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推薦:數(shù)典忘祖的故事

字號:


     【編輯寄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推薦:數(shù)典忘祖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魯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晉國的荀躒到成周,安葬穆后,籍談作為副使。安葬完畢,除去喪服。周天子和荀躒飲宴,把魯國進(jìn)貢的壺作為酒杯。
    周天子說:“伯父,諸侯都有禮器進(jìn)貢王室,唯獨晉國沒有,為什么?”荀躒向籍談行禮請他來回答。籍談回答說:“諸侯受封的時候,都接受了王室賞賜的寶器,用來鎮(zhèn)撫國家,所以能把彝器晉獻(xiàn)給天子。晉國處在深山,與戎狄為鄰,而遠(yuǎn)離王室。天子的福分感受不到,拜謝戎狄還來不及,怎么能進(jìn)獻(xiàn)彝器呢?”
    周天子說:“叔父,你忘了嗎?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母兄弟,難道反而沒有得到賞賜嗎?密須的名鼓和它的大輅車,是文王所用來檢閱軍隊的。闕鞏的鎧甲,是武王用來攻克商朝的。唐叔接受了,把它們放置在晉國的土地上,境內(nèi)有著戎人和狄人。
    這以后襄王所賜的大輅、戎輅之車,斧鉞、黑黍釀造的香酒、紅色的弓、勇士,文公接受了,保有南陽的土田,安撫和征伐東邊各國,這不是得到的賞賜還是什么?有了功勛而不廢棄,有了功勞而記載在書策上,用土田來奉養(yǎng)他,用彝器來安撫他,用車服來表彰他,用旌旗來顯耀他,子子孫孫不要忘記,這就是福。這種福不給予叔父,還給誰呢?而且從前你的高祖孫伯黡掌管晉國典籍,參與國家大政,所以稱為籍氏。等到辛有的第二個兒子董到了晉國,于是就有了稱作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后氏,為什么忘了呢?”籍談回答不出。
    客人退出去以后,周天子說:“籍談恐怕會沒有后代吧?舉出舊典卻忘記了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