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舞蹈:“栽秧會”

字號:

★少兒興趣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少兒舞蹈:“栽秧會”,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少兒興趣頻道!
    “栽秧會”是在栽秧前后進(jìn)行的歌舞活動。流傳在洱源縣,源于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這一歌舞活動自始至終與栽秧勞動緊密聯(lián)系。由“豎秧旗”、“開秧門”、“搶旗比武”、“田家樂”幾個部分組成。首先由裝扮成秧官的人手執(zhí)催秧鑼,催促群眾豎起繡有“五谷豐登”的三角旗和四丈余高扎有大斗,飾有彩球雉羽的“秧旗”。接著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并跳起“鷺鷺伸腳”(即一腿向后伸)、“白鶴展翅”(雙手做飛翔姿勢)等動作,嗩吶模仿布谷鳥叫聲,吹起“布谷報春”曲調(diào),算是開了“秧門”。然后秧官敲起催秧鑼,催促大家趕快插秧,這時盛裝的挑秧小伙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嗩吶吹奏聲中開始了栽秧勞動。人們一邊在田里栽秧,嗩吶手一邊在田頭吹奏,在既緊張又愉快的勞動間隙中,懲罰在勞動中不努力的人,叫他們頭頂秧苗跳舞逗趣,稱為“捉懶漢”。當(dāng)栽秧結(jié)束后,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圍著秧官跳舞并把他引回村子,邊舞邊打秧官,以表示對他的敬重和感謝。最后就在村頭歡樂地表演起“田家樂”,由扮做漁、樵、耕、讀的不同人物輪流出來表演,語言逗趣,邊說邊唱邊舞,以此慶賀栽秧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