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整改落實情況

字號:

★入黨申請書,又稱入黨申請報告,是要求入黨的人向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提出的一種書面材料。入黨申請書標志著申請人經(jīng)過了鄭重思考,向黨組織表明自己有入黨的志愿和要求,使黨組織了解申請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便于黨組織對申請人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教育、考察,同時也是黨組織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的重要依據(jù)。每一位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該認真寫好入黨申請書。
    以下是入黨申請書頻道為大家整理的群眾路線整改落實情況,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入黨申請書頻道。
    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常委會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為了將《中共省委常委會對照檢查材料》所提出的努力方向和措施具體化,落實責任,抓好整改,接受監(jiān)督,收到實效,現(xiàn)提出如下整改落實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大、xx屆xx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xx屆四次全會的要求,進一步增強政治定力,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樹立強烈的擔當精神,堅持聚焦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和整治“四風”問題,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境界。深入實踐“三實三同”總載體,著力在科學發(fā)展、解放思想、敢于擔當、服務人民、選人用人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強化正風肅紀,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做認真學習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艱苦奮斗、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表率,做敢于擔當、科學發(fā)展的表率,做發(fā)揚民主、增進團結(jié)的表率,做從嚴治黨、清正廉潔的表率。
    (二)整改目標
    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對自身查擺和干部群眾提出的每個問題,逐項細化整改落實措施,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制定任務書、時間表,更加注重增強整改落實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一個一個加以整改,使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zhuǎn)變,服務發(fā)展能力進一步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
    (三)整改原則
    1.堅持著眼長遠,鍥而不舍整改。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進一步樹立正確政績觀,切實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進一步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引導廣大干部真抓實干。
    2.堅持突出重點,深化專項整治。注重做到“準”、“狠”、“韌”,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庸懶慢浮貪”等問題,狠剎歪風邪氣,盡快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
    3.堅持開門整改,接受群眾監(jiān)督。把整改落實、解決問題、建章立制的情況置于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不以自我感覺代替群眾評價。整改內(nèi)容向社會公布,整改過程讓群眾監(jiān)督,整改效果讓群眾評判,真正做到改一件成一件,讓群眾滿意。
    4.堅持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以制度機制固化作風建設成果,嚴格約束力、增強執(zhí)行力,切實把制度的籠子扎得緊一些、密一些,嚴肅查處違規(guī)違紀、頂風違紀的問題,堵塞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實現(xiàn)作風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
    5.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協(xié)調(diào)分工。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示范,帶領班子成員扎扎實實抓整改,帶頭解決問題、帶頭整改落實、帶頭推動工作。班子成員各司其職,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確保整改取得實效。
    二、整改的任務和措施
    (一)切實加強理論武裝,嚴明黨的政治紀律
    1.深化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xx屆xx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健全《省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每季度學習,每年至少舉辦讀書會。在召開全省領導干部大會進行安排部署的基礎上,在省委黨校舉辦學習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培訓班,對省管干部和縣(市、區(qū))黨政正職進行集中輪訓,由省委書記、省長等領導和專家作專題報告;采取分級分層方式,對各級干部進行輪訓,組織不斷深入學習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把握中央精神,維護中央權(quán)威,確保中央政令暢通。(責任領導:趙克志、李軍、孫永春;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各市〈自治州〉、貴安新區(qū);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健全完善相關方案及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2.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嚴格執(zhí)行《省黨員干部政治紀律“十嚴禁”》,督促和引導全省黨員干部做到:嚴禁發(fā)表同中央決定不一致的言論;嚴禁散布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一致的意見;嚴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貫徹執(zhí)行中央決策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嚴禁對重大問題不請示不報告,搞“先斬后奏”、“斬而不奏”;嚴禁陽奉陰違,對黨組織說假話;嚴禁以任何形式泄露黨和國家秘密;嚴禁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嚴禁購買、傳看不符合中央精神的政治性刊物、音像制品;嚴禁支持、參與各種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嚴禁參加任何宗教組織、參與任何封建迷信活動。(責任領導:趙克志、陳敏爾、宋璇濤、孫永春;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責任單位: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長期貫徹落實)
    3.深入解放思想。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討論,組織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xx大和xx屆xx全會精神,堅決破除信心不足、墨守成規(guī)等思想,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把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加強對干部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同心同苦的教育實踐鍛煉,大力弘揚“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精神和“開放創(chuàng)新、團結(jié)奮進”的時代精神,進一步點燃各族干部群眾奮力實現(xiàn)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激情和信心。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等單位要緊密聯(lián)系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結(jié)合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xx全會精神,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強化作風建設等重大問題的研究;圍繞干部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撰寫刊發(fā)理論文章,做好統(tǒng)一思想、釋疑解惑、凝聚人心的工作。(責任領導:李軍、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責任單位:省直機關工委、省委政研室、省社科院、省社科聯(lián);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形成宣傳聲勢;長期貫徹落實)
    4.開展好“講訪幫促”。把“講訪幫促”形成制度長期堅持。近期,省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農(nóng)村、社區(qū)、企業(yè)和聯(lián)系點,組織省委宣講團,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宣傳宣講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宣傳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幫助解決改革發(fā)展中的實際問題,促進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責任領導:趙克志、李軍、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完成時限:2014年3月底前完成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宣講)
    (二)切實轉(zhuǎn)變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
    5.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省級領導干部帶頭蹲點駐村,帶頭深入基層,到困難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企業(yè)和問題多、情況復雜的地方調(diào)查研究。每年下基層調(diào)研時間不少于2個月,其中:到基層蹲點駐村時,與群眾同吃同住時間不少于3天,到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發(fā)展困難縣)、定點扶貧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研不少于4次,到掛幫單位調(diào)研不少于2次。調(diào)研做到輕車簡從、不作事先安排、不搞層層陪同,到農(nóng)村調(diào)研一律在鄉(xiāng)鎮(zhèn)食堂或農(nóng)戶家就餐。每年撰寫1篇高質(zhì)量調(diào)研報告和2篇學習心得或民情日記。下基層調(diào)研之前,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報告,所在部門分別向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備案,避免集中或輪番到一個地區(qū)、一條線路、一個點上調(diào)研。(責任領導:趙克志、陳敏爾、李軍、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省委政研室;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完善相關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6.深化作風專項整治。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和省委十項規(guī)定等制度紀律,嚴格按照中央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要求,全面開展整治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整治“庸懶慢浮貪”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整治超標配備公車、多占辦公用房、濫建樓堂館所,整治“三公”經(jīng)費開支過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等七項專項整治。按照省委召開的省直機關作風教育整頓大會的要求和部署,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效能提升、投訴舉報查處、明察暗訪、新聞欄目曝光、機關作風評議、作風問責等“九項行動”,突出省直機關廳級領導干部、處長這個重點,著力去“庸”求“進”、去“懶”求“勤”、去“慢”求“快”、去“浮”求“實”、去“貪”求“廉”。(責任領導:李軍、諶貽琴、宋璇濤、孫永春、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省直機關作風整頓辦公室;責任單位:省紀委〈監(jiān)察廳〉、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直機關工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完善相關方案及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7.推進“三減”工作和“三個平臺”建設。深入推進“減政、減負、減支”,加快政務服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電子政務平臺建設。20XX年底前行政許可項目減少到300項以內(nèi),非行政許可項目減少到30項以內(nèi),3年內(nèi)實現(xiàn)與周邊省份相比行政審批事項少的目標。2014年上半年建成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并投入使用,盡快建成省級網(wǎng)上辦事大廳,20XX年省級行政審批事項辦事指南100%上網(wǎng),網(wǎng)上審批事項不少于20%。(責任領導:陳敏爾、諶貽琴、宋璇濤;牽頭單位: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省紀委〈監(jiān)察廳〉、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省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14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長期貫徹落實)
    8.大力推進精文簡會。嚴格執(zhí)行《關于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規(guī)定》,切實改進會風文風。省委、省政府對召開的會議實行計劃管理。省委全會一般每年召開1—2次。省政府全體會議一般每年召開1次。省委、省政府的各項工作會議一般一年不超過1次。各類會議只通知有明確工作任務和與會議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單位參加,其他單位一律不陪會。涉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會議一般不超過500人,涉及某一方面的工作會議一般不超過200人,省委、省政府各類專題會議一般不超過50人。沒有審議事項、座談交流、集中討論內(nèi)容的不涉密全省性會議,原則上以電視電話會議或網(wǎng)絡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不重復發(fā)文、不超規(guī)格發(fā)文、不多頭報文,減少聯(lián)合發(fā)文,減少各類簡報,各部門報送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的簡報原則上只保留1種。嚴格辦會經(jīng)費控制。改進對省級領導的新聞報道。(責任領導:李軍、諶貽琴、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各市〈自治州〉、貴安新區(qū),省財政廳、省直各單位,省廣播電視臺、日報社;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完善相關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9.規(guī)范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嚴格落實《關于省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5年內(nèi)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修建樓堂館所;嚴格控制辦公用房維修改造項目審批。領導干部原則上只能使用一處辦公用房,不得超面積或者多處占用辦公用房,有兩處以上辦公用房的,要立即主動騰退。配置使用的辦公用房,在調(diào)離時或者辦理退休手續(xù)后一律由原單位及時收回。領導干部辦公用房一律不得搞豪華裝修,不得配置高檔辦公用具以及與辦公無關的設施設備。(責任領導:諶貽琴、宋璇濤、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省紀委〈監(jiān)察廳〉、省發(fā)展改革委、各市〈自治州〉、貴安新區(qū),省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XX年12月底前完善相關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10.厲行勤儉節(jié)約。認真制定《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實施細則》,對全省黨政機關經(jīng)費管理、差旅費、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資源節(jié)約作出全面規(guī)范。全省各級黨政機關現(xiàn)有舉辦的節(jié)慶、論壇、展會活動數(shù)量要壓縮三分之一以上。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批準開展的節(jié)慶、論壇、展會、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慶典,以及對我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意義重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等開工儀式外,今后原則上不再批準各級黨政機關新舉辦各類節(jié)慶、論壇、展會活動。(責任領導:諶貽琴、宋璇濤、廖國勛;牽頭單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責任單位:省紀委〈監(jiān)察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民委、省文化廳、省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14年1月底前完善相關制度;長期貫徹落實)
    11.深入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的意見》,召開全省加強和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大會。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聯(lián)系群眾、提升服務企業(yè)服務基層效能和加強網(wǎng)絡政民互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等制度。堅持省委常委和省直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定期到省群眾工作中心接待來訪群眾,推動市縣建立健全群眾工作委員會和群眾工作中心,建立健全部門、地方主要負責同志到群眾工作中心接訪制度。辦好“書記省長——群眾直通交流臺”。省委常委、副省長每年在“百日攻堅戰(zhàn)”等信訪維穩(wěn)專項行動中包案督訪信訪案件不少于10件,平時工作中包案督訪信訪案件不少于5件。(責任領導:李軍、諶貽琴、廖國勛、秦如培;牽頭單位:省委群眾工作委員會、省委政法委;責任單位:省委辦公廳、省直有關單位、各市〈自治州〉、貴安新區(qū);完成時限:2014年6月底前完成相關體制機制建設工作;2014年底前完成相關平臺建設并投入使用;長期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