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公司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字號:


    Ctrl+D收藏本站,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更多關于2015年實習報告的信息,敬請期待!
    點擊查看:實習報告網 
    相關推薦: 實習報告范文| 實習報告模板| 會計實習報告 | 大學生實習報告 | 頂崗實習報告 | 金工實習報告 | 畢業(yè)實習報告 |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 | 生產實習報告 |實習周記 | 3000字范文
     
     

可口可樂公司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實習目的:
    作為一個大學生,慢慢的我們都要學會如何走向社會,而這個學期的認識實習讓我們簡單對企業(yè)進行了解,為我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通過這次實習學習我也希望對企業(yè)的基本結構做一些了解,也希望對企業(yè)的基本生產做一些更進一步更實際的了解。在這次認識實習中,我對企業(yè)有一個或淺或深的了解,從中也看出一些差距和不足。
      實習準備:
    在參觀可口可樂公司之前,也對其公司做了一些功課,所以說對可口可樂公司有了一些了解。1886年,亞歷山大的一個醫(yī)師約翰彭伯頓將糖漿和碳酸水混合,生產處第一瓶可口可樂,并將其拿到亞各大藥店出售。1893年,可口可樂公司成立,并擁有自己獨立的主冊商標CACO CALA是以內感斯賓塞字體書寫的。1899年,第以罐裝出售。1906年,開始境外設廠。1928年,與OLYMPIC結緣。1928年,可口可樂開始贊助奧運事業(yè)。1960年,芬達誕生。1961年,雪碧誕生。1985年,登上太空。1992年,開始贊助火炬?zhèn)鬟f。2005年,與雀巢公司合作,一起推出暢銷全球市場的雀巢咖啡??煽诳蓸罚缃竦钠放苾r值高達674億美元,有230多個飲料品牌,從剛剛開始的每天七瓶,到現在每天銷售12億瓶的成績。而在重慶地區(qū)主要生產可口可樂、雪碧、原葉、芬達、果汁源和牛奶+果汁+椰樹汁六個品牌。而且由科比、周杰倫和成龍等體育娛樂明星代言。
      實習過程:
    7月2日我們坐車到達位于重慶渝北區(qū)出口加工區(qū)的可口可樂公司。進入大廳,解說員先讓我們品嘗了一下他們公司的產品,并讓我們看了一下關于生產安全的視頻,也讓我們體會到可口可樂獨特的企業(yè)文化。然后解說員向我們述說了在重慶地區(qū)主要生產的可口可樂、雪碧、原葉、芬達、果汁源和牛奶+果汁+椰樹汁六個品牌。并且還有科比、周杰倫和成龍等體育娛樂明星代言情況。并且還為我們的參觀實習設了一個小懸念(參觀實習后有有獎競答)。
    其后我們就來到了他們的生產線.但是我們是不允許進去的.但是在這條參觀走廊里也能比較清楚的看到可口可樂的一個生產流程:
    整個生產流程基本上,全部都是由機器完成.全自動化.走廊的左手邊是處理水的生產線.可口可樂的飲料的水源是自來水.自來水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處理,經過處理過的過濾水在另外一個生產車間與優(yōu)質的白砂糖混合攪拌形成糖漿.糖漿在運送到混品機與水和二氧化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這個大概就是秘方的一個關鍵的地方吧,可口可樂公司的秘方一百多年來從來沒有公開.有他自己的保密性.所以在口感和各個方面其他的可樂都不能達到一致.混合好的飲料通過很多平行的金屬管跨過我們的參觀走廊,輸送到對面這個大的生產車間.
    在這個車間,可以完整的看到整個可口可樂的生產罐裝過程,車間分多個區(qū)域,而各個區(qū)域之間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生產線。在我們參觀的時候生產線上正在生產大瓶裝的雪碧產品。首先由運輸帶把經過處理的大的雪碧塑料瓶輸送到生產線上,經過傳送帶的傳送剛剛我們在混品機里混好的可口可樂的飲料就通過機器注入降低溫度后的瓶子,然后通過一個很大的圓形的加蓋機,旋轉一圈,進行加蓋加封.再在瓶蓋上打上生產日期。后一步就是產品的包裝,而在包裝之前還要通過機器對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進一步的篩選,把一些不合格(如:生產日期沒有打上的,沒有產品標簽的等等)的產品剔除出局。在整個參觀實習中我們發(fā)現整個車間不算很大,全供應著整個重慶地區(qū)的可口可樂的需求,而且企業(yè)衛(wèi)生環(huán)境也不錯,每一個進入車間的工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
    參觀完車間.接下來去參觀了一下他們的可口可樂博物館,了解了一下他們的歷史,雖然我已經早就做了一定功課,在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可口可樂的一些周遍產品,還有一些看不到的可口可樂珍藏版套裝的易拉罐和玻璃瓶。來到這里參觀,主要了解了他們的一個生產流程外,另外一個讓我有很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們樹立的品牌形象。
      實習感想:
    通過對可口可樂公司的參觀和學習,我了解到可口可樂公司的本土化經營理念,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車間,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環(huán)保意識,熱心慈善事業(yè)等等。我發(fā)現,一個企業(yè)不僅僅是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而是獲得利潤的同時也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也很容易的我們可以聯想到我們的民族企業(yè)發(fā)展,也許我們缺少的就是先進的管理體系,人文、創(chuàng)新、綠色的企業(y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