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wǎng)
    高 一 年 級 漢 語 文 試 題
    一、基礎(chǔ)知識:(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對稱chèn) 雕鏤(lòu) 混沌(dùn) 裨(pì)益
    B、記載(zài) 譬(pì) 如 琉(liú) 璃 河堤(tī)
    C、鐫(juān) 刻 懲(chéng) 罰 充沛(pèi) 庇(bì) 護
    D、蔓(màn) 延 鋪砌(qiè) 家眷(juàn) 蓬(péng) 勃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我們就地取才,用牦牛糞生火。
    B、他曾經(jīng)是聲名顯赫的人物。
    C、他做事總是偷偷摸摸,鬼鬼崇崇。
    D、夏魯寺,是藏漢兩種文化相互交融、珠聯(lián)壁合的杰作,是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
    3、下列用橫線連接的詞,全是近義詞的一項是( )
    A、輕松——輕快 城市——都市 品格——品質(zhì)
    B、沉淀——沉積 委屈——滿意 神秘——神奇
    C、索性——干脆 淪落——騰達 呈現(xiàn)——露出
    D、茂盛——枯萎 懲罰——處罰 歷來——向來
    4、下列各組成語,不含貶義的一項是( )
    A、絡(luò)繹不絕 因地制宜 執(zhí)迷不悟 重巒疊嶂
    B、安然無恙 蓬勃發(fā)展 精力充沛 千頭萬緒
    C、順其自然 小題大做 了如指掌 侃侃而談
    D、聲名顯赫 錯綜復(fù)雜 頑強拼搏 一意孤行
    5、下列括號內(nèi)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辭而別(告辭)年輕力壯(強壯)膾炙人口(烤肉)
    B、莫名其妙(說出)不得而知(能夠)半信半疑(懷疑)
    C、爭相斗艷(美麗)得天獨厚(優(yōu)越)斬釘截鐵(切斷)
    D、徹夜難眠(睡覺)如釋重負(解釋)適得其反(恰好)
    6、下列句中的劃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①你們的矛盾_______升級,讓人失望。
    ②他比你只是_______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
    ③這幾天我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郵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 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 再三 稍微 往往
    7、下列各句中畫線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是蘇州園林雷同的特點。
    B、 對小說的觀賞,要從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入手。
    C、 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過程的數(shù)學(xué)方法。
    D、 他買到了稱心的衣服。
    8、下列各句中畫線的詞,使用不完全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作者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深情地回憶母親對自己的教育,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B、云周西村人民頌揚、學(xué)習(xí)英雄的歌聲激蕩著汾河水,響徹了呂梁山,激勵著人民前進。
    C、這篇精美的文章,使我們感覺到它的思想內(nèi)涵,感受到人們的關(guān)愛與溫情。
    D、中國書法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研習(xí)、欣賞書法,可以增進我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9、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完全恰當?shù)囊豁検牵?)
    人物形象塑造,______要借助于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______要借助于環(huán)境描寫。______現(xiàn)實中的人,______生活在真空里,______生活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
    A、不僅 還 所以 不是 而是 B、不僅 也 因為 不是 而是
    C、盡管 也 因為 不僅 而且 D、不但 還 因而 不是 而是
    10、下列句子中語言運用得體的一項是( )
    A、在接到母校百年校慶的邀請后,大家相約一起蒞臨母校參加慶典活動。
    B、李方發(fā)短信約見老同學(xué):“胖子,別來無恙吧?我們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一位售貨員剛見一位顧客時說:“歡迎光臨!您想買啥?”顧客想看看貨物。售貨員又說:“不想買,別摸!”
    D、大會主持人對發(fā)言的人說:“你說不清楚就不要說了?!?BR>    11、下面括號內(nèi)的縮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項是( )
    A、春天的綠是十分清新誘人的。(綠是清新誘人的。)
    B、那一片片的秋葉里仿佛都隱藏著一個個活的靈魂。(秋葉里仿佛隱藏著靈魂。)
    C、春光明媚的四月,人跡罕至的山谷中盛開著一片片野花。(四月盛開著野花。)
    D 、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塊已經(jīng)等待了我們400萬的石頭時,興奮之情再次涌起。(興奮之情涌起。)
    12、下列各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曉芳的家鄉(xiāng)在西藏,那里有豐美的自然資源,人民生活很富足。
    B、沒有人不為京劇《貴妃醉酒》中纏綿的深情和委婉的唱腔而不感動的。
    C、敵人的威脅不但不能使英雄屈服,而是激起英雄更大的憤慨。
    D、她說她夢見分別三十多年的父親遠渡重洋歸來了。
    13、指出下面修辭手法有所不同的是( )
    A、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B、點點星光宛如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凈的湖面上。
    C、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D、小河流進草原是那么辛勤,日日夜夜地流淌,辛辛苦苦地耕耘……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在新疆,很多地方降雨量極小,氣候炎熱、干燥。有一次,在吐魯番,我們明明看到天上開始降雨,一條條銀絲在空中飄落,大家不禁歡呼:“下雨了!”可奇怪的是,我們伸出手去接雨,卻根本接不到一滴水。_______________,下了一場“雨”,可我們連頭發(fā)都沒濕。
    A、原來這些雨水還沒落到地面就被蒸發(fā)掉了。
    B、因為雨點太小了,人看不見它們。
    C、原來這些雨水是根本不存在的。
    D、因為雨絲太細了,人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15、下列文學(xué)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
    B、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所謂“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謂“神不散”,是指有豐富充實的內(nèi)容。
    C、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田園詩人。
    D、《蘇州園林》的作者葉圣陶是作家、教育家和編輯家。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共25分)
     (一)(12分)
    這當然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其實,死海是一個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jié)果。死海地處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長75公里,東西寬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死海的源頭主要是約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鹽類。河水流入死海,不斷蒸發(fā),鹽類沉淀下來,經(jīng)年累月,越積越濃,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這段文字主要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中“大約”的作用是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3分)
    4.死海形成的原因是( )(3分)
    A.死海所處的地形特點 B.由于海水蒸發(fā),不斷沉淀
    C.由于死海的水源中含有很多礦物質(zhì) D.以上都是
    (二)(13分)
    生命的本質(zhì) 楚 女
    夜幕降臨,對門那人家又傳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樂,響起時緊時緩的舞蹈腳步。
    那是一對才搬來的殘疾夫妻,男的一雙腳掌向后撇,女的是啞巴。那天初次見到他們時,一股憐憫之情在我心頭升起;這樣的人生、這樣的家庭,怎樣艱難!這不是我鄙視他們,我認為作一個正常人,是應(yīng)該有一點這樣的憐憫之心的。
    但接下來的事實卻讓我大吃一驚,這些天來,他們的那些殘疾人朋友絡(luò)繹在夜幕之后前來聚會,空氣里傳來他們的音樂、舞蹈和歡笑。我看不到他們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覺到他們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熱烈。
    面對著這樣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詞匯都變得蒼白、不貼切。說殘疾人也愛生活、也需要音樂和舞蹈,這樣的解釋是那么的無力、詞不達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鹪谖璧福桥?、變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張力的表達。燃體在火的舞蹈中發(fā)出畢畢剝剝的吟唱,燃體不盡,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樂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記憶的天空。我透過遙遠歲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種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簡陋的磚瓦窯,我三十年前下放勞動的地方。窯師傅的小女兒才七八歲,就開始幫大人做事了。這個小姑娘一身衣服綴滿補丁,正當讀書和游戲的年齡,就過早地承擔(dān)了生活的艱辛。當時我也以憐憫的目光注視著這個小女孩,但艱辛的勞動在小女孩身上卻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著工具,全無一點悲愁。她一下子就讓我陷入對生命的沉思和叩問:生命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什么讓生命以這樣歡樂的形式前行呢?
    用童心無邪、用不諳世事、用樂觀主義來解釋都是不夠的。上蒼仿佛有意安排,讓我看到不同形式的兩次生命的舞蹈。生命從一降生,就穿上了一雙紅舞鞋。這是生命的本質(zhì),是人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會歌唱、都會歡樂的原因。
    人類的生命史穿越了數(shù)千年,期間戰(zhàn)爭、災(zāi)難、病痛、殘廢都阻擋不了生命歡樂的舞蹈。廢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現(xiàn)輝煌的殿宇,災(zāi)難之后,人類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沒有畏懼、從不悲觀,生命就這樣一路舞著唱著前行,這一切都因為生命的本質(zhì)就是舞蹈。
    1、第二段,作者說:“一股憐憫之情在我心頭升起?!睂埣卜蚱抻斜匾獞z憫嗎?試作分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作者說:“熟悉的或陌生的音樂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記憶的天空。”分析這個比喻的含義。(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作者說:“生命從一降生,就穿上了一雙紅舞鞋?!边@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試分析這句話的作用。(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3分)
    A.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的憐憫之情,從三十年前對小姑娘的憐憫,到現(xiàn)在對殘疾人的憐憫,憐憫之情自始至終貫穿于全文。
    B.文章先寫作者對殘疾人的憐憫,后寫對他們的敬仰,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收到較好的效果;而這種寫法沒有用于對小姑娘的敘寫上,是文章的白璧微瑕。
    C.文章意在說明生命的本質(zhì)。通過對殘疾人、小姑娘的抒寫,作者用極其形象的語言作了回答:“生命從一降生,就穿上了一雙紅舞鞋?!?BR>    D.文章先寫殘疾人,后寫小姑娘,最后再寫對整個人類的遐思,由點及面,試圖在更普遍的意義上去探尋生命的本質(zhì),結(jié)果弄巧成拙。
    E.第六段所說的“不同形式的兩次生命的舞蹈”,一是指殘疾人,一是指小姑娘。文章由此生發(fā)開去,闡述了生命的本質(zhì)意義。
    三、作文(30分)
    以“我好想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有個知心朋友”、“有個好老師”、“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長大”、“再看一眼”、“美夢成真”、“得到理解”等。
    2、書寫工整,文面整潔。
     3、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高一年級漢語文期中試題 參考答案
    一、基礎(chǔ)知識
    1、C 2 、B 3、A 4、B 5、D 6、C 7、D 8、C
     9、B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二、閱讀文章
    (一)
    1、列數(shù)據(jù)
     2、中心句是“其實,死海是一個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jié)果?!?BR>     3、“大約”表示估計。當沒有充分的依據(jù)時,用這樣的詞表明對事物的掌握程度,可見,說明文用語的準確性、真實性。
     4、D
    (二)
    1、沒有必要憐憫,因為他們“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會歌唱、都會歡樂。(本題可參考倒數(shù)第二段的內(nèi)容概括回答)
    2、音樂就像焰火照亮了天空一樣“照亮”了記憶,勾起我的回憶。(本題考查含蓄語句的理解能力,需要把比喻句恢復(fù)為直接陳述句作答)
    3、①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②形象地詮釋了生命的本質(zhì)。(本題考查對藝術(shù)手法的鑒賞能力)
    4、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