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民間故事大全:李逵斷案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幼兒民間故事大全:李逵斷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過后第二天,李逵在東阿縣替錢知縣斷完“*情冤案”,拿起兩把板斧,剛要下堂,忽聽堂下有人高喊:“李頭領(lǐng)別走,我們的遺案請頭領(lǐng)公斷。”
    李逵一愣,向下看去,見兩位穿著講究的男子,一邊喊一邊分開眾人向前擠來。
    錢知縣見到這兩人,驚得臉上汗水像豆粒般滾落下來,急忙對李逵一揖,言道:“李頭領(lǐng),請你斷案,我到后堂有事,去去就來!”說罷溜出大堂。
    李逵環(huán)眼一瞪,大嘴一咧道:“你們是何案,狀告何人?快快講來!”
    張仁向前叩首:“我乃東阿城西張家莊人士,姓張名仁,狀告我弟張義,他多占我父母遺產(chǎn)四十五畝林地。父母病故后,我要求重分,弟弟不干,因此告到大堂,錢知縣斷了近一年,至今無有結(jié)果?!?BR>    李逵聽后問:“張義何在?”
    張義也向前叩首道:“小人在此?!?BR>    “你兄所言,可是事實?”李逵追問道。
    “事實不錯,但布袋里裝牛梭——內(nèi)里有彎?!睆埩x聳聳肩道。
    “李頭領(lǐng),這事內(nèi)中曲直,你聽我從頭說起。”張仁講出了一段故事。
    東阿知縣姓錢,名開,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捐班起家。他的父親花十萬兩雪花銀,給他捐了個東阿知縣。他無半點文墨,只知撈錢,其他事不干,只管斷案打官司。他斷官司不分是非,誰送錢多,官司誰贏。因此,東阿老百姓給他送了個外號叫“錢開門”。還編了個順口溜:錢開門向錢開,有理無錢莫進(jìn)來;要想官司能打贏,白銀多送贏賜赍。
    張仁深知錢知縣為錢,為要重新分回那四十五畝林地,心想:“我送上個三五百兩銀子也合算?!庇谑菐Я耸畠杉y銀先投石問路,看看錢知縣是真為錢還是不為錢?當(dāng)晚送進(jìn)后堂。
    錢知縣見銀眼開,山羊胡一翹,笑著說:“明天升堂!”
    張仁心里像喝了口蜜,甜絲絲、美滋滋地走出了后堂。
    他走了沒有半個時辰,張義懷揣十五兩銀子,步入后堂,見到錢知縣把銀子往桌子上一放道:“我兄把我告了,這是十五兩銀子,斷明官司,定有厚禮酬謝!”
    錢知縣心里樂開了花:“銀路來了!”笑得兩眼合成了縫,點頭道:“明日升堂,你聽著就是了?!?BR>    第二天升堂問案,錢知縣見原告、被告都在堂下,當(dāng)即讓老大張仁站在堂角,老二張義坐在身旁。
    張仁見此,心里明白,就知老二送銀比他多。老二像喝了杯糖水,渾身舒暢,心想:這種世道,有錢能買鬼推磨,我十五兩白銀就可買通知縣,銀沒送。
    張仁一雙黑豆眼轉(zhuǎn)了幾轉(zhuǎn),害怕錢沒送到位,錢知縣把地斷給老二,他躬身一揖,歌頌錢知縣道:“錢大人來東阿,百姓無不拍手稱贊:錢知縣真是父母官,斷案清如水、明如鏡,勝過宋朝老包公?!?BR>    張義心想:知縣讓我等,我等等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