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模板:富豪領住房補貼

字號:

(1)誠然,政府為了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吸引高層次人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優(yōu)惠措施無可厚非,但如果連經(jīng)濟適用房這樣的福利蛋糕都能由政府代勞分一杯羹,我們不得不感慨政府的“嫌貧愛富”觀有失公允。本來社會民眾對政府的經(jīng)濟適用房的詬病就頗多,作為政府理應做好示范,用實際行動對民眾的詬病作最有力的還擊。但我們的政府卻恰恰相反,不但沒有用實際行動還擊,反而卻實實在在為民眾提供一把詬病的利劍,深深刺進了政府的咽喉,也刺痛了民眾的心。
    (2)城市需要人才,城市也應該采取措施吸引人才。但是城市應該如何吸引人才,則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深圳市政府本來想以住房補貼的形式關懷“馬化騰們”,但一紙公示卻使他們成為媒體爭議的焦點,這種貼心關照使“馬化騰們”無意間成了“眾矢之的”,出現(xiàn)這一讓人們預料不到的風波,實在應當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才措施的反思。其實,除了“住房補貼”等物質獎勵,在一個城市生活、工作的良好環(huán)境,還應包括“天空藍不藍,交通堵不堵,治安好不好,政府服務貼心不貼心”等。吸引“馬化騰們”這樣的人才,未必是區(qū)區(qū)金錢可以奏效的。政府給高層次人才發(fā)放住房補貼僅僅是“錦上添花”,這種物質獎勵對這些企業(yè)家來說沒有意義,而且還會帶來社會上的負面想法,不如給一些精神獎勵。
    (3)當然,我們應該看到,領不領和需不需是兩回事。領,表達的是對深圳特區(qū)的人才政策的尊重。馬化騰個人或許并不需要這筆房補,但對同在684人名單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筆房補就是雪中送炭,就是他們最終選擇深圳的原因之一。領了應該領的錢,轉捐用于慈善事業(yè),對于馬化騰的做法,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或許,真正需要檢討和反思的,應該是相關的人才機制問題了。