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市政府為緩解擁堵,經充分征求廣大市民意見,做出車輛限號行駛的規(guī)定。但同時明確,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醫(yī)等特殊情況未按號行駛的,可不予處罰。關于該免責規(guī)定體現(xiàn)的立法基本原則,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準確的?( )
A.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
B.民主立法
C.注重效率
D.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2.我國某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該省的《食品衛(wèi)生條例》,關于該地方性法規(guī),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
A.該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內容主要屬于行政法部門
B.該法規(guī)屬于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法院審理相關案件時可直接適用
C.該法規(guī)的具體應用問題,應由該省人大常委會進行解釋
D.該法規(guī)雖僅在該省范圍適用,但從效力上看具有普遍性
3.關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有本質區(qū)別,它與后者之間不存在繼承關系
B.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主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學說為基礎
C.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價值指引
D.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身屬于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體系
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個理論體系包含鄧小平理論。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代表鄧小平曾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法律思想。判斷下列哪一項不是鄧小平理論法律思想的重要內容?(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
B.一手抓建設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C.用法律措施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D.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
5.法律格言說:“緊急時無法律”。關于這句格言涵義的闡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在緊急狀態(tài)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們在緊急狀態(tài)下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可以不受法律處罰
C.有法律,就不會有緊急狀態(tài)
D.任何時候,法律都以緊急狀態(tài)作為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條件
6.將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載入現(xiàn)行憲法的是下列哪一憲法修正案?( )
A.1988年憲法修正案
B.1993年憲法修正案
C.1999年憲法修正案
D.2004年憲法修正案
A.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
B.民主立法
C.注重效率
D.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2.我國某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該省的《食品衛(wèi)生條例》,關于該地方性法規(guī),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
A.該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內容主要屬于行政法部門
B.該法規(guī)屬于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法院審理相關案件時可直接適用
C.該法規(guī)的具體應用問題,應由該省人大常委會進行解釋
D.該法規(guī)雖僅在該省范圍適用,但從效力上看具有普遍性
3.關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有本質區(qū)別,它與后者之間不存在繼承關系
B.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主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學說為基礎
C.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價值指引
D.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身屬于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體系
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個理論體系包含鄧小平理論。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代表鄧小平曾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法律思想。判斷下列哪一項不是鄧小平理論法律思想的重要內容?(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
B.一手抓建設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C.用法律措施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D.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
5.法律格言說:“緊急時無法律”。關于這句格言涵義的闡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在緊急狀態(tài)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們在緊急狀態(tài)下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可以不受法律處罰
C.有法律,就不會有緊急狀態(tài)
D.任何時候,法律都以緊急狀態(tài)作為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條件
6.將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載入現(xiàn)行憲法的是下列哪一憲法修正案?( )
A.1988年憲法修正案
B.1993年憲法修正案
C.1999年憲法修正案
D.2004年憲法修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