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作文輔導:寫作七大要點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5中考作文輔導:寫作七大要點》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閱讀!
    漂亮——握在掌心中的王牌
    一、含義闡釋
    漂亮,即卷面美觀,以書面的整潔、書寫的美觀、字體的規(guī)范、行款正確的魅力來激起閱卷人愉悅的情感。書面的整潔是指不隨意在卷面上勾涂畫抹,減少“鐵絲網(wǎng)”與“爛泥巴”;書寫美觀,是指字跡清楚、勻稱、好看;字體規(guī)范、署名位置適宜,隔行、頂格、標點符合要求。這四項是審美對象的外部形式,是審美者的第一印象,也是考生握在手掌心里的一張王牌,是取勝的基礎。這種外部形體所產(chǎn)生的魅力可以使人直接獲得 美的享受。
    相反,這個臉面齷齪丑陋,閱卷者立即就產(chǎn)生一種厭惡感,他們會疑問:連字句落款都有問題的人,會寫出好文章嗎?由于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作的文章內(nèi)容充實,他們也不愿細讀,更不會研讀,筆下誤判,豈能怨人。而“字跡不易辨認,錯別字多,卷面不清潔”,應 判為五類文。考場作文切忌涂改,尤其是那些無礙大局的細枝末節(jié),更不可大肆砍殺,正像人有臉上長了一個小疙瘩,本來也不會留意,而他們非要用紫水貼上膏藥,弄個花臉,結果不僅得不到欣賞,反而會令人討厭,因此我們在寫作中,切不可因小失大。
    二、高分策略
    “文若其人,字若其人”。文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考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中考作文評分標準明確要求“字體美觀、書寫正確、卷面整潔”,清秀的字跡整潔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這是考生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習慣和語文素養(yǎng)的外在顯現(xiàn),也是對閱卷老師的尊重。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給人以爽心悅目之感,無形之中就可得到一點“感情分”。讓我們記住這樣兩話:“丑陋是作文打不贏的官司”, “漂亮是筆下留情的王牌”。
    綜觀一類文面,書面美觀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1、一般不用涂改液、改正紙。
    使用涂改液、改正紙,雖然改掉了一個字,但卻在文面上留下了污跡,甚至改成模糊一堆,再填上字后往往加黑,弄得臟兮兮的一片,影響文面整潔。平時要養(yǎng)成不用涂改液,改正紙的習慣,并且要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和技巧。
    2、不用淺色的鋼筆和圓珠筆。
    試卷的用紙一般顏色潔白,答卷時用淺色筆,對比度不大,讓人看起來比較費力,即使好字,也出不來文面效果。特別是淺色圓珠筆寫出來的字,細軟無力,不便于閱讀。特別是一些年經(jīng)大一點的老師,眼睛不好使,看這樣的文字就特別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說是嗎?用細而淡的筆書寫,對自己的眼睛也有傷害。用鋼筆并且用藍黑墨水或碳素墨水(愛涂改的學生慎用),這樣一來,會收到“白紙黑字”的清晰效 果,對比鮮明,易于辨識,美觀大方,使閱卷老師容易“一見鐘情”。
    3、注意基本的書寫要求。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字反正也不美,就干脆放棄對書寫的要求。其實,你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自己的文面提高一個檔次。不求書法美,只求工整清楚;不求遒勁漂亮,只求筆筆規(guī)矩。忌連筆字,忌細長不穩(wěn)的字,忌忽大忽小的字,忌擠扭成團的字。筆筆交代清楚,字重心下移,字體大致均勻統(tǒng)一。
    切題——優(yōu)秀作文的標志
    一、含義闡釋
    近年來,為了在中考作文中真實考查考生在語言方面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各地的中考作文試題紛紛降低了審題的門檻,引得一片叫好之聲。但是,降低審題障礙并非不要審題,扣題意識,實際情況是,在中考作文閱卷中,評價一篇作文的優(yōu)劣,基本、關鍵的標準的標準就是切題!
    所謂“切題”有如下兩層含義:
    其一是能扣住題目限定的范圍行文。如這幾年的話題作文題,絕大多數(shù)均明確要求“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此外還有諸如“只能寫記敘文”等文體限定。這是淺層次的切題要求。
    其二是能扣住題目的深層含義,切中題旨。這往往要求文章內(nèi)容能夠扣住題目中的關鍵詞的比喻義、引申義,關鍵詞語之間的主次從屬關系,題目所提供的材料的隱含意義等。這屬于深層次的要求,例如2006年考考遼寧卷的作文題要求以《肩膀》為題,題旨便明顯傾向于“肩膀”的比喻義,考場作文要想得到高分,就要做到緊扣題目的深層含義。
    二、高分策略
    (一)準確審題。即對作文中有關材料、關鍵詞、提示語等進行細心的審查分析明確要求。
    1.仔細審讀作文材料,弄清材料中的暗示或傾向。如2006年湖北卷滿分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即緊扣題目中的關健詞“三”字擬題。作文材料中提示道:“這些詞語既是社會文化生活現(xiàn)象或人生經(jīng)驗的概括,又隱含著一定的文化意蘊和 人生哲理?!北闶敲鞔_告訴考生,隨隨便便選一個帶“三”的詞語是行不通的。
    充實——展示作者深刻的文化底蘊
    一、含義闡釋
    從2006年起,中考作文評分設立“發(fā)展等級”的要求,作文的教與學都很注重“亮點”的打造,不少考生不在文章內(nèi)容上下工夫,而是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奇,殊不知內(nèi)容不好,形式的新奇就成了無用的花架子。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是第二位的。優(yōu)秀的文章,應該先有好的內(nèi)容,再配以恰當?shù)男问?,終做到形質兼美。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要求內(nèi)容充實。
    “內(nèi)容充實”就是要求考生在寫作時要言之有物,寫進文章里的材料要有較高的質量,所選材料對表現(xiàn)主題來說是必要的、足夠的,而不是無用的、單薄的。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內(nèi)容”不僅指材料(人物事件和數(shù)據(jù)資料),還包括思想感情、觀點看法等。
    因此,首先要做到真實,不能杜撰;即使是虛構的故事也需要合情合理。其次,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要力爭新穎獨到,盡量避免大眾化、雷同化。再次,記敘文中的記敘應該做到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體實在;議論文中的議論應該做到要素明晰,論據(jù)充足;說明文中的說明應該做到屬性清楚,資料充分。
    二、高分策略
    (一)、學習中要廣泛閱讀,關注生活,積累素材。
    積累素材是寫作的一個基礎,只有廣采才能博收,采百花而后才能釀蜜;胸中有丘壑,筆下才能滔滔汩汩,揮灑自如。積累素材,首先要廣泛閱讀,但“被記錄在紙上的思想無異于在沙漠上行走者的足跡,我們也許能夠看到他所走過的路徑;若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什么,則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所以,我們更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上觀察、思索、積累?;ú輼淠尽ⅧB獸蟲魚、山峰河流、身邊瑣事、國家大事、國際風云都是我們寫作的材料,大事小事、只言片語,日積月累自可集腋成裘;自己的“腹中”逐漸充實起來,筆頭也就自然會溢出華美的辭章。
    (二)、構思時要盡情聯(lián)想,組織材料。
    1、聯(lián)想古人,名人和書中人
    放眼古今中外,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天才、體壇名將、政治領袖,他們那精彩的人生、奮斗的歷程、成功的經(jīng)驗、失敗的教訓常給我們無數(shù)充滿智慧的啟迪。在文中恰當運用這些古人、今人或書中人物的事例,或抒以情感、或當作論據(jù),不但可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而且可以表現(xiàn)你有廣博的知識面。你的文章書香飄散,讀者自然為之嘆服。
    2、聯(lián)想新聞熱點,國家大事和國際風云
    雖然中考作文設題回避社會熱點,但不等于我們文章可以不關注社會生活。古語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薄皶r”冰是時代氣息和時代特征,“事”包含家事、國事、天下事。古人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我們的作文也要有時代氣息,要反映當前社會上的熱點話題,歌頌當前社會的新風尚,抨擊當前社會的弊病,更要表達自 己當時所處時代以及個人生 活境遇的觀照、反思、表達。
    3、聯(lián)想名言名句,俗語諺語和歌詞
    寫文章,需闡明事理,以饗讀者。名言名句、俗語諺語,是歷史文化的積淀,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歌詞往往蘊涵事理,抒發(fā)真情;而且它們大多已被人們認可,且膾炙人口。因此,引用名言名句、俗語諺語或歌詞,可展現(xiàn)你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非同一般的語言組織能力;恰到好處的引用,可使你的文章具有更強的說服力、感染力。
    (三)選材時要力求新穎、厚今薄古
    高考作文取材忌諱舊、俗,閱卷老師看到常見的材料,首先就感覺不佳。材料要新穎,至少不能只用別人用濫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的故事,許多考生作文中,總出現(xiàn)那幾個“永久”的例子,如愛迪生不怕多次失敗終于找到了適合用的燈絲,居里夫人在極困難的條件下提煉出了鐳,李白從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的道理,張海迪戰(zhàn)勝殘疾學會四國語言等,我們應該關心國內(nèi)外大事,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涌現(xiàn)出的新人新事物。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這樣的文章更具說服力。
    真摯——撥動閱卷人的心弦
    一、含義闡釋
    文章貴在“以情動人”,優(yōu)秀文章大都是“感情真摯”的典范,它們或酣暢淋漓,或情意纏綿,或濃墨重彩,或質樸自然……我們無不為這樣的文章中表達的真摯感情而感動。為此,中考作文評分細則的“基礎等級”里把“感情真摯”作為重要的一條。所謂“感情真摯”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夠自然地表達真情實感,使情感的流露能夠給人以真實感、真誠感,而不是附加感和裝飾感。此外,“感情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正確的社會觀、積極的人生觀、鮮明的是非觀、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價值觀和愛憎分明的感情傾向,反之,那些消極、頹廢、灰暗甚至低級的感情表達是文章的大忌。
    二、高分策略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達到“用真情去打動別人”的目的呢?
    1、用心體驗。
    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是有許多感人的人和事的,大到中央電視臺評出的“十大感動中國的的人物”,小到日常生活中同學間友好相處,哪怕就一句關切的話語也可以溫暖你的心。只有你用心體驗讓自己被深深感動了,你才有可能通過你的表達去感動別人。
    2003年有一篇中考滿分作文《米粒•谷粒•血汗》通過到同學家吃飯這樣的平常的小事,作者感受到是父輩勞動的艱辛和對父輩由衷的敬意。文章深深打動了閱卷卷師,自然也得到了高分?!⌒路f——吸引改卷老師的眼球
    一、含義闡釋:
    宋徽宗主持畫院考試,曾以“踏花歸去馬蹄香”為題命考生作畫。獲頭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沒有的。畫上只畫一匹飄逸而來的駿馬,其高揚的右蹄旁有幾只追逐的蝴蝶。正是這無花之中盡得花之神韻,因為蝴蝶寧死也不愿離去,可見馬蹄上有多么透人的花香,可想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濃郁的花香。
    因為“無”才有了無數(shù)存在于想像之中的精美絕倫的“有”。因為不落窠臼,才顯得新穎,文章要新穎,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中的“立”就是確立;“意”則指文章的主題(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說,主題是文章的主題?!拔恼碌倪x材組材、謀篇布局、以及表現(xiàn)手法、語言運用等,也必須根據(jù)主題的需要來確定。可見,立意確實重要,沒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無帥之兵”“烏合之眾”,構思活動便無法進行。
    二、高分策略
    明末清初的哲學家王夫之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古人十分重視文章立意,因為文章的優(yōu)劣成敗主要取決于它。
    1、立意要考慮高度
    所謂高度,即作者站在時代的前頭俯瞰時代,俯瞰寫作對象的現(xiàn)象,正確地揭示其本質,寫出深層次的思考。把高的“意”,好的“意”美的“意”,新的“意”傳達給讀者,影響讀者,催人向上,激人奮進,這才能說你站到了一定的高度立意。
    2、立意要選好角度
    “橫看成嶺側成峰”,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就可得到不同的觀點,這就為立意的獨到奠定了基礎。比如《濫竽充數(shù)》這個材料: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有南郭、齊宣王、齊湣王、299位樂師,但由于人們對這個故事太熟悉了,立意時,往往只囿于南郭的角度,形成立意上的定見:不要不懂裝懂。這種立意不能說錯,但缺乏獨到性。從其他角度進行思考,會看到不同的風景,如:
    (1)從齊宣王的角度:反對官僚主義。
    (2)從文王的角度:引進競爭機制,杜絕濫竽充數(shù)。王“好一一聽之“,這就好比引進了競爭機制,每個人必須有真本領,而且不斷提高演奏水平,才能有在樂隊里繼續(xù)生存的可能。
    (3)從299位樂師的角度:試想,南郭能夠長期濫竽充數(shù),實在跟那299位樂師有關。
    形美——令人產(chǎn)生心曠神怡的感覺
    一、含義闡釋
    毛料不縫紉是一疊碎布,零件不安裝是一堆廢鐵。
    應試作文有了好的意旨、材料和情感,如果不能將它巧妙地組裝起來,那它永遠也不會給人形成完整的形體美感。
    所謂形美,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組織形式和表達框架,使審美對象在整體的自然和諧中產(chǎn)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就應試寫作來說,它的形體包括題目、開頭、結尾、正文的順序安排、過渡和照應。只有這些方面都顯示出美來,才能使人得到完美的享受。反之,如果考生在這些方面僅是“跟著感覺走”,題目平庸,開頭平淡,層次紊亂,結尾無奇,即使你立意再新穎,才識再高超,情感再真摯,也不能為人所接受。張藝謀導演的《紅高梁》之所能醉倒一大片,他的《秋菊打官司》之所以能傾倒一大批,其實說到底,它的效應并不在于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而在于導演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由此可見,安排好文章的形式寫作中,應如何安排好自己文章的形體,使閱卷者產(chǎn)生形美的魅力效應呢?
    二、高分策略
    (一)擬好題,扮靚你的“眼睛”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題目比作人的眼睛,確實再恰當不過了。一雙眼睛顧盼生輝,人就顯得精神俊秀,如果雙目無神,人自然就萎靡不振了。作文出是如此,所以有“題好一半文”之說。
    那么怎樣才能迅速擬出新穎,簡潔、醒目、有文采的標題呢?我們只要留心一下眾多流光溢彩中考佳作的題目,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
    1、善補題,以小見大。在所給話題前面或后面加上適當?shù)脑~語進行增補,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能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這是簡捷方便的擬題方法。如以“體驗”為話題,可擬《愛的體驗》、《生命的體驗》、《體驗孤獨》、《體驗長大》、《體驗冒險》等,議題從各個角度縮小著眼面順利展開,避免出現(xiàn)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
    2、巧點化,妙趣橫生。指的是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詩詞,歌詞、俗語、書名、影視劇名、廣告詞等作為文題。這種方法可使文章標題顯得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產(chǎn)生獨特的魅力,如:
    ①“誠信“話題——《眾里尋它千百度》[中國~教@育&#出^版網(wǎng)]
    ②“思念”話題——《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③ “環(huán)?!痹掝}——《我想有個家——一只小鳥的心聲》
    3、妙修辭,匠心獨運。這種方法,是指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文體和內(nèi)容,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雙關、反詰等等修辭手法擬題,可以增強文題的美感,使題目生動,鮮明,美妙,貼切、使文章錦花添花。如:
    ①“心愿”話題——《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
    ②“誠信”話題——《守住你的金礦》
    ③ “生態(tài)”話題——《一只小鳥的自述》
    ④ “關愛”話題——《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樹》
    4、新視角,別開生面?!犊嚯y也是一筆財富》、《真想做個差生》、《我需要一劑良藥》、《靈魂的乞求》、
    5、設懸念,矛盾生疑。文學上稱之為《100分,我恨你》;《明天我們有水喝嗎?》《?—!》
    6、巧組合,中外交融。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譯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英語單詞或語作為標題。這樣標題,具有幽默色彩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閱讀的輕松感。如:
    ①“愛心”話題——《我的感覺,I am fine 》]
    ②“生活”話題——《搞笑課堂One and Tow》
    ③“親情”話題——《Crazy BABY(瘋狂三人組)》
    ④“校園”話題——《女孩,Sorry》
    語言——使閱卷人為之陶醉
    一、含義闡釋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币馑际侨狈ξ牟傻奈恼率菦]有生命力的,不會流傳久遠。在考場作文中,若無文采,也是不會感染人的。高爾基在《家庭美育》中指出:“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真正的美,產(chǎn)生于言辭準確,明晰和動聽?!币驗橹挥袦蕚洳拍苁谷藰酚诮邮?。無怪有人說:“讀有文采之作,如欽醇灑,令人陶醉;讀無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蠟,食之不得下咽。”試觀歷年中考中的失敗之作,多為詞語貧乏,句法呆板,用語不當,行文啰唆。語言沒有文采,缺乏感人的力量,將之歸入低檔作文,理固宜然
    二、高分策略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與否,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對文章的評分。靈動出彩的語言,富有意蘊的詞句,會讓文章魅力叢生,文采飛揚。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道:“水含珠而生色,出蘊玉則生輝?!蹦俏恼碌恼Z言怎樣才能做到鮮活靈動,意蘊豐厚呢?
    1、錘煉字詞,力求傳神
    要使作文語言新穎脫俗,富有文采,必須注意錘煉字詞,尤其是對動詞和形容詞錘煉。動詞,形容詞妙用,使語言更傳神。如選文《水》中“她(水)吻你后,又歡笑著從你指間跳下,向前跑去。在她的身后灑下了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弊屓擞猩砼R其境之感。
    2、善用修辭,鏗鏘生動
    修辭之于語言,猶如華美的服飾之于人。俗話說“人靠衣裝”,語言 需要修辭來裝飾。一篇文章中,比喻用得好則生動活潑,清新明快;排比用得好則氣勢如虹,一氣呵成,震人心魄;擬人用得好,則活現(xiàn),獨具一格;對比用得好,則美丑盡顯,相得益彰;引用用得好,則文章添香,意蘊豐厚。
    如中考佳作片段:
    語文,是一杯濃烈卻醇香的酒,只有善者(知之者)才能品味出獨特的香甜。(用比喻表現(xiàn)了語文的內(nèi)函與底蘊)
    我們的名字叫“青春”,像詩一樣讓人品味無窮,像畫一樣讓人賞心悅目,像歌一樣讓人陶冶性情,像舞一樣讓人飛揚……(用比喻和排比修辭表現(xiàn)出青春的美麗、迷人和充滿活力)
    2005年湖北武漢卷《水》中的片段:
    “時而生出薄紗般透明的羽翼,在空中輕歌曼舞;時而又化作粒粒珍珠或朵朵白花,駕著風的船兒降落;時而又變成微小的水汽,在陽光的愛撫直晃悠悠飄上天?!薄八褚粋€風情萬種的女子,有著千變?nèi)f化的身姿,我被她的魅力所吸引;水,像一位學識淵博的哲人,有著深邃的雙眼,我為他的智慧所折服?!?比喻、排比,生動地寫出水是一個精靈的特點,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