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素質》(5)

字號:

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素質》(5)
    點擊進入: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素質》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系統(tǒng)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答案】D
    【答案解析】系統(tǒng)分析是一種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的分析方法。
    2.“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的思維方法是(  )。
    A.比較
    B.分析
    C.分類
    D.綜合
    【答案】A。
    【答案解析】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方面或個別特征的思維過程。綜合:是在頭腦里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方面、各種特征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的思維過程。比較就是把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及其相互關系的思維過程。
    3.來自公安機關的資料顯示,娛樂圈中有人吸毒,高級知識分子中也有人吸毒,吸毒者中有些人是女性,而搶劫犯中有相當比例是吸毒者。
    由此可見(  )。
    A.高級知識分子中也有搶劫犯
    B.搶劫犯中吸毒者占了大多數(shù)
    C.有些搶劫犯可能是女性
    D.有些搶劫犯不是女性
    【答案】C
    【答案解析】在題干中找不到吸毒者既是高級知識分子又是搶劫犯的依據(jù),則A錯誤。相當比例不代表占了大多數(shù),B錯。D屬于不能確定的推理,故選C。
    4.經(jīng)計算,數(shù)學與計算機這兩門課程成績的相關系數(shù)是0.72,可見這兩門課程(  )。
    A.中度相關
    B.高度相關
    C.極高相關
    D.正常相關
    【答案】B
    【答案解析】相關系數(shù)是描述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取值范圍為[一1,1]。相關系數(shù)大于0為正相關,小于0為負相關,等于0表示不相關。相關系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相關程度越高。一般可按三級劃分:|r|<0.4為低度線性相關;0.4≤|r|<0.7為顯著性相關;0.7≤| r|<1為高度線性相關。
    5.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答案】A
    【答案解析】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內(nèi)容是“事物是什么”。
    6.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的統(tǒng)計量數(shù)是(  )。
    A.集中量數(shù)
    B.差異量數(shù)
    C.地位量數(shù)
    D.相關系數(shù)
    【答案】D
    【答案解析】相關系數(shù)是描述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
    7.群眾對領導的不滿,不僅僅產(chǎn)生于領導的作為和業(yè)績不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領導的期望與實際表現(xiàn)之間的差距,因此,如果競選一個大企業(yè)的領導,競選者競選演說中一味許愿,是一種不聰明的做法。
    從上述論述中可以推出以下結論(  )。
    Ⅰ.群眾的期望值足夠低,領導即使胡作非為,群眾也不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
    Ⅱ.只要領導的作為和業(yè)績出色,群眾就不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
    Ⅲ.由于群眾的期望值高,盡管領導的工作成績優(yōu)秀,群眾的不滿情緒仍可能存在。
    A.只有Ⅰ
    B.只有Ⅲ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Ⅲ
    【答案】B
    【答案解析】群眾對領導不滿的情緒產(chǎn)生,有兩點:一是領導的作用和業(yè)績,二是對領導的期望與領導的實際表現(xiàn),因此,只要有一種情況存在,就會在群眾對領導的不滿情緒,所以,結論Ⅰ和Ⅱ都不正確。
    8.以反映事物的內(nèi)在特性或特征為內(nèi)容的概念屬于(  )。
    A.關系概念
    B.屬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答案】B
    【答案解析】屬性概念是以反映事物的內(nèi)在特性或特征為內(nèi)容的概念。關系概念是指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的概念。
    9.某中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標準分為0.5,則這名中學生的成績(  )。
    A.高于平均分
    B.低于平均分
    C.等于平均分
    D.沒法確定
    【答案】A。
    10.下列哪種統(tǒng)計量數(shù)描述的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  )。
    A.平均差
    B.標準差
    C.全距
    D.算術平均數(shù)
    【答案】D
    【答案解析】算術平均數(shù)是全部數(shù)據(jù)的算術平均,又稱均值,它是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量。
    11.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答案】C
    【答案解析】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內(nèi)容是“事物為什么”。
    12.下列哪句說法是錯誤的?()
    A.素質教育是指以促進知識深刻內(nèi)化為目標
    B.以全面?zhèn)魇诟袃r值的知識為基礎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個性潛能發(fā)展為核心
    D.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
    【答案】A
    【答案解析】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而不是促進知識深刻內(nèi)化。
    素質教育是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題目中把素質教育的目標等同于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是錯誤的。
    13.構建素質教育目標,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素質發(fā)展的(  ),才能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
    A.順序
    B.客觀規(guī)律
    C.特征
    D.重點
    【答案】B
    【答案解析】青少年身心素質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制定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依據(jù)。
    14.下列與“素質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項是(  )。
    A.博雅教育
    B.全面發(fā)展教育
    C.應試教育
    D.終身教育
    【答案】B
    【答案解析】素質教育是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15.(  )中關于教師素質的規(guī)定是制定和執(zhí)行教師素質要求的根本依據(jù)。
    A.《教師法》
    B.《高等教育法》
    C.《義務教育法》
    D.《教育法》
    【答案】A
    【答案解析】《教師法》中關于教師素質的規(guī)定是制定和執(zhí)行教師素質要求的根本依據(jù)。
    16.《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jù)(  ),制定本法。
    A.憲法和教育法
    B.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C.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A
    【答案解析】《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jù)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7.我國現(xiàn)行義務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齡是(  )。
    A.五或六周歲
    B.六或七周歲
    C.七或八周歲
    D.未作確定
    【答案】B。
    【答案解析】《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18.我國法定的教師節(jié)是每年的(  )。
    A.9月1日
    B.秋季開學后首個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日
    【答案】C。
    【答案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guī)定:每年九月十日為教師節(jié)。
    19.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  ),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
    A.年齡差異
    B.性格差異
    C.個體差異
    D.民族差異
    【答案】C
    【答案解析】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因此,教師只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因材施教,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20.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  )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A.體罰
    B.變相體罰
    C.體罰、變相體罰
    D.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
    【答案】D
    【答案解析】學生享有人格尊嚴權。學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21.在履行教育教學義務的活動中,教師必須遵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主要、基本的是要堅持(  )。
    A.團結協(xié)作
    B.教書育人
    C.嚴謹治學
    D.愛崗敬業(yè)
    【答案】B
    【答案解析】教書育人是在教師在遵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主要、基本的,也是教師根本的任務。
    22.世界上早使用麻醉劑的是我國古代的(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答案】B
    【答案解析】華佗是東漢末杰出的外科學家,他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先發(fā)明麻醉劑,他研制的麻醉劑“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譽為“神醫(yī)”,并早應用全身麻醉的醫(yī)學家,堪稱“外科鼻祖”。
    23.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堂詩余》《東坡樂府》《稼軒長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詞集。
    B.把長篇小說分成若干章節(jié),每一章叫做“一回”,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小說叫做“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烈火金剛》等。
    C.《阿房宮賦》《師說》《論積貯流》《項脊軒志》《石鐘山記》都在標題中標明了文體。
    D.“念奴嬌”“永遇樂”“水調(diào)歌頭”“倘秀才”“西江月”“揚州慢”“雨霖鈴”等都是詞牌名。
    【答案】D。解析:“倘秀才”是元曲“正宮調(diào)”的一個曲牌名,不是詞牌名。
    24.音序法不包括(  )。
    A.漢語拼音字母法
    B.筆畫法
    C.聲部法
    D.韻部法
    【答案】B
    【答案解析】音序法是按照字(詞)音排檢漢字的方法。主要有漢語拼音字母法、韻部法和聲部法。
    25.保險公司X正在考慮發(fā)行一種新的保單,為那些身患困擾老年人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他們要求的服務。該保單的保險費必須足夠低廉以吸引顧客。因此,X公司將為從保單中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將要產(chǎn)生的索賠而憂慮。
    以下哪一種策略將有可能把X公司在該保單上的損失降低到小?(  )
    A.吸引那些將在未來很多年里都不可能提出要求從該保單中獲益的中年顧客
    B.僅向那些年幼時沒有得過任何嚴重疾病的個人提供保險
    C.在該項保單中提供比在其他成本更低的保單中數(shù)量更多的服務
    D.僅向那些被其他保險公司在類似的保險項目中拒絕的人提供保險
    【答案】A
    【答案解析】X公司想要降低在該保單上的損失,就要減少為該保單支付的金額。吸引那些將在未來很多年里都不肯定提出要求從該保單中獲益的中年顧客,可以達到這個目的,B、C、D都不能達到。故選A。
    二、材料分析題
    1.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的嘟”——“的嘟”——聲,這聲音猶如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緊接著,像有誰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齊”,所有的學生都向左邊看去。這是怎么回事,還沒等老師喊出話來,坐在靠窗邊的同學已經(jīng)站起來,叭在窗臺上向外張望,其他的同學更是著急,他們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長,平時上課就坐不住的索性沖出座位,涌到窗前。他們你扒我,我推他,爭先恐后地向外張望——原來是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由南向北從窗前駛過……教室里恢復平靜后,請看以上2位教師的做法:
    A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nèi)容,而讓同學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寫下來。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
    B老師面對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xù)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余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B老師不愿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nèi)容,否則他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A、B兩位老師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贊同哪位老師的做法?
    【答案要點】我個人認為,我更同意A教師的做法。其中A教師的教學思路正是現(xiàn)代教學觀下所倡導的新課程、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的實踐,而B教師則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代表。新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之一就是“變課程的預定性和封閉性為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A老師突破預定計劃而“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凸現(xiàn)了課程的多元創(chuàng)新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興趣、情感,培養(yǎng)和愛護學生的求知欲,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來拓深、拓寬課程的內(nèi)涵和外延,捕捉了這一偶發(fā)事件,把它轉變成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導學生看、聽、說、寫;指導他們學會了正確、全面、有條理地觀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而B老師的教學是一種“插秧式”的教學,這種教學其實就是試圖維護嚴格的甚至苛刻的課堂秩序,即極端的課堂紀律,通過這種方式來確立所謂的老師權威。B老師“以知識、學科為本位”,把學生當做“學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長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圖完成教學內(nèi)容和任務,剝奪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權利,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需求、情感,不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yōu)、良、中、差呢?為此,我制訂了這樣的標準:
    一是在大綱規(guī)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fā)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視為優(yōu)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fā)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fā)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yōu)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shù)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fā)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shù)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問題: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點】這位老師的做法比較合理,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且具有個人特長的有用人才,其實質就是通過合格加特長的標準和策略培養(yǎng)人才。因此,我們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在學生的身心特性確立發(fā)展方向時,特長的發(fā)展好與相關方面的發(fā)展和諧并進。但和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又有所區(qū)別。和諧發(fā)展是學生對全面發(fā)展的具體選擇。作為學生整體來說,應把全人類的知識、技能和優(yōu)良品質都繼承下來;但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只能以特長為龍頭帶動相關方面和諧發(fā)展,成為基礎相對寬厚而特色鮮明的人才。
    三、寫作題
    請以《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自學能力》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1)觀點明確,論述具體;(2)條理清楚,語言流暢;(3)不少于800字。
    【答案】提示:所謂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yǎng)興趣,自主學習。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激發(fā)學習內(nèi)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4)發(fā)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6)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