻來戲謔人生。
【五代】楊凝式《草堂圖跋》:
五代短作,承唐啟宋。似乎只有楊凝式一人譜寫了這一段書法史。《草堂圖玻》全稱《盧鴻草堂十志圖膠》,行書.是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越的一段毅文.用筆、結(jié)體極類頗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等,枯筆效擦生姿,風(fēng)格渾厚凝重.結(jié)體章法純?nèi)巫匀?道勁挺拔而又沉著痛快。楊凝式在草書中,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芳“雨央雪:
《舊五代史》卷一二八,對楊凝式的出身作了較為詳細(xì)的敘說:“父涉,唐末梁初,再登臺席,罷相,守左仆射卒?!彼母赣H楊涉是唐末的宰相。唐末的封疆大吏朱溫殺唐哀宗而自立,當(dāng)了后梁的皇帝之后,繼續(xù)任用楊涉作宰相。心情極度復(fù)雜的楊涉,在改朝換代之后無甚作為。三年后,被朱溫罷相,降為左仆射直至他去世。作為新、舊兩朝宰相之子的楊凝式,也是新、舊兩朝的朝廷官員。他于“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在朱溫后梁的新朝,“梁開平中,為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币驐钅秸刀⒅辏植湃A出眾,格外引人注目,多次被朝廷要員所推薦:“齊王張宗爽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xué)士,改考功員外郎。”在整個五代,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楊凝式始終得到朝廷的重用和提拔。在后唐,“唐同光初,授兵部郎中、知制浩?!痹诤髸x,“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痹诤鬂h,“漢乾枯中,歷少傅、少師?!痹诤笾埽帮@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弊詈蟮靡詨劢K正寢,“元年冬,卒于洛陽,年八十五。詔贈太子太傅?!蔽覀兛此囊簧?,是輝煌和榮耀的一生,也是仕宦顯達(dá)的一生。
然而,在大半個世紀(jì)里,楊凝式始終處于佯作瘋癲的精神狀態(tài)之下生活,這完全是出于無奈。薛居正的《舊五代史·楊凝式傳》里有一段小注,把個中原因講得十分透徹:“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太祖之篡唐柞也,涉當(dāng)送傳國璽,時凝式方冠,諫日:‘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緩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后云云何?其宜辭免之。’時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己,往往陰使人來探訪群議,措紳之士及禍甚眾,涉常不自保,忽聞凝式言,大駭日:‘汝滅吾族?!谑巧裆趩收邤?shù)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時人謂之‘楊風(fēng)子’也?!本褪沁@樣一位蓋世才俊,在大動蕩的十?dāng)?shù)次改朝換代中,他都得到重視和重用,然則每一次都是以瘋瘋癲癲的佯狂來推卸官職。身為朝廷命官,甚至“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絕傣,艱于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睏罴揖谷贿_(dá)到家中斷糧的地步。
楊凝式和許多亡國之君、臣的處境一樣,在極度困惑與無奈中度日,把書法當(dāng)作自己的心靈家園。在書法方面“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而加以縱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輒留連賞詠。有垣墻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其號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guān)西老農(nóng)。其所題后,或真或草,不可原潔,而論者謂其書自顏真卿后一人而已?!眮碓磿ㄎ荩瑫ㄎ葜袊鴷▽W(xué)習(xí)網(wǎng)。
歷代名家對楊凝式的評價發(fā)人深思。草書大家黃庭堅有詩贊道:“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边@是對他在繼承傳統(tǒng)方面的評價?!兑撕蜁V》更說楊凝式“筆跡獨立雄強,與顏真卿行書不相上下,自是當(dāng)時翰墨中豪杰?!本瓦B對古人極其刻薄的米帶,對楊凝式也有“橫風(fēng)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的好評。
楊凝式以自己的智慧、才氣和超凡的開拓精神,莫定了他在那個亂世書的崇高地位,并在唐、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是由唐人宋的一大樞紐。五代短柞,承唐啟宋,只有楊凝式一人譜寫了這一段書法歷史。
據(jù)傳楊凝式不喜歡作尺犢,故楊凝式傳世墨跡極少?!杜f五代史》和《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歡題壁,居洛陽十幾年,洛陽地區(qū)兩百多座寺院均有其題壁之書,于是題壁之風(fēng)再次風(fēng)靡一時。張齊賢《洛陽絡(luò)紳舊聞記》中記載:楊凝式“若人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踞顧視,似若發(fā)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他的書作寫在墻壁上,在當(dāng)時及其以后不久的時間內(nèi),人們可以大飽眼福。直到宋代,仍能見到楊凝式的壁書。黃庭堅曾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并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人妙,當(dāng)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庇终f“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fēng)塵氣似‘二王’者,惟顏獸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dāng)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北牡乃得之。”從黃庭堅的評價文字來看,楊凝式的書法與畫圣吳道子的畫,在洛陽城里號稱二絕。其書法與顏真卿相伯仲,屬書一流的大書家。但這種寫在墻壁上的書法,隨著建筑物的毀壞而煙滅,不能傳之久遠(yuǎn)。多寶塔碑。
《韭花帖》是楊凝式傳世的楷書作品。該帖未署年月,從其書法的老道和匠心獨運的創(chuàng)作來看,當(dāng)為其晚年之作,并可視為楊氏楷書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曾為此帖題跋,稱此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以董氏觀點欣賞此帖,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僅字體、用筆有“蕭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然其行氣依舊縱橫連貫;其舒朗、空靈之氣油然而生,又毫無松懈之感。因此,此作在行款上獨樹一幟,打破了楷書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模式,而走向了一種怡然自得、無心求奇、自然出奇的藝術(shù)境界。這是一種回歸以后的升華,即又回到了楷書初創(chuàng)時期的那種不拘行法,但又不是那種剛剛從隸書中脫胎出來尚帶稚氣的楷法。這表現(xiàn)在《韭花帖》的單字結(jié)體獨出機桿,字形或戴高帽,或左右分離,或重心偏移,或輕頭重腳,妙趣橫生。又似出于自然,并無造作之感,而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此一獨創(chuàng)為前代所未有。從書法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講,《韭花帖》以其結(jié)字、章法和布局上的獨特用心,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唐的楷法森嚴(yán)、又緊密齊整的格局,唐楷歐、顏、柳的凜凜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從此宣告結(jié)束。因此,《韭花帖》帶有總結(jié)性的里程碑意義和開啟宋代書風(fēng)的雙重價值。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xué)習(xí)網(wǎng)。
《神仙起居法帖》,為楊凝式草書作品,內(nèi)容是記敘古代醫(yī)學(xué)上的一種按摩方法,但只有八行。全篇初看似粗頭爛服,漫不經(jīng)意,其實如“散僧人圣”、“天真縱逸”。他在用筆上輕重緩急,結(jié)體上縱橫取勢,顯示出其控制節(jié)奏韻律的高超技藝。作品中時而夾雜一些行書,故后人稱其為“雨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草稿書,到楊凝式則融會貫通,使人望之已無跡可尋,幾人化境。
少兒書法:雨中夾雪 淋漓快目—楊凝式獨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
雨中夾雪 淋漓快目—楊凝式獨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
五代十國(907一978年),是唐、宋之間所形成的一個軍閥割據(jù)、天下大亂的歷史階段。其間兵戈疊起,狼煙遍野,一片蕭條。書法藝術(shù)雖承唐末之余續(xù),但因兵火戰(zhàn)亂的影響,從總體上講不成什么氣候,更沒有形成什么時代書風(fēng)。但有一位楊凝式(873一955年)歷仕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朝,“體雖蓑吵,而精神穎悟”,“善于筆札,洛川寺觀藍(lán)墻粉壁之上,題紀(jì)殆遍。”他又“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正如蘇軾評及五代書法時曾說的那樣:“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fēng)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韻。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淚沒者?!蔽宕H,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dāng)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砒柱。然而,楊翁生不逢時,雖身懷曠世之才,胸有治國良策,但身處亂世,也只能以裝瘋賣傻來戲謔人生。
【五代】楊凝式《草堂圖跋》:
五代短作,承唐啟宋。似乎只有楊凝式一人譜寫了這一段書法史。《草堂圖玻》全稱《盧鴻草堂十志圖膠》,行書.是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越的一段毅文.用筆、結(jié)體極類頗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等,枯筆效擦生姿,風(fēng)格渾厚凝重.結(jié)體章法純?nèi)巫匀?道勁挺拔而又沉著痛快。楊凝式在草書中,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芳“雨央雪:
《舊五代史》卷一二八,對楊凝式的出身作了較為詳細(xì)的敘說:“父涉,唐末梁初,再登臺席,罷相,守左仆射卒?!彼母赣H楊涉是唐末的宰相。唐末的封疆大吏朱溫殺唐哀宗而自立,當(dāng)了后梁的皇帝之后,繼續(xù)任用楊涉作宰相。心情極度復(fù)雜的楊涉,在改朝換代之后無甚作為。三年后,被朱溫罷相,降為左仆射直至他去世。作為新、舊兩朝宰相之子的楊凝式,也是新、舊兩朝的朝廷官員。他于“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在朱溫后梁的新朝,“梁開平中,為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币驐钅秸刀⒅辏植湃A出眾,格外引人注目,多次被朝廷要員所推薦:“齊王張宗爽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xué)士,改考功員外郎。”在整個五代,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楊凝式始終得到朝廷的重用和提拔。在后唐,“唐同光初,授兵部郎中、知制浩?!痹诤髸x,“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痹诤鬂h,“漢乾枯中,歷少傅、少師?!痹诤笾埽帮@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弊詈蟮靡詨劢K正寢,“元年冬,卒于洛陽,年八十五。詔贈太子太傅?!蔽覀兛此囊簧?,是輝煌和榮耀的一生,也是仕宦顯達(dá)的一生。
然而,在大半個世紀(jì)里,楊凝式始終處于佯作瘋癲的精神狀態(tài)之下生活,這完全是出于無奈。薛居正的《舊五代史·楊凝式傳》里有一段小注,把個中原因講得十分透徹:“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太祖之篡唐柞也,涉當(dāng)送傳國璽,時凝式方冠,諫日:‘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緩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后云云何?其宜辭免之。’時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己,往往陰使人來探訪群議,措紳之士及禍甚眾,涉常不自保,忽聞凝式言,大駭日:‘汝滅吾族?!谑巧裆趩收邤?shù)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時人謂之‘楊風(fēng)子’也?!本褪沁@樣一位蓋世才俊,在大動蕩的十?dāng)?shù)次改朝換代中,他都得到重視和重用,然則每一次都是以瘋瘋癲癲的佯狂來推卸官職。身為朝廷命官,甚至“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絕傣,艱于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睏罴揖谷贿_(dá)到家中斷糧的地步。
楊凝式和許多亡國之君、臣的處境一樣,在極度困惑與無奈中度日,把書法當(dāng)作自己的心靈家園。在書法方面“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而加以縱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輒留連賞詠。有垣墻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其號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guān)西老農(nóng)。其所題后,或真或草,不可原潔,而論者謂其書自顏真卿后一人而已?!眮碓磿ㄎ荩瑫ㄎ葜袊鴷▽W(xué)習(xí)網(wǎng)。
歷代名家對楊凝式的評價發(fā)人深思。草書大家黃庭堅有詩贊道:“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边@是對他在繼承傳統(tǒng)方面的評價?!兑撕蜁V》更說楊凝式“筆跡獨立雄強,與顏真卿行書不相上下,自是當(dāng)時翰墨中豪杰?!本瓦B對古人極其刻薄的米帶,對楊凝式也有“橫風(fēng)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的好評。
楊凝式以自己的智慧、才氣和超凡的開拓精神,莫定了他在那個亂世書的崇高地位,并在唐、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是由唐人宋的一大樞紐。五代短柞,承唐啟宋,只有楊凝式一人譜寫了這一段書法歷史。
據(jù)傳楊凝式不喜歡作尺犢,故楊凝式傳世墨跡極少?!杜f五代史》和《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歡題壁,居洛陽十幾年,洛陽地區(qū)兩百多座寺院均有其題壁之書,于是題壁之風(fēng)再次風(fēng)靡一時。張齊賢《洛陽絡(luò)紳舊聞記》中記載:楊凝式“若人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踞顧視,似若發(fā)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他的書作寫在墻壁上,在當(dāng)時及其以后不久的時間內(nèi),人們可以大飽眼福。直到宋代,仍能見到楊凝式的壁書。黃庭堅曾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并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人妙,當(dāng)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庇终f“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fēng)塵氣似‘二王’者,惟顏獸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dāng)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北牡乃得之。”從黃庭堅的評價文字來看,楊凝式的書法與畫圣吳道子的畫,在洛陽城里號稱二絕。其書法與顏真卿相伯仲,屬書一流的大書家。但這種寫在墻壁上的書法,隨著建筑物的毀壞而煙滅,不能傳之久遠(yuǎn)。多寶塔碑。
《韭花帖》是楊凝式傳世的楷書作品。該帖未署年月,從其書法的老道和匠心獨運的創(chuàng)作來看,當(dāng)為其晚年之作,并可視為楊氏楷書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曾為此帖題跋,稱此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以董氏觀點欣賞此帖,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僅字體、用筆有“蕭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然其行氣依舊縱橫連貫;其舒朗、空靈之氣油然而生,又毫無松懈之感。因此,此作在行款上獨樹一幟,打破了楷書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模式,而走向了一種怡然自得、無心求奇、自然出奇的藝術(shù)境界。這是一種回歸以后的升華,即又回到了楷書初創(chuàng)時期的那種不拘行法,但又不是那種剛剛從隸書中脫胎出來尚帶稚氣的楷法。這表現(xiàn)在《韭花帖》的單字結(jié)體獨出機桿,字形或戴高帽,或左右分離,或重心偏移,或輕頭重腳,妙趣橫生。又似出于自然,并無造作之感,而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此一獨創(chuàng)為前代所未有。從書法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講,《韭花帖》以其結(jié)字、章法和布局上的獨特用心,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唐的楷法森嚴(yán)、又緊密齊整的格局,唐楷歐、顏、柳的凜凜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從此宣告結(jié)束。因此,《韭花帖》帶有總結(jié)性的里程碑意義和開啟宋代書風(fēng)的雙重價值。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xué)習(xí)網(wǎng)。
《神仙起居法帖》,為楊凝式草書作品,內(nèi)容是記敘古代醫(yī)學(xué)上的一種按摩方法,但只有八行。全篇初看似粗頭爛服,漫不經(jīng)意,其實如“散僧人圣”、“天真縱逸”。他在用筆上輕重緩急,結(jié)體上縱橫取勢,顯示出其控制節(jié)奏韻律的高超技藝。作品中時而夾雜一些行書,故后人稱其為“雨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草稿書,到楊凝式則融會貫通,使人望之已無跡可尋,幾人化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