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民法學高頻考點:抗辯權和“狹義的抗辯”的區(qū)別

字號:


    政法干警的民法考察中,經??嫉綑嗬姆诸?,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分類就是根據權利的作用不同,把權利分成四類,分別是支配權(例如物權)、請求權(例如債權)、形成權(例如可撤銷合同中的形成權)、抗辯權(例如先訴抗辯權)。這四種權利中,大家經常對抗辯權的理解和“狹義的抗辯”的理解有失偏頗,所以我們今天主要來剖析下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
    1、民法上的抗辯=抗辯權+狹義的抗辯。
    2、“狹義的抗辯”又稱“否認權”。其特點在于,抗辯人不承認對方享有其主張的請求權,而是主張對方的請求權全部、部分不成立或者全部、部分已消滅。包括兩種:
    (1)權利全部、部分未發(fā)生的抗辯。例如:主張合同不成立(或無效),對方不享有合同債權;主張自己未侵權,對方不享有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2)權利全部、部分已消滅的抗辯。例如:主張債權已經(因為清償、提存、抵銷、免除、混同)全部或者部分消滅。
    3、“狹義的抗辯”與抗辯權的區(qū)別有二:
    (1)功能不同??罐q權的功能在于雖認可對方的請求權存在但阻礙請求權的行駛;“狹義的抗辯”的功能則在全部或部分否認對方的請求權存在。
    (2)是否主張不同。在訴訟中,法院可以不待當事人主張依職權主動適用“狹義的抗辯”;但抗辯權必須由抗辯權人主張,法院不得依職權主動適用。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更好的認識抗辯權和“狹義的抗辯”
    例:債權人甲起訴請求債務人乙償還100萬元。整個訴訟中,乙未主張任何抗辯。法院審理查明;甲主張的100萬元債權,乙已經清償了20萬元;剩余的80萬元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已過。
    A:法院應判決乙償還甲80萬元。
    B:甲主張的100萬元債權已經因清償而消滅20萬元的抗辯,系“狹義的抗辯”,屬于“無須主張的抗辯”,乙雖未主張,法院可依職權予以認定,做出有利于乙的判決。
    C:80萬元債權的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系“抗辯權”,屬于“須經主張的抗辯”,乙未予主張,法院不得依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