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漢朝立法概況,理解漢朝法制指導思想的演變,掌握漢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與刑制改革及春秋決獄等司法制度。
課程內容
第一節(jié) 漢朝的法制指導思想
一、黃老“無為而治”思想
無為而治;輕徭薄賦;約法省刑。
二、以儒為主,禮法并用
獨尊儒術;德主刑輔、禮法并用。
第二節(jié) 漢朝的立法概況
一、主要立法
西漢初期的主要立法;西漢中后期的主要立法;東漢時期的主要立法。
二、主要的法律形式
律、令、科、比。
第三節(jié) 漢朝法制的主要內容
一、刑事法制
定罪量刑的原則;主要罪名;西漢中期的刑制改革。
二、民事法制
所有權;債權;婚姻家庭制度;繼承制度。
三、行政法制
行政機關;官吏管理制度;監(jiān)察制度。
四、經濟法制
賦稅制度;工商業(yè)法律制度;對外貿易法律制度。
第四節(jié) 漢朝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中央司法機關;地方司法機關。
二、訴訟審判制度
起訴;逮捕與羈押;審判;復審與上報;錄囚;大赦。
三、春秋決獄與秋冬行刑
春秋決獄;秋冬行刑。
考核知識點
漢朝法制指導思想:“約法三章”;漢律六十篇;律、令、科、比;矜老恤幼原則;上請;親親得相首匿;僭越;犯蹕;首匿;通行飲食;見知故縱;左官;酎金不如法;阿黨附益;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取息過律:“非正”與“非子”;尚書臺;州郡縣三級制;上計;六條問事;廷尉;讀鞫;乞鞫;錄囚;春秋決獄。
考核要求
一、漢朝的法制指導思想
領會:漢朝的法制指導思想的演變。
二、漢朝的立法概況
識記:漢律六十篇;律、令、科、比四種主要法律形式。
三、漢朝法制的主要內容
1.識記:矜老恤幼原則;僭越;犯蹕;首匿;通行飲食;見知故縱;左官;酎金不如法;阿黨附益;取息過律:“非正”與“非子”罪;尚書臺;州郡縣三級制;上計;六條問事。
2.領會:親親得相首匿原則確立的意義;文景時期刑制改革的內容與意義。
四、漢朝的司法制度
1.識記:廷尉;讀鞫;乞鞫;錄囚。
2.領會:春秋決獄的內容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