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心得:孩子愛頂嘴怎么辦

字號:

★這篇《幼兒教育心得:孩子愛頂嘴怎么辦》,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小年紀(jì),怎么就會頂嘴了?”很多初中生的父母,常常感到奇怪,以前那個“言聽計(jì)從”的乖孩子到哪里去了?大人說什么,他非要反著干的“小魔鬼”是怎么冒出來的?面對孩子的諸多“反抗”和“頂撞”,家長別急著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為什么“頂嘴”?
    真相一:也許他在證明自己的成長
    經(jīng)常說“不”,是孩子希望對周圍產(chǎn)生影響。孩子能力的增長,也讓他急于向別人表現(xiàn):“我長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對爸爸媽媽說“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動。
    如果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反抗”,家長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關(guān)鍵要讓孩子與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當(dāng)作一個小大人,用商量代替命令與強(qiáng)制。例如,在讓孩子吃飯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不來吃飯,是因?yàn)楹⒆邮稚系氖逻€沒做完,還是別的原因。如果理由正當(dāng),可以把吃飯的時間往后拖一拖?;蛘呒议L可以把好吃的菜名——報(bào)出,或許讓孩子聞到飯菜的香味,吸引孩子過來吃飯。
    真相二:也許他在以大人為榜樣
    成人在對孩子平時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打比方說,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電視,家長也不要一坐到電視前就是幾個小時;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這樣的缺點(diǎn)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時,自然會遭到反抗和頂撞。家長只有積極地改正這些缺點(diǎn),才能讓孩子認(rèn)可并接納家長提出的要求。
    真相三:也許他在試探大人底線
    孩子的這種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對成年人底線的試探。孩子通過這種語言上和行動上的反抗,來測試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對他的頂撞和反抗會有什么反應(yīng),同時也告訴大人:“我已經(jīng)不是小*孩了。”
    家長在遇到孩子這種試探底線式的頂撞和反抗時,允許或不允許都要徹底地執(zhí)行。在危險和有悖原則的事情上,不能讓孩子做主,而在其他事情上還是要給孩子多一些權(quán)利,讓他能夠按自己的意愿來做。
    真相四:也許他在引起大人注意
    如果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反抗,則說明孩子感受到家長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的把積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會一直和叔叔在客廳里談話,就不會陪伴他了。而此時,他只需要頂個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集中到他身上。
    如果家長常常陪伴孩子,常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那么孩子就會認(rèn)為自己受到了重視。那么在家長暫時離開他時,就不會容易感受到失落。
    真相五:也許他在表達(dá)正當(dāng)?shù)囊娊?BR>    如果家長屬于權(quán)威型,則孩子會處于弱勢的地位,沒有機(jī)會展示自己和得到鍛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有話不敢說,有想法也不敢表露,從而導(dǎo)致其獨(dú)立做事能力差,優(yōu)柔寡斷,缺乏主見,應(yīng)變能力差。
    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應(yīng)該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盡量鼓勵、支持和幫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想孩子選擇穿哪件衣服。但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長就不能盲目地遷就。
    真相六:也許他真的在胡攪蠻纏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攪蠻纏、耍性子,家長又該怎么做?
    “孩子在頂撞和反抗家長時,家長不應(yīng)用強(qiáng)制手段來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對個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試一試。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自己承擔(dān)獨(dú)斷專行帶來的失敗后果。”孩子能在碰壁中認(rèn)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在反思中減輕逆反心理,矯正自己的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xiàn)無理的頂撞和反抗,可能是家長過于溺愛養(yǎng)成的專橫個性,因此要徹底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還要從改變家長的教育方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