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醫(yī)院精選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和諧醫(yī)院篇一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禮輕情義重”,意思大概是說禮物代表著的是一種情義吧,而我要說的卻是另一種含義。
    新年來啦!大家都忙著準備除夕夜的年飯。除夕鐘聲就要敲響的時候,門被敲響了。原來是鄰居送來了禮物一份,這份禮物看上去很特別。
    往年,他們也要送些禮物來的,并不重,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都是些鄰里間的禮尚往來之物,要么是盤好吃的菜,要么是幾張賀年卡,今年怎么……我打開盒子,只見一只白乎乎的獅子狗在里邊亂躥呢!它的脖子上掛著一塊小牌子,寫著:我是賀新年小狗狗,祝大家狗年快樂!好了,快給我骨頭吃。
    這小狗十分可愛——一雙耳朵耷拉在頭兩邊,眼睛滴溜溜地轉著,長長的毛光滑得透出了光,尾巴不時地搖著,仿佛和我已經(jīng)是老朋友了。我說:“你們說它那么可愛,就叫可可吧!”在忙活的都停下了,看電視的也走了過來。小狗先是愣了一會兒,待大家說它的名字好聽時,可可便跳了幾下。奶奶啊拿來了幾塊肉骨頭給可可吃。瞧,它啃得多快呀!
    除夕鐘聲敲響了??煽珊孟髮λ忻舾?,立刻跳出了箱子,在外面亂蹦,一會兒在地板上,一會兒又在沙發(fā)上。連平時愛干凈的爸爸也不在乎可可弄臟地板和沙發(fā)了,說:“跳吧!”弟弟和妹妹則在沙發(fā)上逗可可玩。“吃飯了,吃飯了。”媽媽敲敲門示意大家該吃夜宵了。大家都坐到餐桌前,動起了筷子。由于可可的到來,菜比往年銷得更快了。哥哥夾著骨頭放在為可可準備的碗里問:“還要嗎?哥哥給你夾!”說罷,把它抱在腿上摸了一會兒??煽沙粤斯穷^便一邊對著哥哥搖尾巴,一邊朝我這邊跑來,我說:“找姐姐來啦,要吃什么?”雖然它不會說話,卻好象聽懂了我的話,忙把腳放在了我的腿上,舌頭掛在嘴邊,一副讒嘴的模樣,我猜想它可能是要吃香腸,于是我夾起香腸,往地下扔,它輕松地接住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看它吃得那么歡,心里樂滋滋的。因為可可的存在,除夕夜顯得更加多姿多彩,不像以前那么平淡了,多了幾分快樂,多了幾分溫馨。
    親戚在家住了一夜,我也學著媽媽的樣為可可做了個“家”,讓它度過了安穩(wěn)的除夕夜。第二天,我和妹妹一起給可可做了件小衣服,它穿著,搖搖擺擺的,可漂亮了,那神氣的樣子,別提有多開心啦。
    正月初一,鄰居又來了,他說:“其實,那只獅子狗送給你們,只是表達我的心意,是希望它能帶給你們快樂,同時也告訴你們快樂無處不在,可可便是帶來快樂的小精靈。”我終于明白了往年為什么鄰居送菜和賀年卡,而今年送狗的原因了。
    和諧不會從天降,要靠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做和諧的促進派,因為只要我們睜大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和諧醫(yī)院篇二
    這個金秋十月黃金假日最后一天,空中還彌漫著節(jié)日的氣息。由于陰雨連綿,我躲在家里度過了一個懶散的假期。就要正常上班了,家中物資匱乏急需補充,不得不從電腦旁極不情愿起身,到超市去采購。途中,我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
    在和平西路水源路商場斜對面,直挺挺地躺著一個人,大概50來歲的樣子,上身穿一件破舊的土黃色的棉衣,敞著胸,露出瘦骨嶙峋的軀體,下身穿一條深藍色的棉褲,頭向后仰著,右手向上微微舉著,像在乞求人們的施舍,又像像在訴說什么,但是他一動不動——他死了!旁邊停著一輛警車,四、五位警察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記錄著什么。我實在不忍再看,加快了步伐離去。
    不知道他從哪里來,不知道他有沒有親人,不知道他為什么流落街頭,不知道他因何而死,不知道他在死之前經(jīng)歷了怎樣的痛苦和折磨!疾病?饑餓?寒冷?意外事件?總之他死了,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一個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繁華的都市,北京的南大門,河北省的省會街頭,出現(xiàn)這樣一幕,實在令人震驚!
    還見過這樣一位老人,在今年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坐在和平西路與中華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多日,亂糟糟的一頭白發(fā)胡亂地貼在頭上,胡子臟兮兮地糾結著垂到了胸前,石家莊的盛夏以“火爐”著稱,他竟然還穿著黑色粗布衣服,看著就使人喘不過氣來。身旁一個破塑料袋里裝滿了礦泉水瓶,散放著些吃了一半的包子等食物,也許是哪位好心人放在那里的。每天上下班從那里經(jīng)過,心里總是說不出的感覺。一次晚飯后我們一家三口去散步,悶熱的天氣使我們大汗淋漓,一會就口干舌燥了,看到那位老人還在那里無力地垂著頭,了無生氣。愛人轉身進了街旁的便利店,很快提出來5瓶純凈水和2袋面包,遞給兒子面包和2瓶水,說:“去,給那爺爺送去?!眱鹤佣碌剌p輕走過去,把東西放在老人旁邊。似乎已經(jīng)睡著的老人抬起頭來,雙手合一連連點頭稱謝。其實,我們?yōu)樗龅膶嵲谑俏⒉蛔愕?,只是解決了他的一頓餐,卻得到他感恩般的禮遇。
    時間又回到2年前,我還在西二環(huán)住的時候,每天必經(jīng)過三鹿集團附近的.地道橋,不知什么時候,一個30來歲的男子開始把橋洞當成了自己的家,從春到夏,又從夏到了秋。看樣子其身體健康,甚至還曾見他撿了報紙在看,真不知道他為什么以橋洞為家,靠什么生活。隨著他的頭發(fā)越來越長,家當(紙箱子、舊塑料盆、破棉被)越來越多,嚴冬到了。再見他時就總是看見他蜷縮在破棉絮里一動不動,四周用箱子圍了一個空間,但怎能抵擋凜冽的北風!晚上,我在供了暖氣的溫暖如春的家里,常常想起他。家里有床多余的舊棉被,總想哪天給他送過去,鋪在地上蓋在身上幫他抵御一點嚴寒,可由于每天上班匆忙,或因棉被太大不便攜帶,還或有點不好意思,終于沒有送出去。年輕人的生命力的確是強,就這樣他在橋下度過了漫長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天的某一天,他悄悄離開了那里,橋壁上留下了長期生活的痕跡。每當我看見那床舊棉被,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羅列這些事情,并非想標榜我自己的善良,作為個人能力有限,實在是無力給他們太多幫助。在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這些流浪者的出現(xiàn),是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出現(xiàn)的畫面。當今的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國力越來越強,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掙扎在貧困的邊緣,連生存都成困難!且看每年高考過后報道多少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考上大學交不起學費,又有多少人生病因醫(yī)治不起而放棄治療,更有失去勞動能力生活無著者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城市靠乞討為生。社會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各界的捐助也只能使一部分人受益。于是,那些乞討者,忍受著城里人的白眼,忍受嚴寒酷暑,天做被地為床,四海為家,不知所終。誠然,這些人中確實有好吃懶做之流,有些“高手”甚至靠乞討致富。但是,有相當?shù)娜耸且驗樯娌幌氯ゲ抛叽说缆返?,他們沒有了自尊屈辱地生存著,生活沒有保障,衛(wèi)生沒有保障,醫(yī)療沒有保障,安全沒有保障,有的人就像那個人一樣死掉了。
    我們國家在這個問題上是采取了措施的,各地的救助站就是幫助這樣的人的機構。但是,據(jù)我所知,救助站只是暫時的救助,被救助對象往往是被暫時收容后得到一張火車票遣返原籍,這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被救助人的實際問題,所以很多人拒絕救助。
    在繁華的都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出現(xiàn)這樣讓人震驚的事情,實在是不和諧的畫面。衷心祝愿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這樣的畫面從中國大地上逐漸減少直至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