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黨山中學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語文試卷
第Ⅰ卷
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芳馨(xīn) 褻瀆(dú) 敲竹杠(gàng) 豆蔻年華(kòu)
B.榮膺(yīng) 恣睢(suī) 鴻門宴(hóng) 鍥而不舍(qiè)
C.愧怍(zuò) 剽悍(biāo) 絆腳石(bàn) 戛然而止(jiá)
D.遒勁(qiú) 哂笑(shěn) 初生犢(dú) 廣袤無垠(mào)
2.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BR> A.妄自菲薄,能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B.就沖著你三顧茅廬的這番情意,明天的宴會我是去定了。
C.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
D.“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少年時就立下的鴻鵠之志。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是( )
A.余姚救災工作中,處于第一位的任務是搶救被困的人員,珍惜每一個生命。
B.冰島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煙塵幾乎導致差不多整個歐洲的領空被迫關閉。
C.眼下“漢字聽寫”的聲勢很盛,我們如何將漢字寫規(guī)范似乎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D.一個個生動的細節(jié),讓我們走進了“湖北道德模范”的內心世界。
4.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在古代,這個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較深入的科學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種信念驅使我們。
③對于數(shù)學研究則還要加上一點:這個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數(shù)學來描述。
④可是發(fā)展到現(xiàn)代,科學經(jīng)過了多次偉大的綜合,如歐幾里得的綜合,牛頓的綜合,愛因斯坦的綜合,計算機的出現(xiàn),哪不是或多或少遵循這個信念?
⑤這個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簡單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⑤③①④D.②①⑤③④
5.依次填入下面兩句話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
在全世界_______________。京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為聯(lián)系大陸同胞和臺、港、澳同胞,聯(lián)系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重要藝術紐帶。京劇______________,富民族性,同時也富世界性,在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①凡有炎黃子孫的地方幾乎都有京劇愛好者
②京劇愛好者遍布于所有炎黃子孫的地方
③不但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而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④不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而且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概括下面語段內容恰當?shù)囊豁検?BR> 現(xiàn)在,我們一談勵志文化,便簡單地理解成如何譜寫財富的神話,如何享受到社會的物質大分配,如何成為人人艷羨的所謂“成功人士”,甚至,勵志文化向著財富化、物質化、功利化、利益化和世俗化的方向發(fā)展。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chǎn)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的財富“勵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很流行、有一定的市場。而這種用財富“勵志”的方法,其實已被世界上許多財富人物、財富故事、財富名言所證明,目光短視,看重私利,信仰缺失,更看不出精神的大境界,人生的大境界。
A.用財富“勵志”的方法目光短視。
B.用財富“勵志”看不出人生的大境界。
C.我們在勵志文化認識上存在誤區(qū)。
D.勵志文化向著財富化、物質化、功利化、利益化和世俗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古詩文閱讀(22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7-8題。(4分)
臨江仙
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注釋】①鹿虔扆:曾侍候蜀孟昶,有大志;后蜀亡,不再仕。
7.下列對本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門”“綺窗”“翠華…‘玉樓…‘歌吹”等詞語,暗示當年宮廷園林的奢華。
B.“荒”“寂”“野”概括性地描寫了亡國后宮廷的園林景象。
C.“人事改”是指詞人在亡國后棄官隱居歸家。
D.“愁”“傷”“泣”表明詞人圜亡國而產(chǎn)生的痛惜傷感之情。
8.下列對本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中通過描寫一個荒苑的“眼前景”,來抒發(fā)詞人自己的“心中情”,所有景語實為情語。
B.這首詞多處使用擬人化手法,本是無知無情的景物,詞人卻認為應當有知有情,如“玉樓”“綺窗”“煙月…‘藕花”“清露”。
C.詞中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國家昔盛今衰,使文中的景物富有歷史的縱深感。
D.這首詞具有明顯的婉約風格,詞中借景抒情,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情。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10分)
周忱。字恂如,吉水①人……先是,大理卿胡概②為巡諾。用法嚴。忱一切治以簡易,告訐者③輒不省?;蛎嬖S忱:“公不及胡公?!背佬θ眨骸昂潆分迹陟畛窈Γ撼ッ?,但云安撫軍民。委寄正④不同耳?!奔染萌谓?,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每行村落,屏去⑤騶從⑥,與農夫餉婦⑦相對,從容問所疾苦,為之商略處置。其馭下⑧,雖卑官冗吏,悉開心訪納……暇時以匹馬往來江上,見者不知其為巡撫也。
(選自《明史·周忱傳》)
【注釋】①吉水:縣名,今江西吉水縣。(參大理卿胡概:大理卿,官名。胡概,人名,江西人,字元節(jié),宣德進士。為官有清直之名。③告訐(jié)者:告發(fā)者。訐,揭發(fā)。④正:通“政”,政治,政事。⑤屏去:退去。⑥騶(zōu)從:官員外出時的騎從。⑦餉婦:農婦。⑧馭下:統(tǒng)治部下。
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A.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B.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C.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D.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省
(2)及
11.說說文中畫線句“胡卿敕旨。在祛除民害;朝廷命我,但云安撫軍民”的意思。(2分)
12.用自己的話說說周忱是怎樣安撫軍民的。(2分)
13.結合選文,請你對周忱這個人物作簡要評價。(2分)
(三)古詩文積累。(8分)
14.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斜暉脈脈水悠悠。
(2)_________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
(3)足蒸暑土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
(5)婉轉含蓄是李清照詩詞的特點,《武陵春》中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蘇軾在《江城子 密州出獵》一詞中運用典故,希望皇帝能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5-19題。(14分)
城市農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幾年前一個深秋的清晨,他挑著兩個圓滾滾的蛇皮袋,踏上了開往城市的班車。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樁、拉板車、搞裝修,但他容易找到的工作還是砌墻抹灰。一個半拉子泥工的漿砌技術毫不遜于那些泥匠師傅,他過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欄廁所時的自我實踐。身高只有1.6米,體重不過100來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發(fā)電機,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飯,而是烏黑的煤。他一肩能扛兩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墻,一板車能拉500多塊磚。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小學畢業(yè)生。他深知沒有文化的苦,下決心培養(yǎng)孩子。如今,三個孩子一個在江西農大讀書,兩個在縣城上中學,這在農村可是相當少見的。舅舅的負擔自然是夠重的,每年得交一萬多元的學費。好在孩子們懂事,他們一邊在課堂上讀著朱自清的《背影》,一邊想念自己當民工的父親。他們幾乎不花零用錢,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費的體能蓄積起來和思念一同寄給父親,同時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贏取獎學金,以此默默地幫著父親。這些,使長年在外用苦力掙錢的舅舅欣慰無比,也使他更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孩子在知識面前失去尊嚴。
③來到城市,他從一幢高樓到另一幢高樓,白天和工友們在蛛網(wǎng)似的腳手架上出沒,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將身體附著在網(wǎng)上;夜晚把自己勞累了一天的身子卷進棉被,形如一節(jié)橫臥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夢中展開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④近三年,舅舅都沒有回家過年。在農村和城市這兩塊地里,他各有收獲:前者收獲的是每畝一千多斤的糧食,但付出的是種子、化肥、農藥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獲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現(xiàn)鈔,而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潤”可觀,但高空作業(yè),難免有風險。顯然,舅舅還是從城市這片莊稼地里看到了更多豐收的希望。春節(jié)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筆回鄉(xiāng)的路費,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電視機前,把節(jié)目看了一遍又一遍。當他看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心里話》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淚水。
⑤站在高空展讀大地的容顏,城市越來越高大,而故鄉(xiāng)卻越來越渺遠。潛意識里,舅舅試圖從城市與鄉(xiāng)村所形成的夾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運。他從這個夾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許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華,當然還有一種失衡的感恩。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留在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體溫。我想告訴你,一塊光潔無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雙粗糙斑駁的手來打磨;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勞樸實的人來建造。一座城市因為有無數(shù)雙這樣的手、無數(shù)顆這樣的心、無數(shù)個這樣的人而倍感溫暖。我的舅舅就是這樣一名如候鳥般轉徙于城市和鄉(xiāng)村的普通的農民工。他有時想到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及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內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個孩子的未來,又不由得寬慰起來。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電話,說今年又不能回家過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勞動所得一萬元錢,要我轉交給他家里。從銀行出來,我感覺手上的一沓鈔票特別重,并且有種濃重的潮濕感,仿佛一捏就能滲出汗來。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頭有一個滿身灰塵,大口嚼著開花饅頭的農民工與你擦肩而過,請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著對他說聲:“辛苦了!”
15.如果把本文標題改為“我的舅舅”好不好?為什么?(3分)
16.第②段寫道:“他們一邊在課堂上讀著朱自清的《背影》,一邊想念自己當民工的父親?!焙⒆觽?yōu)槭裁磿谧x《背影》時想到自己的父親?(3分)
17.第④段中舅舅還是從城市這片莊稼地里看到了更多豐收的希望。舅舅“豐收的希望”有哪些?(3分)
18、④⑤段的畫線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們所表達的意思矛盾嗎?為什么?(2分)
(1)后者收獲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現(xiàn)鈔,而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潤”可觀
(2)他有時想到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及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
19.閱讀④段中下面這句話,結合鏈接材料揣摩舅舅當時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3分)
當他看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心里話》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淚水。
【鏈接材料】
要問我此刻想說什么,我愛我的媽媽,我愛我的爸爸。因為,媽媽把城市的馬路越掃越寬;因為,爸爸建起了新世紀的高樓大廈。
別人與我比父母,我和別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樣,都是中國的娃,都是祖國的花。
(摘自2007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的《心里話》)
舅舅流下了_____________的淚水,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20-24題(16分)
精神棲身于茅屋之下
①如果你愛讀人物傳記,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優(yōu)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貧困。就說說那位的印象派畫家凡·高吧,現(xiàn)在他的一幅畫已經(jīng)賣到了幾千萬美元,可是,他活著時,他的一張畫連一餐飯錢也換不回,經(jīng)常挨餓,一生窮困潦倒,終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歲時開槍自殺了。
要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作為一名畫家,他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畫家那樣迎合時尚以謀利,成為一個富翁,但他不屑于這么做。他說,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費在給非常愚蠢的人畫非常蹩腳的畫上面,做藝術家并不意味著賣好價錢,而是要去發(fā)現(xiàn)一個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世界。確實,凡·高用他的作品為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萬物在陽光中按照同一節(jié)奏舞蹈的世界。另一個荷蘭人斯賓諾莎是名垂史冊的大哲學家,他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寧可靠磨鏡片的收入維持簡單的生活,謝絕了海德堡大學以不觸犯宗教為前提要他去當教授的聘請。
②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學。問題在于,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人的肉體需要是很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卻是沒有盡頭的。溫飽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則是不斷膨脹的市場刺激起來的。你本來習慣于騎自行車,不覺得有什么欠缺,可是,當你看到周圍不少人開上了汽車,你就會覺得你缺汽車,有必要也買一輛。富了總可以更富,事實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遠不會滿足,不得不去掙越來越多的錢。這樣,賺錢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畫家,你哪里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即使你是學者,你哪里還會在乎科學的良心?
③所以,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不當物質欲望的奴隸,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得好:“自由入以茅屋為居室,奴隸才在大理石和黃金下棲身。”柏拉圖也說:“胸中有黃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黃金屋頂下面的?!被蛘哂每鬃拥脑捳f:“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歡關于蘇格拉底的一個傳說,這位被尊稱為“師中之師”的哲人在雅典市場上閑逛,看了那些琳瑯滿目的貨攤后驚嘆:“這里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呵!”的確,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質的奢華的,而一個人如果安于簡樸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學家,也相去不遠了。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賓諾莎都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過著貧困、簡單的生活,但他們又分別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3分)
22.第②段中劃線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學”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23.第③段中劃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請你補充一個相同類型的論據(jù)。(4分)
24.目前,不少人追求奢侈的物質生活,精神世界一片空虛。讀完本文后,請結合你的閱讀感悟談談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生活。(3分)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56分)
25.某校九年級某班開展了題為“綠色·生命·葉”的專題系列活動,今天進行成果展示。(6分)
(1)請你以主持人的身份,為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不少于80字)。(3分)
(2)有一位同學以“青葉”為題寫詩,寫了前兩句,現(xiàn)請你續(xù)寫后兩句。(3分)
青葉
春到絲絲綠,秋來點點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50分)
青春年少的我們在蜜罐里生活久了,便感覺不到蜜糖的甘甜了,稍有不如意就對父母耍脾氣,稍有不順心就對父母使性子。父母一臉的無奈,我們渾身的專橫。仔細想想,我們是多么自私呀!成長路上,總有自私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就讓我們打開心靈的窗扉,去感受那濃濃的親情吧!請以“和自私說再見”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文體自選,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
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黨山中學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l--6:CABCBC
二、7.C8.B9.D
10.(1)明白醒悟(2)比得上
11.大理卿胡概頒布政令,目的是鏟除民害;朝廷委任我,目的只是要我來安撫軍民。
12.對待農民態(tài)度和藹,詢問農民痛恨及擔憂的事情,替他們商量對策并把事情處理好。對待地位卑賤的小官吏,也會盡力拜訪請教,接受他們的意見。
\
13.平易近人,做事處處為老百姓考慮,不擺官架子,與軍民打成一片,就如一家人。
14.略
三、15.不好。理由是:文章寫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樣的農民在城市這塊“莊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農夫”這個題目就把城市和農民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個標題比“我的舅舅”更貼切。(意對即可)
好。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的代表,用“我的舅舅”為標題,更為親切。(意對即可)
16.《背影》中家境的艱難,父親盡心盡力支撐家庭以及對子女的關愛引發(fā)孩子們想到自己的父親。(意對即可)
17.每月收獲近千元的現(xiàn)鈔;使孩子在知識面前擁有尊嚴;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意對即可)
18.不矛盾。兩句話分別寫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較參照的對象不同。(1)句說舅舅的收入可觀,是相對于舅舅在農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2)句說舅舅的收入低,是相對于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而言。(意對即可)
19.示例:(1)舅舅流下了自豪(驕傲)的淚水。因為他從這些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愛父母,有志氣的。(2)舅舅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因為他從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農民工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尊重。(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20.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質的奢華的(2分)
21.(2分)凡·高為了追求真正的藝術;(1分)斯賓諾莎因為在乎科學的良心。(1分)
22.(4分)不能。這句話將作者“安于清貧的生活”的觀點與“苦行僧的哲學”區(qū)分開來,避免造成讀者誤解。(2分)使論證更加嚴密。(1分)同時有承上啟下的作用。(1分)
\
23.(4分)道理論證(或者講道理、引用論證2分)補充論據(jù)示例: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這鳥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2分要求:必須是道理論據(jù))
24.(5分)示例:追求更好的生活本無可厚非,但不能被無盡的物欲遮住了雙眼,過于追求奢華,從而淪為物質的奴隸、精神的乞丐。我們應該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過一種更有價值的生活。
25.(1)略
(2)片片綴枝頭,山山因我榮。或甘為一青葉,誠托數(shù)朵花?;蛟笧橐磺嗳~,不羨萬枝花。
語文試卷
第Ⅰ卷
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芳馨(xīn) 褻瀆(dú) 敲竹杠(gàng) 豆蔻年華(kòu)
B.榮膺(yīng) 恣睢(suī) 鴻門宴(hóng) 鍥而不舍(qiè)
C.愧怍(zuò) 剽悍(biāo) 絆腳石(bàn) 戛然而止(jiá)
D.遒勁(qiú) 哂笑(shěn) 初生犢(dú) 廣袤無垠(mào)
2.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BR> A.妄自菲薄,能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B.就沖著你三顧茅廬的這番情意,明天的宴會我是去定了。
C.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
D.“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少年時就立下的鴻鵠之志。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是( )
A.余姚救災工作中,處于第一位的任務是搶救被困的人員,珍惜每一個生命。
B.冰島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煙塵幾乎導致差不多整個歐洲的領空被迫關閉。
C.眼下“漢字聽寫”的聲勢很盛,我們如何將漢字寫規(guī)范似乎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D.一個個生動的細節(jié),讓我們走進了“湖北道德模范”的內心世界。
4.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在古代,這個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較深入的科學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種信念驅使我們。
③對于數(shù)學研究則還要加上一點:這個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數(shù)學來描述。
④可是發(fā)展到現(xiàn)代,科學經(jīng)過了多次偉大的綜合,如歐幾里得的綜合,牛頓的綜合,愛因斯坦的綜合,計算機的出現(xiàn),哪不是或多或少遵循這個信念?
⑤這個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簡單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⑤③①④D.②①⑤③④
5.依次填入下面兩句話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
在全世界_______________。京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為聯(lián)系大陸同胞和臺、港、澳同胞,聯(lián)系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重要藝術紐帶。京劇______________,富民族性,同時也富世界性,在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①凡有炎黃子孫的地方幾乎都有京劇愛好者
②京劇愛好者遍布于所有炎黃子孫的地方
③不但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而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④不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而且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概括下面語段內容恰當?shù)囊豁検?BR> 現(xiàn)在,我們一談勵志文化,便簡單地理解成如何譜寫財富的神話,如何享受到社會的物質大分配,如何成為人人艷羨的所謂“成功人士”,甚至,勵志文化向著財富化、物質化、功利化、利益化和世俗化的方向發(fā)展。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chǎn)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的財富“勵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很流行、有一定的市場。而這種用財富“勵志”的方法,其實已被世界上許多財富人物、財富故事、財富名言所證明,目光短視,看重私利,信仰缺失,更看不出精神的大境界,人生的大境界。
A.用財富“勵志”的方法目光短視。
B.用財富“勵志”看不出人生的大境界。
C.我們在勵志文化認識上存在誤區(qū)。
D.勵志文化向著財富化、物質化、功利化、利益化和世俗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古詩文閱讀(22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7-8題。(4分)
臨江仙
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注釋】①鹿虔扆:曾侍候蜀孟昶,有大志;后蜀亡,不再仕。
7.下列對本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門”“綺窗”“翠華…‘玉樓…‘歌吹”等詞語,暗示當年宮廷園林的奢華。
B.“荒”“寂”“野”概括性地描寫了亡國后宮廷的園林景象。
C.“人事改”是指詞人在亡國后棄官隱居歸家。
D.“愁”“傷”“泣”表明詞人圜亡國而產(chǎn)生的痛惜傷感之情。
8.下列對本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中通過描寫一個荒苑的“眼前景”,來抒發(fā)詞人自己的“心中情”,所有景語實為情語。
B.這首詞多處使用擬人化手法,本是無知無情的景物,詞人卻認為應當有知有情,如“玉樓”“綺窗”“煙月…‘藕花”“清露”。
C.詞中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國家昔盛今衰,使文中的景物富有歷史的縱深感。
D.這首詞具有明顯的婉約風格,詞中借景抒情,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情。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10分)
周忱。字恂如,吉水①人……先是,大理卿胡概②為巡諾。用法嚴。忱一切治以簡易,告訐者③輒不省?;蛎嬖S忱:“公不及胡公?!背佬θ眨骸昂潆分迹陟畛窈Γ撼ッ?,但云安撫軍民。委寄正④不同耳?!奔染萌谓?,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每行村落,屏去⑤騶從⑥,與農夫餉婦⑦相對,從容問所疾苦,為之商略處置。其馭下⑧,雖卑官冗吏,悉開心訪納……暇時以匹馬往來江上,見者不知其為巡撫也。
(選自《明史·周忱傳》)
【注釋】①吉水:縣名,今江西吉水縣。(參大理卿胡概:大理卿,官名。胡概,人名,江西人,字元節(jié),宣德進士。為官有清直之名。③告訐(jié)者:告發(fā)者。訐,揭發(fā)。④正:通“政”,政治,政事。⑤屏去:退去。⑥騶(zōu)從:官員外出時的騎從。⑦餉婦:農婦。⑧馭下:統(tǒng)治部下。
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A.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B.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C.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D.與吏民相習/如家人父子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省
(2)及
11.說說文中畫線句“胡卿敕旨。在祛除民害;朝廷命我,但云安撫軍民”的意思。(2分)
12.用自己的話說說周忱是怎樣安撫軍民的。(2分)
13.結合選文,請你對周忱這個人物作簡要評價。(2分)
(三)古詩文積累。(8分)
14.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斜暉脈脈水悠悠。
(2)_________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
(3)足蒸暑土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
(5)婉轉含蓄是李清照詩詞的特點,《武陵春》中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蘇軾在《江城子 密州出獵》一詞中運用典故,希望皇帝能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5-19題。(14分)
城市農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幾年前一個深秋的清晨,他挑著兩個圓滾滾的蛇皮袋,踏上了開往城市的班車。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樁、拉板車、搞裝修,但他容易找到的工作還是砌墻抹灰。一個半拉子泥工的漿砌技術毫不遜于那些泥匠師傅,他過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欄廁所時的自我實踐。身高只有1.6米,體重不過100來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發(fā)電機,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飯,而是烏黑的煤。他一肩能扛兩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墻,一板車能拉500多塊磚。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小學畢業(yè)生。他深知沒有文化的苦,下決心培養(yǎng)孩子。如今,三個孩子一個在江西農大讀書,兩個在縣城上中學,這在農村可是相當少見的。舅舅的負擔自然是夠重的,每年得交一萬多元的學費。好在孩子們懂事,他們一邊在課堂上讀著朱自清的《背影》,一邊想念自己當民工的父親。他們幾乎不花零用錢,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費的體能蓄積起來和思念一同寄給父親,同時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贏取獎學金,以此默默地幫著父親。這些,使長年在外用苦力掙錢的舅舅欣慰無比,也使他更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孩子在知識面前失去尊嚴。
③來到城市,他從一幢高樓到另一幢高樓,白天和工友們在蛛網(wǎng)似的腳手架上出沒,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將身體附著在網(wǎng)上;夜晚把自己勞累了一天的身子卷進棉被,形如一節(jié)橫臥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夢中展開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④近三年,舅舅都沒有回家過年。在農村和城市這兩塊地里,他各有收獲:前者收獲的是每畝一千多斤的糧食,但付出的是種子、化肥、農藥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獲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現(xiàn)鈔,而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潤”可觀,但高空作業(yè),難免有風險。顯然,舅舅還是從城市這片莊稼地里看到了更多豐收的希望。春節(jié)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筆回鄉(xiāng)的路費,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電視機前,把節(jié)目看了一遍又一遍。當他看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心里話》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淚水。
⑤站在高空展讀大地的容顏,城市越來越高大,而故鄉(xiāng)卻越來越渺遠。潛意識里,舅舅試圖從城市與鄉(xiāng)村所形成的夾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運。他從這個夾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許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華,當然還有一種失衡的感恩。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留在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體溫。我想告訴你,一塊光潔無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雙粗糙斑駁的手來打磨;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勞樸實的人來建造。一座城市因為有無數(shù)雙這樣的手、無數(shù)顆這樣的心、無數(shù)個這樣的人而倍感溫暖。我的舅舅就是這樣一名如候鳥般轉徙于城市和鄉(xiāng)村的普通的農民工。他有時想到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及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內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個孩子的未來,又不由得寬慰起來。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電話,說今年又不能回家過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勞動所得一萬元錢,要我轉交給他家里。從銀行出來,我感覺手上的一沓鈔票特別重,并且有種濃重的潮濕感,仿佛一捏就能滲出汗來。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頭有一個滿身灰塵,大口嚼著開花饅頭的農民工與你擦肩而過,請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著對他說聲:“辛苦了!”
15.如果把本文標題改為“我的舅舅”好不好?為什么?(3分)
16.第②段寫道:“他們一邊在課堂上讀著朱自清的《背影》,一邊想念自己當民工的父親?!焙⒆觽?yōu)槭裁磿谧x《背影》時想到自己的父親?(3分)
17.第④段中舅舅還是從城市這片莊稼地里看到了更多豐收的希望。舅舅“豐收的希望”有哪些?(3分)
18、④⑤段的畫線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們所表達的意思矛盾嗎?為什么?(2分)
(1)后者收獲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現(xiàn)鈔,而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潤”可觀
(2)他有時想到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及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
19.閱讀④段中下面這句話,結合鏈接材料揣摩舅舅當時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3分)
當他看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心里話》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淚水。
【鏈接材料】
要問我此刻想說什么,我愛我的媽媽,我愛我的爸爸。因為,媽媽把城市的馬路越掃越寬;因為,爸爸建起了新世紀的高樓大廈。
別人與我比父母,我和別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樣,都是中國的娃,都是祖國的花。
(摘自2007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朗誦的《心里話》)
舅舅流下了_____________的淚水,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20-24題(16分)
精神棲身于茅屋之下
①如果你愛讀人物傳記,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優(yōu)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貧困。就說說那位的印象派畫家凡·高吧,現(xiàn)在他的一幅畫已經(jīng)賣到了幾千萬美元,可是,他活著時,他的一張畫連一餐飯錢也換不回,經(jīng)常挨餓,一生窮困潦倒,終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歲時開槍自殺了。
要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作為一名畫家,他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畫家那樣迎合時尚以謀利,成為一個富翁,但他不屑于這么做。他說,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費在給非常愚蠢的人畫非常蹩腳的畫上面,做藝術家并不意味著賣好價錢,而是要去發(fā)現(xiàn)一個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世界。確實,凡·高用他的作品為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萬物在陽光中按照同一節(jié)奏舞蹈的世界。另一個荷蘭人斯賓諾莎是名垂史冊的大哲學家,他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寧可靠磨鏡片的收入維持簡單的生活,謝絕了海德堡大學以不觸犯宗教為前提要他去當教授的聘請。
②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學。問題在于,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人的肉體需要是很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卻是沒有盡頭的。溫飽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則是不斷膨脹的市場刺激起來的。你本來習慣于騎自行車,不覺得有什么欠缺,可是,當你看到周圍不少人開上了汽車,你就會覺得你缺汽車,有必要也買一輛。富了總可以更富,事實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遠不會滿足,不得不去掙越來越多的錢。這樣,賺錢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畫家,你哪里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即使你是學者,你哪里還會在乎科學的良心?
③所以,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不當物質欲望的奴隸,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得好:“自由入以茅屋為居室,奴隸才在大理石和黃金下棲身。”柏拉圖也說:“胸中有黃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黃金屋頂下面的?!被蛘哂每鬃拥脑捳f:“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歡關于蘇格拉底的一個傳說,這位被尊稱為“師中之師”的哲人在雅典市場上閑逛,看了那些琳瑯滿目的貨攤后驚嘆:“這里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呵!”的確,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質的奢華的,而一個人如果安于簡樸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學家,也相去不遠了。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賓諾莎都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過著貧困、簡單的生活,但他們又分別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3分)
22.第②段中劃線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學”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23.第③段中劃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請你補充一個相同類型的論據(jù)。(4分)
24.目前,不少人追求奢侈的物質生活,精神世界一片空虛。讀完本文后,請結合你的閱讀感悟談談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生活。(3分)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56分)
25.某校九年級某班開展了題為“綠色·生命·葉”的專題系列活動,今天進行成果展示。(6分)
(1)請你以主持人的身份,為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不少于80字)。(3分)
(2)有一位同學以“青葉”為題寫詩,寫了前兩句,現(xiàn)請你續(xù)寫后兩句。(3分)
青葉
春到絲絲綠,秋來點點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50分)
青春年少的我們在蜜罐里生活久了,便感覺不到蜜糖的甘甜了,稍有不如意就對父母耍脾氣,稍有不順心就對父母使性子。父母一臉的無奈,我們渾身的專橫。仔細想想,我們是多么自私呀!成長路上,總有自私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就讓我們打開心靈的窗扉,去感受那濃濃的親情吧!請以“和自私說再見”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文體自選,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
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黨山中學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l--6:CABCBC
二、7.C8.B9.D
10.(1)明白醒悟(2)比得上
11.大理卿胡概頒布政令,目的是鏟除民害;朝廷委任我,目的只是要我來安撫軍民。
12.對待農民態(tài)度和藹,詢問農民痛恨及擔憂的事情,替他們商量對策并把事情處理好。對待地位卑賤的小官吏,也會盡力拜訪請教,接受他們的意見。
\
13.平易近人,做事處處為老百姓考慮,不擺官架子,與軍民打成一片,就如一家人。
14.略
三、15.不好。理由是:文章寫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樣的農民在城市這塊“莊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農夫”這個題目就把城市和農民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個標題比“我的舅舅”更貼切。(意對即可)
好。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的代表,用“我的舅舅”為標題,更為親切。(意對即可)
16.《背影》中家境的艱難,父親盡心盡力支撐家庭以及對子女的關愛引發(fā)孩子們想到自己的父親。(意對即可)
17.每月收獲近千元的現(xiàn)鈔;使孩子在知識面前擁有尊嚴;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意對即可)
18.不矛盾。兩句話分別寫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較參照的對象不同。(1)句說舅舅的收入可觀,是相對于舅舅在農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2)句說舅舅的收入低,是相對于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而言。(意對即可)
19.示例:(1)舅舅流下了自豪(驕傲)的淚水。因為他從這些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愛父母,有志氣的。(2)舅舅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因為他從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農民工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尊重。(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20.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質的奢華的(2分)
21.(2分)凡·高為了追求真正的藝術;(1分)斯賓諾莎因為在乎科學的良心。(1分)
22.(4分)不能。這句話將作者“安于清貧的生活”的觀點與“苦行僧的哲學”區(qū)分開來,避免造成讀者誤解。(2分)使論證更加嚴密。(1分)同時有承上啟下的作用。(1分)
\
23.(4分)道理論證(或者講道理、引用論證2分)補充論據(jù)示例: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這鳥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2分要求:必須是道理論據(jù))
24.(5分)示例:追求更好的生活本無可厚非,但不能被無盡的物欲遮住了雙眼,過于追求奢華,從而淪為物質的奴隸、精神的乞丐。我們應該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過一種更有價值的生活。
25.(1)略
(2)片片綴枝頭,山山因我榮。或甘為一青葉,誠托數(shù)朵花?;蛟笧橐磺嗳~,不羨萬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