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優(yōu)秀日記:思維請守住幸福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八年級優(yōu)秀日記:思維請守住幸福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支筆,剛畫完前唐的雁落平沙,又滴淌著晚清的紫廖漁歌…
    …
    一桿桅,剛降下暮春的輕煙殘月,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勁風…
    …
    歲月在輪回,人生在飄逝,我們駕一葉扁舟于江渚之上,尋覓
    所謂的幸福。
    茫茫中華史,從未忘記幸福的存在。有過去、有現(xiàn)在、還有未
    來。劉邦是幸福的,因為他勝利了;武則天是幸福的,因為她執(zhí)政
    了;楊國忠是幸福的,因為他有權了。然而,項羽是痛苦的,因為
    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為它遭棄了;李白是痛苦的,因
    為朝野亂了,于是,時間在追問歷史:“何為幸福?”我追著時間
    在后現(xiàn)代的荒原上吶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
    世界萬象,無所不有。幸福,只有用心而且懂得去接受的人才
    能幸福。有些事,就像哈哈鏡與玉面鏡的結合,從這面看,很好看
    ,另一面,丑死了。給一個選擇的機會,你是選好看的一面還是丑
    的一面?幸福在于自己的把握,或者,你對著丑的一面時萬般痛苦
    ,忘記了翻過來,于是,幸福與你只是一鏡之隔,卻隔若汪洋。有
    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看這樣的鏡子會翻看不同的一面,于
    是,幸福屬于了他們。
    貝多芬就是一位懂得看鏡子的人。當有人問他:是否為失聰而
    痛苦,他說:“沒有,我很幸福!因為我僅僅失去六分之一!”除
    了耳、()我們還眼、鼻、嘴、手、腳、()六分之一,這就
    是貝多芬幸福的概念。
    幸福,只是“塞翁失馬”,要懂“焉知非?!钡牡览怼?BR>    求幸福,就要有阿Q的精神。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個極
    具諷刺意義的人。然而,今天的我們,為求幸福,把阿Q作為一種
    榜樣。原來,阿Q也是幸福的。
    面對已知的死亡,我們是恐懼,還是坦然?尼克松在知曉自己
    得癌癥以后,他對死的定義是:酒吧打爛時我就離開!這也是一個
    “阿Q”,一個美國版“阿Q”。所以,在余留的生命中,他依然
    很幸福。
    幸福,不能定義,幸福與快樂就是一種思維方式。選擇了正確
    的思維方式,你就選擇了幸福快樂。
    千年的余輝搖曳那些花季,飄落那些雨季。我們不妨把或深或
    淺的記憶放進日記,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選擇一種正確的
    思維方式,不再因外界的風聲鶴唳而瑟瑟發(fā)抖,不再因世間的榮辱
    得失而錙銖必較,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飄逝而惆悵莫名――人生因此
    快樂、因此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