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愿如嫁女 按分論嫁不可取

字號:

秦春華(北京大學考試研究生院院長):諸位下午好,今天能夠參加這樣的一個咨詢師大賽,感覺到非常開心。首先我想要感謝新浪教育和志愿無憂網,他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盡管他們是教育的外圍機構,但是他們盡了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做了很多對教育本身非常有價值的事情。這是非常值得敬重的。
    今天各位選手的表現(xiàn)都非常精彩,大家做了充分準備,表現(xiàn)得讓我們耳目一新。確實參加這樣一個比賽,和各位進行交流,互相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當然我們也有建議,所有的參賽選手在未來的工作當中,恐怕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對專業(yè)、對特色的了解。另外,我們也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大家在做志愿指導填報的時候,特別強調的是學生的分有沒有用足。我們感覺高考志愿填報還不是做買賣,不是考多少分就賣一個什么樣的好價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我想這也是各位家長[微博]的心愿,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都有自己的孩子,將來自己的孩子都要上大學。
    各位高考志愿咨詢師的付出、努力,特別是你們的敬業(yè)精神令我們動容,這也是我們非常敬重的。未來有新浪教育這樣一個好平臺,我們可以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秦春華:現(xiàn)在這個時候在中國至少有兩群人在討論高考改革的問題,一群當然是我們,一群現(xiàn)在在人民大會堂,全國正在開政協(xié)會。全國政協(xié)委員討論的議題里,大家這兩天也看到,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是熱點。我們不是政策的決策者,更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但是我們不僅要說一說,另外還要踏踏實實去做一點真實的事情。
    有朋友問過我,中國的招生和美國的招生到底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我想了很久,后來想,可能有很多很多不同和差距,但是最主要的差距是三個字,或者叫六個字,叫職業(yè)化或者專業(yè)化。坦率地說,到目前為止,全中國在招生的領域,沒有一個人是專業(yè)的。實際上包括我們在座的以及不在座的各個大學的招辦主任,都不是專業(yè)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過去的學術背景都跟招生沒有什么關系,我是學經濟學的,傅老師是學化學的,柳老師是學藥學的,林方是學文學的,哪個和招生有關系呢?我們都不具備招生專業(yè)的知識、專業(yè)的準備、專業(yè)的背景。招生需要什么樣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呢?需要教育學,你得懂教育,你還得懂心理學。今天有幾個選手,我很高興,他們有心理學的背景。你還得懂統(tǒng)計學,還得會數據分析,還得會測評,說白了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理論也得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復合型的學科,在美國已經形成了非常嚴謹的學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
    另外一個是職業(yè)化。我們這些人干幾年就不干了,一個是累了,實在受不了了。第二,也不讓你干了,干幾年就要轉崗了,沒有干什么長的。但是在美國,很多人一干就是十幾年,有的人甚至干二十幾年。斯坦福大學的招辦主任,他過去在一個學校干招辦主任干了十幾年,后來因為他太太喜歡加州,所以就到加州,到了斯坦福。他一輩子都在從事招生的工作。他為什么要從事招生工作呢?把這個當成終身的工作呢?說得很簡單,就是他喜歡。他年輕的時候就愛上了這個工作,所以一輩子也就這么下來了。在美國,招生這個領域實際上相對來說也不是一個很熱門的領域,比較偏,但是從事這個工作的人都很熱愛。所以,我很贊同或者說很欣賞今天的選手里,我記不清是哪一位了,他講了一句話,我非常震動。他說“我們之所以從事這個工作,是因為我們喜歡”。我想只要有了這個喜歡,再加上專業(yè)的訓練,特別是我們有了這么好的平臺,我想在并不久遠的將來,中國也會形成自己在招生、高考咨詢、志愿填報等領域里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專家隊。
    秦春華:平臺能做什么,平臺所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服務。我今天早上怕遲到,來的時候用了滴滴打車軟件。我后來在想,滴滴打車為什么能夠在短短的時間里迅速成長起來,其實就是滿足了人們最簡單、最樸素的需求。我想出門就能打到車,就這么簡單。所以,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有價值。所以,這個平臺能夠是滿足各種人的需求,這是我對平臺的希望或者說建議。
    對于我們的咨詢師,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非專業(yè)化和非職業(yè)化,我們的工作大部分是憑感覺、憑經驗積累。過去我們不會干,咨詢兩個人,再把數據整巴整巴,基本上就也慢慢會干了。但是這個東西干來干去,心里沒底。所以,建議我們的咨詢師們再多讀一點專業(yè)的書,多受一點專業(yè)上的訓練。另外,我們干的這個活不是一個簡單的活,是擔著責任的,是對一個人未來的成長,有重大的推動價值的。所以,各位不要看輕了自己的工作,你們不要太陷入到技術性的業(yè)務當中,可能更多還是要思考教育的問題、孩子的成長問題。
    這是我給咨詢師的建議。
    考生和家長的建議,過去談的比較多,今兒不多占用時間,只說一個。對于你們的孩子,去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實際上就跟你把女兒嫁出去、給兒子娶一個好媳婦兒是一個道理。我現(xiàn)在也有女兒,我對女婿將來的期望不是他有多少錢,不是他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他只要適合我女兒就行,或者說我女兒要么愛他,要么他愛我女兒就行。說實在,我還不想讓她嫁入豪門。報志愿也是一樣,是一輩子的事,不是今兒考了這個分就能把這個分賣給清華或者是按分論價的這些高校。嫁進去的那天可高興了,你看我嫁入豪門了,過不了多少年哭著出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另外的一個比喻,就跟你買鞋一樣,你買的那個鞋,普拉達、lv多好,,但穿在腳上擠腳,很難受,花那么多錢,還是買一個合適的,也許牌子不大,也許質量看起來也一般,但是穿著舒服。我想家長別逼自己的孩子,也別說自己的面有多重要,看孩子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如果你在指導孩子報志愿的時候,記著這兩條:嫁女兒、娶媳婦兒、買鞋子,你就基本上能做出來一個八九不離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