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典故:臥薪嘗膽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中國歷史典故:臥薪嘗膽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兒童故事資源請搜索兒童故事頻道與你分享!
    成語《臥薪嘗膽》
    發(fā) 音:wòxīnchángdǎn
    釋 義: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原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fù)國的事跡,后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
    出 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迸P薪:睡在干柴上。嘗膽:嘗苦膽。
    語 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 例:明·李贄《詠古》之一:“臥薪嘗膽為吞吳,鐵面槍牙是丈夫?!?BR>    近義詞:發(fā)憤圖強、宵衣旰食、勵精圖治
    名 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guān)都歸于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嘗膽,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吳國。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個有志者,一個苦心人。
    典 故: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后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后,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jié)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zhàn)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范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三年,飽受侮辱,終被放回越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xié)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
    一次夫差帶領(lǐng)全國大部分兵力,去赴會,要求勾踐也帶兵助威,勾踐見時機已到,假裝赴會,領(lǐng)3000精兵,拿下吳國主城,殺了吳國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當初未聽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踐,死前,他只求,不要傷害吳國百姓。
    簡略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越國喪亂之際發(fā)兵攻越,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同仇敵愾,奮力抵抗,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死在歸途中。
    吳王夫差繼位,三年潛心備戰(zhàn),公元前494年,率復(fù)仇大軍殺向越國。越國水軍幾乎全軍覆沒,越王勾踐逃到會稽山,越國向吳國屈辱求和。
    按照吳國的要求,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吳國服苦役。越王給闔閭看墳,給夫差喂馬,還給夫差脫鞋,服侍夫差上廁所。勾踐三人受盡嘲笑和羞辱。為圖復(fù)國大計,勾踐頑強地忍耐著吳國對他的精神和肉體折磨,對吳王夫差更加恭敬馴服。
    夫差生病,勾踐觀其糞便察看病情令夫差十分感動。三年苦役期滿,吳王放勾踐回國。勾踐君臣相見,抱頭痛哭,立志雪恥復(fù)仇。
    勾踐回國后,時刻不忘吳國受辱的情景。他睡覺時,躺在亂柴草之上,夜夜不得安眠,睜眼便是勵精圖志,早日報仇!勾踐在自己的屋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都要嘗嘗苦味,提醒自己時時不忘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jīng)歷。他身著粗布,頓頓糲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勾踐夫人帶領(lǐng)婦女養(yǎng)蠶織布,發(fā)展生產(chǎn)。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fā)圖強,早日滅吳雪恥。
    勾踐又采用大臣文種建議,賄賂吳王,麻痹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布謠言,離間吳國軍臣,殺害伍子胥;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不問正事,加速吳亡。勾踐施行的美人計最厲害。夫差在美人西施的美色迷惑下,按照越國的心愿和設(shè)想的步驟,一步步走向滅亡。公元前???年,越王乘夫差去黃池會盟,偷襲吳國成功,吳國只好求和。后來越國再次起兵,滅掉吳國,夫差自殺身亡。
    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故事一直在流傳,然而有人提出疑問:歷真有“臥薪和嘗膽”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