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考專升本民法沖刺試題及答案七

字號:

一、選擇題(每題2分)
    第1題
    下列關于授權行為和委托合同的區(qū)別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授權行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而委托合同可用書面對面形式,也可用口頭形式
    B.授權行為可以事后追認,而委托合同必須事前訂立
    C.授權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而委托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
    D.授權行為是實踐性法律行為,而委托合同是諾成性法律行為
    【正確答案】:C
    第2題
    下列情況中,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是( )
    A.張三將行李寄存在火車站,結果被李四冒領,張三欲向李四追索
    B.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BR>    C.出租人要求承租人對所造成的房屋損毀進行賠償?shù)?BR>    D.受害人要求侵害人對所造成的人身傷害進行賠償?shù)?BR>    【正確答案】:D
    第3題
    下列有關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與行為能力的范圍一致
    B.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先于其行為能力產生
    C.法人在清算期間仍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
    D.法人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范圍是不同的
    【正確答案】:B
    第4題
    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其遺產繼承的開始時間是( )
    A.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的時間
    B.失蹤人下落不明的次日
    C.人民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死亡日期
    D.人民法院判決宣告之日
    【正確答案】:D
    第5題
    下列有關監(jiān)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當被監(jiān)護人已經具備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監(jiān)護關系即解除
    B.監(jiān)護人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人
    C.監(jiān)護人可以代理被監(jiān)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D.只有公民才能擔任監(jiān)護人
    【正確答案】:D
    第6題
    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意思表示由第三人義務轉達,而第三人由于過失傳達錯誤或沒有傳達,使他人受到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是( )
    A.第三人
     B.意思表示的受領人
     C.意思表示人
     D.意思表示人和第三人
    【正確答案】:C
    第7題
    在不動產所有人出賣其不動產時,下列不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的為( )
    A.承租人
     B.抵押權人
     C.典權人
     D.共有人
    【正確答案】:B
    第8題
    訴訟時效作為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就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期間一般適用于( )
    A.支配權
     B.請求權
     C.形成權
     D.抗辨權
    【正確答案】:B
    第9題
    甲和乙為同村鄰居,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甲的行為侵犯了乙的
    A.相鄰權
     B.房屋所有權
     C.宅基地使用權
     D.宅基地所有權
    【正確答案】:C
    第10題
    按份共有人轉讓其共有財產份額時,其他共有人享有( )
    A.購買權
     B.撤銷權
     C.在同等條件下的優(yōu)先購買權
     D.解約權
    【正確答案】:C
    第11題
    甲公司出賣鋼材給乙公司,合同訂立的日期是2000年3月1日,并在合同中注明“鋼材的所有權在乙公司付清貨款時才轉移”。乙公司在2000年4月5日支付了第一筆貨款,甲公司按照合同規(guī)定在4月10日將鋼材運到乙公司,乙公司檢驗并接受了鋼材,5月10日付清余款。該宗鋼材所有權的轉移時間是( )
    A.2000年3月1日
    B.2000年4月5 日
    C.2000年4月10 日
    D.2000年5月10日
    【正確答案】:D
    第12題
    下列屬于法定孳息的為( )
    A.企業(yè)中工人的獎金
    B.動物的幼畜
    C.牛身體內產生的牛黃
    D.出租房屋的租金
    【正確答案】:D
    第13題
    下列對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的區(qū)別的判斷正確的是( )
    A.一般保證的保證范圍為主債權,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范圍為包括利息、違約金等在內的全部債權。
    B.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承擔賠償責任,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承擔履行責任
    C. 一行賄受賄保證的保證人只能行使基于保證合同的抗辨權,而連帶保證的保證人還可以行使主債務人的抗辨權
    D.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先抗辨權,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不享有此項權利
    【正確答案】:D
    第14題
    甲公司分立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過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對甲公司所欠丁、戊、已、庚的債務達成協(xié)議,乙公司承擔對丁、戊的債務,丙公司承擔對已、庚的債務。對甲公司的債權人來說,該債務承擔協(xié)議( )
    A.無效
     B.有效
     C.可撤銷
     D.效力未定
    【正確答案】:A
    第15題
    甲、乙、丙合伙經營一商店。甲被推選為負責人。在經營期間,甲放棄了商店對丁享有的5萬元債權。甲的放棄債權行為( )
    A.無效,因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部分無效,即對乙、丙的份額不發(fā)生效力
    C.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后發(fā)生效力
    D.有效,因為甲是合伙的負責人
    【正確答案】:C
    二、判斷題(每題2分)
    第16題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正確答案】:錯
    第17題
    無效民事行為自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無效時無效。
    【正確答案】:錯
    第18題
    同一物上設定的數(shù)個抵押權應當平等實現(xiàn)。
    【正確答案】:錯
    第19題
    甲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將自己的財產贈與第三人,甲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請求法院撤銷該贈與。
    【正確答案】:錯
    第20題
    合同解除權屬于抗辯權。
    【正確答案】:錯
    第21題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正確答案】:對
    第22題
    模特甲從攝影師乙為自己拍攝的照片中選擇了100張,匯編成攝影集,并由出版社出版。該匯編作品的作者是模特甲本人。
    【正確答案】:對
    第23題
    商標權可以無數(shù)次發(fā)展,每次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為10年。
    【正確答案】:對
    第24題
    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故于設立時生效。
    【正確答案】:錯
    第25題
    繼承人殺害其官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
    【正確答案】:錯
    三、論述題(每題10分)
    第26題
    論述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正確答案】: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有
    (一)權利神圣原則《民法通則》第5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權利神圣集中表現(xiàn)在民事權利不受侵犯,是指民事權利受到法律的特別尊重和充分保護,任何人不得侵犯,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也不得限制或剝奪。
    (二)平等原則《民法通則》第3條規(guī)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
    平等原則要求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
    (l)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2)民事主體平等地受法律保護
    (3)當事人權利義務對等
    (三)意思自治原則《民法通則》第4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
    意思自治指民事主體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自主參與市民生活,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務,不受國家權力和其他民事主體的非法干預。
    意思自治原則包含自我決定、約定優(yōu)先和自己責任:
    1.自我決定,即自己做主地去判斷,去選擇。
    2約定優(yōu)先,即當事人另有不同或相反約定時,約定的條款優(yōu)先于法定的條款而適用。
    3.自己責任,即自主參與者對于參與所導致的結果負擔責任。
    (四)誠實信用原則《民法通則》第4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BR>    誠實信用原則是作為一個私法原則而引起人們關注的,現(xiàn)今在民法領域,其已上升至“帝王條款”的地位。
    誠實信用原則還有以下四層含義。①民事主體應以忠實、寬宏、體諒之心態(tài),進行民事活動,務求權利義務之對等與平衡,切忌損人利己、謀求不當利益之心理。②應遵循市場經濟與商品交易之一般規(guī)律,進行民事活動和處分權利時務求各方利益之化,并充分尊重他人權利和利益,善意對待與之進行民事活動的其他民事主體,及時、完整地履行自己的義務。③禁止民事主體濫用自己的權利,以個人利益損害社會利益。換言之,民事主體處分自己權利的行為受到誠實信用原則的約束與限制,當處分自己權利而危及第三人或者社會利益時,即構成權利的濫用,該行為不受法律保護。④在司法實踐中,法官應以誠實信用解釋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探求當事人進行民事行為時的真意,在立法有遺漏或者矛盾時填補法律之漏洞。
    (五)公序良俗原則《民法通則》第7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存在和發(fā)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生活秩序等;
    善良風俗是指社會國家存在和發(fā)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其中主要表現(xiàn)為生活倫理、商業(yè)交往等方面的公認道德規(guī)范。
    公序良俗如同誠實信用原則一樣,是內涵極為豐富的開放性的一般條款,即得為民事主休從事民事活動所遵守之規(guī)則,也得為司法機關審理民事糾紛時解釋法律和裁判案件之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