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優(yōu)秀(七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例1和第25、26頁的乘法交換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授課類型:新授課 練習課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學們做紙花。第一組做了45朵,第二組做的和第一組同樣多,第三組做了50朵。三個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上面這些題哪些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1。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還可以怎樣求?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解答這道題用乘法計算簡便還是用加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2、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1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同乘法計算還可以這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鞏固練習:
    1、做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五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后,再集體核對。
    四、作業(yè)?:練習五的第1、2、5題。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換律?
    附板書: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 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二
    1.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并能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并能運用它進行驗算。
    3.借助視察、比較、綜合、概括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的意義及其運算定律——交換律。
    乘法交換律的應用。
    口算卡片、投影儀。
    1.口算:14×3??????? 50×30????? 2×50?????? 15×4???? 15+15+15+15
    4+4+4+4?? ???30×12???? ?60× 40???? 4×25???? 9+9+9+9+9
    2.導入??:剛才的口算題同學們算得很對,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即算得對又算得快呢?好!為了實現(xiàn)你們的愿望,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的有關知識。乘法的意義和乘法的交換律。(板書課題)
    1.教學乘法意義:
    (1)出示例1,指名讀題。演示課件“乘法的意義”出示例1 下載
    引導學生分析:橫著看或豎著看,每排放幾個,一共有幾排?
    教師提問:如果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用加法怎樣解答?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或6+6+6+6+6=30(個)?? (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如果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用乘法該怎樣解答呢?
    用乘法計算:5×6=30(個)或6×5=30(個)(教師板書)
    (2)對比例1中的兩種方法,哪種方法簡便?
    引導學生說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用加法計算,也可用乘法計算,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師提問:從上面的算式關系,誰能說一說乘法是什么樣的運算?
    教師補充說明: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演示課件“乘法的意義” 下載
    相乘的兩個數(shù)叫做因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積。
    (3)教學1和0的乘法特點:
    想一想:過去學過的乘法算式中,有沒有不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
    啟發(fā)學生舉例:3×1=3?? 1×1=1?? 3×0=0??? 0×0=0?? (教師板書)
    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都和哪幾個數(shù)有關系?
    教師歸納: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
    (4) 反饋練習:(投影出示)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為什么?
    120+120+120+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斷:
    求幾個加數(shù)和的簡便運算叫乘法。( )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和的運算叫乘法。( )
    2.教學乘法交換律:
    (1)??? 出示例2? 演示課件“乘法交換律”出示例2
    觀察下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12×5○5×12 400×20○20×400
    引導學生分組計算,使學生明確:左邊兩個數(shù)的乘積和右邊兩個數(shù)的乘積相等。
    學生討論:是不是所有像這樣的式子都具有這些特點呢?
    引導學生互相討論,自己舉例說明,教師巡視。
    啟發(fā)學生得出結論: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
    教師指出: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反饋練習:
    ①下列各式運用了乘法的交換律,對嗎?為什么?
    11×9=9×100???? 12×18=2×18???????? a+b=b+a
    ②課本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2×32=32×□???? 39×41=□×□
    (2) 教師提問:
    加法交換律可用字母表示出來,如果用a和b表示兩個因數(shù),那么乘法的交換律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a×b=b×a)??? (教師板書)
    教師指出: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數(shù)。
    教師提問:以前學習哪些知識時用了乘法交換律。(筆算乘法驗算時用到了乘法交換律。)
    (3)練習:課本第60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計算下面各題,用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的方法進行驗算。
    32×25 105×424
    教師帶領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應注意什么問題?(1和0的乘法特點)
    教材62頁1、2題
    1題、應用乘法意義說明下面各題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
    (1)??? 一幢宿舍樓有6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住15戶。一共可以住多少戶?
    (2)??? 一頭牛重500千克,一頭大象的重量是這頭牛的10倍。這頭大象有多重?
    2題、根據(jù)運算性質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125×(9×14)
    :
    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2、通過同數(shù)連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寫法、讀法及各部分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1、理解乘法的意義。
    2、乘法算式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一、導入
    1、算一算
    2+2+2+2=?? 4+4+4=2??????????? 3+3+3=
    2、思考:像這樣加數(shù)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呢?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有關乘法的知識。(此處我認為不是提出“乘法”這一概念的最佳時機)
    1、電腦出示課件,根據(jù)畫面你能提出問題嗎?(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
    2、交流。
    3、針對5+5+5+5+5+5+5+5= 40進行乘法教學。
    用加法算寶葫蘆的個數(shù)太麻煩了,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在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讓學生充分體會出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問: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shù)?
    相同加數(shù)是5有8個這樣的數(shù),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書:8×5= 40?? 5×8= 40,介紹各部分的名稱,讀法。
    4、小組將本組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4 + 4 + 4 =(?? )(只)
    寫成乘法算式:(? )×(? )=(? )(只)
    或 (? )×(? )=(? )(只)
    三、試一試
    1、課本第6頁自主練習1
    ( )+( )=( )?? ( )+( )+( )+( )=( )
    ( )×( )=( )?? ( )×( )=( )
    2、填一填
    3+3+3+3=(? )×(? )??? 5+5+5+5+5+5=(? )×(? )
    7+7+7=(? )×(? )???? ?6+6+6+6+6=(? )×(? )
    3、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4個2相加?????????? 3乘5?????????????? 6和4相乘
    (? )?? (? )????? (? )??? (? )?????? (? )?? (? )
    4、找朋友
    7×3?????? 4×6?????? 2×5???? 6×4????? 5+5
    2+2+2+2+2??? 7+7+7??? 6+6+6+6??? 3×7??? 4+4+4+4+4
    5、把圖畫補充完整。
    2×4
    6、課本第7頁第7題。
    (1)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滑冰?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適時引導,加強學生的理解。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例1和第25、26頁的乘法交換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授課類型:新授課 練習課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學們做紙花。第一組做了45朵,第二組做的和第一組同樣多,第三組做了50朵。三個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上面這些題哪些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1。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還可以怎樣求?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解答這道題用乘法計算簡便還是用加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2、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1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同乘法計算還可以這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鞏固練習:
    1、做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五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后,再集體核對。
    四、作業(yè)?:練習五的第1、2、5題。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換律?
    附板書: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 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例1和第25、26頁的乘法交換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授課類型:新授課 練習課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學們做紙花。第一組做了45朵,第二組做的和第一組同樣多,第三組做了50朵。三個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上面這些題哪些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1。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還可以怎樣求?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解答這道題用乘法計算簡便還是用加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2、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1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同乘法計算還可以這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鞏固練習:
    1、做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五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后,再集體核對。
    四、作業(yè)?:練習五的第1、2、5題。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換律?
    附板書: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 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六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例1和第25、26頁的乘法交換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授課類型:新授課 練習課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學們做紙花。第一組做了45朵,第二組做的和第一組同樣多,第三組做了50朵。三個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上面這些題哪些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1。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還可以怎樣求?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解答這道題用乘法計算簡便還是用加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2、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1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同乘法計算還可以這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鞏固練習:
    1、做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五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后,再集體核對。
    四、作業(yè)?:練習五的第1、2、5題。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換律?
    附板書:乘法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乘數(shù),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乘得的數(shù)叫做積。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做積的因數(shù)。
    注意: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例如:1×3=3 3×1=3 1×1=1
    一個數(shù) 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七
    《筆算乘法》數(shù)學教案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不進位)。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呈現(xiàn)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察
    用完整的話把這幅圖的內容、問題說一說。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24times;12。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times;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times;10=240
    24times;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times;12
    48……24times;2的積
    24……24times;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288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學生上黑板板演,講評。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2、能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口算練習:
    3、筆算:
    4、正誤辯析:
    二、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引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
    (2)同桌互相說:把圖上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
    (3)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筆算。
    (4)集體講評。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三、綜合練習:
    完成《學案》相應的練習。
    四、學習總結: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呈現(xiàn)下圍棋的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zhàn)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times;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
    2、完成練習十六第1、2題。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方法。
    2、能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3、筆算練習(進位與不進位的對比):
    (1)學生筆算。
    (2)請學生觀察比較:上行的題目和下行的題目有什么異同?
    (3)學生討論交流: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題目計算時沒有進位,而下一行的題目需要進位。
    (4)說說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誤辯析: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6道計算出現(xiàn)錯誤的筆算式題,讓學生判斷正誤,并進行改正。
    二、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1)引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
    (2)同桌互相說:把圖上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
    (3)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筆算。
    (4)集體講評。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第8題。
    第8題:在解決這道題時,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為什么“每套12張”用不上?這樣的題目給了你什么啟示?
    三、綜合練習:
    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5、6、7題。
    四、學習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乘法的交換律是指什么 乘法交換律的定義是什么篇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l頁的例1和第61、62頁的乘法交換率,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三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各部分名稱的認識,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
    (2)能夠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準備:把下面復習中的題目寫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圖放大成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我們在前面復習總結了加法和減法,今天要復習總結乘法。
    教師出示復習題。
    1.同學們乘8輛汽車去參觀,平均每輛汽車坐45人。去參觀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學們做紙花。第一組做了45朵,第二組做的和第一組同樣多,第三組做了50朵。三個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3倍。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4.小榮家養(yǎng)鴨45只,養(yǎng)的雞比鴨多90只。小榮家養(yǎng)雞多少只?
    先讓學生默讀題目,然后教師提問:
    “上面這些題目哪些題可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請三、四個學生逐題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計算。
    教師:第1題和第3題可以用乘法計算,因為這兩道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的插圖,再提問:
    “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可以怎樣求?
    “還可以怎樣求?”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用乘法計算:5×6=30(個)
    “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個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數(shù)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shù)“(相同的加數(shù)。)
    “乘法算式中的乘數(shù)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shù)?”(相同的加數(shù)的個數(shù)。)
    “解答這道題用加法計算簡便,還是用乘法計算簡便?”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哪些方法比較簡便?”
    “你能說出乘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再強調說明并板書: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接著讓學生看教科書第61頁,齊讀兩遍書上的結語。
    “乘法算式中乘號前面的數(shù)叫什么數(shù)?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號后面的數(shù)叫什么數(shù)f表示什么?”
    “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又叫什么數(shù)?”
    教師:學過因數(shù)以后,在一個算式中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就可以不必嚴格區(qū)分了。????? 2.教學乘數(shù)是1和o乘法。
    (1)教學一個數(shù)和1相乘。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3=3,? 表示3個l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最后教師說明:1個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個3還是3,再板書3×l=3。
    “l(fā)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說這個算式表示1個1相加?”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 師再說明:1個l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個1還是1,算式是:1×1=1
    “這三個乘法算式都和哪個數(shù)有關系?”(都和1有關系。)
    下面我們一齊看一看一個數(shù)和1相乘它們的乘積怎樣,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下面一些算式:
    6×1=??? 1×8=??? 1×10=??? 123×1=
    “誰能說一說一個數(shù)和1相乘的積有什么特點?”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教師邊說邊板書:一個數(shù)和1相乘,仍得原數(shù)。
    (2)教學一個數(shù)和0相乘。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算式:0×3=??? 3×0=??? 0×0=
    “0乘以3等于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0×3=0表示3個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說這個算式表示0個3相加?”先讓學生回答,教師再說明:0個3不能表示0個3相加,3乘以o就表示0個3還是0。板書:3×0=0
    “0乘以0呢?”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0個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個0還是0,算式是:0×0=0。
    “這三個算式都和哪個數(shù)有關系?”(都和0有關系。)
    “一個數(shù)和0相乘它們的積有什么特點?”
    教師邊說邊板書: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
    3.教學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看例1的插圖,然后教師提問:
    “要求一共有多少雞蛋,用乘法計算還可以怎樣列式個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5=30(個)
    “比較一下這兩個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讓幾個學生發(fā)言,互相補充。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是兩個數(shù)相乘,只是兩個因數(shù)交換了位置,算出的結果相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結論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算式。
    “通過上面這些乘法計算,可以看出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計算結果怎樣?”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邊說邊板書: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誰能夠用字母把乘法交換律表示出來?”教師板書:a×b=b×a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過去學習哪些知識時用了乘法交換律?”學生發(fā)言后,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明確指出:我們曾經用交換乘數(shù)和被乘數(shù)位置的方法進行乘法驗算,這實際上就是應用了乘法交換律。
    三、鞏固練習
    1.做第6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核對。
    2.做練習十三的第3、4題。學生獨立做完以后,再集體核對。核對第4題的第4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計算一下等號左面等于什么,等號右面等于什么。教師再說明;三個數(shù)連乘,相乘的因數(shù)交換了位置,乘積也不變,所以乘法交換律也適合三個數(shù)連乘的計算。
    四、作業(yè)
    練習十三的第1、2、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