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教案

字號:

第八單元 可能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課 時:4課時
    第一課時:可能性(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2.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新課
    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詞來表達,揭示課題: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一)教學例題1
     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盆:1號盆、2號盆 。(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盆)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
    展示兩盆中球的顏色、數(shù)量。
    1、從1號盆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
     ( 依次板書: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盆,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
    2、從2號盆里任意摸一個呢? 請小組討論
     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jù)盆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動小結
    (二)教學例題2
    `1、生活中有許多的“可能性”
    例如:……(請學生舉例幾個)
    2、自已閱讀書本例題2
    誰理解題目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
    獨立完成
    3、匯報、講評
    4、練習
    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
    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 ,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
     學生說完后全班交流。
    四、鞏固練習
    P108 2、3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可能性(二)
    教學目的: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關于“可能性”的知識。
    二、實踐探索新知
    1、教學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BR>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在統(tǒng)計上就呈現(xiàn)某種共同的規(guī)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shù)比紅多。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 數(shù)據(jù)不一致,但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是相同的
    2、教學例4
    (1)出示盒內球(一綠四藍七紅)
    (2)猜一猜,摸出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大,摸出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繛槭裁??
    3、P106“做一做”
    圖中每種顏色進行了分割,此時學生可以用數(shù)份數(shù)的方法來看三種顏色所占的區(qū)域大小。
    利用前面學過的分數(shù)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顏色占整個圓面的幾分之幾,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做鋪墊(因為概率與這些分數(shù)相等)。
    三、練習
    P109 4
    第4題,是一種逆向思維。并體現(xiàn)開放性,如第1小題,只要紅比藍多,就能滿足條件。第2小題,只要藍比紅多,都滿足條件。
    P109 5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可能性(三)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 他 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shù)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shù)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shù)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有哪些
    [2]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3]實踐、記錄、統(tǒng)計
    [4]說說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jù)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學生討論完成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可能性(四)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
    教學過程:
    練習二十四
    1、第8題,擲骰子游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進行方法同第6題。
    2、第9題,
    [1]通過有趣的抽簽游戲,讓學生體會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讓學生用“不可能”和“有可能”說一說其他兩個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第10題,猜一猜
    [1]猜硬幣在哪個盒子里。
    [2]簡單統(tǒng)計猜測情況。
    [3]揭示結果
    [4]說說為什么猜錯的比猜對的多。
    3、第11題
    開放題,學生會有多種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可。
    小組合作,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情況,在全班交流。
    4、第12題
    讓學生設計一個方案,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反思:
    實踐活動 擲一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處處存在。
    2、進一步體驗確定和不確定性。
    課 時:1課時
    一、利用的數(shù)學知識
    1.組合(兩個骰子上的數(shù)字之和)
    2.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列舉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每個骰子上可能的結果是1至6六個數(shù),組成的和可能是2至12的所有數(shù),不可能是1或13等數(shù)。)
    3.可能性大小(組成的和是2至12中任一個數(shù),但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動步驟
    (一) 示范游戲
    1.體驗確定現(xiàn)象與不確定現(xiàn)象,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
    (運用組合的知識,判斷哪些和不可能出現(xiàn),哪些和可能出現(xiàn)。)
    2.教師提出游戲規(guī)則,學生猜想結果。11個可能結果中教師選5個,學生選6個,學生錯誤地認為贏的可能性比教師大。
    3.開始游戲。學生總是輸,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起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組內游戲,探索結論。
     通過小組內游戲的方式,進行實驗,利用統(tǒng)計的方式呈現(xiàn)實驗的結果,初步探索教師總能贏的原因。要引導學生在實驗的結果中尋找統(tǒng)計學上的規(guī)律。
    (三)理論驗證
     通過組合的理論來驗證實驗的結果??梢杂貌煌姆绞絹磉M行組合,讓學生探討每個“和”所包含的組合情況的多少與這個“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