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貞觀之治”知識點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貞觀之治”知識點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一考試網
    1、隋朝的統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經歷兩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實行*,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淵,都城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號貞觀,他在位期間,采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吸取隋亡的教訓;
    ②重視農業(yè)生產,輕徭薄賦;
    ③注意“戒奢從簡”;
    ④整頓吏治;
    ⑤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4、“房謀杜斷”指的是唐太宗時期重用的兩為宰相:房玄齡、杜如晦。而當時最的諫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5、武則天是我國歷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國號為周,她在位期間,繼續(xù)實
    行唐太宗發(fā)展農業(yè)、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舟所以比人君,誰所以比黎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左邊這段話唐太宗曾經引用過。這句話的意思是:統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這句話表明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