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愛新覺羅氏的由來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帝王故事:愛新覺羅氏的由來》,希望大家喜歡!
    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是愛新覺羅氏的第五代傳人。其實(shí)真正姓愛新覺羅是從昌安開始。愛新覺羅氏是從覺羅氏中分離出來的。提起覺羅氏的來源還有一個(gè)神話故事呢。
    天神阿不卡有三個(gè)女兒,分別叫恩庫倫、正庫倫、佛庫侖。三個(gè)仙女住在金碧輝煌的天宮里,玩耍嬉戲,無憂無慮。阿不卡經(jīng)常向女兒們講述一些人間的故事。有一次,阿不卡給她們講老虎與大蟒打仗的故事:“老虎打累了,不能動彈,大蟒就將它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幾個(gè)仙女聽得手舞足蹈,很想親自去看看下面的世界。
    這一日,晴空萬里,三姐妹飄然下界,欣賞人間的山山水水。她們看到美景如畫、鳥語花香的人間,頓感心曠神怡。飛至長白山上空,看到山頂有一個(gè)大湖如鏡。水中成雙成對的鴛鴦嬉戲,岸邊的丹頂鶴翩翩起舞;花叢中成群的彩蝶翻飛追逐;湖面上成群的天鵝翱翔,耳邊傳來一陣陣百靈鳥清脆悅耳的歌聲。三姐妹被這大地的勝景吸引住了,飄然降落在湖畔。恩庫倫說:“妹妹們,你們看,這湖水比天河水還要清亮,咱們洗個(gè)澡吧?!闭f著就跳進(jìn)湖中,正庫倫也跟著跳了進(jìn)來。
    佛庫倫很想看看山中景色,便沒有下水,獨(dú)自一人向樹林走去。不知不覺走過了兩道山梁,忽然,一棵大梨樹出現(xiàn)在她的眼前。梨樹上只結(jié)了一個(gè)碩大的梨,這梨黃中透白,非同一般野果。佛庫倫不覺流出口水。她飛上梨樹,摘下梨子咬了一口,又脆又甜,滿口噴香,于是她干脆將梨子整個(gè)兒吃了。
    一晃過了半年,佛庫倫的身子發(fā)生了變化,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過了十個(gè)月,一個(gè)小男孩呱呱落地。阿不卡問明了原因,告訴她:“你吃的那個(gè)梨子是長了一萬多年的仙果。男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女人吃了便不婚而孕。”接著又說,“此子乃天賜之童,他的后人一定會主宰乾坤的,把他放回到大梨樹下去吧。”
    佛庫倫把小孩送到大梨樹下。小孩的哭聲喚來了山中的鳥獸,百鳥拔下羽毛為他鋪被,天鵝用翅膀?yàn)樗麚躏L(fēng)遮雨,百獸都來為他哺乳。
    這座山是長白山東面一座較大的山峰,叫做布庫里山,就是現(xiàn)在的白頭山。湖泊叫布爾胡里,就是現(xiàn)在的天池,是鴨綠江與圖們江的分水嶺。
    布庫里山下面是一塊小平地,孤零零地坐落著一排三間草房。東屋住著老兩口子,西屋是馬廄,養(yǎng)兩匹馬。老兩口子六十多歲無兒無女,相依為命,以挖棒槌(人參)為生。此時(shí),又到了挖棒槌的時(shí)候了。老頭一連幾天也沒挖著一苗棒槌,很是著急上火。這一天,他對老伴說:“老伴啊。今天我若是再挖不到,晚間就不回來了,省得老跑冤枉路,你不要著急。”說罷,長嘆一口氣,“唉,這若是有個(gè)兒子該有多好啊!阿不卡赫赫啊,送給我一個(gè)兒子吧?!?BR>    老頭沒精打采地走出了門。走啊走啊,他連一個(gè)二品葉的棒槌都沒發(fā)現(xiàn)。忽然,有一只喜鵲在他前面的樹枝上對他一個(gè)勁地叫。老頭抬頭一看,心想,可能有喜事,對喜鵲說:“喜鵲喜鵲,助我快樂,前面帶路,一定沒錯?!毕铲o沖老頭點(diǎn)點(diǎn)頭,叫了一聲飛走了,老頭緊緊地跟在后頭。
    喜鵲在那棵大梨樹上停住了,回頭對老頭連叫三聲。老頭一看,樹底下有一個(gè)漂亮的小男孩正在望著喜鵲笑呢。老頭趕緊跪下,向天上拜了三拜:“天神阿不卡啊,是你把他賜給我的嗎?是你讓我老兩口晚年有依靠嗎?謝謝你啊,阿不卡。”
    老頭找到了比五品葉還要值錢的大棒槌,樂得嘴都閉不上了,趕緊抱著小孩回家去了。一進(jìn)院他就大聲喊道:“老伴啊,快出來看,我給你挖了一個(gè)大活棒槌?!?BR>    老伴聽到喊聲,急忙從屋里跑出來,一看老頭懷里抱著一個(gè)大胖娃娃,又驚又喜,將孩子接過去,親了又親,樂得不知怎么好了。過了一會兒,她才想起來問老伴:“這孩子是從哪里來的?”
    老頭講了事情的經(jīng)過,對老伴說:“這是天神阿不卡賜給咱們的孩子,從此就讓他姓覺羅吧?!痹谂嬲Z中,覺羅是天賜之子的意思。
    “還得給他起個(gè)名字才好?!崩咸f道。
    老頭說:“咱們這山叫布庫里山,這哈哈珠子(小子)將來一定會像這座山一樣雄偉,就叫他布庫里雍順吧?!?BR>    布庫里雍順不是一年一年長大,而是一天天長大,很快就長成一個(gè)帥氣的大小伙子。他天生神力,行走如飛,打獵根本不用弓箭,只要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飛跑上去,就能活捉獵物,就是老虎也只是幾拳頭的事。
    老兩口生活有盼了,天天向天神祈禱:“阿不卡啊,阿不卡,愿您天天快樂?!?BR>    轉(zhuǎn)眼間,布庫里雍順十六歲了,長得相貌堂堂,膀大腰圓,一表人才,該娶媳婦了??墒?,這一家與世隔絕,離最近的人家也有一百多里地。老頭去了山外,走了好幾個(gè)屯子。人們一聽說是住在人跡罕見的地方,誰愿意許這門親事啊?
    老兩口急呀,商量來商量去,最后決定下山,到有屯落的地方去。
    太陽一出,他們就上路了。一匹馬馱著家具,一匹馬馱著老太太,帶著心愛的音達(dá)渾(狗),離開了布庫里山,順著鴨綠江向下游走去。走啊走,第三天中午走到一個(gè)山梁上,下邊是一片平地,散落著三十幾個(gè)納格里(房子)。納格里不像漢人的房屋那樣用磚和石頭砌成,而是先釘一排大木樁,里外抹上泥,用羊草苫上房頂。此時(shí)快到中午,各家各戶的呼蘭(煙囪)都冒煙了,炊煙裊裊上升。孩子們在大街上玩耍,有的跳格子,有的玩嘎拉哈(豬臏骨),還有的追逐嬉戲。這些本來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但是,對布庫里雍順來說,還是頭一次看到,他看得如醉如癡。忽然屯子里的音達(dá)渾都狂叫起來,小孩子們都慌里慌張地往家跑,同時(shí)從各個(gè)納格里中沖出許多拿刀的男人來。布庫里雍順很驚奇,仔細(xì)一看,原來是從南邊山上下來三只大金錢豹,向屯子里慢慢悠悠地走過來。很快,男人們與豹子打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gè)青年男子被豹子撲倒,叼著腳向后拽。其他人都急了,趕緊去救人。另兩頭豹子乘機(jī)撲了過去,又有兩個(gè)人被撲倒。布庫里雍順一看,“不好”,幾步?jīng)_下山去。他本來就行走如飛,一瞬間,豹子還沒有來得及張嘴咬人,他已飛快地沖到了跟前,一腳將一頭張開口就要咬人的豹子踢出八丈遠(yuǎn),摔在地上不能動彈。另一只豹子放下被撲倒的人,向他撲來。他一拳打在豹子頭上,豹子的腦袋被打得粉碎,腦漿撒了一地。第三只豹子一看不好,轉(zhuǎn)身要跑,可哪能跑得掉,布庫里雍順一個(gè)箭步?jīng)_上去,抓住豹子的尾巴向后拽,豹子被他拽得直往后退,怎么也掙不脫。一使勁,尾巴掙掉了,豹子號叫著向山里逃去。布庫里雍順追上去,一拳將豹子的腰打斷了,趴在地上不能動彈。
    人們看呆了,就連受傷的人也忘了傷痛。眾人都愣住了,好像雕塑一樣。布庫里雍順問大伙:“還有幾只豹子?”他一問,眾人才醒悟過來。齊聲歡呼起來:“巴圖魯!巴圖魯!(英雄)!”婦女小孩也都跑出來,歡迎這位大英雄。人們把布庫里雍順抬了起來,向上拋,邊拋邊喊:“巴圖魯!巴圖魯!”
    人們沉浸在興奮之中,都沒有想起來問問布庫里雍順是從哪兒來的。一個(gè)頭人模樣的壯年人對大家說:“大家靜一靜,我們還沒有問一問巴圖魯?shù)膩須v呢!”
    “巴圖魯,你是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呢?”
    “我是從布庫里山來的,就叫布庫里雍順。那兒就我們一家,爹媽說我該娶媳婦了,想要找一個(gè)人家多的屯子住下。我們走到后山,看見豹子進(jìn)村要傷人,我就跑下山來打豹子。我爹媽還在后山上等著我呢?!?BR>    布庫里雍順向大家說明了一切。眾人嘩然,一齊向后山跑去。跑到二老跟前,一齊跪下,領(lǐng)頭的說:“巴圖魯為我們除了大害,我們懇請巴圖魯一家留下來,不要再走了?!倍洗饝?yīng)了,隨同眾人下山。一家人高高興興地留了下來。
    這個(gè)部落叫翰多里,就是現(xiàn)在的臨江市。那里住著三十多戶人家,連阿哈(奴隸)都算上有二百多人,靠挖人參和狩獵為生。最近從南山過來三只金錢豹,經(jīng)常下山叼豬咬馬,也傷人。翰多里眾人被擾得苦不堪言。這回除了大害,大家異常高興,殺了豹子,擺酒席慶祝。酒至半酣,頭人站了起來對眾人說:“諸位鄉(xiāng)親,我有一個(gè)建議,從今天開始,布庫里雍順為我們翰多里的酋長?!?BR>    “同意!”
    “贊成!”
    “既然大家都贊成,請共同舉杯,為我們的酋長布庫里雍順干杯?!?BR>    “酋長布庫里雍順,巴圖魯!”
    “酋長布庫里雍順,巴圖魯!”
    天黑了,人們點(diǎn)起了篝火,唱啊跳啊,一直鬧到天亮。
    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傳了多少代。明朝時(shí)期,遼寧長白山以東叫做建州,有兩支強(qiáng)大的女真部落,明朝皇帝為了統(tǒng)治建州,分別封兩個(gè)大酋長充善和滿珠為左右建州衛(wèi)都督,充善就是覺羅氏的后人。
    滿珠明白朝廷的用意,與充善商量:“左都督,朝廷明顯是要分化建州女真的力量,讓我們互相牽制。我有一個(gè)辦法,讓朝廷的陰謀不能得逞?!?BR>    “你說吧?!?BR>    “把我的女兒嫁給你。你們生了孩子后,讓他一個(gè)人統(tǒng)領(lǐng)全建州,但此子必須姓兩家的姓,而且得母姓愛新居首,父姓覺羅居次?!?BR>    充善白撿了半個(gè)建州,哪有不干的?當(dāng)場表示同意。
    充善與滿珠的女兒果真生了一個(gè)漂亮的小男孩,起名叫西保。
    西保十六歲了,明朝朝廷與建州發(fā)生了一場戰(zhàn)爭。充善戰(zhàn)死,滿珠投降,西保逃到了海城避難。西保的第四個(gè)孫子叫昌安,天資聰慧,勇猛過人,長大后,昌安回到了建州的首府赫圖阿拉(現(xiàn)今的遼寧省新賓縣),重新統(tǒng)一了建州。于是,他開始正式姓愛新覺羅,尊崇他的父親福滿為愛新覺羅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