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層的運移特征

字號:

污染物進入包氣帶和含水層中將發(fā)生機械過濾、溶解和沉淀、氧化和還原、吸附和解吸、對流和彌散等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有機污染物在一定的溫度、pH值和包氣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還可能發(fā)生生物降解作用。這些作用既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多種作用同時發(fā)生。
    ⑴機械過濾:機械過濾作用指污染物經(jīng)過包氣帶和含水層介質過程中,一些顆粒較大的物質團因不能通過介質空隙,而被阻擋在介質中的現(xiàn)象。
    ⑵溶解:存在于包氣帶的污染物在大氣降水入滲作用下,包氣帶水在向下滲透時,會將污染物或由其轉化產(chǎn)生的可溶物質溶解出來,下滲進入地下水。沉淀:某些污染物的pH值、氧化還原電位發(fā)生變化,水中的污染物濃度大于飽和度,一些已經(jīng)溶解的污染物會沉淀析出。溶解與沉淀實質上是強極性水分子和固體鹽類表面離子產(chǎn)生了較強的相互作用。如果這種作用的強度超過了鹽類離子間的內聚力,就會生成水合離子?;衔锏娜芙夂统恋碇饕Q于①其組成的離子半徑、電價、極化性能、化學鍵的類型及其他物理化學性質;②與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壓力、水中其他離子濃度、水的PH值和Eh條件密切相關。
    ⑶氧化和還原:氧化與還原反應是指污染物中的元素或化合物電子發(fā)生轉移,導致化合價態(tài)改變的過程。影響因素:氧化與還原作用受pH值影響,并與地下水所處的氧化還原環(huán)境有關。
    ⑷吸附與解吸:是污染物在土壤或包氣帶與水相、氣相介質之間發(fā)生的重要的物理化學過程,吸附為污染物由液相或氣相進入固相的過程,解吸過程則相反。作用:吸附和解吸影響著污染物與地下水、空氣之間的遷移或富集,也影響著污染物的化學反應和有機物的微生物降解過程。影響因素:污染物質的吸附和解吸主要與污染物在水中的濃度和污染物質被吸附在固體介質上的固相濃度有關。
    ⑸對流和彌散:污染物質在地下水中的運移受地下水的對流、水動力彌散和化學反應等的影響。污染質隨地下水的運動而產(chǎn)生的問題,即為對流問題。地下水中的污染質運移還存在著水動力彌散,水動力彌散使污染質點的運移偏離了地下水流的平均速度。發(fā)生偏離原因:①由于濃度場的作用存在著質點的分子擴散;②微觀上,孔隙結構的非均質性和孔隙通道的彎曲性導致了污染質點的彌散現(xiàn)象;③宏觀上所有孔隙介質都存在著的非均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