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作文復習:審題九大技巧之易誤辨正法

字號:

所謂易誤辨正,就是對那些表意或重點比較模糊、考生最易致誤的題目,進行析誤歸正,準確地把握題旨,以減少作文審題的失誤。容易致誤的并不是整個題目,而是題目中的關(guān)鍵字,實際上是題中的干擾源。審題時,就要抓住這些易誤字,進行辨別分析,進而明確命題意圖和寫作重點。
    易誤題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題目文字較長,干擾源多。例如1991年安徽中考作文題《記一個給我留下難忘印象的人》,這個題目用字達13個,審題時可化繁為簡:《記一個難忘的人》。“給我”介賓短語多余,“難忘”的當然是“我”。既然“難忘”,不可能不“留下”“印象”,這兩個詞也與“難忘”重合。這樣一刪,既合理,又未改變題意,而且增加了題目表意的透明度。
    二是有關(guān)虛詞的巧用。虛詞有時表意不虛,題目的易誤點往往表現(xiàn)在虛詞上。例如1991年吉林中考作文題《讓我再說一聲:“老師好!”》。這個題目,最易致誤的是一個表示頻率的副詞“再”。考生往往只抓住了它的表層意義“第二次”做文章,實際上,這個“再”主要是指畢業(yè)離校之時的“再”,具有特殊意義,可從內(nèi)容、時間、場合和情感等方面來綜合考慮。再如1992年江西中考作文題《五星紅旗從我心中升起——記一次升旗儀式》,對這個題目,考生往往只是簡單地記敘校園升國旗的情景,或僅客觀地寫“一次升旗活動”,這些都能扣住副標題,而這個題目的重點,是正標題中介賓短語“從我心中”四個字。它要求考生不僅要寫出客觀“升旗儀式”的情景,更要反映出主觀“心中”的感情,要通過抒情、議論方式,來表現(xiàn)升國旗時“我心中”情感的升華和聯(lián)想的加深。
    三要受同義詞表義的影響。漢語同義詞豐富多彩,擬題時所用的詞語,一般都有與之相應的同義詞存在,如果所見之詞與我們平時常用的有關(guān)詞語相近而不是完全相同,致誤點也就隨之產(chǎn)生了,例如1994年安徽中考作文題《我經(jīng)歷的一次小波折》,失誤考生幾乎占了一半,誤點都出在“波折”一詞上,有的把“波折”寫成了“風波”,有的把它當“挫折”來寫。這三個詞表面看意義相近,實際差別還是明顯的。“波折”是事情進行中所發(fā)生的曲折,中性詞;“風波”是指糾紛或亂子,“挫折”是失敗或失利之意,都是貶義詞。審題時,一定要分辨清楚同義詞之間在表意上的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